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催眠在教学中的应用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例

2017-01-24张伟诗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首因效应权威

□张伟诗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试论催眠在教学中的应用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例

□张伟诗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基于实践反思和文献整理,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载体,概述催眠理念、催眠理论和催眠技术,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催眠效应激发学习、多种意识状态轮流学习和多次引导发展教育神经学习。事实证明,博采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法之长的催眠教学应用对教与学的影响是深刻而积极的,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基础性和实证性研究,促进与教学相关的心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催眠教学

催眠在教学中的应用,自二十世纪初便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法国临床催眠权威让内(Janet P.)自1902年始,就在法兰西学院开展催眠教学及治疗。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科学院院士赫尔(Hull C.)在耶鲁大学进行长达十多年的催眠试验与教学探索。其后,六七十年代,保加利亚教育学家洛扎诺夫(Lozanov G.)创立了暗示教学法,更是将催眠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向高潮,并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可。

催眠在教学中的应用,重点聚焦于多种催眠手法对学生学习的激发,以及学生如何在多种意识状态下轮流学习,同时有助于积极教育神经的塑造等,这些重点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探讨催眠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更多途径上获得心理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从更多角度对学生学习进行再审视,从而完善和提高相关教学策略等。

一、催眠概述

现代临床催眠先驱John Watkins于2009年撰写题为《催眠:七十年的惊奇之旅却仍然不知它为何物》的文章,表达了他对催眠的实践和思考。[1]该文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当下研究者对催眠发生机制的探索及其复杂性的默认。

(一)催眠理念。催眠理念是催眠思想的简洁表述,从古至今一直深深植根于催眠现象之中,指导着催眠理论和催眠技术的探索、应用和发展。顺其自然、关注反应和具身认知是催眠的核心理念。

顺其自然强调催眠的艺术表达,关注催眠发生的顺时、顺境和顺势。关注反应强调催眠的合作共赢,关注良好催眠关系的发展特别是被催眠者对催眠的反应。如果被催眠者反应不大,则需要催眠者调整催眠思路和催眠策略。具身认知强调催眠的身心一体化,关注身体对心理影响的同时,也关注心理对身体的影响,比如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西方的“麦克白夫人效应”(Macbeth Effect,指试图通过洗手减轻内心罪恶和恐惧)等均蕴含丰富的具身思想。具身认知指“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2]“把认知置于环境和身体的整体背景中,强调身体构造、身体状态、感觉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特殊通道等生理和生物因素对认知的塑造和影响”[3]。耶鲁大学Angier“通过冷热咖啡实验证明身体触觉影响认知判断”。[4]有趣的是,现代西方学者还用先进科学仪器证明了古人具身认知的正确性,比如Stuart等“用fMRI扫描发现,催眠暗示引起的疼痛体验和经典疼痛体验所激活的丘脑、前扣带回皮层、前额叶和顶叶等有密切的联系”[5];Derbyshire发现“催眠暗示产生的疼痛与真实的生理疼痛在脑皮激活是一致的,而且被催眠者对两种疼痛的主观报告没有差异”。[6]这些充分说明,催眠具身认知是与生俱来的:心智的即身体的、身体的即心智的。反过来讲,躯体化或心理异化正是具身认知实践性的证明。

(二)催眠理论。催眠理论是催眠现象系统而抽象的规律论述。其代表性观点有催眠之暗示论、解离论、状态改变论和特殊睡眠论等。暗示论认为,暗示的本质是观念运动,即被催眠者接受催眠者所给予的观念,并转化成自己的现实动作,具体到神经方面指知觉的神经冲动转化为运动的神经冲动,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动作。在催眠状态下,暗示的观念运动更为强烈,治疗效果也更好,缘于无关或矛盾的观念都被抑制了。解离论认为,当某些心理活动与正常意识活动产生分离后,将被压抑,而催眠总是促进了这种分离的加剧。希尔加德用著名的冰水实验给予证明,身体的疼痛和认知的疼痛是可以分离的,同时提出“隐秘观察者”概念。隐秘观察者无论在清醒还是在深度催眠状态下,都能对外界事件保持独立的观察和记录。艾瑞克森(Erickson M.)倾向于将催眠视为意识状态的改变,即“参考框架和信念的暂时改变”[7],而巴甫洛夫则认为“(催眠)介于清醒和睡眠的中间位相,表现为(脑皮层)不同范围和不同强度的抑制”[8]。此外,还有催眠之角色扮演论、神经疲劳论和病态论等。2014年,美国心理学会催眠分会(APA Division 30)组织专家学者重新对催眠进行定义,统一为“催眠是一种涉及到集中注意、减少外围影响,并且能够加强对暗示的反应能力的意识状态”。[9]

