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战略高地

2017-01-26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业园人才

□ 即 组

倾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战略高地

□ 即 组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积极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必须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即墨市围绕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着力建设国内领先的人才制度体系,全面实施“1111”人才集聚计划和“323”人才工作战略,力争到2021年,集聚100名“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100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0000名国内和留学归国硕博毕业生,100000名本科大学生及基础支撑人才在即墨创新创业,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城、打造支撑青岛未来可持续发展重要一极、争当全省区域发展排头兵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持。

高起点打造“三大平台”,推动各类人才充分汇聚、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聚焦全市的“五大产业高地”和“十大产业”,立足青岛蓝谷、创智新区、汽车产业新城等重点区域人才需求,着力打造三大人才汇聚平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好环境、大舞台。一是规划建设院士之家。以鳌山湾为中心,依托青岛蓝谷这一世界级海洋科研基地的引领优势,通过院士之家加强与国内外院士的沟通对接,坚持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并举的模式,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及团队入园发展。二是规划建设海外归国人才创业园。学习借鉴深圳、上海、杭州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海外归国人员的具体创业要求,以海外归国人才创业园吸引集聚人才,打造全国领先的海外归国人才创业基地。三是规划建设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创投基金、创业服务、人才公寓等方面的创业条件,使大学生创业园吸引更多大学生到即墨创业发展,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打造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之城。

高标准构建“两大体系”,推动人才政策优先落实,人才服务优先保障。以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为主线,以优化政策环境、提供事业平台为支撑,确定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全面构建人才政策、人才服务两大体系。一是建立“1+N”人才政策扶持体系。充分发挥人才政策的引领作用,对标国内先进地区,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出台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从资金扶持、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扶持,推动人才集聚即墨创业发展。在此基础之上,适时制定平台载体建设、激励保障等“N”个实施细则,不断增强人才政策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加快构建含金量高、吸引力强、配套完备、环环相扣的人才“政策链”。二是构建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开发人才大数据系统,围绕即墨产业需求,分类建立各个层次人才大数据库,推动人才资源共享,推动高层次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整合政府、社会等优势资源,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人才引进、创新创业、项目申报、项目落地、成果转化、国际交流、金融合作和风险投资一站式受理、一站式办结。选派相关职能单位工作人员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高校院所实践(挂职)锻炼,加强与高校院所的沟通协商,加速科研成果在本地转化。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主动介入,首接负责,及时协调解决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人才待遇保障,落实住房、随迁配偶就业、随迁子女入学等保障。

高层次建立“三项机制”,推动人才引进契合产业、人才培育趋向高端。坚持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并谋、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面向国内外广聚天下英才,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人才工作格局。一是建立“人才+项目”引进机制。牢固树立人才工作重质量、求实效的工作导向,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聚焦纺织服装、市场商贸、现代物流、汽车产业等优势产业,健康产业、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优先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集群发展所需的领军人才及团队,带项目、带资金、带成果来即墨创新创业,构建“人才+项目+技术+资金”完整的人才创新创业链,形成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聚人才的“良性循环”。二是建立本土人才培育选拔机制。实施市级重点人才选拔工程,完善即墨拔尖人才、首席技师、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重点人才工程选拔办法,进一步拓宽选拔领域,优化选拔方式,提高人才待遇,提升人才层次,培育一批本土优秀人才。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研究制定人才评价实施细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人才评价,保证评价认定工作的专业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猜你喜欢

创业园人才
人才云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农民工创业园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