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年鉴做大做新做美

2017-01-27郭大勇

广西地方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东营区撰稿人史志

郭大勇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地方志办公室,山东 东营 257091)

将年鉴做大做新做美

郭大勇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地方志办公室,山东 东营 257091)

《东营区年鉴》2016年7月荣获全国特等奖,此前《东营区年鉴》多次荣获省特等奖。主要做法是:将年鉴做大做新做美。做大,即把领导工作做大,把编纂队伍做大,动员各级领导和全区优秀撰稿人的力量共同参与。做新,即突出东营区地方特色,突出年度创新工作和新生事物。做美,一是文字精炼美、生动美,二是插图美,三是包装美。

年鉴;做大;做新;做美

1999年,东营区史志办创刊《东营区年鉴》。2000年,东营区第一部年鉴——《东营区年鉴》(2000卷)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此后,东营区史志办把编纂年鉴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每年一卷。区史志办不断创新年鉴的编纂工作,不断把年鉴做大、做新、做美。2016年7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发文通报表扬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东营区年鉴》(2014)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评为特等奖,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级年鉴。此前,《东营区年鉴》曾多次荣获山东省优秀年鉴评比特等奖。东营区史志办做好年鉴编纂工作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将年鉴做大,举全区之力,形成众手成书的编纂机制

年鉴是系统汇编上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资料”是年鉴的生命,只有占有全面丰富的资料,才能进行科学的筛选、整理和加工,编写出质量上乘的年鉴。《东营区年鉴》是大型综合性地方年鉴,是介绍全区年度情况的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各行各业,需要的基础资料浩瀚、庞杂。将这些资料搜集到史志办,工作量非常庞大,仅靠史志办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区各部门、单位的力量参与,众手成书。因此,史志办不能把年鉴编纂仅仅看作是一项内部普通的业务工作,而是必须树立“大年鉴”的思想,将年鉴编纂工作做大,使其成为举全区之力完成的大任务,动员全区各部门、单位参与年鉴编纂工作。

将年鉴工作做大,一是把领导工作做大。东营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名誉主任、区长任主任,分管副区长等任副主任,部门主要领导任委员的东营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领导全区地方志书、年鉴等史志产品的编纂工作。区史志办经常向区领导汇报年鉴工作,区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年鉴编纂工作,多次对年鉴编纂作出指示和批示。部门、单位主要领导成为区编纂委员会成员,使年鉴编纂成为各级主要领导负责的重要任务。领导工作做大了,为年鉴编纂提供了人力和财力的保障,年鉴编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东营区每年都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形式向各部门、单位下发年鉴征集资料文件,对年鉴的指导思想、内容和体例、编写任务及要求、组织领导等提出明确要求,并附年鉴组稿方案。文件明确提出各单位必须明确分管领导,确定撰稿人,各供稿单位上报稿件须经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审定、签发后报送区史志办。区史志办及时和各单位领导沟通解决稿件编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全区方方面面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年鉴编纂工作的合力。

二是把编纂队伍做大。按年鉴编纂要求汇集各行各业的资料,任务非常庞杂,需要一支人数众多、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东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每年下发的年鉴资料征集文件明确提出,各单位必须指定熟悉单位工作、责任心强、文字水平较高的人员担任撰稿人。文件下发后,各部门、单位首先向区史志办报送分管领导和撰稿人名单。绝大多数部门、单位将最优秀的文秘人员选定为撰稿人。区史志办对撰稿人逐一登记在册。这样,全区形成了一百余人、素质较高的撰稿人队伍。在各单位提报资料初稿时,区史志办进行初审,发现个别单位因选定的撰稿人不称职导致文稿质量不合格。区史志办及时和这些单位领导沟通,更换了撰稿人。

各部门、单位推荐的撰稿人素质较高,但他们对年鉴资料工作的业务技术要求不熟悉。为此,区史志办对新纳入的撰稿人进行培训。培训班讲年鉴的基础知识,但重点讲各部门、单位提报哪些资料,如何筛选资料,对资料进行去粗取精,以最少的文字承载最多的有价值的资料。经过培训,各部门和单位提报的资料质量明显提高。

二、将年鉴做新,突出地方特色和年度特色

将年鉴做新,一是新在与众不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东营区史志办特别强调对地方特色浓墨重彩地写出特点。东营区是胜利油田发现地和胜利油田机关驻地,是“石油之城”。东营区又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所在地。东营区、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共驻一地,紧密协作,相互支持,形成了团结共赢的良好关系。为突出东营区这一特点,东营区在年鉴中分别特设“石油”篇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篇两个栏目,并在书前专题彩页中分别特设“胜利油田”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个专题,对驻东营区胜利油田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进行全面介绍。东营区史志办和油田史志办、石油大学学校办公室建立了良好关系。东营区将油田史志办和石油大学学校办公室负责人纳入“东营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委员之列,将油田史志办和石油大学学校办公室纳入年鉴供稿单位。每年油田史志办和石油大学学校办公室都按东营区史志办要求提供资料,对东营区年鉴的编纂做出了重大贡献。

