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艺术
——拉威尔

2017-01-30范琴雯

黄河之声 2017年1期
关键词:拉威尔印象主义钢琴

范琴雯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艺术
——拉威尔

范琴雯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拉威尔的创作吸收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并重视从法国、西班牙以及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更注重继承、借鉴法国古典音乐传统和浪漫主义及与他同时期各种音乐成果。他富有生活气息的音乐有着丰富的色彩性画面和宽广的旋律及鲜明的情感表现,呈现出独具个性的音乐风格。

印象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标题音乐;异域风情

法国著名钢琴家科托说:“德彪西总是眺望对象而产生意象,而拉威尔则是直接地去描绘对象。”被誉为管弦乐配器色彩大师的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1937)敏锐的声音色彩感大大地影响着他的钢琴音乐创作,他注重从乐队配器的角度来发挥钢琴音响的色彩性,更多继承了科普兰和拉莫那种结构严谨、织体清晰、句式均衡的法国精致典雅的古典主义风格。

一、十九世纪末期欧洲的艺术思潮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盛行的时代里,以充满激情的夸张的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浪漫主义在文学领域得到更大的发展。与古典主义强调理性的秩序、规律、服从、共性、整体的观念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表现理想和希望,偏于抒发个体主观感受和情绪,多通过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夸张性来表现、表达其自由、个性、个体的更多包容性、多样性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感性体验。除了文学诗歌戏剧领域外,浪漫主义风潮从文学领域向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类文艺创作中蔓延、扩散并蓬勃发展。

十九世纪末期,乐坛杰出的人物里无论是浓郁德意晚期浪漫风格的瓦格纳、激情炫技的李斯特、还是推崇较为古典而明确的法国传统的圣桑、马斯奈、福雷等等都会从文学作品里寻找创作的灵感,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仍是创作构思的主要选择,“标题音乐”也成为了那个时期最为常见的现象。

世纪交替之际,作曲家们的创作大多仍然依循浪漫主义时期以文学为背景的范畴,但新世纪的作曲家们有了更加积极地探寻更为广泛的灵感来源以发掘更多的作品创作形式与题材,当下的文学与异国风情等也成为经典名著以外激发作曲家创作灵感的源泉。

二、传统与革新兼备的拉威尔的艺术师承及追求

1875年3月7日,拉威尔出生于一个法国南部的民众们对尽善尽美有强烈爱好之传统的比利牛斯山脉地区靠近西班牙边境的小城西布尔(Ciboure),他瑞士血统的父亲是一位法国铁路工程师,也是二冲程汽车发动机的著名发明人,在应聘到西班牙修铁路的时候认识了西斑牙巴斯克地区的名门之后马丽·德劳特并与之结为夫妇,拉威尔出生几个月后全家便迁居到了文化艺术中心城市巴黎。拉威尔7岁开始学习钢琴,14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预科学习钢琴,其后又跟随福雷等学习和声、对位等作曲课程。

拉威尔自幼深受幽默、开明的父母影响,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各种音乐都抱有自由开明的强烈兴趣,他受父亲作为一个优秀机械工程师的影响,也习惯性的追求做事的精确与完美,并在其音乐创作之中奉行精致、准确、完美的原则,在他的创作里还以注重技巧而著称,把“技术完美”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在学生时代就把作曲家马斯奈的话“为了掌握自己的技术,必须研究别人的技术”作为学习的指南,后来斯特拉文斯基称誉他为“瑞士的钟表匠”。“这位渊博而聪明的、多才多艺的、讲究精确的、见识极其广博的人,他干每件事都极灵巧,具有工匠的特征与素质。而他最乐意的莫过于与人相比较。他喜欢做事,并做得完美……,他热爱的是提供给公众以‘精致完美的’,推敲到最大限度的作品”。①他在后来的给仅有的少数喜欢的学生才进行的教学当中,也非常注重对学生作曲技术的培养。自小在其母身旁的成长过程中,无限温柔的母爱和在母亲在他小时候随时吟唱的西班牙民谣,必然会在他人生里留下深刻的记忆并带给他终生的情感连结,也是他对西班牙的事物与音乐产生共鸣的缘由。

