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院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创新研究

2017-01-27郭环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资助互联网+学院

郭环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院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创新研究

郭环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深入渗透和交叉融合,高职学院的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也具有了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特点,即主体和目标的多元性、模式和体系的开放性、手段和环境的复杂性和理念和创新的滞后性。为加强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各高职学院资助育人工作者,要建立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资助育人评价体制、基于互联网特点优势的全方位资助育人工作平台和培育基于“互联网+”特点的资助育人思维意识。

互联网+ 高职学院 资助育人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高职学院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学习生活方式有直接浸淫作用,并对其“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产生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院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创新研究更为紧迫,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平台,快速推进高职学院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理论及实践创新,提升高职学院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构建移动互联网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对高职学院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特点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深入渗透和交叉融合,高职学院的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也具有了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特点,具体表现为:

1.资助育人主体和目标的多元性。“互联网+”教育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教育可获得的资源重新整合和配置。由于“互联网+”的侵蚀,在传统媒体时代的资助主体也变得多元化。传统媒体时代,资助育人的主体主要局限于高职学院,主要的资助目标是简单的物质。在“互联网+”时代,借助 “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资助主体实现了跨区域、跨时间、跨内容的全方位整合,转变成为高职学院、政府和社会等共同组成的多元资助育人共同体,主要的资助目标也相应转化为素质资助、能力资助、精神资助等多元化的内容。

2.资助育人模式和体系的开放性。有别于传统媒体时代,“互联网+”教育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再是单方向的路径走向,而是动态和双向的,而且这种传递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信息传递的双方主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较好的互动,双方都可享有交流过程的话语权。由此,“互联网+”时代高职学院资助育人模式和体系的显著变化就是,学生资助育人的体系更加开放,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主客体双方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其育人械也由原来的简单的、单向的静态方式变为双向的、动态的互动模式。

3.资助育人手段和环境的复杂性。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大数据平台的无限延伸使用、网络虚拟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传递速度的快捷全面,高职学院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手段和环境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移动互联网在激发和提高高职学院学生学习、生活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信息内容的复杂性,使学生的思想也呈碎片化特点。因此,无论是从资助方式、沟通载体等资助育人的手段出发,还是从社会、文化等资助育人的环境出发,都需要充分利用 “互联网+”时代的工作平台优势,因时而变,大胆创新,全方位构建开放、人性、多元立体的资助育人生态环境。

4.资助育人理念和创新的滞后性。当前,在高职学院,由于对育人和资助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功能认识方面的局限,以及资助管理工作人员能力水平良莠不齐,导致资助育人的理念相对落后,并影响到创新思维在当前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效用的发挥。因此,面对高职学院的资助育人工作,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联通优势,将学生教育育人与资助扶持有机结合,让德育教化与能力培育融合渗透,以创新性的思维破除传统工作模式的积弊,真正让学生资助育人的效果得以全面的挥。

二、基于“互联网 +”的精准资助育人对策研究

1.建立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资助育人评价体制。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广泛使用是网络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一个基本特征。由于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使网络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成为可能,高职学院应该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时代优势,搭建起资助育人工作中贫困生认定等交流平台。为此,首先要实时跟踪。各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者们要依托基于大数据的资助育人工作平台,实时记录包括贫困生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受助信息和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在内的全面电子信息档案;其次要精准识别。高职学院的资助育人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大数据信息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判断,精确的识别,以便科学选择资助的对象和资助的方式方法及力度。最后要科学监管。高职学院资助育人工作者要根据信息平台提供的动态监测数据,对受资助对象进行动态化的监管,适时调整和变换资助的方式和手段,针对受资助对象分别提供物质资助、勤工助学等人性化服务。

2.建立基于互联网特点优势的全方位资助育人工作平台。互联网的及时性、互动性和人性化特点,为全方位资助育人工作平台的搭建提供了便利。高职学院里资助育人的受体需要提供的帮助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资助,也包括能力、心理和思想方面的帮助。高职学院应该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特点优势的全方位资助育人工作平台对受资助主体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帮助,让其成为“又红又专”的学生。为此,首先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各高职学院应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优势,强化网络话语权,对受助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化。高职学院要在高唱主旋律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师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开辟专题栏目、邀请校内外名家名人开展网上形势政策教学、利用新媒体微博进行师生互动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等等,以帮助受资助主体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是要融汇性开展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各高职学院资助育人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QQ、BBS论坛、微信、微博和校园网等新媒体新信息平台大力弘扬感恩诚信,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同时,各高职学院资助育人工作者还应该通过资助育人工作平台如实记录包括学生贫困信息真伪、助学贷款和考试作弊在内的诚信信息,加大对受助学生乃至全体大学生的诚信进行鞭策监督;此外,还可开展诸如网络清道夫志愿活动、视频演讲比赛和线上主题征文等方式帮助受资助对象树立感恩诚信意识;最后要非常重视受资助主体的心理健康。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高度发达,各高职学院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沟通软件,对学生开展“一对一,心连心,私密化”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密切把握受资助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各高职学院还可以通过 “心理微电影”、“心灵之窗” 等系列主题特色鲜明的思想心理主活动为朋辈、师生之间提供互动交流载体;可在网络上通过心理问卷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搜集相关信息数据,对受资助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此外,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们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对个人团体进行心理辅导服务,教育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心理品格。

3.培育基于“互联网+”特点的资助育人思维意识。互联网思维意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应时而生的。赵大伟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中说到:“互联网具有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社会化思维和跨界思维九大思维特点。”基于上述分析,各高职学院资助育人工作者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直面时代和潮流大势,敢于不断挑战和持续创新,培育互联网思维,寻求合适的方案,把资助育人工作推向前进。首先是要直面大数据思维的开放、共享、自由等特点,对资助工作盲点进行重新审视,对资助育人办法进行变革,把传统资助育人工作进行战略上调整,充分融汇“互联网+”的时代特点和优势,以推动资助育人工作长期动态发展;其次要以用户思维来切实指导资助育人工作。各高职学院资助育人工作者要以积极主动和奋发有为的姿态自发掌握和学习移动互联网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应用技能水平,并以此来对受资助对象进行现实的把握,并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是以流量思维方式寻求资助主体需求和资助育人管理的有机结合。为此,各高职学院在课程开发模式上可采取以学校为主导、贫困学生自主参与的形式,充分利用APP等载体形式对助贷宣传、感恩励志、心理健康等资助育人课程进行免费推送,以不断增加资助育人课程的趣味性与体验性。同时,各高职学院还可利用社会化思维和平台思维,将资助育人工作与国家、地方和自身学院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进行统筹规划,整合政、企、事等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主体的资源优势,形成资助育人的合力,以不断拓宽资助育人的渠道,构建起多方共赢的资助育人工作形态。

总而言之,互联网的开放、快捷、自由、共享等特点为高职学院的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各高职学院一定要基于“互联网+”的时代和物理特点,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创新资助育人的工作方式,利用好“互联网+”思维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运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工作方式方法,消除受资助主体的后顾之忧,为高职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郭环(1977.11-),女,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资助中心主任 副研究员,研究专长: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资助互联网+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学院掠影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