尽管上述催眠理论各异,但所指导的催眠实践却具有实效性,即被催眠者在被催眠干预之后能够发生积极的转变。基于长期治疗实践,结合相关理论阐释,将催眠简要概括为:建立于需求上,通过系列手法,引导个体在意识状态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并且使心理现象能够根据意识状态改变的程度而发生相对应的躯体化或心理异化。其中,心理现象的躯体化指语言引导转化成生理表达,心理异化指向心理现象的非正态改变。个体在意识状态改变的程度越多,躯体化或心理异化速度越快、效果越好,即“主动性反应降低、注意层面趋窄化、旧记忆还原现象、知觉扭曲和幻觉、暗示接受性增高、催眠中角色扮演和催眠中经验失忆”[10]等特征明显。但是,对于临床应用而言,并非催眠程度越深越好,而是该催眠深度是否与病症治疗具匹配性,即意识状态改变的程度只要能治愈疾病,则为最佳。其他领域的应用,具类似逻辑。

(三)催眠技术。催眠技术指引导来访者进入、保持、加深或唤醒催眠状态,同时促进被催眠者身心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常用的催眠技术包括暗示、放松、想象、超载、焦虑、保持、验证和唤醒等。其中,每个技术均包含更为细化的技术,比如暗示可细化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正向暗示、负向暗示、内容暗示、过程暗示、催眠后暗示、隐喻型暗示和混乱型暗示等,而放松也包括肌肉放松、神经放松和脑皮放松等。具体催眠技术的运用将依托下述具体应用而展开。

二、催眠在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为载体,探讨催眠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指的催眠,并非狭义上的恍惚催眠。而广义上的恍惚催眠与清醒催眠,涵盖了催眠理论、催眠理念和催眠技术等在教学上的应用,这符合艾瑞克森所指“带来深刻影响或改变的,可称之为催眠”的标准。

(一)多种催眠效应激发学习。催眠的发生,首先是基于良好的催眠关系。因此营造良好的教学互动可从以下几种催眠效应展开。

1.首因效应及其操作。首因效应指最初的信息对个体形成强烈影响,在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教学的首因效应,关注初次授课时学生对教师及其教学的积极反应,包括认知和评价等。首因效应的催眠逻辑可以归纳为:首先呈现有魅力的,促成情感和认知的首因效应——新鲜,其次激发具身体验,促成身体的首因效应——深刻,最后留下想象空间,促成意志的首因效应——可持续。

《大学生心理健康》首因效应的具体操作,表现为笔者利用第一堂课的前半段时间,让学生以集体形式,体验催眠状态和观看科学催眠演示。当学生较为深入地体验到心理现象之躯体化和心理异化,包括催眠麻醉、痛觉丧失及催眠幻觉及催眠后暗示等,一般都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冲击和情感触动,并带来较长的积极影响。根据多年多届的学生反馈,其自发地了解催眠、探讨心理健康,往往是基于催眠体验这种“奇妙带点恐惧”的首因效应。

当然,催眠只是首因效应的一种方式,也可根据学科不同而改变,只要其符合首因效应的新鲜、深刻和可持续性即可。比如神州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上物理课,尽管五个实验并无新颖性,但在太空中给予真实呈现和验证,就带有强烈的首因效应。又比如,在摄影课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第一时间拍照、上传、检验和作业练习等,也可引发较好的首因效应。

2.权威效应及其操作。权威指个人或组织在大众心目中具有使之信服的力量和威望。权威效应即权威通过暗示或明示等途径带来的影响。临床催眠治疗权威巴伯(Barber T.)等人指出,催眠师的权威越高,被催眠者的动机卷入就越大,则催眠效果越好。教学上同样如此,因为“教师权威与教育影响力之间具有近似对等的关系。越是具有威信的教师其非权力性影响力越大,越是具有权威性的教师,其教育影响力也越大”。[11]洛扎诺夫“让两个小组的学生背诵同一首诗歌:其中一组被告知诗歌出自某著名诗人,而另一组学生并不知作者为何人。实验结果表明,知道作者的小组记忆明显优于另一组”。[12]这就是权威效应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权威效应的具体操作,可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课堂上的权威呈现,比如介绍此前较为成功的课堂催眠体验,激发学生的动机卷入。当那些怀着半信半疑和阻抗态度的学生也被导入深度催眠状态时,权威效应在某种程度上被激发。其次,是课后的权威影响,特别是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激发心理潜能时,能够给予权威阐释和权威引导,效果一般也较好;另外学生群体关于教师积极评价的相互暗示,也可产生一定的权威效应,这属于催眠技术间接暗示的运用。第三,是日常教学互动的权威暗示。高校老师在学生的认知观念里具有天然的权威影响力。因此,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巧妙利用这一特点,有意无意给予各式各样的、良性的权威暗示有助于权威效应的延续。

