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群文工作中歌唱的咬字吐字

2017-01-30

北方音乐 2017年3期
关键词:吐字歌唱者咬字

张 楠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文化馆,湖南 怀化 419400)

浅谈群文工作中歌唱的咬字吐字

张 楠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文化馆,湖南 怀化 41940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歌唱成了人们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歌唱中字正腔园是声乐艺术的基本要求,我们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对歌唱艺术的辅导,不仅只是歌唱发声训练,更重要的是帮助歌唱者了解咬字吐字在声乐艺术中所处的地位,克服方言发音习惯的毛病,更好地掌握行腔规律,也为了给同行在群文歌唱辅导中提点建议,本文对咬字吐子字的意义及咬字不准、吐字不清的学习心理背景、发声过程、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做了阐明和探讨。

群文工作;歌唱;咬字吐字

歌唱中咬字不准,吐字不清现象,往往是平常不重视行腔方法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与方言的发声习惯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只追求声音效果不注重歌词语言准确的习惯和态度,忽略了声乐艺术的真正表现意义。其实“字不正,腔不圆,字不正,意难明”。的确如此,声乐最大特点就是歌词的语义功能,咬字不准吐字不清就无法准确的表达语义。

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本应是人们所重视的问题,尽管如此,不以为然还是大有人在,尤其是在群众文化辅导过程中最为普遍。歌唱辅导中的对象由于来自不同地方使用的不同方言,以导致歌唱中出现的行腔不准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群文音乐工作者去找到问题所在,纠正发音习惯,解决字正腔圆的问题。因此,做为一线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多年的声乐辅导中总结了一些体会,供大家探讨。

近些年来,作者在辅导中对湘西部分方言做了摸索和初步分析,目的在于研究方言因素、发音规律,寻找学习者发音不准的原因,解决咬字不准,吐字不清的问题。为提高群众歌唱艺术水平出点力。

一、咬字吐字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

声乐中的字正腔圆(正音)是声乐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歌词的语义表达的准确与否,全靠歌唱者的咬字准确与吐字清楚与否。歌唱中的“咬字”是指歌唱者发声时一定要把字头(声母)的发音部位咬准、咬清,同时一定要有力度,传统中所谓的“喷口”唱法就是这道理,所谓“喷”就是指字头发音时要有力度,象喷出来那样结实有劲,干净利落。歌唱中的“吐字”就是将字腹、字尾(韵母)的主要母音,按照“四呼”的口型加以引长,同时归韵清楚无误。咬字一般指的是字头,吐字则指的是字腹和字尾。也就是说,在歌唱中一字就是一字,个个清晰,一句犹如一串串珍珠,颗颗如粒,一目了然。《乐记、师已篇》中说道“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珍珠”。一句话,咬字吐字针对的就是歌唱时对声乐作品中语言的语义表达的准确性。

咬字准确、吐字清楚,语义方能表达完整,听众才能从歌唱者歌声中领略到语义意境中的声音形象,感受到语言带来的情感之美。因为“声乐的艺术形象无论是景还是物,是抒情还是叙事,都是通过歌声来描绘的。而我们所说的声乐语义形象性,首先就是指歌唱者通过音乐化的语言不仅以声音表现清楚,而且还要使形象具有鲜明、生动的表现力,具有优美的特点。也就是说,你唱到什么,仿佛立刻在你眼前看到什么,或感受的什么”。那就是说,歌唱者必须把歌词唱清楚,听众才能从歌声中联想到与歌词大意相同的意境,而这个意境与听众本身的文化修养、生活阅历息息相关(就如同样听到的歌词是“父亲”,但在不同听众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不同“父亲”形象一样)。

歌词描绘的是“一条河”还是“一座山”,是“太阳”还是“月亮”,只有歌唱者行腔无误,听众才能听情字词,明白语义。例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的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 马儿跑”,当歌唱者唱出“蓝蓝的天上”时,听众就立刻会联想到蓝色的天空,当听众听到“白云飘”同时也会仿佛看见蓝天中白云在飘动,因为听见的歌词是白云,就绝对不会联想到乌云,更不会是其他鸟类在飞之类的画面。听众听到的是“白云下面马儿跑”就会仿佛看见骏马在草原上奔驰一样,歌词是马在跑,听众就不会想到汽车或其他动物。既然是“跑”就不会是在走等一系列声音形象,更不是吃草的画面。当然,听众所联想到的这些形象,只有在听清楚歌词的前提下才能感受到的,要是听众听不清楚演唱者的歌唱语言,就不明白歌词语义,或者误听了其它字词的话,可能又是形成其他什么形象了。所以说,咬字吐字是歌词语义表达的关键。只有当歌唱者字正腔圆时,歌曲作品中的语义才能得到充分地表达。

在欣赏声乐作品的过程中,由于听众的年龄与性别,文化修养与层次,生活习惯与环境,审美情趣与爱好等等都不同,他(她)们所感受到的声音形象是有差异的。例如:当歌唱者唱到“美丽的姑娘”时,听众所感受到的这个姑娘形象到底有多美。只有靠他们的审美观决定了。当歌唱者在演唱“白云下面马儿跑”时,听众所联想到的马是什么形象的马,黑马还是棕色的马,马儿跑的动作形态,这些让听众所感受到的具体形象是抽象的、模糊的。所以语义的现象与听众生活中所熟悉的具体形象有很大关系的,平常看到的是什么样形象,那么大脑中所联想到的就是什么形象。