东营区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现代服务业基地”,2010年起服务业产值超过第二产业产值,服务业成为东营区最大的产业。为突出东营区服务业发达这一特点,年鉴将服务业独立成篇,成为与农业、工业并列的栏目,下设九个分目,对东营区服务业进行重点介绍。

东营区的“山东东营胜利经济开发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以石油装备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开发区,被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命名为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东营区被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命名中国石油装备产品出口基地。为突出东营区石油装备机械制造业发达这一特色,年鉴在工业篇中特设“山东东营胜利经济开发区”分目,对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进行全面介绍。总之,对有东营区地方特色的内容,在篇目上要“升格”,在内容上要“舒展”,不惜笔墨将特色和特点写深写透。

二是新在与往年不同,与其他年份相比,每年的年鉴要有鲜明的年度特色。年鉴贵在突出年度特点。年鉴对各项工作的记述不能一视同仁、平均用力,要分出轻重,突出重点。对每年按惯例开展的日常工作,要精炼文字,压缩内容,主要写出其成果即可。而对当年开展的创新工作,对当年出现的新生事物,要全面细致记述,展示其来龙去脉、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东营区年鉴首先在设计篇目上突出年度特色。年鉴内文分16个栏目,开篇就是“特载”栏目。“特载”,就是专门载录当年的重点创新工作。在当年全区开展各项工作中精选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工作,放在“特载”栏目中,进行集中展示,突出了全区工作的年度特色。如纳入《东营区年鉴》(2009卷)“特载”栏目的分目有“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2008东营·龙居首届紫椹采摘节”等。纳入《东营区年鉴》(2014卷)特载栏目的分目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项目服务年活动”“第六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等。“特载”之后的栏目是“大事记”,全区年度各项大事、要事、新事在此一览无余。

区史志办每年制定年鉴篇目时,都把年度特色作为篇目重点。2005年、2010年、2015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结束之年,为突出这一特点,东营区年鉴都在前置彩页或内容中设立专题篇目,对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总结对比,使读者了解五年的发展历程。除“特载”等栏目记述最有影响的年度创新工作外,对全区性的其他创新工作和新生事物,都在相关内容中列为年鉴的重点篇目进行专题记述。

为在年鉴内容中突出年度特色,东营区在每年下发的文件中都对征集年度创新工作和新生事物资料提出了明确要求。区史志办要求各部门、单位撰稿人在提报资料时做好“加减法”,对每年开展的例行工作内容上要“减”,只进行粗线条记述,主要记录成果;而对当年的创新工作和新生事物内容上要“加”,进行较详细的记述。对各部门单位当年开展的创新工作和各行各业出现的新生事物,设专门的栏目、分目或条目进行专门记述。如《东营区年鉴》(2011卷)中,对区委宣传部的“吕剧艺术节”和“信用中心城建设”、区科协的“科普惠农服务体系建设”、区残联的“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区质监局的“名牌战略”、区农业局的“‘三网’绿化工程”、区海洋与渔业局的“广利一级渔港建设工程”等各部门年度创新工作,都在各部门内容中设专门条目进行全面介绍。各部门、单位踊跃提报创新工作,年鉴对创新工作和新生事物进行详细介绍,增强了年鉴的年度特色。

三、将年鉴做美,使年鉴成为可读和美观兼备的精品书籍

年鉴不但要有资料性,发挥“存史、资政”的作用,还必须有可读性,发挥教育作用。通过阅读年鉴,了解祖国和家乡,焕发爱国爱乡之情;通过学习年鉴上的先进单位和人物事迹,获得工作和人生的正能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有将年鉴做美,使年鉴成为人见人爱的精品书籍,才能吸引人们阅读和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年鉴的存史、资政、教育作用。东营区年鉴力求做到文字美、插图美、包装美。

(一)文字美

将年鉴做美,文字内容美是基础。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文字必须精炼,以最少的文字承载最多的有价值的资料。为此,区史志办的编辑付出了艰苦的劳动。编辑们按照年鉴对文字的特殊要求,在筛选内容上下功夫,对各部门、单位提报的资料进行再加工。各部门、单位上报资料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把工作按时间进度记成了流水账,文字内容冗长,却缺少存史价值。区史志办编辑对上报内容进行整合,将有关内容进行合并、精简、提炼,保留有价值的信息,去粗取精,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删除,力求每篇每段每句都精炼和富有资料性。供稿单位每年报送100余万字的资料,经编者编辑加工后入书文字仅有40余万字。

