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轮廓线与画面中诸因素之关系

2017-01-28李彦霞宁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756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暗部轮廓线轮廓

李彦霞 (宁夏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 756000)

论轮廓线与画面中诸因素之关系

李彦霞 (宁夏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 756000)

本论文采取分别讨论的方式,展开对轮廓线与构图、背景、光源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总结出轮廓线不同状态下的特征、与画面各因素之间的紧密联系所产生的微妙变化,以及在画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轮廓线;画面;因素

一、 轮廓线与构图的关系

一幅构图最简单的概念,就是把一幅长方形面积里的各种绘画因素组合起来,使其富有运动感和趣味性。在构图中,虽然不一定都要有明显的连续不断的线条,但是,构图中主要的线条是,或者应当是由一些重点或有吸引力的点所构成的。1

轮廓线虽然不一定是清晰的、明确的、连续不断的线条,但客观物象的大体轮廓代表了画面主要线条的走向,使客观物象具有了某些方向性。达芬奇认为,人物的分布和排列,应该与你希望这些行动所代表的意义相一致。轮廓线的方向性预示了艺术家所要表现的主体物的中心位置,也传达出画面主题的意义。同时,这些轮廓线在方向性上的抗衡与对立,使整体构图产生运动感,增强整体构图的力。使作品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秩序、统一的构成式样。

张莫迪利阿尼的画面构图具有极强的形式美感,画面流露出优雅、恬静和神秘的时代气息。为妻子画的肖像多采取的是竖直的板式,这就预示了整个画面是向着垂直方向上的伸展,人物多表现为倾斜的头部、削肩、长颈、椭圆而削瘦的脸庞、杏仁眼、呈曲线而拉长的鼻子和那中国式的小嘴巴,以及纤细修长的手指。当然这都是画家精心处理过的,形成了一个在瘦长性方面逐渐增加的序列,以此来表现出优雅、文静、柔美的画中人物个性。这种轮廓处理下的构图既丰富了画面的结构,提升了画面的形式内涵,又有利于画面在空间上的延伸。

二、轮廓线与背景的关系

1.轮廓线内外的差异

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从人的视觉心理考虑出发,轮廓线之内的区域与轮廓线之外的区域是相当不同的。内部的区域看上去比较紧密或坚实一些,外部的区域看上去则比较松散一些(似乎像一片随便穿透的虚空)。那么,轮廓线以内的区域里的任意一点受到的感应力的大小,都取决于距离轮廓线的远近。也就是说,轮廓线越大,对其内部的影响力就越小。而离轮廓线最远的点,也就是最不易受轮廓线影响的点。2

伦勃朗和马蒂斯是两个风格迥异的画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时就不难发现发现,伦勃朗画中的各个单位之间看上去更加紧凑些。亮部细致的发丝、领口衣服褶皱的起伏,以及眼角、鼻头的抽动等等细节的描绘,使画面中内轮廓线比较多,画面中被分隔出的小单位的面积比较小,这就大大的增强了被封锁起来的面的紧凑性。而当我们转而去看马蒂斯的画时,画内由轮廓线分隔出的单位就显得大的多,这样一来,轮廓线本身对内部面的影响就变得微乎其微,轮廓线接近于变成独立的线条,对其内部的控制也就几乎丧失殆尽了。整个结构看上去就显得极其松散,甚至好像是由一片片空白的纸面构成。当然,这种结果并非画家的粗心大意,而正是马蒂斯所要追求的原始格调的画风。

2.轮廓线的界定作用

马伦•米尔纳说:“轮廓使物体各就其位。”轮廓不仅界定了物体自身的形状,也分隔了物体与空间,是“图”与“底”的分界。形状,是呈现于我们眼中的“图”,而形状之外的区域习惯被我们看作是“底”。人们往往把轮廓线视为“图”的一部分,而与“底”’无关。然而严格意义上讲,轮廓既不属于“底”,也不属于“图”(或者可以说是既属于“图”,也属于“底”),它是二者的共生线。 “图”的形状是在“底”的形状基础上的显现;“底”的形状是对的“图”的形状的检验。看“图”的形状弯曲的程度,或是成角的角度,都直接关系着客观物象的造型。画面“图”与“底”的关系都是由轮廓线的改变而互为因果的,在面积和形状上是此消彼长、此进彼退的关系,也就是所谓作品中的正负形的概念,二者均以轮廓线的作用而相互依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绘画语言中,既定的轮廓线是一个符号,在原始社会就存在着大量的仪式、图腾、巫术、等表象性符号的制作活动,原始人赋予这种表象性符号某种抽象而神秘的概念。这种表象性的符号最关紧要的不是好不好看或是完不完整,而是能不能清楚、准确的用图绘的方式把一切事物记录下来。对于一幅画作来说,标记记录的功能大于装饰审美的功能。所以原始人并非把客观物象描绘成他们偶然看见的角度,而是以最明确表现事物特征的角度去记录他们。于是,轮廓的界定作用在远古时期就更为重要了,绘画的功能相当于现在文字的用途,只不过绘画是一种较之文字更加形象的记录方式而已。

