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空优势对小陪都“林园”的选址影响

2017-01-26桑振群张自力吴卫陈都马振翔

中国储运 2017年6期
关键词:歌乐山林园防空洞

文/桑振群 张自力 吴卫 陈都 马振翔

防空优势对小陪都“林园”的选址影响

文/桑振群 张自力 吴卫 陈都 马振翔

“林园”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中枢机构,其在选址上主要考虑了人员疏散、背景、自然环境和地质地貌对工程选址的需求,具有得天独厚的防空优势,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防空优势;陪都;林园;选址影响

小陪都“林园”地处重庆市西郊歌乐山上,占地近300亩,始建于1938年,由当时的蒋介石侍从二室主任张治中亲为选址,经蒋介石审样后建成。因蒋介石入住不久后将其赠与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而被称为“林园”。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曾在此下榻,是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国共重庆谈判、内战调停、全面内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与见证地抗战时期被称为小陪都。园内现存民国建筑5栋,民国名人墓葬1处,历史遗迹3处,防空洞3处。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战时期林园作为国民政府的中枢机构,与中华民族一起创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为肢解中国、占领中国,除了在中国做了大量细致的情报工作外,还在国内完成了非常周密的军事部署准备,当时日军狂妄的认为三个月可以灭亡中国。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作战不利,东北、华北相继被日军占领,同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签署颁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国民政政府移驻重庆。重庆即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重庆也因此而成为抗战时期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国家战略中枢。12月1日,国民政府在重庆新址开始办公。随后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三府六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等机构相继迁到重庆。1938年12月8日,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防最高会议主席蒋介石率军事委员会大本营由桂林飞抵重庆。在重庆期间,蒋介石相继住在市区国防军事委员会行营、南山黄山官邸,大轰炸中,上述官邸一度成为日军的主要轰炸目标。作为当时蒋介石侍从室的工作人员,张治中急需为蒋介石在重庆选择一处防空安全的区域修建官邸。

一、 大轰炸要求国民政府注重人员疏散开辟“迁建区”

由于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为粉碎中国人民团结抗日的决心,抗战期间,重庆成为日军“政略”和“战略”轰炸的主要目标。在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长达五年半的日子里,据不完全统计日军飞机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飞机,投弹11500枚,对重庆市区展开了“地毯式轰炸”、“疲劳轰炸”。当时的重庆城区主要有嘉陵江、长江交汇的北岸、南岸以及渝中半岛前端三部分组成。全城为沿江的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地带,长约3公里,宽仅有300~600米。当时重庆市区原有的居民以及西迁来渝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工商员工以及西迁的大批难民主要集中在此区域,人数高达八九十万之多。1939年“五三”、“五四”大轰炸后,为有效疏散狭小地域上的机构及人群,确保城市防空安全,国民政府组建迁建委员会,集中负责迁建区房舍营造和人员疏散。整个迁建规划大体上从三个方向疏散展开:东边向长江下游的唐家沱方向展开,南边向长江对岸的黄桷垭方向展开,西边则是向歌乐山方向展开。

二、 歌乐山林木茂密成为“迁建区”的中心地区

当政府机构迁建方案向蒋介石上报后,经过一番权衡,歌乐山地区因为海拔高于市区,林木茂密,原住民相对较少,成渝公路贯穿其中而成为“迁建区”中心区的首选。歌乐山,位于重庆西郊,距城区25公里,地处中梁山脉的南端,山顶海拔大约在500~600米之间,古因“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山上松柏苍翠、林壑优美,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美誉。

为确保中央机关的防空安全,1939年3月31日,蒋介石以行政院秘书处名义致函重庆市政府将沿成渝公路自老鹰岩至北碚一段已指定为中央机关迁建区域,市内居民之疏散,不得向该区域内迁移。该区域内一切建筑,经中央机关迁建委员会许可才能进行施工。根据防空疏散迁建要求,一时间国民政府三院六部、四大银行和众多首脑机关陆续迁至歌乐山上,荒凉的山林野岭布满各种重要的衙门,歌乐山上政府机关和达官贵人官邸林立,一时间车水马龙,成了战时国民党的中枢要地,当时被称作“小陪都”。

三、 双河桥的特殊地貌成为“林园”官邸的选址地

“林园”官邸位于双河桥地域,最初是为蒋介石专门修建后来蒋介石将其赠与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被称为“林园”。当时整个区域由丁家院子、万家大田坝、石岗子、花椒湾等小地块组成,位于歌乐山南麓两山峡谷之间的平地,前接山洞,后临歌乐山,属于当时中央机关迁建区的中心地域。紧邻歌乐山上国民政府三院六部、四大银行和众多首脑机关,周边群山环绕,树木参天,座拥成渝公路、九龙坡机场之便。

最为难得可贵的是,从地质学上看,大重庆位于西南地区,是中国褶皱地质地貌发育最为代表性的地域。歌乐山作为褶皱山系地貌之一,整个山上的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尤其是双河桥区域内有多处天然的喀斯特溶洞。按照当时的防空要求,新建官邸、办公楼等必须建有配套的防空洞以应对日军的空中威胁。在该区域内修建蒋介石官邸,天然的喀斯特溶洞在丰富景观的同时解决了人工开挖防空洞的巨大经济与时间问题。

因此1938年11月时任侍从二室主任的张治中陪同蒋介石在歌乐山片区视察时,张治中鉴于该片区的便利的工作条件、特殊地理环境与防空优势极力建议在此处为其修建官邸,1939年夏官邸建成,蒋介石入住而被称为小陪都。当时的官邸包括官邸主楼和官邸礼堂等附属建筑以及防空洞等附属设施。处于茂密树林中的官邸主楼地势平坦,根据防空安全要求,在右前方、右后方爆破开山修建防空洞2个,其中右后方防空洞属于蒋介石的专属,紧邻官邸后门,在山体内开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内外两层,设有防空需要的排水、照明、换气装置,能够在战时提供用于作战指挥的一切设施。右前方防空洞依山体开挖,容量较大,设施较前述防空洞稍稍简陋,供当时共蒋介石身边服务人员使用。官邸礼堂由于建筑体量较大,考虑人员容量以及疏散要求,在官邸主楼西北方向500处的小山坡上。该建筑的选址完全是因为旁边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溶洞,稍加改造能够容纳礼堂内的大量人员。1939年夏,蒋介石曾在此接见访华印度总理尼赫鲁一行。

在重庆作为陪都的日子里,由于全民族的奋勇反抗,致使日本军队改变战术,在地毯式轰炸的岁月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防空优势影响了蒋介石、林森的官邸小陪都“林园”选址。这个坐落在歌乐山上的无名小地也因此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重庆通信学院/国防工程设计研究所/后勤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歌乐山林园防空洞
重庆民宿顾客满意度研究-以歌乐山地区为例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回乡
看水 听涛
防空洞纳凉有讲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重庆市歌乐山环线旅游资源评价
歌乐山派出所
谒重庆歌乐山渣滓洞
多波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室内堤防空洞缺陷检测模型试验研究
蓝色的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