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明录》中鬼文化浅探

2017-01-28徐翠翠山东师范大学济南250014

名作欣赏 2017年5期
关键词:鬼神小说文化

⊙ 徐翠翠[山东师范大学,济南 250014]

《幽明录》中鬼文化浅探

⊙ 徐翠翠[山东师范大学,济南 250014]

《幽明录》是南朝宋刘义庆编集的志怪小说,和干宝的《搜神记》在小说界并驾齐驱。《幽明录》中记录了大量的神异鬼怪的故事,其内容也是包罗万象,而这种鬼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可谓是源远流长,长谈不衰,从远古之时的口头相传到后来进入各种文学体裁,当然《幽明录》中的故事写出来并不是单纯的娱乐大众的,而是有它一定的内涵,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社会现实。与此同时,《幽明录》中的鬼具有人的喜怒哀乐,具有人的行为习惯,是具有人情味的鬼,这也正是《幽明录》中鬼文化的独特之处。

《幽明录》 志怪小说 鬼文化

一、鬼文化概念解析

《幽明录》是南朝宋刘义庆编集的志怪小说,和干宝的《搜神记》在小说界并驾齐驱。《幽明录》中记载了众多的鬼神怪异之事。《周易·系辞》:“《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刘义庆用“幽明”命名这本书,其实在探寻鬼神鬼魅与人们的祸福生死的关系。鬼神之谈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可谓是源远流长,长谈不衰,从远古之时的口头相传都后来进入各种文学体裁,由最初的谈鬼色变到如今肆意谈鬼,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直至今日人们还是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研究着这些鬼神之谈,鬼文化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被许多人所关注。

可是鬼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鬼文化就是由于人的死亡、丧葬、招魂、祭祀等衍化出来的一种虚幻的文化现象。鬼魂观念来自人对自身生理现象以及周围世界的一种误识和原始思维经验。这种观念一旦产生,便具有一种强大的魅力,渗透到人类思想的深处,形成一种文化,左右人们的世界观,形成全民性强固的文化流。”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对于“鬼文化”概念的解释,一种广义上的诠释。徐华龙老师就曾在《中国鬼文化》一书中谈到更为具体的鬼文化:“鬼文化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物质文化,一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有关鬼的实用性的器物、礼仪和活动;精神文化是指有关鬼的各种思维、意识等。”鬼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的闪光点,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现如今的鬼文化已经不再是神话学、宗教学的附属品,而是自成一派,加上民间流传已久的灵魂、鬼神故事等,形成一个鬼文化的完整系统。

二、探寻在《幽明录》中鬼文化体现出来的社会现实

《幽明录》中的故事写出来并不是单纯的娱乐大众的,而是有它一定的内涵。每一种文化形式都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自然而然带有当时社会风俗以及社会发展的烙印。没有一种文化形式可以超越当时的社会而独立存在。虽然《幽明录》是一种笔记小说,内容多数都是虚构的,但是细细研读,仍然能够看出当时的一些社会风俗,对于后世对当时社会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1)战争的残酷。这是一则托梦辨尸的小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晋太元初,苻坚遣将杨安侵襄阳”,下面的注释上解释是“太元四年、六年、七年,苻坚屡次遣兵攻占襄阳。太元八年淝水之战后,东晋始收复襄阳”,“所送者非我尸。仓乐面下是也”。虽然是写一是一地之故事,其实也反映了整个魏晋时期的社会现实,当时不同的政治集团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势的欲望,不惜发动连年不断的战争,硝烟弥漫,社会动荡不安,政局变幻不定,百姓死伤无数,生灵涂炭。就像王粲在《七哀诗》中说云:“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曹操在《蒿里行》也有相似的记载:“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不管发动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最终的受害者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他们没有办法保全自己的性命,也没有地方申诉自己的冤屈,于是就有很多的诗人和小说家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况以及贫苦百姓的无奈和悲苦。

(2)反映了当时的一些风气。年十五六的书佐怀仁被令史王祖杀害,将其埋在徐祚田头,这则故事反映的并不是简单的杀人案件,《晋书·五行志》说:“太康以后,男宠大兴,甚于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这一则故事暗示了当时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一个令史玩弄未成年的书佐,稍不顺从,便加以杀害。若是追究这不良风气的根源,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就是其一。魏晋南北朝采用九品中正制的官吏选拔制度,具体而言就是根据各大门阀世家,划分出三六九等,按照等级授予官职,一般只限于各个门阀,平民一般不得授官。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门第”,“门第是中国中古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当时封建社会主要的政治经济形式,并深深作用于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式,而且对当时的文化人员队伍构成和文化内容的渗透,也都有较大的影响”。在这样制度的庇护下,世家大族就会拥有家族带来的优越感,可以肆意生活,更可以视平民如蝼蚁,甚至有时候可以随意残忍地杀害弱者,也不用担心得到惩罚。这种选官制度种下了这不良风气的种子,而士大夫个人的不良品德也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的嚣张气焰。

