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对改革规律的探索和运用

2017-01-24胡学举李后强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规律改革

□胡学举 李后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

习近平对改革规律的探索和运用

□胡学举 李后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

中国改革任务之艰巨、规模之宏大、成就之辉煌,举世无双。系统总结其独特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意义十分重大。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系统探索中国改革规律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为此,习近平及时地发出了探索改革规律的号召,而且率先垂范探索改革规律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对改革方向的坚定性、对象的关联性、主体的人民性、条件的开放性、成果的共享性、过程的阶段性、难度的递增性等作出了系统的论述。同时,关于如何运用改革规律,习近平也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习近平;改革规律;全面深化改革

历经三十多年的中国改革,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任务最艰巨、规模最宏大、成就最辉煌的实践探索活动。独特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中国共产党系统探索中国改革规律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当此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及时地发出了探索改革规律的号召,而且率先垂范探索改革规律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习近平基于他对改革规律的深刻认识,自觉地将“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一、习近平明确发出探索改革规律的号召

中国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改革者接力干下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肩负起继续推进中国改革的重任,把“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时还明确地发出了探索改革规律的号召。

(一)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举世无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十多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总结中外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奋力推进中国改革实践的三十多年。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天的中国,已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中国的改革,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的命运,而且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示范意义,甚至对世界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的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国的面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举世瞩目。时至今日,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我们面临的改革,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是过去任何时期、任何阶段所无法比拟的,改革事业已进入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针对这一阶段性特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地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必定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但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在改革起步阶段,由于改革带有“普惠式”,改革普遍受益,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往往不会凸显出来,改革阻力较小,改革共识较为容易达成。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新变化使我国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纵深性都在不断增强。为此,迫切需要加强对改革规律的探索,以增强我们工作的自觉性。

(三)习近平具有强烈的探索改革规律意识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接过了推进中国改革的接力棒。他深感继续推进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明确地发出了探索改革规律的号召。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1]P67习近平此时发出探索改革规律的号召,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需要,也是他作为党的总书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表现出强烈的改革规律意识。

二、习近平探索改革规律取得丰硕成果

围绕“什么是改革、怎样改革”这一基本问题,习近平在其系列重要讲话中对改革规律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回答:

(一)改革方向的坚定性

改革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有何不同?对此,习近平强调,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2]P55。我们推进改革的目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要搞其他什么主义。这就为我们的改革做了定性规定,即无论怎么改都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推倒社会主义制度重建一个什么新的制度,更不是要开历史倒车重新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如果那样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另一方面,我们的改革是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改变人们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认识,改掉传统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继续解放生产力。其复杂性和艰巨性丝毫不亚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改革是一场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改革只能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这条路走得更踏实、走得更好。

弄清了改革的性质,才能确定改革的目标,才能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指出:“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3]

(二)改革对象的关联性

我们改革的对象是传统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具体体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各种要素彼此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刚开始改革时也许可以选择某个方面作为突破口,而且可以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对象各种要素之间彼此的关联性就日益突显出来。我国的改革是从经济体制改革率先突破的,而且最初的成效十分显著,但后来的实践证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密不可分的,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会受到政治体制的牵制和束缚,非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可。因此,习近平明确提出要“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1]P88。表明他对改革对象的关联性已有深刻的认识。

(三)改革主体的人民性

任何改革要取得成效,都要争取民众的支持。商鞅搞徙木立信,就是要在民众中树立改革的权威性。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变法者只在统治阶层推动,没有得到民众的响应和支持。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其改革更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1]P68中国改革的历程表明,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还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最初无一不是来自于基层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四)改革条件的开放性

中国的改革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改革与开放密不可分。中国三十多年改革的历程,也是对外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邓小平曾阐明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改革与开放的关系,他说:“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对内开放就是改革。”[4]117在此基础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这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敞开大门搞建设,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积极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互动持续加深,中国的朋友遍布世界。”[5]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只有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才能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又强调指出,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五)改革成果的共享性

改革成果的共享者越多,支持改革的人也就越多。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其根本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共同富裕。事实上,中国三十多年改革的历程,也是追求共同富裕三十多年的历程。习近平指出:“这是共同富裕的进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13亿多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5]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6]

(六)改革过程的阶段性

任何事物都是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有波峰也有波谷,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来。习近平指出:“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决策和系统部署,我国兴起了新一轮改革高潮。”[7]表明社会主义的改革也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有低谷和高潮,也有其阶段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其中既有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又有决定社会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特征和面貌的主要矛盾,还有各个领域的具体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总体上具有非对抗性质,因而它的对立冲突一般不采取大规模的社会对抗形式,对它的主观调节的基本手段就是改革,这种改革的兴起和发展不能不受到矛盾运动节奏的影响,因而具有阶段性。因此,可以这样说,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使社会主义的改革呈现出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一轮改革高潮正在来临。

(七)改革难度的递增性

古今中外的改革,往往都是先从比较好改的方面入手。但是随着改革的继续推进,改革的阻力却愈来愈大。因此,习近平指出:“改革往往都是从易到难。”[3]时至今日,我们的改革,好改的部分都已基本改完了,留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指出:“新一轮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改革进入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既要全面、系统、整体推进,又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实现突破。”[7]习近平坚定地指出:“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我们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协调发展。我们将继续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5]

