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2017-01-23范树平刘友兆鹿平张红梅严静

价值工程 2016年35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产业结构

范树平+刘友兆+鹿平+张红梅+严静

摘要:立足梳理重塑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内在逻辑思理,以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相互作用机理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结构效益化与效益结构化;引入共生理论作为依托,将产业结构优化与用地效益提升相互协调推进作为宗旨目标,阐释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存在共生关系条件下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及共生模式,并对应提出共生优化路径导向,为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实证研究及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及参考。

Abstract: Based on card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internal logic thinking abou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taking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nd use efficiency as the starting point, in-depth analyze the structure benefit and benefit structure; introduce the symbiosis theory as the basis, and take the mutual coordination and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land use efficiency enhancement as the goal, to explain the symbiosis unit, the symbiosis environment and the symbiosis mode when the two has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ymbiotic optimal path guidanc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nd use efficiency empir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关键词:产业结构;用地效益;互动机理;共生理论

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land use efficiency;interaction mechanism;symbiosis theory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234-07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明确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正处于产业结构更新换代的时期,产业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城镇大量存量土地已被现有产业所占用,新产业要获得发展,必须有相应土地资源作为支撑。极为有限的土地是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也是产业发展在空间上的约束条件,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对土地资源配置提出新的要求,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要与产业结构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1]。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也是土地资源在产业间的重新分配过程,使得土地资源朝着结构合理、利用节约的角度发展[2]。“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服从于效率标准[3]。针对产业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保护的双重要求,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用地紧张与资源稀缺内在矛盾,如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最终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及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促进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政府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当前理论成果看,宽泛性涉及产业与土地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理论探讨相对较少[4-6],且进一步针对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深层次关系理论分析甚少;从实践成果看,产业结构[7]、用地效益[8]的单项实证成果颇多,但两者结合在一起较为少见。基于此,本研究从理论探究视角,围绕探究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深入剖析结构效益化和效益结构化的逻辑思理,借助共生理论探究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共生机理及共生优化路径,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及技术支撑。

1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一般关系分析:阐释铺垫

1.1 产业结构形成及发展

从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领域视角,产业结构指国民社会经济各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关系,通常可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其演变宏观直接表现为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9]。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两者互为作用,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保持健康有序的社会经济,对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推拉作用。可见,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与特定区域、特定时代背景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戚戚相关,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表明,不同国家、地区和城市,演变过程还可能出现次级演变过程,其驱动因素种类及贡献大小千差外别,总结梳理诸多研究成果,大致可有科技进步、消费需求、对外贸易、制度安排四个因素[10]。正是由于影响产业结构的各类要素组合在时空上存在区域产业及时代烙印,决定了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性及特殊性。产业结构发展的目标在于优化升级,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过程,最终是为了达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结合产业结构内涵阐释及影响因素考量,可进行定性或定量表征,存在复杂系统结构的有序度及不确定性动态响应规律。以经典产业经济学为代表的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及威廉·配第研究成果,从区域劳动力视角透析三次产业转移规律,提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后,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之后,总结诸多学者研究得出,产值结构方面,第一产业趋于下降,第二产业趋于上升,第三产业缓缦上升;就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趋于下降,第二产业缓慢变动,第三产业则急剧增长[11-13]。

1.2 土地利用功能及效益

兼顾地理学与经济学角度,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各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夹杂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逐步形成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双重属性。结合土地资源及其开发特性,可归结为生物生产、生态景观、资源仓储及空间承载四大基本功能,对应到用地类型考量,农用地主要发挥土地生物生产与生态景观的自然特征,建设用地运用其仓储及空间承载功能。从土地开发利用功能趋向,立足于土地自然基本特征及人类社会经济需求倾向,可概括为一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均是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及生态需求目标,分别表征对应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具有不同时代语境下的动态过程。正如已有研究总结,土地利用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作用于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综合反映[14],是经济、社会、生态等子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持续运动过程[15],与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16]。由于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同一时期,运用于土地科技水平差异,人类利用土地的能力及其需求具有差异性,土地利用效益具有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土地利用效益越高,说明满足人类需求程度越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越合理,反之亦然。区域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研究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合理、功能最佳、运行正常,目的在于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和生产率,保证土地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17]。

