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党员党性培育研究—— 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为抓手

2017-01-25赵万东沈宝莲

中国领导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党性

◎赵万东 沈宝莲



当代大学生党员党性培育研究—— 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为抓手

◎赵万东沈宝莲

(本文作者: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西安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目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培育,是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雷锋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典范,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和精神追求,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为抓手,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无疑是新时期从严治党的有效选择。

雷锋精神;大学生党员;党性培育

目前,高校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人数超过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大学生党员群体思维活跃、积极进取,他们的加入给党的肌体输入了新鲜血液、新的活力,使党的队伍得到发展壮大。但是一些大学生党员中也出现党性意识淡化、党性修养欠缺的现象。如何对其进行扎实有效的党性培育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为抓手,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和建设,是新时期从严治党的有效选择。

一、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大学生党员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是对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党员应自觉地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守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追求。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是“90后”,年纪轻、人生阅历浅、入党时间短,尚未经过深入系统的党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加之受社会多媒体时代网络信息良莠不分的影响,致使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出现了肤浅化、感性化。有的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功利化”,表现出“理想信念认识表面化”“社会主义理解不深刻”[2]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是最好的抓手。

(一)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信仰

雷锋忠于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是新时期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培育的好榜样和教材。雷锋把自己取得的一切进步和荣誉都归功于党,他在日记中写到“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3]他把这种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无比忠诚坚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自觉服从组织安排,默默地当好革命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熠熠发光,做出许多不平凡的事迹。

以雷锋为榜样,以雷锋平凡而又非凡的事迹为资源,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以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他们入党爱党、在党言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二)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坚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雷锋用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理解和规范自己的人生,始终坚持把远大的革命理想与具体的学习工作实践统一起来,全心全意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时时处处甘当一名“无名英雄”,最终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学习雷锋对共产主义理想执着的追求精神;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弘扬雷锋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是大学生党员必须树立的理想信念,也是大学生党员的立命之本。共产主义理想绝不是空洞抽象的,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必须高举这个旗帜,否则就会迷失方向;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共产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追求;作为一种伟大运动,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崇高事业,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这个事业的一部分,都在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添砖加瓦。全面认识和理解共产主义内涵,有利于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远大理想的实现努力奋斗。

二、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大学生党员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道德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一种道德文化符号的雷锋精神中既蕴含着社会主义道德,又蕴含着共产主义的道德,是我们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培育的重要资源。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做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践行者

雷锋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模范践行者,雷锋以自觉的行动诠释了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从“对待同志像春天一样温暖”,到“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5];从“应当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是自己的幸福,”[6]到“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从“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心甘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到“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7]无论是在学习和工作中,雷锋都努力地“奋其志、尽其才”,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建设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雷锋精神中闪烁的社会主义道德,照耀着当代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路程,是引领当代大学生党员积极追求崇德尚义的强大精神力量。通过弘扬雷锋精神,持续不断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党员心中蕴藏的道德热情,焕发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党员牢固树立和模范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表率。

(二)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8]雷锋精神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汇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本色,生动地体现和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的核心元素,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制度要求和原则立场,体现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包含着人类共同追求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高度契合。[9]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积极推进大学生党员学雷锋常态化,通过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

(三)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做践行共产主义道德的表率

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就是“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是践行共产主义道德的楷模,他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把有限的生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一生是“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必须着眼于用共产主义道德去净化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和灵魂,端正大学生党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提升大学生党员的道德觉悟和人生境界,教育大学生党员做践行共产主义道德的表率。

三、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大学生党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一)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大学生党员要自觉摆正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雷锋时刻关心国家、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始终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定位于“服务”。他认为只有当一个人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只有当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好才最幸福,所以他“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10]雷锋精神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雷锋对个人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关系有着正确的对待,由此产生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强烈意愿和自觉行动。

(二)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大学生党员应自觉践行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它在主张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辩证统一的基础上,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而一旦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不能两全时,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11]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经济成分、利益主体日益多样化,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在这一剧烈的社会转型中,涌入与集体主义观念大相径庭的极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相伴而随的则是个人私欲的膨胀和极端利己主义的盛行,这就不可避免地使集体主义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严重的考验,受到了一些人的诟病和嘲笑,甚至到了“失语”的状态。

对雷锋精神的弘扬实质是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守护和践行。雷锋精神与集体主义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在集体主义呈现衰微态势的当今社会,通过挖掘和发挥雷锋精神中蕴含的集体主义德育资源,培育大学生党员奉献社会、服务集体的价值取向、道德操守和行为习惯,引导大学生党员理直气壮地宣传集体主义原则,坚决捍卫集体主义的权威、不断扩大集体主义的话语权,进而推动集体主义在现实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1][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第32页。

[2]王莲华:《创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3][5][7]《雷锋日记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第66页;第103页。

[6]《雷锋经典作品集:雷锋日记》,新世界出版社2015年版,第55页。

[8]《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72页。

[9]秦明泉:《弘扬雷锋精神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价值》,《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

[11]罗国杰:《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几个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6期。

责任编辑:王鹏凯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形势下陕西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现状与培养实证研究”(2016B004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党性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论中国语境下集体主义的教育意蕴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党员干部践行共产主义信仰的现实困境及思考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