在其他学科中,教师的权威性越强,学生的专注度、接受度和持续度自然同样越高。比如鲁迅先生讲授中国小说史,虽平铺直叙未有太多技巧,听者却专心致志、津津有味;李昌钰先生讲解刑侦技术,同样受到听众的热烈追捧。除了教师的专业权威外,也可以把权威人物的观点编成教材,形成教材的权威效应。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可以形成权威效应,即当教师无法成为专业领域的权威人物时,可以在人格魅力上成为学生敬仰的权威人物。“现代教育需要教师权威由‘外在依附’”向‘内在生成’转化,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师、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生成的需要。”[13]

3.困惑——顿悟效应及其操作。困惑效应主要指向顿悟的发生。困惑也称混乱技术,由艾瑞克森首创。吉利根(Gilligan S.)认为它“是识别被催眠者的表达模式、中断或超载这种模式、增强困惑与利用困惑,进而实现催眠”。[14]当来访者无法对当前状态做出合理评估时,意识就会发生困惑,这时潜意识模式就会被激活,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取代意识。这种解离倾向的状态有助于顿悟的发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困惑——顿悟效应的具体操作,可利用千变万化的小故事、借助流畅转变的语气语调及答疑解惑时非告知性的引导与启发等来实现,比如笔者教学中的一个催眠案例:某男生因为父母离婚而异常痛苦,不知该如何让他们复合,前来咨询。依具体情况,笔者给他两块磁铁,让他自由摆弄10分钟(激发困惑),然后将他导入催眠状态(排除意识的干扰,脱离原来的思维框架,即解离),让他在催眠状态下进行同极和异极磁铁的拼接,不久他从催眠状态中醒来,微笑着说他突然想明白了(顿悟产生)。或者,对学生所苦恼的共性问题——所在环境不是想象中大学模样,可采用隐喻故事应对。首先顺应学生情绪,给予无关故事的困惑,然后意味深长地阐述关键故事:沙子不小心进了蚌壳,彼此都很难过。这时,沙子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抱怨,跳出蚌壳,要么放弃抱怨,继续呆在蚌壳,但需要改变一些东西。后来,有很多沙子和蚌的关系变好了,蚌开始用自己营养一部分将沙子包裹起来。这样,沙子换了新装,蚌也不再不舒服。再后来,蚌壳内的沙子变成宝贵的珍珠,而蚌壳外沙滩上的沙子还是沙子……①

这里,原型激活在困惑——顿悟中起关键作用,因为“它是顿悟解决的重要因素”[15],其基本催眠原理在于抑制意识层面多余的干扰,同时适当激活潜意识的参与。上述的磁铁和关键故事即起着原型激活作用。原型激活利于大部分学科困惑——顿悟效应的发生,比如在化学学科中,“学生的困惑为:如何使煤矿中的照明灯不易导致瓦斯爆炸,则原型可为:萤火虫体内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两种物质在水中混合,经过化学反应,发出生物冷光,不产生热量”。[16]类似这样的问题与原型,可频繁抛出。有些不必当场给予解答,经过一段时间动机卷入的酝酿,学生更容易产生顿悟。