1.3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普适关系透析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升生活水平,进行一系列不同规模与类型的社会活动,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且相互关联的产业部门,具有类型上和规模上的产业结构;不同产业部门由于其类型特征及规模要求,占用区域规模及空间土地资源,形成为特定的用地结构,并由于其生产的产品而表现为特定的用地效益。为此,以土地资源作为基础生产要素的各行各业活动,形成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两个表现主体,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存在综合复杂及较强相互内在作用机制。①产业结构决定土地利用效益。人类活动是以生产发展为主导中心,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土地资源以开发利用为主要目的。产业发展以土地功能为依托,在土地资源稀缺供给和土地资源的多样性、适宜性的关照下,决定了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达到产业用地规模及空间布局要求。基于土地用途的多样性及主导性,不同产业部门使用同一用地的产出效益是不一样的。形成及发展的区域产业结构,对应不同产业类型的规模及空间布局调整决定占地规模及开发类型,同时决定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②用地效益影响产业结构。不同产业类型通过占用一定规模及空间布局的土地资源,输出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价值,达到人类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益诉求。投资者、政府及个体为了追求效益或利益最大化的本质目标,政府要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产业用地空间布局,企业要结合个体市场利益偏好而选择合适产业进行投资发展,以此通过利益权衡及相互博弈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及调整。

2 构建分析框架:理论基础

2.1 共生理论适用性阐述

首次提出“共生”概念是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ionDe Bary),最初应用于生物学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起逐步扩展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针对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单方或双方研究,学术界及地方部门实践界基于研究视角或所在部门利益侧重,研究成果丰富多彩、千差万别,这也同时说明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外影响因素,需要抽象到一个更高层面分析。共生理论作为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正是研究复杂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以及合作共生的模式和环境,对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相互关系具有良好兼容性及适用性,能够全面、系统、有序梳理两者之间作用机制及内在机理。难能可贵的是,也有部分学者从理论高度对统筹协调产业与用地之间关系加以研究初探,得出要在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基础上,产业与用地要衔接协调发展,特别注重土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及优先性,不能以新经典产业经济学理论而盲目追求产业结构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土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协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度化。这恰恰是生态共生理论一个较高层次——共生模式的形成和运行过程,因此,就统筹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内容、目标和机理而言,与共生理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适用性。

2.2 研究主体框架

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共生理论为科学合理梳理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关系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方法。产业结构是由诸多产业种类并在时空上的无形组合,用地效益却是由不同用地类型发挥出来的各类效益价值体现,两者逻辑关键点在于产业必须基于占用一定空间及数量用地面积才能发展,土地资源只有介入了人类活动的各类产业才能产出效益。基于此,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共生关系,两者在时空上的衔接协调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土地利用效益提升提供健康保障及动力源泉。根据产业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双重差异,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双重发展演变,所形成的共生关系分析框架属于一种潜在预设的研究范式,突出人类在利用土地资源生产生活过程所建立的多重要素叠加而有机整体的相互作用及微观基础,在宏观逻辑与微观群体行为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此,基于实现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共生优化界面的总体目标,以单向、双向化综合梳理两者内在逻辑关系为中心,研究着眼点突出“三重关系”的共生关系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对用地效益的作用机理。按照时间时序发展维度,分析产业结构演化阶段及其特征所在,对应分析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及不同时期下对用地效益体现,以及对用地效益贡献及作用机理。从两者强弱关系上看,是正向直接反应,作用力强、效力快,可谓之为结构效益化。第二,用地效益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人的利益诉求,研究用地效益的价值重构及评判标准,探究用地效益作用产业结构路径,可谓之为效益结构化。第三,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共生。基于两者相互机理分析,按照共生理论规律对两者关系进行目标定位,紧扣共生三要素,进一步梳理两者共生关联,分析共生优化路径导向;从两者地位平等关系上看,是相向对接反应,实现两者优化协调的理想作用过程,可谓之为共生型演化。