进校初期拉威尔特别喜爱舒曼、肖邦、李斯特等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作品,校外多姿多彩的艺术环境也深深地吸引着他,入校后在大学里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参与更为广泛的各种艺术活动,社会流行或新兴的艺术思潮在大学会更为敏感地被感受并被积极主动地吸收与传播。拉威尔也自然地就会受到马拉美、波特莱尔等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1889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演出的精美绚丽的、充满东方异域情调魅力的俄国作曲家姆斯基·科萨科夫等“强力集团”音乐大师们以及爪哇佳美兰乐队演奏的音乐都深深吸引了这位音乐院十四、五岁的少年学生。经朋友的引见也得以和法国作曲家夏布利埃尔认识并被其作品中新颖的色彩性和声手法所吸引,拉威尔的父亲还亲自介绍他认识了性格古怪的、当时仅是一位身无分文的咖啡馆钢琴师法国作曲家艾立克·萨蒂,萨蒂对于古老希腊调式等新奇怪诞的音乐思想和音乐创作研究还间接地影响拉威尔日后的创作风格,也开始在他自己的习作中探索一些新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方法。

三、拉威尔音乐创作的艺术渊源和主要题材、体裁

拉威尔擅长接受新鲜事物,受印象派绘画和象征派诗歌及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影响之外,也相比德彪西更多地继承了法国早在巴洛克时代的精致优雅,其创作涉及艺术歌曲、钢琴、室内乐、管弦乐、歌剧等多个领域。他的艺术生涯里共创作了十五首包括钢琴小曲、大型组曲、套曲、双钢琴、三重奏以及协奏曲等,这些作品有精致细腻的景物描写、有充满激情的情感抒发、有纯真活泼的质朴童趣、有华丽高雅的古典趣味、有神奇怪异的未知未来等等,就钢琴音乐领域来说,拉威尔属于少而精的作曲家类型。从拉威尔的创作来说,其作品的艺术渊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兰西审美传统和法国古典音乐。从中世纪以来,法国宫廷奢华、典雅的审美风尚就一直源远流长地成为法兰西民族的审美追求,时至今日,巴黎仍是时尚之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法国,普法战争后多年的战乱使人们更多的把兴趣关注点从政治事件、社会变革等社会现实问题转向了唯美艺术的主观体验。新兴的中产阶级更热衷于追求精致的美食、醇香的美酒、迷人的香水、奢华的服饰、甚至于柔美的语言等等这些能够带给人舒适梦幻的轻松愉悦享受的新颖时尚、精致奢华的中世纪式的贵族生活。激情浪漫又追求形式的法兰西民族喜欢标新立异,追求富于个性变化的交流、表达,都推动着艺术家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探索求变,创作的素材、技法也随之不断地推陈出新。

拉威尔在法国出生、长大并在法国接受教育,科普兰、拉莫为代表的巴洛克古典作曲家们纤巧典雅,装饰性强的典型法国传统音乐风格,无可避免的影响了他的音乐创作。这些经典音乐和来自他父亲工程师习惯的精确培养了他优雅精致与准确的分寸感(尽管有时其作品有复杂的节奏,如组曲《夜之幽灵》的《斯卡博》)。拉威尔在巴黎音乐学院时的作曲老师福雷是普法战争后为了彰显与普鲁氏王朝的德意志体系文化分庭抗礼的民族意识、弘扬法兰西传统文化而成立的“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建者及领导者之一,其毕生致力于弘扬讲究趣味的精致典雅的法国音乐传统、发展法国音乐。他的教学培养了拉威尔扎实严谨的古典作曲技能技巧,他作品中温和节制的音乐风格也影响了拉威尔,拉威尔在学习、创作中也热衷于探寻弱奏的趣味,在他此后的作品里很多都以弱奏为基调。

