APP下载

江苏里下河地区“核桃乌”青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17-01-31李国军陈宝玉王瑞珍

蔬菜 2017年2期
关键词:技术规程青菜苗床

李国军,陈宝玉,秦 文,王瑞珍,陆 艳

(宝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宝应 225800)

“核桃乌”青菜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宝应县及周边的地方特色品种,因叶缘缺刻多且深似核桃表面而得名,又称宝应黑菜、乌菜、黑头乌、宝应乌塌菜。该品种富含膳食纤维及维生素A、维生素C、钙等营养物质,食用价值较高,可炒食、烧肉、做汤、腌制、晒菜薹干等;其性甘平,无毒,有滑肠、疏肝、利五脏之功效[1]。2012年“宝应核桃乌”青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宝应县为代表的江苏里下河地区“核桃乌”青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 000 hm2左右,为推动该地区“核桃乌”青菜的标准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城乡居民食用安全,特制定本规程[2]。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参照了《无公害食品 白菜类蔬菜》(NY 5003—2008)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蔬菜“核桃乌”青菜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采收上市、生产档案等。

本规程适用于江苏省宝应县等里下河地区的无公害“核桃乌”青菜生产。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NY/T 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 5010—2002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04—2001无公害食品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3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 5010—2002的规定。要求选择种植地点远离污染源,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及轻壤土,pH为7.0左右,且富含有机质的菜园地或者排灌方便、地势高燥、土层深厚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农用大田。

4 产量指标

每667 m2产量1 200~1 500 kg。

5 生产技术

5.1 栽培季节

“核桃乌”青菜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常作秋冬季栽培。一般9月中旬-10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11月上旬定植,30~40 d后即可采收。在翌年元旦至春节期间上市时品质最佳、口味最好、效益最高。

5.2 壮苗培育

5.2.1 苗床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保肥保水性能好的田块作苗床。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 000~6 000 kg、复混肥20~30 kg,翻耕细耙,使床土颗粒直径小于2 cm,并做成宽度1.0~1.2 m、沟宽30~40 cm、沟深15~20 cm的高畦苗床。

5.2.2 播种方式

每667 m2育苗用种量为150~200 g,直播用种量为500~750 g。播时用细土或细沙等拌匀撒播。

5.2.3 苗床管理

浇足底水,并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出苗后浇水要少而勤,浇水时间一般控制在早晚。齐苗后每667 m2浇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稀人粪尿或稀释的沼液500~600 kg,以促进幼苗生长。

5.2.4 适时间苗

间苗宜早不宜迟,出苗后一般需要间苗2次,同时拔除苗床(或田间)杂草,以利通风。第1次间苗在1~2片真叶时进行,移除密苗、病苗、弱苗;第2次间苗可在4叶期左右进行,去除非典型特征的菜苗和高脚苗。

5.3 整地定植

5.3.1 整地施基肥

定植前,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 000~5 00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50 kg,撒施土面深翻。翻土时注意要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耧平地块后开沟做畦,畦面宽1.0~1.5 m。

5.3.2 适时定植

选用苗龄25~30 d、真叶5~6片、白根较多、根系旺盛的菜苗进行定植。定植时间一般从10月下旬开始,直至11月上旬。株行距一般为:行距25 cm、株距20 cm左右,每667 m2栽1.0万~1.4万株。

5.4 田间管理

5.4.1 水分管理

定植后要及时浇缓苗水,1周内菜苗不能缺水。活棵后浇水可结合施肥一同进行。

5.4.2 肥料管理

幼苗活棵后长出新叶时,结合中耕浇施充分腐熟的稀粪水或稀沼液(每667 m2用150 kg沼液对水450 kg),每7~10 d浇1次,连浇2~3次。定植1个月左右时,可适当增加用肥量,视苗情追施尿素1~2次,每次667 m2追施尿素10 kg左右。注意收获前20 d不宜再施尿素。

