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普及型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

2017-01-30周志萍

黄河之声 2017年9期
关键词:舞蹈中职学校

周志萍

(湖南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普及型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

周志萍

(湖南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在中国,艺术教育课程主要是音乐和美术,而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的舞蹈却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的普及型舞蹈教育存在诸多不利因素:覆盖面不广,与舞蹈相关的活动开展较少;学生和家长对舞蹈教育的认识不足;学校舞蹈教师匮乏,教师的专业素质达不到应有水平;舞蹈教学设施不完备,教师没按相关教材施教;对地区特色舞蹈了解少,未得到传承。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地区经济落后,教育理念滞后;招生制度陈旧,舞蹈相关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教学能力不强,科研创新少等是其主要原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要改变舞蹈教育观念,教育主管部门加大舞蹈教育的投入,提高舞蹈教学水平,从而使普及型舞蹈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中职学校;舞蹈教育;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我国的情况来看,艺术教育课程中主要是音乐和美术,而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的舞蹈却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对比小学、中学、高校的舞蹈教育普及情况,中等职业学校的舞蹈教育普及情况更令人堪忧。在中职学校,无论从舞蹈教育管理者的认识和理解、还是学校对舞蹈教育活动的投入等,都是不利于舞蹈教育普及的。

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地域与经济发展的制约,中等职业学校的舞蹈教育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比较缓慢,普及率低。作为从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本人曾在中职学校从事这项工作,深有感触。因此,本人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的普及型舞蹈教育的调查、分析,旨在为教育管理机构对中职学校推广普及型舞蹈教育及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笔者通过问卷、访谈和查阅资料等调查方法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的普及型舞蹈教育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1.普及型舞蹈教育覆盖面不广,与舞蹈相关的活动开展较少。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开设舞蹈课程的共有4所学校,分别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道县师范学校、祁阳师范学校、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并且开设的舞蹈课程不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如: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只对学前教育专业、服装专业、旅游专业、民族音乐与舞蹈四个专业开设。其中,民族音乐与舞蹈、学前教育两个专业一周开设4节舞蹈课程,服装专业和旅游专业一周2节舞蹈课;关于舞蹈活动的开展情况:每个学校虽然都有舞蹈社团或者舞蹈队,但参与的人数都不多,一般是社团内部一周安排一次课程训练;学校组织的相关晚会或者比赛多的一年3-5次(例如:道县师范学校),少的最多一年一次(例如:湖南省九嶷山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一般能够参与晚会或比赛的同学基本上是校舞蹈队或者是舞蹈社团的人员。因此,学校开展相关的舞蹈活动能参与到其中的只是小部分同学,大部分人只是“观众”。

2.学生和家长对舞蹈教育的认识不足。笔者在各个学校、班级发放问卷时,有一小部分学生不愿意配合填写,理由是“不知道怎么写”、“写字很麻烦”等等。在调查中要求调查对象提建议时,有的同学直接说“没建议”,甚至有部分同学对问卷的内容理解不了。调查对象的年龄较小、文化基础较差、自身素质不高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通过对回收有效的318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喜欢舞蹈的166人,占52.2%,不喜欢舞蹈的152人,占47.8%。笔者对不喜欢舞蹈的同学进行了随机访谈,认为学习舞蹈太苦、怕痛的占28%,父母不支持学习舞蹈的占22%,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的占18%,跟自己专业联系不大,没必要学习的占24%。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和家长对舞蹈教育认识不足是主要原因。

3.学校舞蹈教师匮乏,教师的专业素质达不到应有水平。在笔者调查的6所中职学校中,有2所学校没有舞蹈老师。永州工商职业中专有学生4500人,而舞蹈教师仅有4名,师生比为1125:1。2013年国家教育部曾提出中职学校学生与专职教师比例应为16:1,以此为依据,按舞蹈教师占艺术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来推算,每位舞蹈老师最多负责500至700名学生的舞蹈课。舞蹈教师的缺口达50%以上。

这6所中职学校有在校学生22700人,而舞蹈教师仅有22名,其中在编的11名,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仅6人,占在编舞蹈老师的54.5%,22名教师中无一获得研究生学历,其中只有4名教师接受过职后进修,舞蹈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显而易见。

