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挖掘古典钢琴奏鸣曲的细节
——以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为例

2017-01-28杨梦漪

北方音乐 2017年9期
关键词:连音指法奏鸣曲

杨梦漪

(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如何挖掘古典钢琴奏鸣曲的细节
——以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为例

杨梦漪

(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高水准地演奏古典钢琴奏鸣曲取决于对细节的挖掘与合理的表达。新学一首古典钢琴奏鸣曲,需要从识谱阶段开始,秉持这些原则:选择权威的版本,仔细观察并分析谱面上的标记,寻找可发挥的空间,结合正确的指法。遵循这样的规律,不仅可以规范得弹奏古典主义风格作品,更能弹奏出细腻,精致,丰富,匀称的古典钢琴奏鸣曲。

古典奏鸣曲;钢琴;细节

前言

古典奏鸣曲是钢琴曲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不论是升学考试或是国际比赛,古典奏鸣曲通常作为第一轮必弹曲目,考验演奏者的基本素养。演奏者对古典主义风格作品的把握和诠释非常关键,它不同于技巧性练习曲或浪漫派大型套曲,既没有炫技的机会也没有大起大落的煽情和修饰,既不能弹得过分夸张也不能弹得苍白乏味。新学一首古典奏鸣曲不难,但想要弹到非常吸引人的高度,需要花费很多的心思。不仅需要弹的细腻,精致,丰富,匀称,而且不能超越古典主义范畴。那么如何才能弹奏出高水准的古典钢琴奏鸣曲呢?本文以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为例,就笔者个人演奏经验,从版本,读谱,观察分析,指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选用权威的版本

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笔者推荐两个版本。第一是由Ernst Herttrich编订,亨乐出版社出版,第二是由Wolfgang Plath/ Wolfgang Rehm编订,骑熊士出版社出版。这两个版本的权威性体现在编订者非常尊重作曲家的原稿,对细节的标识非常专业、谨慎。换句话说,演奏者对谱上所有细节都需要认真思考并遵循。这些细节包括:修止,分句,重音,装饰音,跳音,顿音,带连线跳音,强弱记号等等,每一处细节决定了每一处音符的正确演奏方式。骑熊士原版谱,更是在某些乐句标注了两种处理方式供演奏者选择。这两个版本的区别在于,亨乐版的指法编订者Hans-Martin Theopold给出了较多的指法建议,而骑熊士原版编者没有给出任何指法提示,完全让演奏者自行选择合适自己的指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亨乐版指法编订者Hans-Martin Theopold给出的指法并不是每一处都对所有人适用。每位演奏者手型不一样,演奏习惯也不一样,大家只需挑出自己合适的指法遵照即可。依据笔者的演奏经验,一般快速跑动段落,多用转指,以手指1-2-3为主,尽量避免弱手指4-5连续使用,这样可以保持乐句的平均,干净,连贯和统一。

二、熟悉并牢记所有标识细节

观察细节,谱面上的细节决定了音符的弹奏方式,乐句的气口,段落的划分等,是否规范得遵循细节可以体现出该演奏是否符合作曲家的要求。当我们在学习一首古典奏鸣曲时,不仅仅要认识音符,同时需要观察并掌握每一个音符所对应的演奏方式,也就是正确的触键,使手指产生肌肉记忆并养成好的习惯。比如1.第一乐章副部主题第17-23小节有大量的八分音符。如果不仔细看谱很容易习惯性的把所有音符全部连起来演奏。观察谱面,会发现右手第17小节E-A要断开,第18小节D-E要断开,第19小节B-#B要断开,17-18小节之间的E-#C以及18-19小节之间的B-#G也需要断开。第21小节起乐句虽然重复了之前的旋律,但是E增加了装饰音,A-#G-#F-E由连音变为跳音,这里体现出作曲家重复了旋律但改变了触键方式,使乐句性格形成对比,在演奏中值得注意。左手部分,每四个八分音符或每两个八分音符都有小分句,小分句里的音符需要连奏,不在小分句里的音符需要断开,但要注意分句里的最后一个音符不能弹的过于短促,否则会影响乐句的整体性。2.第一乐章第29小节,右手有四种不同的触键:#F-#G-#F-E-#F为一组短连音,#G是独立的顿音,B-A和#G-#F分别是小分句。同样,要当心小分句中A和#F收尾不能弹的太短或太草率。3.第三乐章第19-24小节,这里速度快,音程距离远,稍不注意就会把所有的音符连起来演奏。仔细观察:第19-20小节中B-D以及#C-D都必须断开,且20小节都是弹奏跳音,准确触键的同时还需弹出好听的音色,这无疑增加了演奏的难度。4.第二乐章第1-8小节,右手与左手的短连音时而同步(第4小节第1拍),时而错开(第1-2小节,左手有跨小节短连音,右手没有),这些都需要清楚得表现出来,要能够被听辩。类似乐句还包括第二乐章第27-36小节等。左右手短连音不同步会增加背谱的难度,也需要我们刻意得记忆。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准确得照原谱弹奏短连音(小分句)不是为了要割断乐句的气息,而是在保证乐句气息完整的同时,遵循古典主义时期特有的触键方式和乐句的处理模式。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内心其实非常浪漫,只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无法像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那样大胆得运用长句子表达情感。因此准确得区分出短连音(小分句)体现了古典主义风格最基本的演奏特征。