4.暗示效应及其操作。暗示是催眠的核心技术。伯恩海姆认为,暗示疗法会被所有医生认可和使用,成为现代医学最辉煌的成就之一。暗示应用于教学最为著名的是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把认知与情感、分析与综合、有意识和潜意识相结合,配合音乐背景,激发学习者潜力,大幅提高教学效果。”[17]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暗示效应的具体操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恍惚催眠状态下的暗示,一种则是清醒催眠状态下的暗示。前者通常将学生导入深度催眠状态后进行,这种状态正是心理现象异化的活跃期,给予学生积极暗示将有助于消极心理的缓解,或者对于仅仅前来催眠体验的学生,给予春暖花开、生活美好等形象化的后暗示,也能为其学习生活带来较长的良好影响。后者应用则较为灵活,较少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比如艾尔曼(Elman D.)的清醒催眠试验,正向暗示学生们手里的鸡蛋已经发臭(事实上是完好的),味道极其难闻,结果学生们都露出真实的厌恶表情。这说明,教师的暗示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笔者在课堂上较常使用的是反向暗示,比如“暗示学生总是难以承受挫折,只要他人一嘲笑,他们就会跌倒”。结果往往与之相反,根据学生的反馈,他们在面对嘲笑时,反而更加勇敢与坚强。

如同巴甫洛夫所指出的“暗示乃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暗示在其他诸多学科的应用是广泛且有效的。比如在体育竞技中,张忠秋等“以中国国家跳水队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10m跳台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暗示等心理训练促进运动员更好地发挥竞技水准”。[18]在市场营销中,暗示是一种较好的促销手段,孙瑾等发现“低专业化水平的消费者(大学生)更倾向于根据暗示性的品牌名字做出决策,同时更喜欢暗示性的品牌名字”。[19]而Vicary经典的“可口可乐潜意识广告”实验,在一个半月内使电影院门口的可口可乐销量增加57.7%、爆米花销量增加18.1%,亦是同理。

5.其他效应及其操作。萨宾等提出“催眠是一种角色扮演,反常的行为可理解为被催眠者充分相信某个情节而沉浸其中的信任想象”。[20]因此,催眠的发生只是社会环境所激发出来的结果,可称之为社会认知角度的角色扮演效应。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中,心理情景剧是一种较好的角色扮演,能够有效解决常见的适应性心理问题。事实上,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模仿,英语教学中的场景模拟和法学教学中法庭再现等都可归之于角色扮演,只不过教师在专业指导、氛围塑造和动机激发等方面是否到位存在一定差别。

(二)多种意识状态轮流学习。多种意识状态轮流学习,指意识状态和意识替代状态的学习。其中,意识状态学习指正常情况下的清醒学习,方式上并无学科差异,强调知识累积和答疑解惑等;而意识替代状态学习包括内隐学习和催眠状态学习等。

1.内隐学习。内隐学习指“个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后某些行为的学习(与催眠后暗示类似),具有自动性、概括性和无意识性”[21]。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内隐学习,可从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积极内隐态度的学习。教师对价值的表达或对事物的评判,应尽量呈现积极倾向,潜移默化促使学生习得同样积极的内隐态度,促使其在“在负性情绪诱发情境下,也会自动化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22]其次是积极具身倾向的学习。比如,在讲解心理压力应对时,除去常规内容讲授和脸部表情传达外,可加入形象化的肢体表达:握拳锤击“压力”,因为“握紧拳头提高男生的坚定、自信和自尊感,握拳头的身体状态改变了学生的自我概念”。[23]第三是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内隐学习,比如刻板效应的去除,惯性思维的反向表达以及具身认知角度的人际交往等,都将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语文、英语等学科主要表现为语法规则的内隐学习,即难以描述的语感但却有助于听说读写。在吸毒方面,内隐学习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对于毒品的内隐态度越积极,吸毒者在治疗过程中复发的可能性越大”[24]。在法律方面,内隐学习得来的种族偏见会影响法官在法庭上的判决,不过,这种偏见带来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被减弱或消除。[25]

2.催眠状态学习。催眠状态下的学习主要指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潜能的挖掘等。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而言,催眠状态下的学习独具特色,因其他学科较少强调催眠状态,同样也较少强调催眠状态下的学习。

首先,通过系列催眠技术,将学生导入催眠状态后,进而在催眠状态下进行心理问题的解决,促进心理健康的提升。比如,心理咨询中的催眠“可有效缓解考试焦虑”[26]“改善强迫症症状”[27]“联合音乐疗法则可降低分娩疼痛”[28]“联合认知行为可治疗饮水恐惧症”[29]等。另外,在心理治疗和医学应用方面,催眠“可提高脊椎独立功能”[30]“联合针灸可治疗冠心病”[31]“联合药物可治疗幻肢痛”[32]以及“恢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33]等。在教学中,笔者亦长期利用催眠帮助大学生解决相关身心问题。

