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办学理念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2017-01-28王焕良

枣庄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建办学转型

王焕良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从办学理念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王焕良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20世纪与新世纪之交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数量迅速增加。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保持着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办学模式等基本相同的特点,也称之为高校发展的同质化现象。同质化的原因,显然是"遗传"的结果。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契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现实需要新建本科院校面对社会现实需求转型发展,转型发展需要理念的指导。新建本科院校面对转型发展要敢于担当,以实际行动探索、实践大学理念。

办学理念;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转型路径①

关心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人,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的发展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是观点,或是对发展前景的一种“意象”。尤其是2013年教育部提出转型以来,许多高校管理工作者、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家通过不同的方式谈论、论述自己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透视、主张、见解。综观关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文献,就会发现论述的角度不同,切入点不同,所关照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

关于如何办大学在大学的发展历史上争论已久,在我国也有“适应”与“超越”的论争,而今关于如何办好大学,在大学追求自身“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更是各有观点。所以“当代中国大学制度改革最可笑的是:一边是大学理念满天飞,一边没有一个大学的改革是以思想和理论为基础和依据的。”[1](P21~30)综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到高等教育根本性的发展在于一定发展理念指导下的转型。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担当

大学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是神圣的,尽管今天上大学并不意味着一份好的职业或工作,或者干脆成为“教育失败者”,[2](P7~15)人们依然对大学有一种独特的期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节,人们依然是宁愿上“二本”,也不愿意进入职业院校,或者羞于进入。这是因为大学是一种传统意向情结,人们心中有一种大学 “高雅知识殿堂”的表象。对生活充满憧憬的人都有一种大学的梦想。

世纪之交,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高校迅速增多,且面貌、框架基本相同,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还不能立即意识到当高校整体进行了升格的转型后,处在其中的自己如何进行转型。就新建本科院校而言,为改变基本相同的面貌,新建本科院校在度过了自己的初创期之后,开始探寻自身的特色发展,试图通过某方面优势的发展,让自己在省内、国内知名或者在权威发布的排名中占据较前的位置。其追求高校排名使自身优越的心态有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基础,所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情况下,受英美通识教育的启示,“中国高等教育的精英情结越来越浓厚,高等教育体系全面‘去职业化’,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高校办学理念成为时尚”。[3](P55~61)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因追求学科建设而培养的人才在需要应用人才的现实面前会如何呢?可以想象并能看到的现象是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追问大学的原因,则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以‘学科逻辑’为神话的本科高校办学模式与经济社会需求之间严重脱节”。[4](P47~52)脱节是存在的,就大学生而言,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大学生不愿意在不满意的地方工作;就企业而言,一方面想要大学生,一方面对大学生的应用能力有诸多的不满意。脱节的责任该有大学担当,从现在诸多的讨论中,让人感到应该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担当,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转型。

转型,转到什么类型?如何转?需要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实践性回答。

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何去何从

提出这样一个论题,有点不可思议。因为答案十分明确,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就是应用型转型,国家有明确的指导意见,现实有较为成熟的做法,似乎不存在何去何从的问题。国家关于应用型转型的意见是2015年印发的,在此之前,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的方向、路径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探索。这种探索可以从黄达人等的通过访谈形成的著作中窥见一斑。为了对大学的发展有所裨益和启发,为了借鉴国内国际优秀大学的经验,黄达人深入访谈,以便了解高校发展的机理,便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学习与借鉴。在访谈的基础上黄达人等出版了《大学的声音》《高职的前程》《大学的治理》《大学的转型》《大学的根本》。为了把自身的访谈及其思考所得,得以分享,黄达人在新建本科院校的不同类型的会议上作报告,阐述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对新建本科院校厘定大学理念、进行顶层设计起到了促进作用、启发作用。但同时也能感到,黄达人所以如此受欢迎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有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对自身如何办大学并不清楚,或者说缺乏办大学的理念。

单纯认为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似乎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在办大学上,有两种十分务实的观点与做派:一是大学是什么就干什么;二是大学干什么就会是什么。如此,虽然大学是新的,但是原来是做什么现在依然接着做,照原有大学的路子走就可以了;或者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干。无论是“是什么就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就会是什么”,都不会是一种自觉的理性行为,更是没有大学理念的行为,是一种盲目性的做法。盲目性表现在既没有对传统,也没有面对社会现实需要进行全面辩证的分析与研究。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都是继承一定的传统、以现实为基础,面向未来发展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只有130余年的历史,建校后30年它就进入了美国著名大学的行列,60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并发展成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传统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的办学理念及为社会服务的理念。”[5](P65~72)

