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繁荣之游说
——《 繁荣的真谛》阅读笔记

2017-01-24◎铁

中国领导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游说真谛资本主义

◎铁 凝

理性繁荣之游说
——《 繁荣的真谛》阅读笔记

◎铁 凝

《繁荣的真谛》以简明易懂、活泼幽默而又睿智深刻的方式,给非经济学读者讲解美国现有经济制度的惊人缺陷,分析其纠缠不清的政经体制的变化本质,并以新奇、洞见和富有创造性的观点提出诸多方面政策建议,通过阅读此书,获得比较分析的视野,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更明智地认识世界。

繁荣的真谛;理性繁荣;平民主义;裙带资本主义

《繁荣的真谛》的作者路易吉·津加莱斯( Luigi Zingales )生于意大利,曾亲眼见证了裙带资本主义、腐败盛行对一国经济的致命伤害。20世纪80年代,他来到美国学习经济,并致力于研究什么样的制度能带来持续的经济繁荣。那时候的他发现:在美国,成功并不是靠运气或出身,而是源于努力的工作。美国独特的历史和资本主义模式,使穷人也能跨入在全球看来相对富有的行列。但是,过去十年,游说集团和政界内部人士相互织成关系网大捞好处,挣扎中的中产阶级无奈地看着毕生储蓄因房地产泡沫破裂而湮灭。银行利润屡创历史纪录,却要花费纳税人的巨资救助,赢家通吃型经济挤压了中产阶级,恶化了收入差距和社会流动性。美国正在逐渐滑向南欧式(意大利)裙带资本主义——扶持大企业而非扶持市场,关注朋党利益而非民众机遇的腐败政客操控了政治和经济。

作为芝加哥大学企业家精神和金融学讲席教授,公司金融和公司治理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以及欧洲公司治理委员会研究员、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津加莱斯力图通过本书的写作,能够影响政府和公共舆论,打破上述“非理性繁荣”局面,找回繁荣的真谛,或说美国经济兴旺的天赋,即:民治、民享、民有的自由开放的竟争市场体系。

《繁荣的真谛》旨在倡导一种特定的社会变革,在这个意义上,作者认为也可将其看成一种游说。游说是什么?约翰·肯尼迪( John F. Kennedy )即使在提议限制游说者权力时也承认,“在很多场合,游说者是技术专家,有能力用清晰易懂的方式把复杂而困难的议题解释明白。”从广义上讲,游说是指任何的意见倡导活动。作者同时尖锐指出,游说产生的大多数好处是源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如果缺乏此类竞争,游说亦可以成为合法的腐败。

关于写作动力

津加莱斯受过的学术训练使他对美式资本主义及其缺陷有些独特的理解,然而本书写作动力却来自另一段经历。“对美国来说,我是一名外来移民,1988年从意大利乔迁至此,是因为我想逃离那里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制度。意大利人发明了‘裙带主义’这个术语,并完善了‘任人唯亲’的概念,至今仍深陷其中。”能否获得晋升取决于你认识哪些人,而不是你会做哪些事。在意大利,哪怕是急诊科的医生要获得晋升也是以他们的政治忠诚度为根据,而非技术能力。年轻人受到的告诫不是要努力学习,而是去给有权势的人拎包以获得某些好处。……这些事情让他意识到意大利并不适合自己。6年后,他得到了芝加哥大学的终身教职。如果在意大利,这个过程可能要花费两倍的时间。“我能够从事一份职业,无须靠家庭关系去做交易,乃至被迫要去奉承那些只不过有些老资历的人,甚至包括保护生命。因此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我完全绝缘与美国的政治话题。……可是来到美国后不久,我已开始注意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场景,仿佛过去看过的电影在眼前重演。”

作者列举了两个案例:1998年对当时最大的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救助,以及小布什时代,2000年对进口钢铁征收官税来保护本国制造商,给某些企业特殊优待以恢复其利润水平。他目睹的则是美国的金融业在向意大利式的裙带资本主义体制转变,甚至在某个方面,美国的情形还更加糟糕,因为与意大利人不同,美国人不能把所有罪责都归咎到一个人身上。……裙带主义压制言论自由,打击学习进步的动力,破坏职业发展的机遇。作者站在自由市场经济坚定信徒的立场,呼吁变革,在坚信美国人对竞争的力量有着强烈的共同信念的前提下,论述竞争是进步的巨大源泉。改进经济制度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的竟争。其他许多国家的民粹主义会带来煽动家和独裁者,而美国却有着保护弱势群体的积极平民主义传统。这种平民主义血脉极大地促进了美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可以继续做出贡献。

关于平民主义的时机

“需要人们依靠政治关系,而非市场业绩来致富的资本主义,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不公平和腐败的资本主义。”大多数平民主义运动都带有实现收入再分配愿望的特点,引发平民主义运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分配不平等、中产阶级的困境以及对精英阶层的不信任,作者认为在当今的美国都出现了。“不过只有当市场失去了配置收入的合法地位,或者说被大多数人视为不公平的情况下,平民主义才会对自由企业制度的生存真正构成威胁。”大多数美国人相信市场的力量,但对大企业的影响感到担忧。问题不是大企业本身,而在于拥有政治权势和垄断地位的大企业;问题也不是政府本身,而在于具有侵略性和腐败性的政府。