3 产业结构对用地效益的作用机理:结构效益化

3.1 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划分

根据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产业结构伴随着社会经济及国民收入而相应变化,呈现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动态演化过程,具有鲜明的规律性。威廉·配第从不同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视角解释产业结构差异,克拉克进一步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转移阐释产业演变特征,整合形成配第-克拉克定律;库茨涅兹在配第-克拉克定律基础上,将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别在三次产业变化中进行综合分析,深入产业内部,特别是第二产业细分门类研究,逐渐形成库茨涅兹定律。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茨涅兹定律,成为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规律,一直得到延续发展。在此规律基础上,结合恩格尔定律(Engel's Law)决定需求[18]和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效应影响[19],研究得出产业间需求收入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双重差异是决定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会出现顺次转移直接原因,进一步解释上述规律形成的内在机理。西方地理学家根据劳动力比重变化,将上述产业结构转变直观地表示为所谓经济三角形(economic triangle)[20],产业发展过程简单描述就是从第一产业象限向第二产业象限再向第三产业象限弧形转移。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兹涅兹定律,产业结构的演变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低,但第二产业有上升趋势;第二阶段,前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开始下降,第二产业由缓慢到快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缓慢上升;第三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缓慢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由饱和到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快速上升阶段;第四阶段,信息化阶段,第一产业基本稳定,第二产业缓慢下降、渐趋稳定,第三产业逐步进入饱和。

3.2 不同阶段作用机理分析

审视产业结构演变的的农业化、前工业化、后工业化及信息化四个阶段,与人类社会经济及科技进步相一致,产业结构演变史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史。不同产业类型主体占用或消耗一定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生产,产出相应生产产品,满足人类精神及物质需求,针对用地要素而言,对应形成不同产业结构下的用地效益。用地效益的评判标准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求或欲望为出发点,且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及科技发展而不断调整,需有一定的用地效益与其相照应。从人类需求及社会技术进步的总体趋势,紧扣产业需求弹性及比较劳动生产率,并在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及政府宏观调控的双重引导下,在以人为本的社会语境理念下,用地效益总体趋势呈现逐步上升,且更加重视生态社会化、持续协调化。随着生产要素组合差异、市场环境、政府环境等影响制约,可能造成产业发展过程中效率低下、资源浪费,降低用地综合效益,形成产业发展占地而导致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的用地格局。为便于研究,在需求层次及可持续发展关照下,用地效益可分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两个类型,从产业结构的阶段特征及内在差异,分析不同阶段下的产业结构对用地效益作用机理。

农业化阶段,以农业为中心的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较低、发展缓慢,劳动力、资本、土地集中于第一产业,但受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的现实情况,用地产出只能满足人类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处于马斯洛较低层次需求,导致产业用地的社会经济效益总体低下,而由于二三产业占比及发展缓慢对建设占地需求较少而形成区域农业及生态环境用地占比较高,土地资源开发强度较低,生态环境用地效益良好稳定。前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开始下降,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及生产效率提高,第一产业总量仍然处于提升阶段,第二产业由缓慢到快速上升并占用大量社会生产要素,但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及科技含量较大,社会平均利润率大于第一产业,产出更多、更新、更实用的产品供人们需求,对应到用地效益上,社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但由于第二产业发展而造成其自身及其配套基础设施的占地而导致大量农业与生态用地减少,以及产业发展产生废弃物,若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与消化,势必降低整个区域生态环境效益。后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及第二产业双重下降,但第三产业快速上升,遏制第二产业占地需求而第三产业占地本身较少,缓解区域生态环境占地压力,且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更高,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反哺机制,以及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伴随生态环境得到治理或改善而促进生态环境效益得到相应提高。信息化阶段,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较低并最终渐趋稳定,但是其产出总量未必降低,能够满足区域人们需求,第三产业高位饱和,产业发展结束大量占地建设而改向内部调整及挖潜,按照三产内在发展规律及其本身产业集聚效应,社会经济效益高位稳定,生态环境效益也得到逐步改善并维持较高水平,区域整体用地效益调整到最佳理想状态。上述分析,仅是假设在市场运行及政府调控一般状态条件下,结合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产业本质特征,仅从一般普适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对用地效益的作用机理,从理论高度实现产业结构效益化的概念模式分析。