新建本科院校都有一种使自身发展得更好的期望。那么,什么是最好的大学呢,好大学意象的代表在国内就是清华、北大,在国外就是哈佛、哥伦比亚,这是几代人挥之不去的大学向往情结。在看脸的时代,知识成为脸面与标签,知识成为社会分层的决定性标准,“通过知识获得平台”、“通过知识获得流动”成为常识。“无论对个人、社会、还是国家,当知识获得如此显赫的地位时,大学该如何选择、如何行动?”[6](P90~107)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如何行动在于大学理念。新建本科院校如果没有符合自身发展的理念,办学定位就会失去定力,在传统高等教育路径和新的高等教育路径之间左右摇摆。传统的高等教育路径则是精英教育,如牛津、剑桥大学;新的高等教育路径则是大众化教育,如美国增地学院、德国的科学技术大学。“与此同时,大学的功能也变得异常复杂多元,从而不少大学变成了多元巨型大学,不单纯追求学术,也注重实践功效。”[7](P129~149)

大学的理念有两个基本的方向,传统理念坚持大学自制、学术自由、追求知识、培养精英;现代理念坚持开放办学、探索知识与应用、服务社会、培养应用人才。时代的发展,两种理念开始融合,“在实践中都必须兼顾彼此,这样就出现了职能多样、功能复杂的巨型大学。”[7](P129~149)对于大学理念及其融合,大学的实践者既有乐观主义态度,[8](P26)也有对大学的发展表现出忧心忡忡,[9](P1~68)但更有直面现实的冷静与理智,前哈佛大学校长、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博克则显得非常理智,他一方面坚持学术追求,另一方面则主张走出象牙塔,尽其社会责任。[10](P1~101)

在我国坚持大学的知识追求,也有代表人物,终究没有形成思想的主流,学术界对知识追求或者说对发展认知理性缺乏信心。中国社会的现实更多地是大学为社会服务,“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中非常缺乏把知识作为本体价值追求的元素,知识长期以来就是作为工具价值存在的”,“今天人们接受高等教育很少是因为被知识所吸引,而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就业的现实目的。即使是大学中的专家学者,也很少是因为被纯知识的吸引而追求学术”[7](P129~149)。

如今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设置逐步合理,在高校设置逐步合理的情况下,高校如何发展,如何根据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培养更多的人才,实现大学价值,应该成为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追求。在共同的追求中,大学管理者要以精准的判断力理性把握时代赋予新建本科院校的责任,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借鉴西方高校发展经验及中国本土历史实际,坚定大学发展之理念与时代一起脉动。

三、中国为何难以产生系统的大学理念

中国大学历史上有办大学的经验,如西南联大的实践经验与办学过程中的许多管理模式、方法成为今天高等教育理论工作、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从中感悟启迪的经典。“西南联大在仅存的八年历史进程中,无论在师资队伍,管理模式还是大学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为当前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11](P87~91)。不仅有取得成效的大学,还有一定作为的校长和大学,如梅贻琦和当时的清华大学,都是我们今天思考的范例。这些范例是否可以称之为大学理念呢?不然。

因为,这些范例没有进一步成就中国大学,或者说没有继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没有成就中国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为何难以产生系统的大学理念呢?是大学的历史太短没有深厚的大学办学实践方面的积淀吗?