三、寻找演奏中可发挥的细节

瑞士钢琴家Frank Levy曾对笔者说,一本琴谱好比是地图,地图上画的公园,河流,桥梁,楼房,只有当我们设身处地来到这个特定的地方才看到其真实的模样。同样,演奏者把琴谱上所有标记还原成音乐,让听众感受到乐曲真实的音响效果。这时演奏者不仅需要弹奏准确的音符,节奏,更需要仔细观察并分析谱面,寻找多种可能性,使乐曲变的更丰富。

(一)挖掘声部,丰富层次

1.第一乐章第28小节,看似是左右手两个层次,仔细观察左手会发现低音部#C-B-A与高音部重复的A可以分成两层,加上右手旋律E-D-#C形成三个层次,制造声部立体化效果。2.第三乐章是回旋曲式,主部主题多次反复,演奏者必须抓住每一个可以变化的细节让听众保持新鲜感。比如第三乐章第1-2小节左手,可以选择突出高声部#F-#G-A,在之后反复的第87-88小节,可以选择突出低声部D-B-A。再比如副部主题第41小节起,乐句可突出高音部#C-B-#C-B-A,第49小节起,乐句可突出中音部E-D-#C。3.第三乐章第143-144小节,通常会把注意力放在右手,弹奏精致的十六分音符,然而左手的根音容易被忽略,G-B-C-E如果能与右手的十六分音符通过节奏有机结合,看似简单的两小节会变的很有可听性。4.第三乐章第168-172小节左手高声部有半音阶下行A-#G-G-#F-E-D-#C,为该乐段终止式做了和声铺垫。

(二)一个动机如果重复多次,可根据其所在音区来模仿不同乐器的音色

1.第一乐章第24-28小节左手A-B-A-#G-E-A这个动机,可以想象成弦乐四重奏。中音区的两句(24-25小节)可以模仿成中提琴和大提琴,表达含蓄,尾音(A)弱收;高低音区的两句(26-28小节)可以模仿成小提琴和低音提琴,表达直接,尾音(A)果断。2.第二乐章第14-16小节,柱式和弦B-D-#G与A-E-#C强弱对比,可以想象是弦乐组与木管组在交响乐中交相呼应。

(三)小分句句尾的处理不易太弱

之前已经提到小分句要按照短连线准确得演奏,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小分句的最后一个音符不能弹得仓促,或音量减弱过多,否则会破坏乐句整体性,显得气息短。比如1.第二乐章第17-38小节中,第18小节,符点八分音符G,第20小节,符点八分音符#F,第29小节B,第30小节G,容易弹得懈怠,音量不自觉得减弱,然而这些音却不是真正的结尾,只是一种语气,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加强语气,才能保证乐句完整畅通。

(四)根据节拍的强弱规则把动机弹奏得具有指向性

1.第一乐章第11-12小节左手部分,高音部A-A-A-B最后一个音符B是后一小节的强拍并且时值为四分音符,比前三个音更重要,演奏者可依据由弱拍到强拍这样的规律把这一类动机弹得有指向性,而不是四个音弹得都一样。

四、结合正确的指法

在观察谱面,寻找可发挥的细节后,如何才能有效的表达出来呢?指法尤为关键!正确的指法使演奏者与键盘始终保持亲密的关系,易于控制音色。正确的指法也关乎句子的连奏,断奏,触键的准确性等。比如1.第一乐章第7-10小节左手三度跳音D-#F,E-G,A-#C建议用1-3,虽然大指会弹在黑键上,但1-3组合比2-4更容易让手掌保持平衡,从而保持音色的统一。2.第一乐章第13-14小节,左手A-G-#F-D-#C-A-D-#F建议指法为1-2-3-1-3-5-3-2,目的是为了更自然地表达起承转合的语气,使左手声部形成独立的线条。3.第一乐章第28小节左手低音部#C-B-A分别用3-4-5,有利于勾勒出清晰的低音声部。4.第一乐章第38小节右手,每一组六度双音用#F-D 2-5加E-#C 1-4的指法组合,虽然有些键位会觉得拗手,但能够较好得表现出两个八分音符一组的小分句。5.第二乐章第7小节右手,十六分音E-#F-G是短连音,最后一个音符C独立分开,建议指法为3-4-5-3,这样可以避免把最后一个十六分音C符带入短连音当中。

五、结尾

以上是笔者就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列举的几处在演奏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类似片段及处理方式在该奏鸣曲中还有许多,文章篇幅有限,就不在此一一列举。大家从识谱阶段开始,秉持这几个原则:选用权威的原版谱,仔细观察并分析谱面上的标记,寻找可发挥的细节,结合正确的指法。想要精致,规范得演奏一首古典钢琴奏鸣曲其实并不难。

J624

A

猜你喜欢

连音指法奏鸣曲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手机上的奏鸣曲
爵士鼓演奏技巧六连音的应用
圆号演奏中连音的吹奏技巧研究
单簧管演奏中指法的合理运用
浅析影响圆号大跨度连音演奏的主要因素
连音社济南最火的乐队
春天的奏鸣曲
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饥饿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