4 用地效益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效益结构化

4.1 土地资源的功能判识

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相对固定性和一定时期内的质量相对稳定性,决定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可更新性、可培育性和自然属性表现出来的季节变化周期性,又决定土地资源具有可再生资源属性。由此,造就土地构成要素的多元性,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土地社会经济属性的复杂性,以及土地资源内部互动关系的动态性。从自然属性层面并以地表面积作为衡量,土地资源总量基本稳定、不可再生,但从资源开发利用体现的社会经济价值视角,资源蕴藏量是变化的,资源价值及类型也是变化的、可更新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整治,必须建立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中,叠加于土地资源的使用功能之上的价值属性,发挥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内在功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及生态的价值诉求。按照国土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表征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保证土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的前提下,保持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或稳定的可用状态,首要条件是保有基本生态维护要求的资源存量。区域土地资源的价值容量,取决于区域资源特征和占用土地资源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同时也受区域内部土地资源类型结构及其用地功能。为了突出土地资源类型个体功能发挥,务必强调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整体功能的作用与贡献,可对土地资源进行功能分类,区别于一般土地景观和利用类型划分[22]。不同类型土地资源功能立足于土地内在作用功能,如以体现农业生产功能为主的生产用地和以体现生态功能为主的生态用地,前者包括耕地、经济林地、牧草地、养殖水面等,后者包括生态林地、草地、湿地、生态水域和绿洲,并受不同功能定位、地理区位和生态景观而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并不能一味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而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要时刻顾及自然环境条件和土地资源潜力,特别不能忽视生态环境功能价值所在。由于土地资源利用的多元综合及系统复杂性,土地资源功能类型可划分为社会、经济、生态、生产四类,但多数土地类型可以使多功能和兼功能的,如草地既可发挥生态功能,也可发挥生产功能,交通水利基础设施既可发挥社会功能,也可发挥生产功能,因此在实际类型归并过程要依据具体类型和主导功能。

4.2 用地效益的价值重构

不同类型土地资源主导功能,通过生产活动能够反映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效果,可表明生产要素的产出实现程度,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所在,能够通过效益加以衡量。土地利用效益可以作为土地利用水平的度量指标,土地利用效益越高,说明土地配置较为合理,土地价值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土地利用的水平也就越高[23]。伴随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对土地功能效用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土地所拥有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食物安全以及代际公平等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可持续理念的土地价值理论占据上风。在可持续理念下,土地价值不仅取决于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和土地的产出,而且还取决于土地对人类社会的各项功能效用因素,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Pearce)的观点,结合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价值的理论构成主要包括:实际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三个组成部分。土地实际使用价值是在其使用期限内,预期收益经过贴现计算的现值和土地使用所造成影响,具体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体现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选择价值是指土地的潜在收益价值,是为了确保今后土地资源仍有多种利用选择并获得收益的可能,表现一种对土地资源的偏好或支付意愿。存在价值是指土地作为景观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载体,为了系统存在而表现的一种支付意愿,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体现为社会效益。依据边际效用价值论,土地价值强调土地对人类的功能效用,但也不拘囿于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和土地的产出,还取决于土地对人类社会的各项功能效用因素,实现土地价值在整个土地价值体系中的复位,即土地价值不仅决定于土地的经济效用而且还决定于土地的生态效用、景观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以及代际公平等多种功能与效用。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由于需要土地的功能而引起的,用地价值照应于自然生产力的各种功能与效用。土地之于人类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要素,土地的社会功能、生态功能亦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因而其价值决定已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引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土地价值按照边际机会成本对应到土地各种功能效用的支付意愿,且随土地供需及土地稀缺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土地的边际机会成本包括生产者投入到土地中的财务成本,以及土地要素从其产品中所应该得到的利润(此部分即为传统经济学所定义的土地价值),还涵盖因某人利用土地对社会和他人造成的损失,并反映了土地稀缺程度变化的影响[24]。具体公式如下:

土地价值=边际机会成本=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边际外部成本

即:MOC=MPC+MUC+MEC

4.3 用地效益对产业结构作用路径解析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功能判识,不同用地资源具有主导性的用地效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及人地关系协调理念,重构用地效益的价值所在,据此通过土地资源在各部门配置而实现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产业活动,是建立在占用一定土地资源基础之上,通过其产出而体现用地价值以满足人们需求,实现对用地效益表达。为此,以满足人类发展需求为切入点,以土地价值为分析要素,秉持用地效益评判准绳,实现对现有产业结构及未来产业发展作用机理分析。结合不同类型用地效益诉求,探究不同用地结构而匹配到相应产业类型占地,可将用地效益作用于产业结构从抽象化概念描绘至具体化路径。为便于分析,假设用地效益进一步划分为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两大类型。用地效益对产业结构作用的基本路径,即用地效益决定用地类型下的用地结构,通过产业类型主体作用于产业结构。在此路径过程,是以人的需求作为评判准绳,以土地资源价值取向为核心,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来衡量产出效果。在持续发展理念下,生态环境效益放在首位,最终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新格局。从生态环境效益维度,积极落实区域反规划思想,严格界定不能开发占用或者适度开发用地区域,科学划分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借助开发程度而合理布局区域产业空间及其不同产业类型部门占地规模,明确区域主导产业及其空间布局,预留区域未来产业布局空间;根据产业适宜评价结果而选择合适产业布局区域,以此确保整个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提升及产业用地合理需求。从社会经济效益维度,在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容量许可的条件下,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及产业发展基础,以及国际、国家及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及产业发展政策,以提升区域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综合科学确定区域未来发展产业类型及其占地规模,通过产业规划进一步落实到区域空间格局。对应社会经济用地效益低下的产业结构,若不符合未来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计划、有步骤积极退出;若符合未来本区域产业发展趋势,要分析产业发展滞后短板,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向用地社会经济效益高的方向培育发展。对应用地效益较高的产业结构,若不符合未来区域产业发展趋势,要结合区域未来产业发展优势,循序渐渐淘汰现有产业,尽快发展未来能够弥补现有产业发展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确保整个区域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总体不降低、努力有提高的产业结构调整趋向;若符合未来区域产业发展趋势,要注重考虑产业发展生命周期,保持现有产业结构基本不变,做大做强现有产业,进一步发挥区域产业比较优势,并在用地上要积极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占地的“地根”限制。

