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医药产业安全研究综述※

2017-01-26李亚珍许竹轩张文杰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医药体系

秦 懿 李亚珍 王 琼 许竹轩 栾 静 张文杰

国内医药产业安全研究综述※

秦 懿 李亚珍 王 琼 许竹轩 栾 静 张文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安全已成为各国面对的共同问题。医药产业作为关乎国民生计的战略性产业,医药产业安全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小觑,是我国产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因此备受学者关注。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国内有关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研究现状,梳理、总结相关文献研究脉络,分析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重点。

医药产业;产业安全;国际环境;评估体系;对策建议

1 背景

2017年2月17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会议中提到:“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医药产业关乎国民生计,因此更要牢牢掌握医药产业安全的战略主动性。

随着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政策的逐步推行,政府越来越重视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并且日益关注自身健康问题的今天,我国医药产业也有许多的机遇。但是,随着全球医药制造业的中心逐渐向我们国家转移,我国医药企业因其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从而不能良好适应现在的发展环境,并且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目前,各领域的部分专家对我国医药产业安全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国际环境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对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推动相关研究更为全面深入。

2 相关研究进展

整体上,国内学者就医药产业安全的定义、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现状、医药产业安全的评估以及相关对策建议进行了大量的阐述和分析。

当前,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定义还没有达成统一、完备的观点,不同学者基于各自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论断。何维达和李冬梅[1]把产业安全的定义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产业竞争说,强调本国产业要有较强的竞争力来抵御开放竞争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二是产业控制说,强调相对于外国资本,本国资本要对相关产业有足够控制力;三是产业权益说,强调本国要保证国民的产业权益在开放竞争中不受损伤;四是产业发展说,强调本国要对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的重要产业进行控制,并使这些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较大潜力;乔颖和彭纪生[2]把产业安全内涵界定在威胁论、状态论、能力论、层次论、权利论五类。胡颖廉[3]则对医药产业安全及药品安全定义进行了区分。药品安全的概念包括产业安全和质量安全两个层面。前者指本国药品数量和种类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后者则是药品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也就是药品质量安全、有效、可控。药品监管政策的目标包括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和创新,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满足公众用药可及性。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主要的发展特征有:总量规模逐渐扩大,行业进入壁垒较强,生产主体结构多元,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同时,产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产业集中度有待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不明,研发能力亟待加强,“高端不足、低端过剩”,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中小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低,以及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等多重问题[4]。胡朝凤[5]认为,中国医药制造产业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国际医药产业,保障其安全的关键在于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一点与我们所要研究的我国医药产业安全国际环境的目的不谋而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国的医药产业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强烈冲击,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产品进出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外资品牌和技术对外依存度也很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医药市场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我国的医药产业有很大的影响。跨国医药企业全球化引起的两极化结果,致使处于弱势地位的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着严重的威胁[6]。

部分学者构建了医药产业安全评估体系。何维达和李冬梅[1]提出,根据影响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将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主要划分为四种。这种指标体系在产业安全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体可以分为产业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周行和冯国忠[7]认为,我国医药产业安全可以从我国医药产业环境、我国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医药产业对外依存度和我国医药产业控制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张金鑫[8]则认为,外资的并购引起了我国医药产业安全形势的恶化,具体体现在医药业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和控制力上,分析了外资企业对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影响。许铭以产业基础为一级指标,行业规模、行业结构、行业供需、上游行业为二级指标,对医药制造业安全度进行定量评估及实证分析[9]。

还有部分学者比较了国内外的产业安全政策和不同国家的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并进行了分析。张福军和刘晔通过对国外不同产业安全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分别以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为代表;以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为代表;以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国家为代表的三种产业安全政策模式。并总结出了由国外不同类型产业安全政策模式积累的不少经验和教训得出对我国的启示[10]。把美国和日本的制药产业创新体系与我国进行对比,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示: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模式及其发展状况与产业发展的程度息息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企业必须增强创新和经营实力,逐渐成为创新体系中的主体[11]。有学者分析了不同国家的医药创新体系,即美国企业为主体的政企分开医药产业创新体系,日本“官、产、学、研结合”的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德国企业为主体的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印度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和中国大学与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其中,美国、德国、日本、印度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中大学和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12]。

