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递归结构的文化内蕴及语用功能

2017-01-28汪白云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341000

大众文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内蕴语法汉语

汪白云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341000)

汉语递归结构的文化内蕴及语用功能

汪白云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341000)

递归性是指语言结构层次和言语生成中相同结构成分的重复或相套。它使语言具有了无限的创造性。汉语递归结构显现了我们独特的民族文化内蕴:语词和句法的递归展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平衡对称”的审美传统,以及思维特点上注重语言的心理时空,善于整体归纳总结。汉语递归结构通过“递归性”反复在线性、序列性、层次性方面发挥着强调主题信息的语用功能。

递归性;汉语递归结构;文化内蕴;语用功能

一、递归性与汉语句法结构

著名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先生指出,“递归”是“递归论”中一个术语,“递归论”是数理逻辑研究可计算理论的分支,对函数值的计算往往回到已知值而求出,故名“递归论”。这个概念通过生成语法学引入语言学,指反复使用相同规则来生成无穷的短语或句子的一种语法手段。

乔姆斯基多次运用“递归机制”“递归过程”“递归时态系统”,指出“如果一种语法没有递归机制(封闭的环形圈),那么它就会复杂得令人望而却步。一种语法有了递归机制,就会生成无限数的句子”1。

程琪龙指出,国外的系统功能语法学家认为,“结构的复杂性可以表现在结构成分的重复出现,这种重复现象称作递归”2。

基于以上的分析,语言的递归性,我们可以定义为,“语言结构层次和言语生成中相同结构成分的重复或相套”。

从汉语史来看,汉语是以短句见长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受到西方印欧语言的影响,一些层层组合、结构复杂的长单句在书面上也逐渐多了起来。短句通过扩展变长,即一个语言单位同别的语言单位一层套一层的组合起来,越组合越大,成为一种多层次的语言单位。

汉语句法结构上的递归可以通过“复叠式模型”来阐述,“复叠式模型”的公式:∈S,(S-r →S ……)( ∈表示存在,r表示复叠。读作:存在一个语符S,如果这个符号交付使用,那么S显现为某一层面的复叠形式。) S既可以是语形、语义或语法。语形复叠,指语音、字形的复叠;语义复叠,主要指各种相同或相近意义的语言单位的反复使用;语法复叠,指同一句型、同一句类和同一句模的反复运用。这些递归结构在汉语的文化背景下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二、汉语递归结构的文化内蕴

1.汉语递归结构与民族审美心理

(1)语形复叠

①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②车辚辚,马萧萧。《兵车行》

(2)语义复叠

③改革功在国家,利在人民,福及子孙。《人民日报》

④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棱,北至无棣。《左传》

(3)语法复叠

⑤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周易》

⑥他演得真好,眼神是眼神,身段是身段,做派是做派。《现代汉语八百词》

从上面的用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崇尚“平衡对称”的审美传统。“暧暧“对“依依”;“功在国家”“利在人民”“福及子孙”彼此照应;“云从龙”接“风从虎”。对称的形式美,是一种从结构到视觉的平衡状态。通过语词和句法的递归,我们能直观而深入地感知到汉语递归结构展现了民族审美心理上的整饬与丰富。

2.汉语递归结构与民族思维特色

印欧语言是以动词为核心来组织句子的,句子的各种句法关系有形态标志。句子有主干和分枝,而各个成分上还能层层嵌套多个“从句”,形成复杂的主从复合句,思维的起始点始终固定在句子的主干上。汉语则不都是以某个动词为核心的,而更倾向于用句读段散点展开,如流水般铺排开来,这样,思维的起始点便处在经常变动的动态历程中。

(1)语形复叠

⑦漠漠水田飞白鹭,荫荫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

(2)语义复叠

⑧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史记·淮阴侯列传》

(3)语法复叠

⑨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

结合以上三例,我们看到主体的观察点始终追踪着被观察物的迁移运动。积雨的辋川庄,王维从“飞飞白鹭”着墨到“啭啭黄鹂”;对汉王的遇之厚,韩信从“载其车”细数到“食其食”。这就是汉语递归结构显现出的民族思维特点:我们注重语言的心理时空,按逻辑事理进行铺排,擅长于归纳总结性的表述方式。

汉语递归结构具有的一个印欧语言无法比拟的特色,即递归的句法结构在铺陈舒展中获得了层叠的序列节奏美,在连绵协调的运动中有了一种势、韵、味的境界。

三、汉语递归结构的语用功能

“图式理论”认为,我们的语言代码可以使我们的话语形成图式结构,这种图式结构有三种重要的功能:引导注意力集中于相关部分,提供信息处理框架,有序地调动信息3。从语言系统上看,这三种功能都是线性、序列性、层次性的,而这三者都不可避免地联系着语言的“递归性”。汉语递归结构的“反复”,无论是哪一级语言单位的反复,也无论是连续反复还是间隔反复,所采取的都是一种追加式的信息传递方式。例如:

①有形则有短长,有短长则有大小,有大小则有方圆,有方圆则有坚脆,有坚脆则有轻重,有轻重则有白黑。(《韩非子·解老》)

②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

③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蒋捷《虞美人》)

④呵雷锋!

你白天的

每一个思想,

你夜晚的

每一个梦境

都是——

人民……

人民……

人民…… (贺敬之《雷锋之歌》)

①②的说理,在反复递归式的层层推进下显得气势磅礴,说服力强。③中3次“听雨”的间隔反复形成了回环跌宕的旋律,3次雨声的复叠为我们持续地展出了人生的画卷:放荡不羁的少年、漂泊无依的壮年、孤寂无奈的老年。诗文的主旨在复叠手法的运用中得以强化和推进。④中“人民”的连续反复有力地突出了雷锋同志一心为民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

汉语递归结构具有强化主题的语用功能,扩大了信道中的信息量,显示出其信息传递上特有的价值,同时还孳生出了美学信息,极易调动起信息接收方的主观认同性,在修辞魅力上展示了其独特价值。

注释:

1. Chomsky,N. Syntactic Structures[M]. Cambridge:The MIT Press,1957:23-24.

2.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31-233.

3.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13-216.

[1] Chomsky,N.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 Cambridge:The MIT Press,1965.

[2]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王希杰. 修辞学通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66.

[4]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汪白云 ,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词汇学、语法学。

猜你喜欢

内蕴语法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跟踪导练(二)4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电影《老炮儿》内蕴的儒家伦理道德
参考答案
在对旧时光的回眸里发掘生命的内蕴——王峰《旧时光里的小团圆》读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