用地效益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一方面,从总体思路上分析,要秉持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效益优先考虑,千万不能由于社会经济效益提升而牺牲生态环境效益现值及潜力值,杜绝盲目唯从市场经济而一味追求社会经济效益,特别为大力发展重化工污染产业而盲目圈地,忽视循环经济产业培育及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从措施路径上分析,用地效益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用地效益高低、产业类型差异的双重考虑下,要在市场机制主导下的政府宏观调控配合下,结合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在时间上、空间上要有预留、有缓冲,不能由于盲目追求生态环境效益或者社会经济效益,而对区域产业类型、占地规模及空间布局进行“淬火式”调整,既不能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及优化调整,又制约区域用地整体效益提高。

5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互动机理:共生型演化

5.1 共生基本要素及内涵解析

依据共生理论基础,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构成共生的三个基本要素[25]。共生的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共生系统的动态变化方向和规律。在共生关系的三个要素中,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外部条件。共生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称为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或载体,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共生界面集中体现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机理,是共生模式形成的内在动因。

①共生单元。确定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立足系统论观点,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均是在生存世界环境中的开放系统之中,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其中,产业结构是由各产业类型的某项本质特征或者产出属性而形成表达,用地效益是占用土地资源,形成不同用地类型及用地结构,以人为需求而形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效益体现。按照共生单元描述性划分,可分为抽象单元与具体单元,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分别作为抽象单元,具体单元分别是产业类型与用地类型,例如产业类型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产业进一步细分类型,涉及农用地、建设用地及其二级、三级细分类型。产业结构对应于不同产业类型占地,造成不同用地类型及其进一步的用地结构,以此通过产业占地而输出表征用地效益。根据共生理论的一般原理,共生单元至少有一组质参量相容,而此也正好对证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内部系统性和复杂性。产业结构的质参量就是形成及改变产业结构的一系列基本活动要素,通过前文研究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得到能反映共生单元内部性质的质参量包括心理需求、支付能力、市场配置、政府调控、区域基础、结构优化等方面,相互组合及参与过程反映物质和能量在产业结构的流动和转化,为产业结构和其他共生单元的物质和能量提供了兼容的可能性。用地效益的质参量也可以考虑从影响与制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产出成效的一系列活动基本要素来表示。根据前文关于用地效益剖析及已有研究成果梳理,构建用地效益的质参数包括效益诉求、资源禀赋、要素组合、市场配置、政府调控、效益提升。土地资源在不同时代背景及技术条件下的效益诉求出发,基于区域资源禀赋,通过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而形成一定状态下的要素组合,以此实现用地效益提升的最终目标。由于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本身具有市场配置、政府调控的共同质参数,只要两者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和用地效益提升的双重目标,两者能够协调兼顾与相互推进。心理需求和效益诉求均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价值存在与实现作为评判准绳,通过产业活动输出相应产品而满足心身需求,共同点在于产业必须通过占用一定土地资源才能形成发展,用地效益也只能有产业活动才能产出效益,两者互为作用、互为条件。产业结构优化可能由于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促进用地效益提升,同时用地效益提升反过来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造而逐步得到优化。通过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不同质参数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可以实现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参与交换的物质能量越多,共生关系越复杂,共生关系也越稳定。