针对现阶段我国医药产业安全面临来自不同方面的困难和威胁,部分学者专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政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医药板块逐渐向新兴市场转移,我国因其突出的医药市场表现成为各跨国企业竞争的市场之一。赵明月等[6]提到,在全球医药市场变化的情况下,可以从健全立法理念、调整产业政策、支持创新研发、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这五个方面来面对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提出的扶持民族产业、保障医药产业安全的对策:主要是完善相关政策,从定价、招标与采购等方面扶持民族医药企业;建立中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体系;提高民族医药技术进入门槛,创建技术创新联盟,加强民族医药研究及产业技术竞争力[13]。我国医药产业的生存环境在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所以维护医药产业安全需要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加强调整。医药产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响应、适应政府的相应政策。秦尚彬[14]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情况下,维护我国医药产业安全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法律与政策上的完善;加强研发力度,培养技术开发能力;加快完善医药创新体系;合理利用外资企业,实现我国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强管理,降低风险。胡颖廉总结为更新理念、多管齐下,制定扶持国内药企的产业政策;建章立制、依法行政,完善各类药企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整合协会、加强引导,提升医药产业的整体素质[15]。

3 总结

国内学者对医药产业安全已作出较为详实的分析,由于产业安全的必要性及医药产业的特殊性,维护我国医药产业安全、振兴民族药业等一系列问题又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梳理近几年国内对于医药产业安全的研究理论,发现国内相关研究多是讨论和平时期(简称常态下)医药产业安全的有关问题,而对国家处于紧急状况(如战争时期等)下医药产业安全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较为空白,且缺少基于历史视角对其他国家医药产业安全进行的比较研究和经验借鉴。

对于我国的医药产业安全,应审时度势,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应有不同的应对政策,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短期内,如何使我国医药产业安全趋于稳定;在长期发展中,如何让企业良性发展并在国际大环境中站稳脚跟。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控制力。在特殊时期,企业如何适应不利发展的环境;在平常状态下,又怎样保持并发挥潜力。相关的学术研究有必要抓住新的机遇,争取使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研究能有质的飞跃。

[1]何维达,李冬梅.中国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 2006(8):74-76.

[2]乔颖,彭纪生.国内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86-89.

[3]胡颖廉.产业安全和质量安全:中国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逻辑[J].社会科学战线,2016(7):207-215.

[4]刘泉红,刘方.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及产业政策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4(32):39-67.

[5]胡朝凤.中国医药制造产业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4(29):92-94.

[6]赵明月,徐涛,孟锐,等.全球医药市场变化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影响探讨[J].中国药业,2011,20(10):6-8.

[7]周行,冯国忠.新时期我国医药产业安全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7-8.

[8]张金鑫,徐淼,谢纪刚.外资并购对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影响[J].财政研究,2010(2):56-59.

[9]许铭.产业基础稳定向好,集中度有上升趋势[N].医药经济报, 2010-7.

[10]张福军,刘晔.国外产业安全政策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15(4):82-86.

[11]金泉源,黄泰康.中国、美国、日本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对比研究[J].中国药业,2005,14(10):2-3.

[12]阿丽塔.国内外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对比分析[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13]张伯礼.扶持民族医药产业,保障我国医药安全的建议[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3(3):9-11.

[14]秦尚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维护我国医药产业安全发展[R].产业安全蓝皮书(医疗产业),2014:144-156.

[15]胡颖廉.外企冲击下的药品产业安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2(5):37-39.

Research review of the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ecurity

Qin Yi Li Yazhen Wang Qiong Xu Zhuxuan Luan Jing Zhang Wenjie

In today's globalized economy,industrial safety has become in the face of common problem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s a strategic industry related to national life,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industrial safety and attracted academic attention.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domestic security research status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China,sort,summarize relevant literature study,and inadequate analysis of China'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afety research and future prioritie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Industrial security;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Evaluation system;Suggestions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10.061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 211198

本论文为大学生创新课题项目,名称: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基地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批准号:J1310032),资助类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秦懿(1998-),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药物经济学

张文杰,E-mail:zhwj2013@126.com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医药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传统医药类非遗
于康震要求努力推动中兽医药产业持续发展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基于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的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神威清开灵注射液荣获“中国医药产业科技成果巡礼”奖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