谈到大学理念可以思考许多具体的问题,为何难以形成鸿篇巨制的系统高等教育理论,是因为大学的积淀不够,还是因为身居大学的教授没有独立的关于办大学的思想,还是因为传统没有留给我们理论思考的积淀,还是因为中国注重现实,关注的是现实的而不是浪漫与期望。

说大学的积淀不够而没有形成系统的大学理念,是一个原因,因为我国大学的起步和欧洲、美国等大学的起步相比的确在时间上存在差距,而且是相当不小的差距。

那么,身居大学的教授有自己独立的办大学的思考吗?这个问题要从大学教授与大学的关系方面来进行分析。如果大学是教授治校如欧洲的德国,那么他们能切实考虑学校的发展,如果不能参与对学校进行治理,那么他们对大学的理念只是一种愿望,不能形成自身的理念。如果不是教授治校,是否是教授治学。教授治学是大学教授的重要任务,他们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问与教学上去,专心致力于学术与教学,教授学术的快速发展,成就了大学的成长,实践了大学管理者的办学理念,但没有上升为理论。

传统中没有关于大学理念的积淀,是重要的原因,办大学的时间虽然历经百年,但是解放前处于一种体系管理等比较动荡的状态,难以形成系统的实践;解放后,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发展,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大学办学整体上遭到了破坏,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情况下,知识分子被“拔白旗”,受到批判。文革时的办学状况对大学是一个冲击,对大学理念的形成应该是一种中断。没有大学发展的实践,难以形成实际的系统理论。

1979年后,中国高等教育得以全面回复,如今高等教育开始全面大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最终表现为大学人才培养的竞争,中国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大学外部政策的推动,需要大学自身对一流大学的追求。就大学而言,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就要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并为一流大学的理念而践行、实践。

普通高校的实践,就是准确定位,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要凝练办学理念,树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对普通高校而言,能够彰显自身的就是特色,就是“扎根自身基础与实际”的发展,如常熟理工学院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合肥学院因为特色而全国知名、世界知名。

在我国的大学发展中,要凝练特色、培养特色、坚持特色,利用特色凸显优势,带动学校的发展。如此,本身就是理念,用实践证明理念,理念就会越来越系统化,逐渐成为大学理念体系。

随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提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发展优势、发展能力,其特色理念也开始变得鲜明而准确。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正在脚踏实地的开拓学校发展路径,实践深入思考基础上的理念。

四、大学理念之探索形成

中国大学理念是一个容易回答也难以回答的问题。大学理念何在?周作宇给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回答:“大学理念存在于人们的主观世界,定格在建筑、课程体系到制度等各类大学符号上,也见诸大学内外人际互动的交往中。”[6](P90~107)具体的中国大学理念是什么呢?如果说没有会引起诸多的不满,甚至会得到更多的批评,但却是难以回答的问题。这里设定一下大学理念的定义,大学理念即为大学样式模式的思想理论体系,并在思想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实践。仅仅一些松散的观点,不称之为大学理念。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何以久负盛名,就是因为坚持自己的理念。在吉尔曼担任加州大学校长的三年时间里,尽管当时校内外各种势力对增地大学秉持增地大学应当成为职业学校,训练学生在农业、采矿、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实践技能。而吉尔曼认为,大学服务于州利益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科学研究应对州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将大学拓展为满足广泛的国民整体的需求,更加广泛地教育民众。之后的惠勒、斯普劳尔、克尔校长,目标坚定不移地把加州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了为国家及州实现其发展提供了服务。用实践注明了加州大学的先锋理念,“大学不仅是推动社会变迁的引擎,也是实现社会基本公正、公平的重要机构。”“大学不仅被视作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地位先决权的新社会,大学是个人通向成功的渠道’”。[12](P1~14)翻开世界高等教育史,可以看到诸多大学理念,如纽曼的《大学的理念》、洪堡教育思想。毫无疑问,《大学的理念》深刻地影响了英国的教育,尤其英国的精英教育。随着1852年《大学的理念》出版,大学就被赋予了办学理念与自身独特的气质。“自由教育就是19世纪中后期英国古典大学极力倡导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在于对古典人文主义的坚守和社会精英的培养。”[13](P31~40)在英国,古典大学对理念的坚守和精英的培养是具有典范意义的,时至今日这种坚守依然清晰可见。正是这种坚守,使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获得了世界对之持久的赞誉和声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牛津和剑桥的‘魅力’构成了英国精英社会地位象征的基本组成部分”。[14](P7)英国古典大学的理念基因作用或者说遗传作用是稳固而持久的,精英教育理念下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维护英国利益的社会精英,历经百年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大学精神虽经逐渐遭到了“破坏”,但依然清晰可见,以至于对世界各国的大学均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在青年学子的心中产生崇拜。