4.舞蹈教学设施不完备,教师没按相关教材施教。未开设舞蹈课的学校是没有专门的舞蹈教室的,开设舞蹈课程的学校虽然有舞蹈教室,个别舞蹈教室面积小、教室里没有镜子把杆、音响等教学设备。如道县师范学校利用学校大礼堂的舞台上和舞台下分为两间舞蹈教室。下雨上体育课时在“两间教室”中间上课,中间没有用任何东西隔开,部分学校教学设施配备少。教学教材严重缺乏,这几所学校全部使用的是由吴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舞蹈(基础版)》一书。几乎所有的舞蹈教师在访谈中表示,他们在实际教学中不会跟着教材走,都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想法进行教学。舞蹈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使得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和综合的提高。

5.对地区特色舞蹈了解少,未得到传承。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82%的学生不了解家乡的特色舞蹈,也没有任何一所学校结合本地特色舞蹈来开设舞蹈课程。例如道县师范学校的部分学生是少数民族——瑶族,而瑶族文化和瑶族舞蹈本身就是永州地区的特色,学生们都表示对学习本地特色舞蹈感兴趣,遗憾的是学校没有提供这样的机会。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普及型舞蹈教育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地区经济落后,教育理念滞后。永州位于湖南省南部,下辖九县两区、两个管理区和一个经济开发区。土地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0.5%;总人口630万,占全省的11.2%,但GDP仅占全省5%左右。经济的落后又制约着地方教育的发展。同省内其它地方中职学校比,发展更为缓慢。经济实力和开放程度的不够,导致中职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均有差距。因而,普及型舞蹈教育的开展有着现实的困难。随着国家高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使得中职学校招生难,生存难,致使一些学校合并、停办。部分学生和家长本身对中职的整体评价就不高,在择校时更不会考虑中职学校,导致中职学校的社会支持率较低,其生源的整体素质处于明显劣势。

永州地区的教育本身在舞蹈教育上几乎是空缺。所有的中小学都没有专门的舞蹈教室,更谈不上设备设施,因此无法开展舞蹈教育。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去校外各类私人舞蹈培训机构接受舞蹈教育,因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和父母观念上不能接受舞蹈教育的孩子大有人在,他们既使非常喜欢舞蹈也无法接受舞蹈教育。舞蹈教育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有的学生甚至是零基础。

许多的校领导和家长认为舞蹈是副科,应以“学习为主”,唯有文化课的学习才是正真的学知识,拿高分。受他们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也认为跳舞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舞蹈课程,但形同虚设,常常被挤占让给其它课程;有一部分学生舞蹈课内不认真学习、课外不练习,把舞蹈当作休闲娱乐,导致舞蹈教学实际效果不理想。

2.招生制度陈旧,舞蹈相关投入不足。学校制订的相关招生方式一直沿用自己多年前制订的“承包式”招生方法,哪个学校的老师推送学生就给“回扣”,缺乏“质量意识”,用“有偿招生”的手段来完成每年学校下达的指标,这样的中专招生方式早已落后。原初中班主任不仅没有从学生的自身考虑,为他们推荐办学环境和教学质量较好,适合学生发展的中职学校;而是盲目地把学生推送给“返利”高的中职学校。

有相当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舞蹈是零接触的,进入中职后,学生年龄普遍是在14-17岁间,身体骨骼发育已基本完成,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着障碍。如:害羞、扭捏、不好意思等问题,对舞蹈学习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一部分身体素质相对较好的同学,虽然学习舞蹈时比较积极,但在身体柔韧度和身体体能的练习方面,通过对身体各部位、各关节以及韧带进行拉伸的训练过程中,必然会引起肢体疲劳、酸涨甚至疼痛、甚至偶尔还会出现轻微的伤痛等各种身体不适,很多学生因不能忍受疼痛而放弃对舞蹈的学习,给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带来负面影响。另一部分无舞蹈基础的同学,认为舞蹈训练课程枯燥无味。其它曾受过专业学习,有一定舞蹈功底的同学,在专业技能方面相对其他学生来说有一定的优势而感到自信,但在实际的课堂里不见得真正优秀,其骄傲、慵懒、怠慢等情绪不断暴露出来。

在调查中,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还是在招生力度和生源素质等方面,与省内其它市州比还相对薄弱。与省会和沿海地区相比更是相差甚远。学校对于舞蹈教学所需的经费投入极少,致使舞蹈教室数量不够,设备不齐。如:道县师范学校学生近4000人,只有5个舞蹈教室,其中舞台上下都是舞蹈教室,且把杆、音响、地板均不达标。下雨天,在礼堂的舞台上上舞蹈课,同时在舞台下上健美操课,舞蹈教学设备设施的有限直接影响舞蹈教学的开展与效果。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学生的舞蹈学习情绪不高,对相关活动的热情也欠缺,普及型舞蹈教育难以开展。