其次,咬字吐字不清不仅腔难圆,语义就更难明了。这是因为不同的字依靠不同的发音部位与方法,唇、齿、喉、牙、舌的五音变化,口的开、齐、合、撮的四呼形态,穿鼻、抵腭等收音归韵,形成不同的共鸣腔,无论是唱还是说都要依字行腔,所以说咬字吐字与歌唱中的共鸣也有很大关系。前苏联歌唱家那查连科在《歌唱艺术》中提到:“清晰的吐字绝对不会对嗓音有害处,相反地使声音更完美、更集中、更柔和”。我国明朝音乐家魏良辅在《曲律》中也说过:“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三绝中的第一绝就是“字清”,所谓字清就是就是指发音准确,字音清晰无误;二绝“腔纯”就是就是指行腔纯净圆润,也就是说不字从字头发声开始,不管曲调延伸如何变化,它的字腹引长的口型应保持不变,并收清韵尾。如果在歌唱中做不到这一点,不但腔不圆,这字的音也听不清楚,这字的语义就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的确如此,声乐作为一门时间流动性的听觉艺术,一唱即过,他必须要求一听就懂,否则语言和情感得不到交流,而且还会产生误会。比如歌词:“我把赞(zan前鼻音)歌唱给你”,如果把赞(zan前鼻音)收成后鼻音(zang)的话,歌词就会变成“我把葬歌唱给你”了。本来是一首赞美的歌,就因一个字收韵的差别产生了表达的错误,一个字的发音问题歪曲了整个词义。人对声乐艺术的理解全凭听觉,如果歌唱者语言表达不准确,即使很有天赋的表演,听众也只能从演唱者表情中领会喜、怒、哀、乐,但具体内容是听不出来的,所以说“字不正,意难明”。

总之,咬字不准确、吐字不清楚是歌唱者致命的弱点,声乐之所以叫声乐,那是因为它是带有语言的音乐。语言的作用是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语义功能。如果歌唱者不能把歌曲作品的内容表达清楚,唱的再好也只能称之为“哑巴音乐”。我们都欣赏过《忐忑》,尽管我们为作者创意、和演唱者高超的歌唱技巧鼓掌,但真正唱的是什么,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都不知道。因此,咬字吐字在歌唱艺术中对歌唱语言的表现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影响咬字吐字的因素

歌唱中咬字吐字主要是指歌唱者对歌词语义表达的准确性,达到作品内容与听众产生相应的效应。文字是记录在书面上一种语言符号,作为作品上的语言只有通过人的口述才能转化为声乐艺术,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同地区的人在演唱时所出现的咬字吐字的语音毛病差异也是不一样的,影响发音的因素不外乎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

(一)心理因素

初学者大多未能真正了解声乐艺术的含义,过于追求音色、音准、音高、共鸣等,忽略了声乐的表现作用,在练习过程中轻视了咬字吐字,;另外有的初学者心里清楚,也明白字正腔圆的作用,但由于方言影响,不知道正确的发音部位到底在哪里,尽管大家从理论上都知道声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的类别,但真正发起音来心里没有底。比如,人们都明白an是前鼻音 ,ang是后鼻音,但在发音时,前鼻音到底前到哪个位置,后鼻音又是后到哪里心里总是模糊不清。

(二)身里因素

由于方言的发音部位有所不同,因而产生的声音效果也就不一样,初学者的这些发声器官的活动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咬字吐字。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语音训练,缺乏口劲,轻飘无力,发音部位的接触点缺乏柔韧着的弹性,处于无意识的自然方言发音状态,歌唱时再引伸各音的口形也在无意识的变形,这主要是发音器官活动的身理反射和习惯问题,所以这个因素直接影响着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三)方言的纠正

由于不同地区的发音习惯以及当地文化氛围不同,歌唱者文化层次与自身理差异等原因,导致所交流的语言是有区别的,尽管是同一民族,同一地域,但因语系不同所形成的方言有所区别。有的是声母不准,有的是韵母不准。学习者要想解决这一发音器官的生理反射习惯问题,首先就是把发音部位接触成有意识的着力感觉,建立一个新的发音点,同时要求歌唱者能够把方言的不准因素找出来,把它去掉再换成标准的因素,放慢速度反复读,直到读准为止。比如湘西某地方言中的韵母“an”是发成“ei”,“ei”发成“en”。他们在歌唱“遥远”歌词时,发音习惯就总是唱成“遥月(yue)”,因此“婉(wan)转”唱成“尾(wei)转”,“飞(fei)机”唱成“分(fen)机”。因此,本人在辅导群众文化的歌唱时,总结了这个方言的发声规律,在教发音“an”时,告诉歌唱者先把 “a”发出,然后声音不要间断地延续,直到把舌尖顶到上牙牙龈(但这个 “n”不能重新发音,只是一个归韵过程),这个发音过程由慢到快练习,反反复复地读,直到发音部位位置固定为止,久而久之就成发音习惯了。纠正发音部位必须做到有的放失,这样不仅止是克服了一个音的发音部位,而是纠正了所有带“an”韵母的字。在群众文化声乐辅导中,这样有针对性的纠正方言,解决咬字吐字问题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三、小结

学习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对学习声乐具有实质上的意义,因为声乐与其他音乐的不同就在于声乐语言,而语言是有语义功能的,歌唱只有字正腔圆才能与听众沟通思想,产生效应。但初学者往往做不到这一点,那是因为背后有两个不利因素作梗,只要能克服这两个不利因素,你的歌声一定会更亮、更美。

张楠,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文化馆,助理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怀化市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麻阳苗族自治县音乐家协会主席。

猜你喜欢

吐字歌唱者咬字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绕口令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歌唱的基本素养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声乐演唱中的吐字技巧浅析
初探歌唱者演唱中的技术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