文字有精炼之美,还应有生动之美。对入选年鉴的先进人物,在介绍其事迹时就不能机械地精炼文字,而是应当不惜笔墨、淋漓尽致地把先进人物的事迹写深写透,追求生动感人,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心灵,在读者心中留下烙印,达到教育目的。

(二)插图美

图片以其生动直观的魅力受到读者喜爱。精选的插图不但使年鉴灵动活泼吸引读者,而且能增强年鉴的信息量和资料性。东营区史志办把年鉴插图作为年鉴编纂工作极其重要的环节。做好插图工作,关键是做好图片征集工作。东营区每年的年鉴征集资料文件中都对此专门提出任务,原则上要求各部门、单位报送图片不少于十幅,图片内容要反映重点工作,拍摄清晰美观。每年区史志办征集图片都达到一千余幅。这些照片为年鉴插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作为全区的综合性年鉴,必须全面登载全区性重要活动和事件的图片。为此,区史志办投入人力和财力做好全区性重要活动和事件的跟踪拍摄工作。区史志办投资近两万元购置高档相机一部,指定一名编辑人员专门学习研究摄影技术。这名编辑很快成为全区闻名的摄影师。全区性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都通知这名编辑去摄影。区史志办靠自身的力量拍摄了大量反映全区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方面重大活动和业绩的珍贵照片。在此基础上,区史志办与区委宣传部、东营区摄影家协会等加强联系,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将全区著名摄影师纳入年鉴照片供稿人之中,每年从他们的作品中挑选图片作为年鉴插图。

年鉴是反映年度工作的资料性工具书。区史志办确定入选年鉴的图片标准是:资料性和美观性兼备,资料性是第一位的,但图片必须同时有美观性。如果图片只是好看,缺少反映年度工作的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的照片可以成为艺术照片,却不能入选年鉴。图片能反映工作信息,但拍摄质量不高,缺少美感,也不能入选年鉴。按照这个标准,区史志办编辑人员认真挑选图片。

选出图片后,如何编辑这些图片进入年鉴,是编纂工作的重要课题。区史志办在年鉴中采取三种方式使用这些图片。首先,在年鉴正文前面集中设置彩页专题,称为“前彩”。前彩大约20个页码,分十个左右的专题,主要用彩色照片的形式,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集中展示全区的年度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点工作和主要业绩等。这些照片是年鉴所有照片的精华。一幅幅资料性和艺术性兼备的精美图片使读者在美不胜收的欣赏中,了解了全区一年中的主要工作和业绩。其次,在年鉴正文的中部,集中设立另一个彩页专题,称为“中彩”。中彩大约30个页码,主要用彩色照片的形式,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对全区年度综合考核的先进单位分别展示其精神风貌和工作业绩。设立“中彩”,集中宣传先进单位的事迹,在全区彰显先进,树立榜样。再次,精选各部门、单位提报的图片作为插图,放入年鉴中相应的各部门、单位的文字之中,不但增强了内容的信息量,也使年鉴图文并茂,吸引读者阅读。

(三)包装美

包装水平影响商品销售。同样,年鉴的包装质量也会影响年鉴的美观性,从而影响年鉴的可读性。高水平包装的年鉴会使读者眼前一亮,唤起读者阅读的愿望。年鉴的包装主要是指年鉴的排版、装帧和印刷等。年鉴的封面、扉页、专题彩页、文字排版、插图等,都需要精美的设计和印刷。东营区史志办每年都选择排版、装帧和印刷技术过硬的印刷厂印制年鉴。确定了设计和印刷公司,区史志办派员到公司做好现场指导工作,要求公司选派最优秀的设计人员,使用最先进的印刷技术。年鉴的封面是年鉴的“脸面”,区史志办要求设计人员多设计几种可供选择的样品。有些年份的年鉴,公司设计人员多次提供封面样稿,区史志办都不满意。直到提供了十几种样稿,才达到史志办的要求。年鉴的专题彩页是年鉴的重要“看点”,需要精心设计。设计人员提供样稿后,区史志办不断提出修改意见,经多次修改才能定稿。区史志办对其他内容的设计也是精益求精。设计公司说东营区史志办太挑剔,为史志办出书太麻烦。然而,正是这种挑剔、麻烦,才能保证年鉴的包装质量,使每年的年鉴在众多的书籍中以其精致之美夺人之目。

K29

B

1003-434X(2017)02-0028-04

猜你喜欢

东营区撰稿人史志
How to Sell Yourself如何推销自我
红嘴蓝鹊
提升工业能效浅析
省委史志研究室领导参加黑河市史志工作座谈会并调研指导基层史志工作
东营市东营区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东营市东营区推行“四社联动”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模式
《向导》周报的编辑出版与当代启示
撰稿人
浅谈东营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