其次,同样通过系列催眠技术,将学生导入催眠状态后,进而在催眠状态下进行潜能挖掘,比如自信激发、意志坚定、疲劳缓解或学习动机提高等。崔立中等“在催眠缓解学习疲劳方面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简易自我放松催眠可以有效缓解学习疲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认知水平。”[34]同样,在心理健康的教学中,较常结合个体催眠和集体催眠,开展积极心理元素的激发与保持,比如全班男女生在冬天进行高频率的冷水浴就是潜能的激发,这种具备一定难度的挑战在他们之前的生活学习中并不常见。

催眠状态下的学习,在侦查领域的应用,常见于催眠状态下的记忆挖掘。桥奇拉(Chowchilla)绑架案即为催眠帮助被害人回忆且迅速破案的经典。1976年7月,美国桥奇拉26名小学生和1名司机被蒙面夕徒绑架并埋于采石场下。后来司机和2名学生顺利出逃。在克罗格(Kroger W.)博士的催眠下,除了歹徒车牌的一个数字外,司机回忆出车牌号(尽管数字的次序颠倒)及大部分过程。警方据此线索,迅速将歹徒抓捕归案。此外,以色列公交车炸弹案,也是一例通过催眠目击者获取重要证词且成功破案的经典。山坡扼杀者案则属于对犯罪嫌疑人的催眠,催眠者是司法催眠专家奥恩(Orne M.)。

(三)多次引导发展教育神经学习。教育的艺术化研究已经传承几千年,而教育的神经科学研究则于近期刚刚兴起。“教育神经科学是第二代认知科学对人的具身认知进行认识深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不同层面研究以整合态势来研究教育情境中的认知过程及其发展的当然结果”[35],“是探讨心理学、教育学、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关学习的聚合研究”[36]。

笔者认为,教育催眠研究和教育神经研究具有同质作用,只不过侧重点稍有不同而已。“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由于身心的一体特征,改变身体的运动方式可能会促进心理的改善,治愈包括抑郁症、失眠、孤独症等在内的等多种心理疾病。”[37]对此,教师应创造一切条件激发学生体验感,进而在具身认知、具身情感和具身意志等方面建立起积极的条件反射,因为“认知既是具身的,也是嵌入的,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环境,构成了一体的认知系统”[38]。

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在内的大部分学科,均适宜采用多次引导发展教育神经,因为教学规律是共享的,学生的身心现象也是具共性的。

1.课前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能够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建立积极的条件反射,有效传达积极价值观以及关注学生所关注等,在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均可拉近师生距离。这是催眠核心理念在教学上的具体应用。

2.课中不断创造喜悦与焦虑的交替,利于生理记忆与思维创造力的激发,因为安全的焦虑状态有助于催眠的发生。喜悦的作用在于保持课堂活跃度,焦虑的功能在于激发学生参与度。卢家楣等研究表明,“状态焦虑对学生的创造性有显著影响,即状态焦虑低分组在创造性测试的总分上明显高于状态焦虑高分组,且主要体现在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方面”。[39]当然,幽默在其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课后设计具备想象空间的思考题,激发兴趣与焦虑,这也是催眠核心理念在教学应用的体现。比如“学习心理”一章,在观看大猩猩学会人类1000多个单词并准备传给后代的新闻报道后,提出思考问题:“动物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发?今后是否可能发生1000个单词引发的物种大战?”。又比如,从众效应的课后作业是“请在食堂里证明从众效应,同时创作一个新的从众实验,并拍成纪录片分享”。这些有趣兼具挑战的思考题总会给教与学带来微妙的喜悦。

4.课程安排方面,掌控整个学期和每堂课的教学节奏,始终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合理卷入。整体而言,开学初创造首因效应,期末发展近因效应,期中激发新奇趣,具体到每堂课亦如此。教师要能艺术化地把控教学设计和教学互动,使学生不断处于兴奋和安静的节奏交替中,并伴随思考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于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均乐此不疲。

三、结语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为载体,探讨催眠在教学中的应用,挖掘催眠教学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有助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尤其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但此应用尚存不足:首先是催眠本质的解释尚未达成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催眠广泛而深度的推广及应用;其次,尽管催眠理念不难把握,但结合催眠技术的实践,对其他学科教师是一种挑战;最后,历史残留的巫术色彩和当下夸张的表演宣传等,为催眠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今后,应当更加注重催眠教学的基础性和实证性研究,比如催眠对学生内隐价值观的影响或催眠状态与清醒状态下的记忆比较等,进而探寻催眠教学基本规律,凝炼催眠教学应用特色,同时借鉴互联网思维,探索MOOC等形式的催眠教学翻转,最大限度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心理资源利用及教育终极目标。

注释:

①大部分学生报告对该故事的反馈良好。经多次观察,反馈良好的学生言行一致,行为也有较大改变。

[1]John G.Watkins.Hypnosis:Seventy years of amazement,and still don't know what it is![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2009(2).