(二)夏布利埃尔及德彪西的影响。夏布里埃尔的音乐具有十八世纪法国音乐纤秀典雅、轻松幽默的个性风格,受瓦格纳的影响而在其作品有较多的戏剧性表现,也喜欢使用半音阶体系。在他作品中首先使用了全音阶,善于将调式音乐与新颖复杂的色彩性和声统一起来,给法国传统音乐韵味赋予了一种新的意蕴。拉威尔早期如《哈巴涅拉》、《古风小步舞曲》等的创作就模仿了夏布利埃尔的创作手法。

受马拉美等作家象征主义文学和马奈、莫奈等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产生的、具有抽象性、色彩性特点的印象主义音乐,在十九世纪末的法国兴起并影响了整个法国音乐界的创作与发展,也就必然会对拉威尔的艺术追求和创作实践产生影响。印象主义音乐在美学观点、艺术目的、音乐形式、表现手法都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追求相背离,在这种新颖的音乐里,调性趋于模糊、解体,和声的调性功能性减弱、消失而更多地具有了色彩性、装饰性的作用,过去传统必须的主题旋律也由碎片化的旋律动机取代。但拉威尔并没有抛去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和声框架中进行探索、创新,受德彪西音乐思想和技术革新的启发,他运用印象主义音乐的色彩性和声增强了作品的色彩与诗意的同时,使作品依然具有稳定调性的和声功能,使作品具备严谨的逻辑性的同时也有了丰富多彩的色彩性及描绘性。比如,在《帕凡舞曲》中就使用中古调式与自然大小调相结合来增加作品的色彩性而弱化了主调和声的功能性,以连续的和声微妙变化,营造出一种动态游移、闪烁迷离的光影变幻,既保留了作品的整体结构框架,加强了作品的动态张力,也使作品的调性产生了一定的模糊感。

(三)古典主义的传统继承。拉威尔的求学时期正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德彪西开始展露锋芒的时候,受当时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思潮和德彪西音乐的影响,其创作必然也会表现出作为一个优秀艺术家自然反应的会对其给予关注,并从中汲取一定的优秀成分为己所用,他的创作也就具有印象主义的特点。但拉威尔仍旧偏爱古典传统的注重逻辑的、有着严谨结构框架的奏鸣曲、回旋曲等传统曲式,在他的创作里摈弃德彪西片段、零散、自由的模糊“描绘”,注重旋律线条的优美和方向,在传统功能性和声框架的基础上将新颖大胆的色彩性和声结合使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精雕细琢、兼收并蓄来寻求突破,形成了自己典雅清新、严谨含蓄的音乐风格。无论是他早期的《帕凡舞曲》、《古风小步舞曲》、《小奏鸣曲》还是晚期的《科普兰之墓》这种传统组曲形式的作品,均显出其音乐理念讲究严谨、明晰、均衡又纤巧、典雅、精致的古典传统。

(四)后期浪漫主义及李斯特的影响。拉威尔在巴黎音乐学院上学时期正是处于浪漫主义后期的时代,此时瓦格纳为代表的德意志风格的追求庞大的乐队规模和厚重、雄浑、繁复的乐队音响以及冗长纷杂的音乐结构占据乐坛主流,但战后的法国民族主义者们厌倦、抛去了这种沉重庞杂的抒情曲与戏剧性,转而回归古朴自然、清新典雅、纤巧精致的诗意追求,从更为久远、宽广的历史回声与地域风情中去寻找新的艺术天地。拉威尔吸收了瓦格纳“乐剧”的戏剧性手法成分,李斯特的《超级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匈牙利狂想曲》等等技巧、和声、音色方面都极为丰富、高超的作品也成为他不断探索、发掘各种写作技巧的范例宝库。在他创作的作品里使用了很多琶音、八度、音阶跑动以及大幅度的强弱、明暗对比等等精雕细琢的高难度炫技手法和色彩变幻的效果的手法。比如,因李斯特《伊斯特别墅的喷泉》的启发而“模仿”创作的表现水的各种形态的作品《水的嬉戏》中,就使用连续的快速三十二分音符和密集的二度音程及快速琶音等各种“拟态”式的手法来对喷泉、溪流、瀑布的喷溅、流动、跌落等水体的不同形态与声响变化场景做出了精彩的描绘。