②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是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外部环境。根据共生理论,共生环境和共生单元之间存在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相互改变和相互适应,最稳定的共生环境和共生单元组合是对称性组合。理想状态下的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是一种互惠型正向影响,在此共生环境研究应是考虑正向环境,对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与用地效益提升起着正向的推动作用。诸多共生环境决定了能量和物质在共生单元之间传递的速率和效率,结合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质参数,共生环境包括时代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空间环境。时代环境是从时间序列考虑,基于人类对社会产品的心理需求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诉求的两重作用,在不同时代环境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不仅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对应的产业发展阶段,而且还包括生产技术条件,以及能够影响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宗教、民俗等诸多时代环境,均能够对实现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共生产生作用。政策环境是指从国家政府层面角度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用地效益提升的双重目标而制定的各种政策制度,进一步可划分为产业结构导向型政策、用地效益导向型政策和中间过程媒介导向型政策。其中,产业结构导向型政策、用地效益导向型政策分别针对产业结构优化、用地效益提升,各项政策不能相互制约阻碍,至少不能影响两者优化或提升,否则不能构成两者共生环境,三种政策一般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及资金支持等各种形式的政策。市场环境针对产业类型相互转化、用地效益涉及诸多生产要素,处于市场运行调节过程之中,从影响市场运行的多元化考虑,产业发展及土地利用的市场环境涵盖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社会文化、自然地理等基本环境条件,并均对应于政策环境,共同构成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主要共生环境。空间环境强调空间形态要素在空间层面上格局度、丰度及积聚度,指对产业集聚及占地效益尤为明显,从共生单元的质参数考虑,相当于产业结构的区域基础与用地效益的资源禀赋之和,但空间环境涉及范围还要更大更广,空间环境影响不同产业类型空间布局及数量规模,用地效益的空间容量及空间潜力。

③共生模式。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各自系统内部及之间会产生物质流、人流、技术流等物质能量交换形式,共生模式决定了两者合作的深度、广度和合作形式,也影响到两者的共生能量的生成与分配。从共生的行为模式来看,共生模式的理想状态应该为互惠共生,即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从共生关系中生成新的能量和发展动力,获得新能量分配并将两者得到新的发展,带来产业结构优化和用地效益提升的共同目标,并将共生关系得以长期有效维持下去。从共生组织及界面模式上看,共生模式可以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为了提升某类用地效益而改变具体产业规模及布局,或者为了形成一定产业结构体系而带来用地效益的提升,均属于点共生模式,但其共生关系单一,往往只是一组质参量一次性相互作用,系统开放性很强,价值导向及目标随意性,共生关系稳定性较差。在不同社会经济、产业发展阶段等背景下,整合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价值取向,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产业结构调控及用地政策实施,以分阶段、分时期而差别化整合两者目标导向为主质参量的多种质参量的不连续相互作用,属于间歇共生,但共生关系比较单一,存在一组或多组质参量不连续相互作用,系统开放性较强,稳定性较差。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在对于连续时间内持续发生物质流、能量流交换,属于连续共生,两者质参量相互融入借助与利用推进,促使多种质参量获得充分接触机会,而且是持续接触作用,这种共生模式的共生关系长期相互渗透到彼此,系统开放性较弱,稳定性交强。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一体化共生模式是指两者已经不存在独立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从目标顶层就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模式,不存在物质与能量分配,这种共生模式使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质参量紧密结合,能量生成和能量分配实现了一体化。因此,这种共生模式共生关系复杂,各方质参量紧密结合,系统开放性弱,稳定性很强。由此可见,按照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的顺序排列,是从低级共生向高级共生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共生模式演化的理想路径。

5.2 共生优化路径导向

①加强产业与用地关联,明确协调共生单元。通过行政、经济、法律及规范,进一步明确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立足之处,强化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之间的关联及与时共存,明确产业结构优化与用地效益提升的双重推进作用。进一步明确区域产业类型与用地类型的共生单元及其质参量,将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隐形共生关系线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便于共生关系梳理及共生程度度量,以及共生措施提炼。从产业结构入手,提高区域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涉及土地要素在内的诸多生产性资源要素及社会资源有机协调,并以人为价值需求导向,产业发展占用而产出不同功能性质产品,发挥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从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类型的用地效益角度出发,针对区域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及产业基础,从产业与土地双重考虑,实现产业发展与占地直接挂钩,规划区域产业用地规划布局,明确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及未来发展产业,对应挂钩产业占地规模及空间布局,通过规划设计进一步凸显产业与用地的共生单元角色,实施推进两者共生关系高级化。

