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作用与着力点

2017-01-28潘修娴

职业技术 2017年7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医学生

潘修娴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作用与着力点

潘修娴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健康的心理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一位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顺利地适应社会,才能在职业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意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基础。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医学专业的特殊性,立足学生需要,突出实践性,获得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根据职业要求,针对性地培养职业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医学生职业道德

0 引言

健康的心理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前提条件。拥有了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往往乐于学习与工作,善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在生活中拥有满足感与成就感。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医学生,工作后给病人看病、与病人沟通并不是一种负担,能从容地应对病人的各种疑难杂症的考验,在治病救人中找到乐趣和工作的意义所在。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医学生,才能自如地学习和工作,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践行职业道德。

1 健康的心理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基础

健康的心理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一位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惟有心理健康,才能顺利地适应工作与社会要求。生活中充满各种选择变化,社会成员普遍构成各种竞争压力。心理不健康的人面对这种情况,往往显得迷茫困惑、畏首畏尾、一筹莫展,甚至压抑退缩、愤怒暴躁,甚至采取极端暴力。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人员,今后面对着社会大背景下可能同时患有各种心理疾患的患方,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良好应对,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基础。

2 心理健康教育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切入点

心理健康教育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医学生毕业后就要进入工作岗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高度贴近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设置。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释放压力与调节情绪,如何体察病人需要,如何进行医患沟通与团体合作,怎样以积极正面的心态面对职业领域的的挑战和困难,因此,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也必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3 心理健康教育有效促进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在当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以普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普通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教育内容很少针对医学生的职业特点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职业要求,针对性地培养职业心理素质。医学生课程紧、学业压力大,又承载了家长、病人及家属的高期待的特殊群体,不被认可甚至被责难的情况时有发生,抗挫折能力很重要。相应地在医学院校心理健康及教育课程与活动的设计中,要更加重视压力的调适,人际沟通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不良情绪疏导与良好心态的塑造。具备良好职业心理素养的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必然是具备尊重爱护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必然是态度和蔼、遵守医德,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必然是互尊互助,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医疗团队的一份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步于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

4 心理健康教育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4.1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医德行为的养成

现代医学模式在传统的生物模式下有了较大的转变,新的医学模式不仅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也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人文关怀”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观点。这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体现为“以患者为中心”,重视病人的愿望、利益与诉求,注重体察病人的情绪,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注重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强烈的生命责任意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对医学生价值观的澄清与塑造,良好自我意识、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良好的抗挫能力以及团体合作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地预防医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出现消极的行为,为医学生职业道德的示范起到关键的预防作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医学生正确面对自身身心困扰,采用积极成熟的方式应对职业环境的困难,爱岗敬业,为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4.2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强化

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大小是关系着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医德习惯能否形成的关键因素。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医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整合自我,进一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和锻造坚强有力的意志品质。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下医学生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欲求,自觉保障职业道德行为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动机的产生。

4.3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医学生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医学高素质人才,除了要具备精湛的医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符合社会对广大医务人士的要求。医学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也是医学生的一项重要的职业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而且还要促使其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不断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在职业能力上有更广阔的发展,从而实现心理健康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相得益彰,共同保障医学生教育目标的实现。

5 心理健康教育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5.1 实践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对大多数学生适应、学习、人际、就业、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起到有效预防作用,有研究者调查大学生对待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5%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课,但另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虽然学生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同时最不满意的也是这门课程,这当中自然有因学生对心理健康课不以为然,以为个体身心健康,不用上心理健康课程,而把其当可有可无的课程。但因为一部分教师把它当成纯粹的心理学理论课来讲,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单一枯燥、内容课堂沉闷的原因。这种走不进学生心理的心理健康课程并不是成功的课。根据90后学生追求新颖创新,喜欢生动有趣的元素,在课堂的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性,融入影视案例材料、角色表演活动、小组讨论活动于课程中,让学生带着“心”参与,起到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心理健康课程不仅要给予学生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更要努力地做到立足学生需要,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使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润物无声”。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应注重“知行合一”,注重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情感体验,通过活动环节的精心设计,比如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培养自觉进行医患沟通、拥有尊重生命、树立团队合作意识的医学职业心理品质。

5.2 职业性是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具有作为大学生群体共性的一面,也呈现因专业及职业定向所带来的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职业要求,针对性地培养职业心理素质。以医学生为例,医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一、学业压力重,在学业上更多地投入,在某些意义上减少了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机会。二、课程紧张,单调繁重的生活容易让人感到孤独和寂寞,产生强迫和抑郁状倾向。三、社会压力大,医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属高期待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成长的愿望非常强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治疗理念已然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对医学生的技术、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压力骤大,加上对医疗工作不了解,不被认可甚至被责难的情况时有发生,抗挫折能力很重要。

任何职业,都有其适应职业需要的关键特质,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就是一种具有职业特殊性的“医学职业心理特征的总和”。为适应现代医护工作的需要,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根据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相应地在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的设计中,要更加重视学习压力的调适,人际沟通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不良情绪疏导与良好心态的塑造。

6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有效促进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有效方式之一,为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与职业性,探索工作的着力点,从同理心、意志力、创造力、沟通能力、情绪压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生命意识等方面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培养奠定基础。

[1]朱蓁蓁,郑玉英,等. 基于医患关系浅谈对当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6.2.5:181-182.

[2] 张丽红,李英.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医德心理培育的必要性[J].医学与哲学,2010.5:62-64.

[3] 易雪媛.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7:547,551.

[4] 李荭. 遵循心理规律,加强医德教育[J].现代医院,2007,2:129-130.

[5] 张朋. 职业道德养成的心理机制初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2.

(编辑 文新梅)

Discussion on the Function and Focu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Medical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Training

PAN Xiuxian

(Quanzhou Medical College, Quanzhou 362000, China)

Mental health is one of the basic qualiti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first important quality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Only the person with mental health, can he adapt to the society smoothly and find the fun and meaning in job. Mental health is the basis of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training. In order to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occupational particularity, and give prominence to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cultivate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thics of medical students

2017-05-10

潘修娴(1984-),女,助理研究员,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工作处。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

G42

A

1672-0601(2017)07-0028-03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医学生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