四、拉威尔音乐创作的主要题材、体裁

拉威尔的作品大多都有一个具有鲜明现实烙印的标题,从其作品内容题材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描摹自然。拉威尔早期作品反映了年轻人一般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特点,受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而在作品里注入了印象主义元素,受文学作品的启发或自然景物的触动而创作了一些直接描绘自然景物的作品,如《鹅妈妈》、《水的嬉戏》、《镜子》(包括《夜蛾》、《悲哀鸟》、《海上孤舟》、《晨歌》和《幽谷钟声》)《夜之幽灵》、《听的风景》中的《钟声缭绕》等直接描绘猫、虫、鱼等小动物或精灵童话,以及水声、钟声等自然景物的作品。

(二)异域风情。每个人都会对“外婆家”有着浓厚的亲情牵挂,拉威尔也因此偏爱西班牙音乐,采用西班牙舞蹈节奏、模仿西班牙乐器的《听的风景》中的《哈巴涅拉舞曲》,用钢琴模仿西班牙吉他演奏手法的《镜子》中的《小丑的晨歌》,具有神秘的旋律的《为逝去的公主而写的孔雀舞曲》均以古代西班牙为灵感。采用中国风味五声音阶的《鹅妈妈》组曲中《丑姑娘,瓷娃娃女皇》(China原意即为“瓷器”),创作于1930—1931年期间的、西班牙风味和爵士味道十足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此曲有浓厚的格什温发表于1924年的交响曲《蓝色狂想曲》及发表于1928年的交响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手法、味道和影子)。

(三)现实题材。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拉威尔,创作了共六首曲子的组曲《科普兰之墓》来纪念战争中死去的六位战友。只用左手演奏钢琴声部的单乐章《D大调钢琴协奏曲》应在战争中失去右手的奥地利独臂钢琴家保罗·威根斯坦(Paul Wittenstein)的请求而创作的。

从拉威尔的创作手法来说,他有许多模仿其它作曲家的作品,如《古代小步舞曲》、《科普兰之墓》等等,创作的体裁方面他偏爱舞曲体裁,如法国的“小步舞”、“帕凡”,西班牙的“哈巴涅拉”、“波莱罗”等等,他将这些舞曲处理的优美、雅致而富有情趣,即便是抒情也带有舞蹈的形式。用一些具有独创性的主题和形象及和弦语汇、以管弦乐配器的方式并大胆引入爵士乐元素来进行钢琴音乐创作,丰富了当时的法国音乐,因此,在钢琴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注释:

① 奥伦斯坦著,李苏眉译.拉威尔的音乐美学[J].音乐艺术,1986,02.

[1] 奥伦斯坦,李苏眉译.拉威尔的音乐美学[J].音乐艺术,1986,02.

[2] [苏]列维克著,翟学文译.莫利斯·拉威尔[J].交响,1982.01-02.

[3] 张志敏.拉威尔钢琴音乐创作的渊源探析[J].电影评介,2010,08.

[4] 申佳.拉威尔早期钢琴作品音乐风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范琴雯(1968-),女,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猜你喜欢

拉威尔印象主义钢琴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形象表现主义画家——大卫·拉威尔作品欣赏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纸钢琴
寂静中的斑斓——拉威尔《鹅妈妈组曲》之《睡美人的帕凡舞曲》配器分析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