5.4.3 温度管理

“核桃乌”青菜较耐低温,但温度骤降且气温低于0 ℃时抗寒性明显下降,容易产生冻害,因而要及时覆盖稻草,减轻冻害的发生,以利继续生长。

5.5 病虫害防治

“核桃乌”青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

5.5.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综合防治病虫害。

5.5.2 农业防治

合理使用轮作、间作技术;深耕松土,实行晒垡或冻垡;做好田园清洁、通风透光工作,及时清除田间及田边作物残体和杂草;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肥和钾肥,增强植物抗性,减少病虫害;做好播前种子药剂消毒处理等。

5.5.3 物理防治

采用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或使用银灰色地膜避蚜;钢架大棚覆盖防虫网隔离害虫;使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害虫。

5.5.4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或人工繁殖、释放和引进捕食性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捕食性天敌有小花蝽、小黑隐翅甲、中华草蛉、大草蛉、瓢虫和捕食螨等;寄生性天敌有赤眼蜂、茧蜂、土蜂、线虫、平腹小蜂等。亦可以用BT乳剂、农用链霉素、鱼藤酮、印楝素、苦参碱、核多角体病毒及阿维菌素等类抗生素防治病虫害[3]。

5.5.5 化学防治

出苗以后,根据情况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做到“治虫不见虫,防病不见病”,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使用严格执行GB 4285和GB/T 8321的规定。

5.5.5.1 病毒病。病毒病主要由蚜虫带毒传播,按照治虫防病的原则,及时防治蚜虫。此外,要注意与未种过十字花科植物的地块轮茬。防病时可选用5%的盐酸马啉胍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的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均匀超细喷雾防治。

5.5.5.2 霜霉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褪绿斑,逐渐呈褐色至枯黄色,直到坏死。发病时喷施7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的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72%的霜脲锰锌600倍液)防治,交替喷雾施用,每7~10 d喷1次。

5.5.5.3 软腐病。软腐病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要避免农田操作伤害植株,或害虫啃咬植株。药剂防治可用新植霉素4 000倍液(或14%的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每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也可以与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3 000倍液交替防病。

5.5.5.4 蚜虫。清理田间及四周杂草,每667 m2用10%的吡虫啉20 g(或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8 g、或敌杀死20~30 mL)对水喷雾,或用25%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防治。

5.5.5.5 菜青虫。要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及时清理田园,减少虫源。防治时可用25%的灭幼脲三号胶悬剂500倍液(或2.5%的功夫3 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与BT乳剂800倍液交替防治。

5.5.5.6 小菜蛾。主要以幼虫危害叶片,初孵幼虫可潜入叶片组织,取食叶肉,稍大即啃食下表皮叶肉,残留一层表皮,形成透明斑,农民称为“开天窗”,严重时菜叶被吃成网状,降低菜的食用价值。可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6%的艾绿士1 500倍液、或2.5%的菜喜悬浮剂1 500倍液、或15%的安打4 000倍液、或10%的除尽2 000倍液)均匀超细喷雾。

6 采收上市

一般于定植30 d后,根据市场行情陆续采收上市,采收时限可从当年12月份直至次年3月份。集中上市期为元旦至春节期间,此阶段也是品质最佳期和价格最高期。包装时,将相同等级和大小的核桃乌青菜整齐地摆放于箱内,箱上标明品名、等级、规格、净质量和产地,运输过程中要用冷藏车运输,冷藏车温度在5 ℃以下[4]。

7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管理、投入品使用、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情况、采收日期、产品检测及其他溯源数据,并保存3年以上,以备查阅。

[1]陈定松,秦文,唐瑞森.江苏省地方特色耐寒黑菜小白菜(宝应“核桃乌”青菜)品种提纯复壮及生产技术规程[J].新农村(黑龙江),2012(1):31-45.

[2]查振英.黄心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J].蔬菜,2013(5):39-40.

[3]王淑芬.无公害食品不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J].科技致富向导,2013(19):27-28.

[4]江新晓,曾海泉,钟元和,等.小白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9):35-36.

猜你喜欢

技术规程青菜苗床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青菜新品种介绍
葡萄优质丰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青菜新品种介绍
种青菜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拔青菜啦
玉稻518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安丘蜜桃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