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山东民歌于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及价值

2017-01-28

北方音乐 2017年18期
关键词:演唱者民歌山东

胡 薇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探究山东民歌于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及价值

胡 薇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本文通过对山东民歌的概述,将对其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山东民歌对于民族声乐教学的运用价值,主要从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两方面进行探讨。再从通过培养优秀演唱者将作品推向社会,致力于提高传唱度以及通过培养优秀音乐教育工作者将其带入音乐课堂,普及受众学生群体两大方面探究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对山东民歌的推广和传承之贡献。最后,从山东民歌作为地域民歌的发展和信息时代下山东民歌的传播革新两方面对山东民歌的发展新趋势作创新性的思考。

山东民歌;声乐;教学;价值

民歌是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民歌因地域的不同呈现出风格的差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本文,以山东民歌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为本体,探究其运用方式和价值,并创造性地思考山东民歌运用于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发展方向及其为声乐教育和学习者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概述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山东民俗表现出多样性,地域性。山东腹地济南,青州,泰安,兖州一带是传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其中,曲阜,邹城为孔孟故里,孔孟家族民俗不仅影响当地,还远及国内外,泰安有五岳之首的泰山,泰山即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山东腹地的家族习俗与民间信仰对周边地区的民俗传承有典型意义,可以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鲁东地区具有山地特征的古代文化发祥较早,保留着较多的传统民俗事象,并且沂蒙山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风佳俗,新中国建立后,这些良风佳俗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沂蒙精神,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为黄河冲击平原,民俗事象与古老的黄河紧密相连,独具特色,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

山东民歌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族音乐,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诙谐和风趣等特点。表现了山东省汉族劳动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往往以生活小调为最突出,和大自然斗争中的伟大气魄、坚强意志和英雄性格的歌曲则表现出强悍、粗犷的特点。如在劳动号子中以黄河硪号、海洋号子最有代表性。山东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歌曲艺术。不仅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齐鲁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山东民歌有很多流传度极高的代表作品,如《包楞调》《青蓝蓝的河》《沂蒙山小调》《绣荷包》、山东版《茉莉花》、淄博民歌《赶牛山》、高密民歌《绣荷包》、苍山民歌《绣荷包》等等。

民族声乐发展至今,已建立起一套成熟稳定的教学模式和审美标准。民族声乐教学中地域性民歌的运用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是训练学生发声技巧、对不同音乐风格把握和作品驾驭的良好途径。

二、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山东民歌的现状

广义的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也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形式繁多,风格迥异;狭义的民族声乐艺术,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现代人所说的“民族唱法”。它一方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演唱(也包括戏曲演唱和曲艺演唱),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精髓,两者融会贯通而成。

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曲目,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练声曲,另一部分则是歌曲。练声曲通常以a母音、i母音、u母音等为主体,搭配简单易于记忆的旋律,以音阶、八度、跳音、琶音为组织形态。可以通过对它们的练习训练声乐演唱着的基本功,例如气息的平稳、腰腹肌的力量、通道的建立以及母音转换的顺畅等等。常用的歌曲选择大致由艺术歌曲、地域民歌、歌剧选段、戏曲音乐等组成。山东民歌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主要体现在地域民歌或者由其改编的创作艺术歌曲部分。

笔者将山东民歌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大致划分为两方面。一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或者课外自行练习时所采用的曲目;二是学生或者教师将准备成熟的作品带到舞台实践中去所选择的表演性曲目。

民族声乐对于声音、气息、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要求都有其特殊性。因而,在选择日常练习曲目的时候通常会结合演唱者当前所处的阶段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包楞调》是大多数民族声乐学习者都会演唱的一首山东民歌,它节奏明朗,音乐情绪喜庆欢快,日常练习有助于咬字吐字的准确清晰。

当然,日常练习的曲目也有可能是很好的演出曲目,不仅适用于高雅的音乐厅,也深受社会普通老百姓的喜爱,成为百姓舞台的常用曲目。例如《包楞调》,不仅对演唱者的演唱技术提高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若在舞台上演唱亦能引起台下的共鸣和互动。一般来讲,日常练习的曲目可以多样化一些,舞台实践的曲目选择需要根据活动的主题、对现场气氛的要求、听众所在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当日演唱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挑选。

三、山东民歌的运用价值

地域民歌的形成和传承与当地的地形地势特征、风土人情、语言习惯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山东地域广博,人民淳朴、憨厚,文化底蕴深厚,山东民歌质朴、明朗、宽广将山东的地域特征及人文风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山东民歌的推广运用,不仅仅是以艺术的形式将民族民间的优秀文化进一步传承,也是以一种较为直接、轻松并易于接受和普及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东文化、认识山东的民风民俗。

