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场勘查中的潜态信息

2017-01-28

法制博览 2017年26期
关键词:犯罪现场犯罪行为痕迹

马 坤

河南省商丘市公安局刑科所,河南 商丘 476000

浅谈现场勘查中的潜态信息

马 坤

河南省商丘市公安局刑科所,河南 商丘 476000

近年来,随着犯罪行为人反侦查水平和作案技能的提高,犯罪现场能够提取到的明态痕迹物证越来越少,案件的侦破、诉讼难度也越来越大,想进一步提高破案能力,必须从犯罪现场的明态痕迹中准确捕捉其中隐含的潜态信息,来为确定案件性质、解析犯罪动机提供依据,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旨在提高大家对潜态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犯罪现场;潜态信息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留有相关物质痕迹的场所。只要有犯罪的实施就必然有犯罪现场的存在,只是存在的形态不同而已。犯罪现场之所以会留下各种痕迹物证,是因为犯罪本质上是一种物质运动。当一般的物质运动原理运用到侦查领域后,就逐渐形成了“物质交换(转移)原理”。该原理揭示出,刑事案件中的物质转移是广泛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只要有犯罪行为必然会造成现场物品及状态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以明态痕迹的形式保留并存储在犯罪现场或现场感知人的头脑中,为侦查人员认识、研究、解读犯罪行为提供了可能。

犯罪现场的明态痕迹,顾名思义,是指显露在外的痕迹,是犯罪行为作用在物质上的客观外在反映。这些明态的痕迹有的是从现场能直接观察到,也有的是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发现提取到。犯罪现场的各种明态痕迹是犯罪行为作用在客体上的结果,是发现犯罪信息的基础载体,不仅有明态信息,还有大量的信息是以潜态形式出现的。我们通常对手印、血迹等传统上的物质痕迹比较重视,研究的多,但是近年来,随着犯罪行为人反侦查水平和作案技能的提高,犯罪现场能够提取到的明态痕迹物证越来越少,案件的侦破、诉讼难度也越来越大,想进一步提高破案能力,必须运用脸谱刻画理论知识,善于从犯罪现场的明态痕迹中准确捕捉其中隐含的各种犯罪信息,尤其是潜态信息,来为确定案件性质、解析犯罪动机提供依据,为划定侦查范围和刻画犯罪行为人脸谱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

犯罪现场的信息按照表现形式分类,可以分为明态信息和潜态信息两类。明态信息是指通过明态痕迹传达出的表面的、直接的、不需要分析推论的信息。比如:犯罪行为人在现场留下的烟头是明态痕迹,传达出的明态信息就是犯罪行为人在现场吸烟;现场地面上遗留有轮胎印痕是明态痕迹,传达出的明态信息就是犯罪行为人有交通工具。

潜态信息,顾名思义是指隐藏的、不暴露在表面的犯罪信息。那么究竟什么是“潜态信息”呢?我们可以借助以下例子来理解:

例1:犯罪现场提取到了一枚“指纹”,但经仔细甄别,发现这枚指纹的纹线较粗,间距大且规则,分析认定这只是犯罪行为人戴手套留下的手套印痕,明态信息这只是一个手套印痕,没有什么物证价值,潜态信息是犯罪行为人有作案准备,具有反侦查意识,可能是惯犯或是有前科。

例2:现场地面遗留有成趟足迹,传达出的明态信息是足迹的大小和步幅特征,潜态信息是根据明态信息推断犯罪行为人的身高、年龄和活动轨迹。

由上可知,犯罪现场的潜态信息是指犯罪现场各种表面现象下隐藏的不容易被发现或发掘的信息,是根据明态痕迹分析得出的一种相对客观性结论。

潜态信息与明态信息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潜态信息是隐含的犯罪行为的本质,具有隐蔽性,不能被直接观察到或提取到。第二,潜态信息具有相对客观性,它是在研究明态信息的基础上获得的一种合理的分析结论。第三,潜态信息对犯罪活动刻画的内容更多,虽然不具备证据效力,但却是指明侦查方向,制定侦查思路的重要依据,对侦查破案起决定性作用。