“私人企业失灵经常是由于政府的不当干预,给其提供补贴或特殊的垄断权;政府失灵则经常是由于它被私人利益集团所俘获。我们到底应该归罪于政府还是私人企业呢?两者都不对,因为这些问题都是糟糕的制度的表现:裙带资本主义。”作者在敲响裙带资本主义在美国癌变的警钟时,提出在其扩散前与之斗争的纲领,他的出发点试图既忠实于美式资本主义精神,又融合了其中最优秀的平民主义传统。比如在20世纪初,对裙带资本主义的回击是增强政府监管力。但作者认为今天,政府在太多情况下会成为问题的一部分,而非解决办法的构成要素。作者强调竞争的力量,认为缺乏竞争以及由政府补贴造成的扭曲,是美国今天遇到的所有经济问题的主要根源。

关于群体思维于裙带金融体系

社会心理学家欧文·詹尼斯( Irving Janis )曾言,高度密集的群体经常在没有严格验证的情况下得出一致意见,他将此类现象称为群体思维。群体思维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群体成员希望尽可能减少内部冲突,特别是当这样的群体有着对外的优越感时,因为任何企图挑战内部共识的人都有可能被排斥出去,失去群体所赋予的优势地位。

在历史上,美国通过良好的原则和幸运的决策对金融业形成了制衡。但随着金融体系势力的增强,其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在过去10年,我们的金融业变得过于集中和强势。当毒品成瘾者在戒毒过程中出现危险时,我们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但我们也断不能给他提供可以消费一整年的毒品——而这就是美国政府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所干的事情。该计划为了有权势的游说集团的利益而对毫无防范的纳税人进行掠夺,它不仅代表华尔街对主街的胜利,也代表游说街对美国其他群体的碾压。”

关于信任、道德与经济学

“经济生活中的信任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通过交往历史形成的个人信任,通常是发生在父母、朋友或密切的商业伙伴之间。”这种信任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它能帮助相互之间已建立起信任的人,也会伤害被排除在群体之外、甚至遭到歧视的人。个人信任对早期的经济发展有利,但是当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要求原本疏远的个人和群体进行沟通和交易时,它又会制约发展。“第二种形式的信任——普遍信任——更为重要。这是一种对于群体或社会中的随机成员的信任,对于不曾认识乃至不见得会再次遇到的人的信任。”这种信任能促进市场发展、交易繁荣和文明进步。意大利南方以及大多数欠发达国家所严重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信任。

大多数经济学家畏惧道德一词。作者写道:“在每个人都为狭隘的个人利益忙碌时,大多数市场机制能有效运转,但这并不表示在人们只关心私利时,市场总能繁荣起来。”亚当·斯密指出,如果人们追求自己的私利,经济体系能有效运转,这个事实并不等于说人们就应该追求私利。贪婪并不是好事。真正的问题在于,当狭隘的个人利益不能带来理想的结果时,是否有可持续的社会习俗能推动人们去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我不是道德哲学家,所以在判断什么是道德、什么不是道德的问题上我没有特别的说服力。可是作为经济学家,我有能力判断哪些行为能促进社会福利,哪些不能。”

关于简约为美

作者给出简约监管的理由:“美国的立国原则是无代表不纳税。还应加上无代表不监管。”但如果监管过于复杂,民众将无法理解,也就无从在民主政治中采取正确的行动。所以说,简化监管对重建民本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简单的规则又许多好处,其中之一是能加强问责性。复杂的规则即使在最好的环境下也往往难以执行,如果执行机构被俘获,甚至会完全失效。

“竞争要想实现奇迹离不开规则,但利用糟糕规则的企业也会带来扭曲市场的结果。”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好的规则?如果担心监管部门、政界、学术界被俘获,则很难想象如何能用政府的权力来限制经济霸权对政治的影响。药方可能比疾病更坏。本书提出的多项建议试图解答这一谜题,其目标始终集中在减少政府的经济干预上,而且必须保证带来更好的效果。例如完全禁止政府补贴将扭转政治生态关系,给裙带主义沉重打击。企业的游说活动将转向对税收的监督而非争夺政府补贴……从历史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民主治理机制在不需要大量公民参与时运转得最好。

作者期待本书能激起一场讨论,试图找回“实现美式繁荣的秘诀——以民为本的资本主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菲尔普斯( Edmund S.Phelps )这样评价《繁荣的真谛》,“借用本书,津加莱斯加入了一个人数虽少、但影响巨大的经济学家阵营,他们看到美国经济的社团主义色彩日益浓厚,资本主义精神愈益淡化。他对于我们社会阴暗面的深刻描述,还反映了更为糟糕的意大利裙带资本主义带给他的切肤之痛。”

此书是出版社“比较译丛”之一种。可以激发好奇心,开拓新视野,启发独立思考,加深对世界的理解。社会学家李普斯特曾说“只懂得一个国家的人,他实际上什么国家都不懂。”虽然我从不指望读一本书就了解了一个国家的某个领域,但至少怀有这样的愿望:通过开放的阅读,获得比较分析的视野,以使自己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更明智地认识世界,尤其在我们所处的仍然需要改革和创新的大时代。

(本文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责任编辑:李冬叶

F031.6

A

2095―7270(2017)08―0011―03

猜你喜欢

游说真谛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美国科技巨头游说政府费用大增
爱的真谛
爱之真谛
“家贫子读书”的真谛
只为找寻味道的真谛
印度应该使政治游说合法化吗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