三、轮廓线与光源的关系

1.平光下的轮廓线

平光照射下的物体基本上全部处于亮部,致使明暗交界线、暗部,以及投影与视线成平行状态后缩小成线,而缩小成线的平面的总和就是物体的轮廓线,这时的轮廓线既是结构的转折面,又是窄而狭长的暗部。整个画面的亮部都以一种真实、客观的姿态展示于观者面前。轮廓线一般也都很清晰;暗部窄而狭长,甚至消失,大部分形体和细节都保留在了亮部。那么,这种光线下的物体,在其轮廓线的处理上就需要画家多下功夫,既要表现出物体的精彩细节,又不失其体量感和空间感。

喜用平光的现代具象绘画大师弗洛伊德,则是以野性、狂放、大胆的笔触来处理平光照射下的轮廓线,善用“硬”边的轮廓塑造出质感和量感。因为其独特的平光和顶光视角的采用,以及皱痕的关节皮肤、青绿的血管、疤痕的等大量细节的描绘,使其作品给观者以独特而强烈的视觉冲击。

2.侧光下的轮廓线

侧光是欧洲传统写实油画的一种常用的布景光源。侧光照射下的物体可以同时让观者看到亮部、暗部和灰部,以及投影。轮廓线根据物体的形体转折和距离光源的远近,表现出时而尖锐,时而柔和;时而真实可触,时而虚无缥缈的性状。较之平光和逆光更能优越的提供表现空间,增加了景深的效果;容易产生立体的感觉,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和重量感;给人以入画的效果。

伦勃朗是热衷于侧光描绘的大师。其作品往往是以深暗的棕色为背景,亮部是令人几乎眩晕的明亮颜色。在其轮廓线的处理上,暗部一再的虚化和模糊,轮廓线隐约、含蓄;亮部明亮而肯定,轮廓线清楚、实在。他这种亮部截然,暗部浑然的轮廓线处理手法,巧妙的控制了人物、背景的前后、虚实、主次的关系。在大面积的暗部中用以虚的处理手法,而在亮部又留下了实处理的余地。使其作品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的纵深感。

3.逆光下的轮廓线

“逆光”是与平光相对的一种光源状态,就是所要描绘的物体刚好处于光源和作画者之间的一种状况。展示给观者的是物体的暗部或投影,亮部集中在狭长的轮廓线附近,抑或是消失在轮廓线里。逆光往往可以产生一种奇特的视觉效果,物体周围是一圈氤氲的光感,类似于日全食的奇特景象。物体的轮廓形状之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示和表达,以一种美妙含蓄的姿态出现于逆光的作品中的。那么此时轮廓线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轮廓线虽然是身处边缘,以及与视觉中心位置的天然距离感,但纵观历来绘画大师,对“轮廓线”的处理从来都没有草率过。达芬奇认为:“任何物体的轮廓线都必须加以非常细心的考虑,观察他们如何曲折如蛇,研究这些蛇形曲线,看它们弯成圆弧还是折成尖角。3”可以说在其轮廓线的处理上,小小的轮廓线几乎包含了传统油画造型语言的全部奥妙——体积的塑形、空间的纵深透视、结构的转折,以及质感的描绘等等。轮廓线作为画家技法和风格的一个交汇点,是绘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直也是从事绘画实践的画家关心的一个课题。

注释:

1.林斌.《绘画教学论稿》[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298页.

3.列奥纳多•达•芬奇.《达•芬奇论绘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1]林斌.《绘画教学论稿》[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马伦•米尔纳.《论不能作画》[M].敦煌:横逆曼教育出版社,1950年版.

[4]列奥纳多•达•芬奇.《达•芬奇论绘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吴风.《艺术符号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上海: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宁夏师范学院 校级一般项目 项目名称:《关于油画轮廓线的研究》

项目编号:NXSFYB1752

猜你喜欢

暗部轮廓线轮廓
立体图像任意剖面轮廓线提取方法仿真研究
素描暗部中的形式语言探析
跟踪导练(三)
墨戏
怎样拍摄夜景照片
素描石膏的写实技巧
儿童筒笔画
创造早秋新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