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弹自唱》课程在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存在价值与课程实施对策*

2017-01-28

黄河之声 2017年14期
关键词:音乐学声乐钢琴

王 晓

(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自弹自唱》课程在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存在价值与课程实施对策*

王 晓

(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自弹自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一项核心基本功,是音乐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自弹自唱》课程是一门极具师范性特色的课程,在高校音乐学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但是长期以来各方对这门课程存在认识误区,从而导致此课程只在很少一部分高校作为独立课程开设。笔者梳理了“自弹自唱”的概念界定和《自弹自唱》课程在全国高校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各方对此课程的认识误区,探讨了本课程在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存在价值,对课程的实施提出了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对策。

自弹自唱;音乐学;音乐教师培养;课程实施对策

一、对“自弹自唱”的概念界定

自弹自唱,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弹自己唱,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一边弹一边唱、自己为自己伴奏。大家知道,有“自弹自唱”模式的艺术种类或演唱形式很多,比如苏州评弹、西河大鼓、民谣吉他弹唱等,都符合前面这个最基本的定义。为了避免产生歧义,本文所有的“自弹自唱”概念定义为以钢琴作为伴奏乐器的自弹自唱,其要义是弹唱结合,由一人独立完成。钢琴弹奏部分可以是按照正规钢琴伴奏谱弹奏,也可以是即兴弹奏。歌唱部分,可以运用不同的“唱法”,歌唱曲目可以是艺术歌曲、民歌、创作歌曲,也可以是儿歌、民谣、流行歌曲。当然,不同风格的歌曲要编配与之相符合的钢琴伴奏,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弹唱水准。

二、对《自弹自唱》课程的认识误区

《自弹自唱》课程是一门极具师范性特色的课程,但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包括一线教师和学生都普遍地对这门课程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这些认识误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教学管理部门认为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只是要求学生要具备自弹自唱能力,并没有明确要求开设《自弹自唱》这门课程,所以就墨守陈规,在制定音乐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予考虑单独设置《自弹自唱》课程。

(二)任课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在经过声乐课程、钢琴课程和即兴伴奏课程的学习之后会自然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声乐教师认为该传授给学生的演唱方法都传授给学生了,学生在学习了钢琴课程和钢琴即兴伴奏后自己练练就行了。而钢琴课程和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是教好学生钢琴弹奏和伴奏方法,学生的歌唱能力从声乐课程中就自然获得了。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弹自唱能力就是把声乐演唱和即兴伴奏能力结合在一起就是自弹自唱,之所以能弹伴奏但不能同时唱好,或者能唱好但不能同时弹好伴奏,那是因为没有好好练习。据笔者观察,除了个别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具备一定的自弹自唱能力外,大部分学生并不会“自动”获得这项能力。

(三)教学管理部门和制定、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的人员即便有把《自弹自唱》设置成一门独立课程的意愿,往往在选择师资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无法开设此课程。当前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师资往往是经过专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声乐教师往往只专注于声乐教学,钢琴教师往往只专注于钢琴演奏教学,在歌唱和弹奏之间,貌似有一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在衔接,但是这门课程往往也是钢琴专才的教师讲授,在伴奏课程中的歌唱环节往往是别人的歌唱,学生学习的重心往往更偏重于为别人伴奏。

三、《自弹自唱》课程在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存在价值

(一)自弹自唱能力对于音乐教师的重要性

自弹自唱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灵活性和生动的自我表现性,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具有提高歌曲教学质量的实效性。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教师必须具备的多项教学基本功中,自弹自唱是一项核心技能,是音乐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在当前中小学音乐课堂和课外音乐活动中,歌曲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以自弹自唱的形式做范唱,以良好的、浑然一体的歌唱和伴奏来表现完整的音乐作品,可以直接感染、教育学生,能够使自己并引领众人,共同感受、体验,进而融入到美好的音乐艺术享受过程之中。这种弹唱合一的优质范唱,自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具备良好的自弹自唱能力,对于音乐教师自身不断拓展、积累自己的艺术视野、音乐修养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正是基于此,每三年一届的“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把自弹自唱能力的考察作为其中一项重要项目。

(二)《自弹自唱》课程对于高校音乐学专业的重要性

自弹自唱是一项把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两项技能合而为一的一种技能,这门课程不是要代替声乐课和钢琴伴奏课,而是在两门课程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新课程。《自弹自唱》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保障音乐学专业学生,也就是将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够具备良好的自弹自唱能力而开设的课程。按照其功能和属性,应当是音乐学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具有核心价值的主科专业必修课程。在音乐学专业中开设《自弹自唱》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识谱、试奏、视唱、以及眼、口、手、耳、脑五官并用的协调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是单一的声乐课和钢琴课所无法做到的。

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学生要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但是,由于前面讲到的各方对《自弹自唱》课程存在着诸多认识误区,很多开办有音乐学专业的高校并没有把《自弹自唱》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导致学生虽然学习了声乐课程、钢琴课程和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也许他的单项能力可能会比较强,但是最后却并没有如愿地、自然而然地把演唱和伴奏能力整合在一起而获得自弹自唱的能力,或者这种能力很弱。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学生这种整合能力的弱化,高校音乐学专业开设《自弹自唱》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自弹自唱》课程在全国高校的实施情况

在全国范围内,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敢为天下先,于1999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自弹自唱课程,在随后的第二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中,自弹自唱项目第一名便出自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可以说是此课程的单独开设在短期内便见到了良好的成效。为了引起更多艺术院校对此课程的重视,天津音乐学院于2011年和2013年先后成功主办了两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比赛和教学研讨会,对《自弹自唱》课程的研讨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天津音乐学院的引领示范下,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相继开设了《自弹自唱》课程,并展开了系统、有效的教学。