3.教师待遇偏低。该地区大多把舞蹈教育放在音乐教育范畴内,教育局给每个学校的编制没有把舞蹈教师的编制单列出来,而是笼统放在音乐或者艺术序列里,因此限制了舞蹈专职教师的编制。由于学校专职舞蹈教师名额少,加之学校开展舞蹈活动多,舞蹈节目排练多,在编舞蹈教师的工作量都已经超负荷。其待遇比较低。永州市中职学校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人均在2300左右,长沙市人均在4500左右,深圳市人均达8500左右。且永州地区对舞蹈教师的课时费还要打“7折”。按照教育部的文件规定,艺术教师应该与其它学科的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并且承担学校的课外活动时还可以计入工作量。遗憾的是实际操作中很多学校没有落实到位,这也极大影响了舞蹈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的辛勤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当学校在编教师实在无法再安排课的时候,才会外聘教师以解决无人上课的问题,而外聘教师的待遇只有在编教师的70%左右,且没有“五险一金”,大部分外聘教师对本校的学生缺乏了解,对普及型舞蹈教育缺乏系统研究,教学内容随意,严重影响了舞蹈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使舞蹈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教学能力不强。其一,任课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大多舞蹈教师并没有经过全面的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不够系统。有的教师毕业于艺术学校,他们在教学中也沿袭了“重技术、轻创编”的思路,对学生也是以专业艺术学校的标准去训练,思维上没有转变过来。有的舞蹈教师并不是舞蹈教育专业毕业,对舞蹈教学只是一知半解。有的舞蹈教师是中专幼师毕业直接留校工作的,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没有紧跟时代步伐。舞蹈教师队伍观念落后、知识陈旧的问题十分突出,导致学生对舞蹈课不感兴趣,甚至有厌学情绪。

其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在接受访谈的11名老师中,只有3名老师表示使用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其他人仍旧采用“口传身授”这种传统的方法。在舞蹈教学中采用一种方式教学的占30.5%;二种的占33.7%;三种的占22%;4种以上的只占13.8%。教师在课堂上动作示范讲解,学生则机械模仿。这种单边注入式教学使学生缺乏主动性。还有一些舞蹈教师不会上舞蹈创编课,特别是对于儿童舞蹈的创编,他们在课堂上直接忽略这方面的内容。同时,所有的中职学校都没有开设舞蹈欣赏课,教师们自己也觉得这门课空洞乏味。

其三,教育方式不当。在调查访谈中,问及舞蹈教师:如果学生因不好意思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时,有25%的老师当众进行批评,43.8%的老师不顾不问,只有31.2%的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找到自信。由于中职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很少能够接受艺术的熏陶,对音乐的理解、舞蹈的表现等方面都表现出迟钝和拘谨,在舞蹈学习中难免会有些羞涩。一半以上的教师没有了解最新教育理论的习惯,更没有考虑过把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在自己的课堂中。

最后,课下关注度不够。对于关注学生课下练习,有30%的教师从不关注,50%的教师偶尔关注,只有20%的老师经常关注。由于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所以跟学生课下交流时间少。中职学生还处在青春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也很大,老师如果没有课后督促,帮助学生解决舞蹈学习上的问题,下一次上课几乎就是要“从头来过”,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5.科研创新较少。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课堂富有趣味性,而不是让上课成为“单调乏味的义务”。调查发现,舞蹈教师大多缺乏教育科研的意识,很多教师忽略了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他们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对加强学科研究、改善教学方法等方面缺乏动力。例如,调查中发现只有3名教师负责过有关的课题研究,仅占到受访人数的27.3%。论文著作方面,只有2名受访的教师表示自己经常研究和发表相关的学术文章,其它9名受访教师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发表过。

舞蹈教育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在经济、政治、文化飞速发展的当下,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已不能仅仅局限于“伸胳膊、抬腿”的身体技术和技能的层面。因此,经济落后地区中职学校舞蹈教育的开展,要以审美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因此笔者建议,要改变舞蹈教育观念,教育主管部门加大舞蹈教育的投入,提高舞蹈教学水平,使普及型舞蹈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猜你喜欢

舞蹈中职学校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学舞蹈的男孩子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学校推介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