上述表明,习近平探索改革规律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是习近平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开拓创新、富于战略思维的结果,全面深化了对中国改革规律的认识。

三、习近平对改革规律的运用

习近平不仅勇于探索改革规律,而且善于运用改革规律,在这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具体表现如下:

(一)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要改革,首先就要解放思想。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重要的一点就是头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限制,也就是思想不解放。正如邓小平所说,思想一僵化,许多怪现象就产生了: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因此,不首先解放思想,改革就无法进行。1978年,邓小平积极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邓小平不顾年事已高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我们树立了解放思想的典范。

但是,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立足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在变化之中,我们只有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才能正确认识变化中的实际,达到实事求是。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8]P364这就是说,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并非单纯地表现为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同时,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目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

一方面,习近平继续强调要解放思想,“要坚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基本取向,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不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7]。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要做到实事求是。比如他说,“各地区编制本地区发展规划,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不能搞层层加码”[6]。我们的改革,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开拓创新、勇闯新路,又立足实际、卓有成效。

(二)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习近平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之一加以强调,这是对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改革方法的科学认识。处理好这一关系,对于不断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中国改革的历程,三十多年前,“联产承包”推动农村发展,布下一盘改革大棋;20世纪90年代,“放开搞活”激发了全社会活力,带来全方位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大大拓展了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是中国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由于改革对象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在出台改革举措时必须统筹推进。习近平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在他的指导下诞生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是基于对改革对象各要素之间关联性的认识,而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等方面对改革进行的战略部署。若不重视各项改革举措的整体协调,造成改革的“短板”,就会错失大局。所以,要整体推进、相互作用、相互协调。

也是由于改革对象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我们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才能根本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改革必须重点突破。若无重点、无中心地推进改革,那样就会使改革处于一种混乱状态。习近平强调指出,中国今天的改革仍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1]P93

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的统一,可以使我们的改革既能做到全国一盘棋,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又能明确主攻方向,避免平均用力。

(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相统一

习近平曾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9]一方面,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始终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虽然国情不同、制度不同、手段不同,但是各国人民的力量在决定着各自国家的发展命运。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中国的改革,如果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思想,一切改革都要着眼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凝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

另一方面,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组织人民、为了人民、团结人民、保护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夺取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直至在神州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代表人民,历经曲折探索,夺取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建成了独立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然代表人民,历经三十多年不懈努力,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只有继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才能找到改革的力量之源,才能认清领导我国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继续推进中国的改革大业。

(四)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

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对于我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意义十分重大。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此,一方面,习近平强调要立足实际、独立自主。他指出:“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10]对于今天的改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另一方面,习近平又说:“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5]

(五)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统一

习近平明确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1]P68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始终坚持了“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基本方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才取得了如今的巨大成就。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首先通过典型试验取得局部经验,然后经过科学总结,得出规律性认识,然后按规律进行顶层设计,制定政策在全国推行。这既是认识论的一个过程,也是实践论的最后归宿。“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都是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和重要环节,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或缺,不可偏废,不能畸轻畸重。两者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取得实践成果;都是实践的一部分,也都接受认识的统领;都是方法论的一种。我们一定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统一,强化对“摸着石头过河”所获取经验的研究评估,对看准了的、实践检验为有效的办法,尽快完善后予以推广。这是过去改革三十多年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今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方法。

综上所述,中国的改革影响深远,探索中国改革的规律不仅对中国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而且将产生世界性的影响。习近平对中国改革规律的探索和运用,对于我们如何去进一步探索和运用中国改革规律指明了方向。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6-09/04/content_1709677.htm.

[6]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1-01.

[7]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9-30.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赵凌云,苏娜.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重要论点[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4/1215/c385475-26207084.html.

[10]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021/c64094-28798445.html.

(责任编辑:朱文鸿)

Xi Jinping’s Exploration i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aw of Reform

HU Xue-ju;LI Hou-qiang

(SichuanAcademyofSocialSciences,Chengdu,Sichuan610072,China)

The reform of China is matchless in the world in respect of the hardship of tasks,the magnitude of scale and the brilliance of achievements.Systematically summing up the unique and enriched practical experiences of the reform and understanding the inherent law is of much importance.Nowadays,there have been conditions for our party systematically exploring in the law of reform.For this purpose,Comrade Xi Jinping has timely called up us to explore in the law of reform,and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is field personally.For instance,he explicitly discussed the recovery nature of the reform,the connectedness of the object,the people orientation of the subject,the openness of conditions,the sharing nature of achievements,the periodicity of the process,the increment of difficulty,and so on.Meanwhile,Comrade Xi Jinping also sets an example for us in applying the law of reform.

Xi Jinping;law of reform;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the reform

2016-04-20

胡学举(1965—),男,重庆大足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编审,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后强(1962—),男,重庆云阳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政策学。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邓小平对改革规律的探索及启示”(项目编号:16XKS004)的阶段性成果。

D61

A

1674-0599(2017)03-0059-06

猜你喜欢

规律改革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观察比较 寻找规律
改革之路
先找规律再解答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