(3)反映出宗族观念。在《幽明录》中有一则关于女易男的故事,就是两户人家把孩子交换了,结果到孩子十三岁的时候,能看见鬼的老婢说:“见府君先人,来至门首便住。但见一群小人来座所,食啖此祭。”最后“还男本家,唤女归”。宗族源于中国古代的制度,这是一种用血缘关系来巩固统治的制度,宗族观念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风雨雨,不过依旧影响着如今的人们。宗族和鬼又有什么联系呢?鬼分为好多类型,其中有一种叫作“祖先鬼”,从而就把宗族和鬼联系起来了。正如《礼记·表记》所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殷人尊重鬼神,全民信鬼神,重视宗庙祭祀,给中国鬼文化打上了鲜明的宗法印记,至今在各种葬礼的仪式上,人们还是让死者的灵魂回归到祖先居住的地方,使新的亡魂得到祖先的庇护,同时活着的子孙也可以借助祖灵和新去世的父母的鬼灵的保护,以战胜别的恶势力的侵害。《幽明录》中还有许多父母亡灵帮助自己孩子的故事。

(4)反映了当时佛教在百姓生活中的影响。长期分裂战乱的国家,灾祸频繁发生,百姓的生命健康是毫无保障的,而百姓在极度痛苦、又看不到反抗斗争带来的曙光的时候,就会把唯一的精神寄托放在宗教上面,所以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佛教势力很大,而且影响深远。鲁迅就曾指出:“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见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这段话说明了佛道思想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佛家宣传的神灵不灭、轮回报应等在《幽明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一则故事就是讲述了赵泰死而复生后讲述了在阴间的所见所闻,“生时不作善,今堕在此处”,“下有五百余吏,对录人名,作善恶事状,受所变形之路,各从其所趋去:杀生者当作蜉蝣虫,朝生夕死;若为人,常短命。偷盗者作猪羊,身屠,肉偿人……”故事中宣扬的为人要行善不要作恶,否则来生悲苦,这对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幽明录》中鬼文化的独特性

《幽明录》中的鬼和我们现在理解的鬼存在着很大的出入,他们没有超自然的法力,甚至于鬼还怕人,人还能杀鬼,在《幽明录》中的鬼更接近于世俗中的人。“比起《搜神记》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异闻以及《宣验记》的专记佛法灵验来,《幽明录》更具现实感,有更浓厚的世俗意味。它多记晋、宋间事,致使后来的史书多所取资。《幽明录》故事主人公多为普通僧俗,因此人物形象的刻画、情感的状写都是世俗化的,即便是写鬼神,也往往颇具人情味。”李剑国先生在《唐前志怪小说史》中写道:“全书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人其事近在耳目之间,实实在在,而又渺渺茫茫,实中见幻,平中见奇,给人一种虚幻的现实感。”

《幽明录》的鬼具有人性,有着人的嫉妒和情欲,例如“吕顺丧妇,更娶妻之从妹”,死去的吕顺的妻子非常气愤,怒曰:“天下男子独何限,汝乃与我共一婿。作冢不成,我使然也”。在另一则故事中则说鬼具有情欲,“奉先问:‘还有情色乎?’问其婢,云:‘此日魇,梦郎君来’”。《幽明录》的鬼和世俗中的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

《幽明录》的鬼还有着人的一些生活习性,吃饭喝酒。“止闻人声,亦不见其形也。乃出数酒罂与之,俄顷失去,两罂皆空”,“三鬼相与醉于林中”,“忽有一鬼,云;‘汝分我食,当相佑助。’便与鬼食,舒席著地,以饭布席上,肉酒五肴”。我们现在理解的鬼是不吃人间的食物的,而《幽明录》中的这些鬼照样喝酒吃饭,悉同世俗之人。提及人的本性,就是有一篇小儿争壶的故事,六七岁的三个小儿嬉笑言行与凡间的普通小孩别无二致,一样的调皮可爱,所以《幽明录》的鬼是世俗化了的鬼,此外这里还有多则故事是讲捉鬼、嘲鬼、缚鬼以及刺鬼,世俗化了的鬼显得更加真实,会让读者感到亲切,不再像神话故事里那些神鬼一样遥不可及。

《幽明录》中的鬼具有人的喜怒哀乐,具有人的行为习惯,具有人情味的鬼正是《幽明录》中鬼文化的独特之处。

①汪玢玲:《鬼狐风情:〈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②徐华龙:《中国鬼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③宁稼雨:《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66页。

⑤叶桂刚、王贵元主编:《中古古代十大志怪小说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686页。

⑥李建国:《唐前志怪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08页。

作者:徐翠翠,山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鬼神小说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镜子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浅谈先秦诸子的鬼神观
谁远谁近?
谈上博简《鬼神之明》的学派问题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