犯罪现场的潜态信息既包括与犯罪行为人有关的潜态信息,也包括与被害人有关的潜态信息。多数情况下,侦查人员看不到犯罪行为人在现场究竟做了什么,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仅仅是犯罪行为作用在现场后遗留下来的一些明态痕迹,如指纹、足迹等,根据这些明态痕迹推知的犯罪行为人在现场的行为活动轨迹(包括进出方式、行凶过程、现场翻动的顺序等)就是潜态信息。根据这些潜态信息,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更深层次的潜态信息。比如:犯罪行为人的性格特征。犯罪行为人的性格决定了其犯罪行为的相对稳定性,在犯罪活动中,粗心大意的犯罪行为人往往在现场多遗留有与现场无关的痕迹,行为不果断,现场痕迹“拖泥带水”,而小心谨慎的犯罪行为人在现场处理的精细、干净,遗留有效痕迹物证较少。被害人的潜态信息则是根据被害人穿衣打扮、个人卫生状态等明态信息,分析被害人社会层次、经济状况以及所属地域等潜态信息。在一起命案案件现场,现场看似翻动很乱,床铺被掀开,所有的抽屉都被打开,并且抽屉把手处都有手印印痕,但抽屉里面的东西并没有被翻动,里面的摆放物品相对整齐,而且也未发现明显的印痕。衣柜被打开,里面的衣服随意散落在地面,但衣服的兜没有被翻动的迹象,这些是明态痕迹传达出来的明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能会分析判断这是一起侵财性质的杀人案件,但是既然有翻动,为何抽屉、衣柜里面的东西并没有仔细寻找?在被害人明显死亡的情况下,犯罪行为人有大量的时间对房间内的财物进行搜寻,但为何只是拉开抽屉、衣柜,而不翻动?更深层次的潜态信息是什么呢?犯罪行为人想掩盖什么样的真实目的呢?侦查人员转换思路,从被害人的关系人排查,看是否有关系人与被害人有矛盾关系。经查,果然如此。又比如某年某地发生一起案件,某村村民史某(女),在某日失踪,怀疑史某被人杀害于是报警。侦技人员到达现场后,并没有提取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在对现场进行仔细勘验和对案件背景进行深入走访调查后,发现史某家一年前发生一起离奇盗窃案,犯罪行为人翻墙入院,进入室内洗劫财物后还烧毁了李某(李某系史某的现任丈夫,三年前与史某结婚)的遗像。犯罪行为人翻动室内物品寻找财物的行为可以理解,再烧毁李某的遗像就太反常、也太过多余了,但正是这个多余的行为揭露了犯罪行为人。犯罪行为人焚烧遗像的行为反映出的潜态信息是他十分恼恨李某这样一个心理活动痕迹,因此,这名犯罪行为人必定与这个家庭,尤其是被害人的丈夫李某有关系!在此命案中,侦技人员发现犯罪行为人也是从相同的部位翻墙入院,出入口与一年前的盗窃案完全一致,经过研判,两起案件应当并案侦查。经过一番分析调查,侦查人员迅速锁定被害人的继子李某明,案件很快侦破。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知道,犯罪现场的潜态信息有助于推知犯罪动机,能够揭示犯罪行为人的个体属性和心理活动,也能够发现被害人与犯罪行为人的关系等。侦查人员要提高侦查能力和破案水平,在注意研究犯罪现场的明态痕迹时,必须深入挖掘其中包含的潜态信息,学会透过现场看本质,找出其中隐藏的规律和特征,为我们以后侦破案件提供方向和支持。

[1]杨玉章.三定侦查法:犯罪心理画像实证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

[2]潘守信.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步骤和方法[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03):44-46.

[3]雷中坚,王贤得.对犯罪现场勘查的再认识——以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心理为视角[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06):102-105.

[4]李德庆,李兴文.从一起亲历案件谈现场潜态信息的挖掘[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4(03):31-33.

D918.4

:A

:2095-4379-(2017)26-0134-02

马坤(1983-),男,回族,河南商丘人,本科,河南省商丘市公安局刑科所,工程师,研究方向:痕迹检验。

猜你喜欢

犯罪现场犯罪行为痕迹
利用“短信嗅探”技术实施网络侵财犯罪行为的定性研究
论犯罪现场摄影构图
犯罪现场保护概念新论
动物犯罪现场2
刍议犯罪现场重建的价值
积淀岁月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