民族声乐对于演唱者的要求较之国际普遍运用的美声唱法而言有共通性,也有特殊性。民族声乐不仅要求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有深气息的支撑以及运用头腔、胸腔等共鸣腔体,对于音色、语言也有具体的要求,一般来讲,要求字正腔圆,咬字吐字要清晰精准,气息深入,音色也应在明亮、甜美、水润、饱满、浑厚、高亢、婉转等基础上根据作品风格进行适当调整,而山东民歌的风格便能很好地带领演唱者进行音色的调整和咬字吐字清晰度的训练。此外例如《清蓝蓝的河》,其中“鹅鸭嘎嘎叫,牛羊跑得欢……”一句,对于鸭子叫声的音乐情景描绘,演唱者吐字时的声音位置就不能太靠后,必须用一种明亮清晰的声音去表现,而且“嘎嘎”二字要唱得轻快而不是沉重或者呆滞。演唱者要在二度创作过程中根据歌曲的意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对山东民歌的推广和传承之贡献

民歌演唱者、学习者和民族声乐教师群体将是推动山东民歌发展的强大主体。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培养优秀演唱者将作品推向社会,致力于提高传唱度以及通过培养优秀音乐教育工作者将其带入音乐课堂,普及受众学生群体两方面。

一位优秀的歌唱者对于一首作品的推广是至关重要的。声乐作品再优秀,如果没有得到好的诠释和演绎,它的艺术魅力也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例如《沂蒙山小调》大家非常熟悉,老百姓也能哼唱,歌唱家们将对于家乡沂蒙山的热爱以及幸福生活的喜悦通过优美动听的歌声传神地表现出来了,而声音的婉转起伏,乐句的感叹抒情很多地方仅仅通过乐谱是不可能一一呈现的。老百姓通过他们的声音和演唱版本感受到了歌曲的美,纷纷进行模仿传唱,久而久之,作品便逐渐被推广了。优秀的演唱者自己的二度创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音乐课堂上针对的是每一位学生,不论这些学生是处于什么年龄阶段、什么专业,无一例外地都会接受音乐教育,会在老师的教学安排下接触到大量的音乐作品。老师的曲目储备量会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进行。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会设计大量的曲目演唱练习,对于学生往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五、发展趋势

(一)山东民歌作为地域民歌的发展之新趋势

笔者认为,音乐工作者除了进一步向民间挖掘传统的山东地域民歌素材以外,取材改编也是未来地域民歌发展的一个趋势。当前,已经有不少地域民歌因优秀曲作者的改变而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例如取材于《梁祝》主旋律的艺术歌曲《梁祝新歌》;取材于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的艺术歌曲《玛依拉变奏曲》;取材于民族歌曲《我的祖国》的艺术歌曲《好儿好女好江山》。戏曲音乐也被频繁运用,例如取材于安徽戏曲《女驸马》的新作《千古美人》,融合了戏曲之外的大量元素,包括美声、流行元素等等。新的创作手法对于地域民歌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润色,不仅保留了精华的旋律片段,还加入了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的新色彩,为地域民歌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和广阔的思路。

(二)信息时代下山东民歌的传播革新

民族民间音乐在没有任何记谱工具及声音保留设备的时代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的,后来时代发展,有了记谱和录音,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成熟的音乐推广机制和渠道。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疑对民歌的传播传承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将是山东民歌传播推广的良好平台,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等方式。音乐工作者应结合时代特征,多借助网络平台,多一些推广的创新性实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已趋于满足状态,因而对于精神需求愈发强烈,在音乐厅观看音乐会演出的人们逐渐增加,此阶层也逐渐从上流社会和和精英阶层扩展到普通老百姓。

六、总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力量支撑。山东民歌的演唱作为民族声乐教学的重要方面,更是山东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给予声乐演唱者以及听众的精神滋养也是丰富的,山东民歌的学习研究和推广需要一代又一代音乐工作者契而不舍的努力和探索。笔者坚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民族声乐演唱着和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将受益于山东民歌,山东民歌也将因为他们得到更好的推广和传承。

[1]王桂芹.沂蒙山小调是民歌双向传播交流的结晶[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02).

[2]魏宝玉.沂蒙山小调诞生记[J].春秋,1999(06).

[3]陈婷.临沂民歌演唱风格探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4]赵云红.声乐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音乐,2003(02).

[5]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6]肖艳.说节日风俗 唱山东民歌[ J].艺术评论,2009.

[7]刘清.关于山东民歌“集成后”的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02).

[8]牛春雨.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看山东民歌[J].电影文学,2009(02).

J60

A

项目编号:YJ201612097。

猜你喜欢

演唱者民歌山东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藤县水上民歌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