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中国的创新设计研究
——以鱼形纹样为例

2017-01-28张宜薇周小儒北京化工大学艺术系10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鱼纹原形吉祥

张宜薇 周小儒 (北京化工大学艺术系 100000)

古代中国的创新设计研究
——以鱼形纹样为例

张宜薇 周小儒 (北京化工大学艺术系 10000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一个有着辽阔疆土,丰富自然物质的文明大国。早在几百万年前,在这块土地上便有人类的生息、劳作,伴随着原始艺术也应运而生。经过漫长时间的沉淀,中华民族在改造世界,求取生存的过程中,以其聪明的才智与智慧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以其伟大的创新意识创造了至今都学以致用的造型设计和纹样设计,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鱼形纹样;中国传统文化;创新

一、 传统鱼形纹样的历史渊源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鱼”就对人们产生深远影响。“鱼”作为吉祥之物,常用于陶盆的纹样装饰。为什么是以鱼的原形设计纹样而不是猫,狗等其他动物的原形呢?可能是与原始社会人们的生存生活习惯有关。原始社会人们以部落群居生活为主,捕鱼业为生,鱼成为原始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生存粮食,长时间与鱼接触,使得他们对鱼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并且,鱼繁殖能力超强,人们希望将鱼顽强的生命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繁衍子嗣,生命顽强,由此鱼形纹样产生。

鱼形纹样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复体鱼纹,是由两条以上的鱼首尾相连组成一幅完整的图形。早期的鱼形纹样以写实为主,晚期的鱼形纹样更加抽象和几何化。例如,出土于西安半坡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描绘了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图案,画有抽象化的鼻和眼睛,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有两条小鱼,整个图形以几何图案拼接而成,人面图案与鱼形图案并列相伴而成。

二、鱼形纹样的吉祥寓意

中国传统文化与“鱼”文化结合已经成为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鱼”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力逐渐强大,乃至在世界上都有深远意义。在原始社会鱼形纹样的基础之上,经过不断创新探索,鱼形纹样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鲤鱼跃龙门”“连(莲)年有余(鱼)”等吉祥词语,“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吉祥如意的代名词,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鲤鱼跳龙门”故事原意是指将鲤鱼化为龙,只有跃过高高的龙门,忍受天火燃烧的考验,才能化为神龙,否则只能作为凡鱼。寓意要想功名成就,必须艰苦奋斗,历经艰辛,理想才能成为现实,同时也教导人们,没有不劳而获的功名,没有不付出努力的成果,努力就有回报。“鲤鱼跃龙门”纹样一般以鱼龙组合形式出现,寓意金榜题名,步步高升,这种精神一直深深感动着中华儿女,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古代中国的代表性纹样。

鱼与“余”谐音,亦有“莲年有余(鱼)”,象征大吉大利,富贵吉祥。金鱼谐音“金玉”,亦有“金玉满堂”,比喻荣华富贵,财富极多堆满了房间,金玉满堂也可以比作富有才华之人。每逢喜庆佳节,鱼形纹样是最常见的佳节图饰,是对新的一年农事、物产、年运丰足的祝福,人们通过鱼形纹样传达迎祥纳福的思想精神,已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鱼的繁殖能力超强,亦有繁衍子孙之意,如“莲里(鲤)生子”,以此来寄托人们多子多孙的精神感受。另外,人们喜欢在服装刺绣上装饰鱼形纹样以增强其象征寓意,常用的有连生贵子,五鱼戏莲等繁衍子孙的纹样。还有很多方式是在宅院的壁画年画中体现,以满足民众对于祥和气氛的期待。

鱼形纹样是象征性的,多样性的传统文化形式,从象征繁衍子嗣,到寓意丰衣足食,鱼形纹样承载着民族传统观念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象征意义的演变及社会的发展,鱼形纹样的造型也发生着变化,逐渐与现代设计相融合,成为具有深层意义,源远流长的纹饰符号。

三、鱼形纹样在现代设计生活中的创新

鱼形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在现代设计领域中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把传统的鱼形纹样融入到设计语言中,与民族文化艺术共同汇聚成现代设计的主流,不仅丰富了现代艺术语言,同时又弘扬了民族精神。

鱼形纹样源于民俗生活,又在民俗生活中创新,“虎头鱼尾枕”是最为典型的代表,由天真可爱的小虎头与自由自在的鱼尾结合在一起形成,虎象征王者风范,鱼象征灵秀温顺,既是儿童的枕头,也是儿童的玩具,挥洒着父母对孩子心灵的寄托。鱼形纹样也被用于馈赠礼俗中,鱼作为礼品赠送亲友的习俗一直沿用至今,每逢新年,送亲朋好友鱼形状馒头,以表对亲人的祝福,“莲年有余”,讨个头彩。

如今,鱼形纹样作为吉祥寓意被大量应用于吉祥物品上,一些企业为了给自己带来鸿运,都热衷于悬挂“双鱼图”“莲年有余”或放置鱼形吉祥物件摆设,体现出人们祈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生活。

2008年奥运会上吉祥物中,就有以鱼作为原形设计的吉祥物“贝贝”,贝贝的头部纹样就取自于中国传统纹样鱼形纹样,这也是古代中国纹样创新的一个优良典范。奥运会借鱼形纹样向世界传递着和平、友谊、积极进取的精神,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思路。

在现代的装饰壁画中,经常把鱼形纹样抽象化,多以几何形体和线条的形式出现,抽象鱼纹是集具象和抽象于一体的鱼形纹饰,是精神和物质的融合,是吉祥和生活的自然融合。鱼形纹样在重视自然形态的基础上,通过对鱼形纹样的创新,用现代的审美和思维传递出象征和隐喻的功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鱼形纹样是现代设计艺术的渊源和基础,是现代设计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的内涵和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在现代设计不断延续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纹样逐渐与现代设计发生碰撞摩擦,鱼形纹样依靠民族的信仰和传统文化的根基,经久不衰的屹立在现代设计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视觉图形符号。

四、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代中国器物中引发的创新元素非常多,例如鱼形纹样,它们既创新了现代设计中常用的元素基本原形,又为后人留下改造设计的创新元素,既具备设计认知功能的基本原形,又将基本原形与实用功能相辅相成,合理创新。因此,设计师必须遵守合理运用古代中国设计元素的手法,设计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创新设计产品。

[1]王吉.浅谈新石器时代彩陶鱼纹图案的美学思想[J].技术与市场,2014, 21(7): 291-292.

[2]刘伟娜.半坡文化彩陶鱼纹形式分析[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1 (3): 48-50.

[3]陈红.鱼纹符号的艺术特性及文化意蕴[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 (2): 40-41.

[4]王丽霞.半坡彩陶 “鱼” 纹饰演变历程[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 26(5): 56-58.

[5]刘淑娟.略谈鱼形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文化论坛, 2012(6): 23.

张宜薇,北京化工大学艺术系硕士研究生。

周小儒,北京化工大学艺术系教授。

本文从古代中国的创新之处出发,辩证的分析了古代鱼形纹样的历史进程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继承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揭示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鱼纹原形吉祥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巧记不规则动词 (二)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吉庆有“鱼”——鱼纹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Baba Yaga邪恶女巫——芭芭亚加
半坡彩陶纹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好花开放送吉祥
论鱼纹符号在徽州建筑装饰木雕中的视觉呈现
The Four Friend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