[2]叶浩生.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5(4).

[3][38]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5).

[4]Angier,N.Abstract thoughts?The body takes them literally[M].The New York Times,Feb.2010(2):159.

[5]Stuart,W.G.,Derbyshire,W.G.,Whalley,V.,Andrew,S.,& David,A.O.Cerebral activation during hypnotically induced and imagined pain[J].Neuroimage,2004(23).

[6]Derbyshire,W.S.Hypnosis and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suggestions[J].Pain,2008(34).

[7]Erickson,M.H.,&Rossi,E.L.Hypnotherapy:An exploratory casebook[M].New York:Irvington,1979:3.

[8]巴甫洛夫.条件发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49.

[9]Gary,R.E.,Arreed F.B.,James R.C.&David S.Advanc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the revised APA division 30 definition of hypno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linical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2015(1):1-9.

[10]周爱保,王志丹.认知神经科学视角的催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4).

[11]胡朝兵,张大均.论教师的权威、威信与教育影响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6).

[12]廖坤.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的技术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6).

[13]张良才,李润洲.论教师权威的现代转型[J].教育研究,2003(11).

[14]吉利根.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理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209.

[15]张庆林,田燕,邱江.顿悟中原型激活的大脑自动响应机制:灵感机制初探[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

[16]罗俊龙.创造性思维中原型启发促发顿悟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2.

[17]李志厚.暗示教学法研究:历史、现状与启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18]张忠秋,赵国明,刘运洲等.中国跳水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心理训练与监控[J].体育科学,2009(11).

[19]孙瑾,张红霞.品牌名称暗示性对消费者决策选择的影响:认知需要和专业化水平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2(5).

[20]William C.Coe,Theodore R.Sarbin.Hypnosi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Contexualist[M].Annals of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77(10):2-13.

[21]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2(8).

[22]刘俊升,桑标.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3).

[23]Schuber,T.W.,&Koole,S.L.The embodied self:Making a fist enhances men's power-related self-conception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45).

[24]Marhe,R., Waters,A.J., van de Wetering,B.J.,&Franken,I.H.Implicit and explicit drug-related cognitions during detoxification treatment are associated with drug relapse:An ecologicalmomentary assessmentstudy[J].Journalof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13(1).

[25]Rachlinski,J.J.,Johnson,S.L.,Wistrich,A.J.,&Guthrie,C.Doesunconsciousracialbiasaffecttrialjudges? Notre Dame Law Review,2009(3).

[26]周爱保,姜艳斐,袁彦等.团体催眠对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改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5).

[27]耿艳萌,许志鹏,吴长海.催眠疗法治疗强迫症[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1).

[28]时兆芳,时风英,李丽敏等.音乐联合催眠治疗用于产科镇痛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5(8).

[29]孙家果,朱红梅.催眠及认知疗法治疗饮水恐惧症一例报告[J].精神医学杂志,2008(2).

[30]周琦,刘威,李明等.催眠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10).

[31]李献,郑强荪,宋胜云等.催眠针法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及血浆ET、NO改变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2).

[32]潘成英,王宏燕,张彤玲等.催眠联合药物治疗难治性幻肢痛的个案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2).

[33]王志超,林举达,刘庆荣.催眠恢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

[34]崔立中,朱国康,程顶.简易自我放松催眠对学习疲劳的缓解作用[J].心理科学,2009(2).

[35]胡谊,桑标.教育神经科学:探究人类认知和学习的一条整合式途径[J].心理科学,2010(3).

[36]王亚鹏,董奇.学习神经科学: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J].教育学报,2012(4).

[37]Eriksson,S.,&Gard,G.Physical exercise and depression[J].Physical Therapy Reviews,2011(4).

[38]卢家楣,贺雯,刘伟,卢盛华.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6).

G441

A

1674-3040(2017)05-0094-06

2017-05-22

张伟诗,浙江警察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和公安教育。

杜文曌)

○公安改革研究

主持人:潘晶安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首因效应权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首因效应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