在国内,《自弹自唱》课程最具代表性的开拓者、倡导者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自弹自唱”专业创办人周荫昌先生。在自弹自唱人才培养方面,周荫昌先生身体力行,于2012年开始在天津音乐学院带自弹自唱方向硕士研究生。2015年12月,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特聘周荫昌先生为音乐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正式开设《自弹自唱》课程并由周荫昌先生亲自带自弹自唱研究生,形成自弹自唱教学研究团队,对自弹自唱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除了亲自带学生外,周荫昌先生为了《自弹自唱》课程的推广可谓不遗余力。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教育部和云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周荫昌先生携天津音乐学院教学团队对云南省6所高校(红河学院、保山学院、文山学院、丽江师专、思茅师专、临沧师专)的《自弹自唱》课程授课老师进行了3次集中培训,经过强化培训之后,云南省这6所高校的《自弹自唱》实验课程在2010年顺利开设,随后也取得了实际教学成效。为了在全国范围内使《自弹自唱》课程获得快速推广,自2014年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每年定期举办“全国普通高校自弹自唱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培训中,由周荫昌先生和他的课程教学团队对来自各地高校的参训教师进行指导。自弹自唱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举办意义深远、作用明显,不但直接提升了各院校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是促使一些没有开设《自弹自唱》课程的高校进入了课程准备、研发阶段。比如贵州师范学院于2014年选派教师参加了在西南大学举办的第一届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以后,迅速对培养方案作出调整,在修订2014年音乐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尝试性地把《自弹自唱》作为选修课程,并进一步在修订2015年的培养方案时把此课程确定为必修课程,成为贵州省16所开办音乐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第一个开设《自弹自唱》课程的高校。

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种种原因,能够把《自弹自唱》课程作为独立课程开出的院校并不多,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改革会逐步加快,同时在一批重点高校的共同引领、带动、示范下,教育系统会从整体上彻底走出认识误区,重新认识到《自弹自唱》课程对于音乐师资培养所具有的重大实用价值,进而在更大范围内作出有利于音乐师资培养的课程调整与改革。

五、《自弹自唱》课程实施对策

(一)各个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特别是一线教学单位应该重新审视、理解教育部相关指导文件,走出认识误区,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课程实施方案,并且在音乐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即使不能把《自弹自唱》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可以暂开设为选修课。

(二)在课程师资选派方面,虽然高校教师“专才化”是大背景,但是对于《自弹自唱》课程而言,可以组建课程教学组实行团队教学,这个课程教学团队由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和钢琴即兴伴奏授课教师组成。课程教学的要点不是重新教授学生演唱或者重新教授即兴伴奏,而是促使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歌唱和伴奏技能去实现弹唱结合、弹唱一体,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弹自唱》课程是声乐演唱和钢琴弹奏能力的真正“粘合剂”。在课程师资培养方面,各高校应积极组织相关课程教师实地观摩教育部、专业团体、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教学技能比赛或展演,定期选派《自弹自唱》课程任课教师参加全国高水平的教学研讨会等。

(三)在自弹自唱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学内容方面,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层次院校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对策。在生源基础好的重点院校,培养规格可以设置高一些,要求学生进行正谱弹奏、科学演唱;在生源基础不是太好的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方高校,要把实用性作为第一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简谱即兴弹奏并同时歌唱,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将来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模块化的划分,比如声乐教学练声曲的弹唱、儿歌弹唱、民歌弹唱、中小学教材歌曲弹唱、常见合唱曲目弹唱等。

(四)在声乐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到了高年级阶段,任课教师要对学生要提出更多要求,督促学生钻研自弹自唱,这样使得声乐课程与自弹自唱课程平顺衔接,起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五)在艺术实践环节,各院校可以效仿“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或者“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把自弹自唱作为校内教学技能比赛的一个项目,以赛促学。各高校还要鼓励教师组织学生举办“自弹自唱”形式的汇报音乐会,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展示的舞台。

(六)希望国家教育部能够组织教育专家进行实际调研,为《自弹自唱》课程“正名”,不要再使其依附于声乐和钢琴课程存在,也不要寄希望于让高校声乐与钢琴教师“额外”要求学生去探索自弹自唱,要认识到学生的自弹自唱能力不会自然而然产生,进而在下一步修订高校音乐学课程指导方案时,明确地把《自弹自唱》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单列出来,并提出明确的培养目标。也许,这将会是提升所有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最“快捷”的方法。

[1]张伟.自弹自唱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荫昌.自弹自唱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唐宁.师范自弹自唱教学改革设想[J].当代教育科学,2006,08.

[4]李华盛.曙色初现——“第二届‘长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比赛暨教学研讨会”综述[J].歌唱世界,2014,03.

[5]柳飞.音乐教育专业弹唱课程设计研究[J].音乐创作,2014,12.

[6]张冬梅.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研究[J].艺术教育,2015,02.

[7]马兰.高师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以“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为研究个案[D].东北师范大学,2012.

[8]蒋诗瑶.自弹自唱的特点性质及其能力培养过程探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6.

2016年度贵州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自弹自唱〉课程在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存在价值与课程改革思路》研究成果(2016YB016)。

作者简历:王晓(1982-),男,河南南阳人,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音乐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音乐学声乐钢琴
音乐学人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