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侵权假冒为何屡禁不止

2017-01-26

中国防伪报道 2017年11期
关键词:假烟违法者假酒

侵权假冒为何屡禁不止

侵权假冒的违法行为为法律和政策所禁止。近年来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予查处,情节严重的转移至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地消费者协会接受举报并通过媒体给予曝光,但是侵权假冒犯罪仍旧屡禁不止。这其中究竟存在着什么原因呢?

消费者:贪图价格低廉 侵权假冒商品具有一定市场

侵权假冒商品具有以营利为目的,未经产品注册人许可而使用注册商标进行生产和销售的特点。而不管其产品的品质是否与注册的产品相当。从绝大多数侵权假冒的案件来看,侵权假冒商品往往是残次劣质,从外观就可以识别的。仅少数侵权假冒商品需借助科学仪器、化学分析或物理检测手段才能辨别真伪。因而能欺骗某些消费者。

但是由于消费者贪图价格低廉,有些凭借肉眼就能识别的假冒商品,尽管质地不佳,甚至使用后会引起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也还是会有消费者加以采购,使得侵权假冒商品拥有消费市场,屡禁不止。因此,侵权假冒商品不是消费者无法识别,而是消费者因为贪图价格低廉而购买假冒伪劣商品,从而使得侵权假冒商品具有一定的市场。

违法者:生产假冒商品能牟取暴利 诱惑力强

唯利是图,这是一切不法分子的共同特征。只要能赚钱,违法者便不择手段。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我国,小商品生产者数量大、文化素质低,对市场经济秩序和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缺乏认识。他们往往追逐利益,导致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下滑。不依法经商、正当致富,而是靠钻空子非法获得。用欺诈手段之首假冒伪劣商品,筑建了他们最适宜的竞争手段和敛财捷径。

2017年10月23日,大同市公安局食药侦支队民警对一制售假酒窝点采取捣毁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樊某,现场查扣五粮液、茅台、国窖1573、汾酒、泸州老窖5个高端品牌假酒800余箱,涉案金额初估50余万元。2017年5月,安徽蚌埠警方破获了公安部督办的国内最大假冒品牌运动鞋案,假冒品牌运动鞋50余万双,涉案金额达6亿多元。2016年7月,河北警方假烟走私烟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捣毁仓储窝点11个,共查获假冒中华、玉溪、荷花、云烟、小熊猫、阿里山、韩国越龙山等品牌假烟走私烟11万余条,涉案价值3100万元。.

由此可见,侵权假冒商品利润丰厚,促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显而易见,我国在加强“打假”力度的同时,还要重视教育和监督广大小商品生产者,促使他们逐步走上法律的轨道上来。

执法者:打击力度不足 行政执法存在问题

打击力度不足

制售违法商品的主要原因就是利润空间大,违法成本低廉,行政处罚额度较低,多数违法者都受过行政处罚,但仍旧屡次犯罪。

行政执法存在障碍

查处手段不合理,有的明知是违法商品,但是没有鉴定部门的鉴定就不能查封扣押,只能先行登记保存,对于涉嫌违法商品先行登记保存,应当交由当事人或者指定他人保存,导致当事人为了躲避处罚而转移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更有甚者一走了之。还有些单位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执法需要交通工具、通讯设备、影像设施等必要后勤保障,导致执法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由于职能划分不清,导致多部门执法交叉,导致办事效率不高。还有群众法律意志淡薄,对执法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更有甚者围攻、殴打执法人员,导致执法受阻。

猜你喜欢

假烟违法者假酒
英国假烟被查出含粪便成分
中纪委:网红餐饮企业须守住安全底线
让轻微交通违法者成为交通劝导员
郑某某等人销售伪劣产品案
上海青浦破获特大售卖假烟案
假酒中毒
印度也有夺命假酒
探讨保安处分下的人身危险性
葡销毁24吨中国假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