在德国,洪堡思想具有传奇性,洪堡是高等教育史上十分独特的现象,其独特性表现在并不十分致力于教育的人,却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至今有人还在质疑其在高等教育上的影响,认为古典研究型大学的理念并不都是洪堡的。这一点也如科学创造发明史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正如许多人做了大量的艰苦卓绝的工作,却没有完成最后的果实,这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心理学方面都可以找到人们熟悉的例证。恐怕人们对洪堡的质疑也在于此。洪堡受教育的成长路径及其所处环境为果实在他身上的成熟奠定了全面的基础。“不论柏林大学的创新怎么无法与哈勒和哥廷根相比,不论洪堡从康德、席勒、谢林、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等人早己形成的思想那里借鉴多少,唯有洪堡将此前的大学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将理想和原则在普鲁士具体化了。这是洪堡超越康德、席勒、谢林等大师的地方,而与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相比较,洪堡是官位最高的,是整个教育制度的设计师,而费希特、施莱尔马赫只与柏林大学有关,还不是最关键的人物。因此,历史的一切光芒都照耀在洪堡身上。”[1](P21~30)在市场经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当今时代,大学要有自己的思考与定力,要充分分析自己发展的优势元素、作为基础的传统,与社会的要求与需求,凝练理念,追求卓越发展。

那么,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探索形成大学理念呢?

首先,正确把握转型发展中的变与不变。在转型具有热度的时刻,对于转型要有正确的把握,要时刻正确把握转型中的变与不变。在转型过程中,新中国大学积淀下来的大学精神不能变,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变。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品德,始终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自身办学传承的基础上,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其次,提升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实践证明:好的大学,优秀的大学,要有一流的、高水平的人才团队,既能开展扎实的本科生教学,又能进行科学研究。在国外一流大学,十分看重教师的科研能力,其在自身领域的科研水平决定着自身的权威影响。在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搞好教学,提升教师教学的学术水平,同时也要强化科研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型研究,使科研成为教学的支撑,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提供积淀。

第三,扎根地方,服务地方。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要紧密结合地方,服务地方。不管坐落于地方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层次与类别,或者隶属于什么级别的部门管理与领导,地缘位置决定了大学天然与地方的联系,联系必然发生关系。就我国目前的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其本身的产生、发展、建设始终是根植于地方的,这种历史渊源与传统,无论大学如何转型、发展、提升,但与地方的关系则是始终存在的,而且也是必须存在的。也正是这种根源性质,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扎根地方,必须坚持为地方服务,使大学成为地方的名片,进而做到引领地方发展,成为地方发展的智力支撑宝库,人才支撑的源泉。

[1]叶赋桂,罗燕.大学制度改革:洪堡及其意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5).

[2]刘云衫.教育失败者究竟遭遇了什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4).

[3]周光礼.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4]姚荣.应用逻辑的制度化:国家工业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5).

[5]谷贤林.一流大学之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展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4).

[6]周作宇.大学理念:知识论基础及价值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12(1).

[7]王洪才.论高等教育“适应论”及其超越——对高等教育“理性视角”的理性在审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4).

[8](美)克拉克·科尔著,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9](美)罗伯特·M·赫钦斯著,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0](美)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陈军译.走出象牙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1]乔东.西南联大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2).

[12](美)乔治·W·布瑞斯劳尔著,杜瑞军,常桐善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何以久负盛名:历史性动因的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6).

[13]易红娜.英国近现代大学精神的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5).

[14]Ted Tapper and Brian Salter, Oxford, Cambridge and the Changing Idea of the University[M]. Winchester: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2.

[责任编辑:何 芳]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ly-built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Running Concept

WANG Huan-liang

(Heze University, Heze 274015,China)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number of newly built universities increased rapidly in our country at the turn of new century. Most new universities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orientation, professional setting and school-running mode, which is also known as the homogenization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The clear cause of homogenization is inheritanc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requires new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talents fitting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Social reality needs them to transform and development guided by some concept. They should bravely take responsibility to practically explore and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universities.

concept of running a school; newly- built universitie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path

2016-11-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研究、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的界面管理与协同效应”(项目编号:71473140)。

王焕良(1965-),男,山东寿光人,菏泽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G640

A

1004-7077(2017)01-0039-06

猜你喜欢

新建办学转型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曹新建水彩画作品欣赏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