②提升产业与用地集聚,系统构造共生环境。产业与用地均各自分别处于产业发展系统及用地系统的两大系统,两大系统自成体系并各自循环。根据各自系统的本质特征,产业系统维度,从产业价值上,优化建立产业价值链的互动机制,从结构化及空间化逐步实行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效应发挥;用地系统维度,从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用地需求保障,提高用地效率,降低用地闲置,提升用地类型及其空间集聚,激发用地集聚效应。按照系统开放的要求,在产业系统与用地系统独立运行前提下,加强两个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及技术、人口的交流及互动,拓展两个系统之间的共生界面,系统构造共生环境。在构造共生环境的基础上,从加强两者共生发展的顶层设计角度,协调产业与用地的监管部门,联合出台配套保障共生环境的相关政策规范文件及法律法规,真正发挥两者共生界面上的行政、技术、经济、财政等保障能力,优化改善共生环境。

③整合产业与用地资源,促进完善共生模式。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的质参数涉及劳动力、技术、资金、管理等诸多要素,部分要素具有高度重合性及相关性,立足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产业优化发展及用地效益提升视角,从管理上及技术上整合两者资源,开展两者共生发展的顶层设计。纠正现有仅侧重部分重点产业发展但不符合未来国民社会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或者为了某一类型用地效益发展而盲目保障对应产业占地拓展及规模需求,而是最优化实现两者对应共生度均大于零,逐步实现产业发展与用地开发的平衡状态,形成对称性互惠或一体化的共生模式,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促进用地效益提升、用地效益反馈产业结构优化的良性共生模式。

④正确树立价值取向,实现人文共生价值。一切自然资源开发及社会经济发展,均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精神及文化发展的需求及发展。一切生产建设与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均是以人为中心,产业发展形成的产业结构及用地效益产出均要符合人的价值追求为取向。人的价值理念作为产业结构合理与否,以及用地效益好坏的唯一评判标准,正确树立价值取向至关重要。在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技术进步,以及不同阶段的时代背景,人们的价值取向会发生动态变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下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协调的价值理念,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及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树立正确用地效益观及产业发展观,实现人地共生价值。

6 研究结论

考虑到当前关于产业结构、用地效益的实证颇多、理论不足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基于理论探讨视域,阐述产业结构和用地效益的内涵及一般关系基础上,在此引入共生理论作为依托,构建结构效益化、效益结构化、共生型演化为主体的研究框架体系,一方面,从单向来说,深入探究了产业结构对用地效益,以及用地效益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另一方面,围绕共生三要素,阐释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存在共生关系条件下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及共生模式,并对应提出了共生优化路径导向,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用地效益提升相互协调推进提供理论基础,以及为我国亟待针对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形势下出台产业发展及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政策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利根,陈会广,曲福田,等.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以马鞍山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4,26(6):137-144.

[2]刘平辉,郝晋珉.北京市海淀区土地资源利用的产业格局特征[J].资源科学,2003(5):46-47.

[3]王万茂.土地资源部门间分配与耕地保护[J].中国土地科学,1997(2):23-27.

[4]陈燕.从产业结构优化来探析城市土地合理利用[J].南京社会科学,2005(9):35-39.

[5]王德起.城市群发展中产业用地结构优化研究—一个逻辑机制框架[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5):36-44.

[6]黄贤金,彭补拙,张建新,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4):425-429.

[7]张鹏,杨青山,马延吉,等.长吉一体化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重组动力和优化[J].经济地理,2013,33(4):94-100.

[8]强真,杜舰,吴尚昆.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1):92-95.

[9]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3-17.

[10]李培祥,李诚固.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时序阶段分析[J].经济问题,2003(1):4-6.

[11]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M].上海三联书店,1989:83.

[1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17.

[13]高东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演变研究—经典理论的回顾[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3):114-122.

[14]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62(6):553-558.

[15]刘彦随,刘玉,陈玉福.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J].地理学报,2011,78(10):1379-1389.

[16]龙花楼.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2):193-200.

[17]王万茂,李俊梅.论土地系统的良性运行[J].生态经济,2002(7):53-55.

[18]Timmer C P, Falcon W P, Pearson S R. Food Policy Analysi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3,43.

[19]Maslow AH.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4): 370-396.

[20]Haggett P. Geography: A Modern Synthesis (2nd edn).New York: Harper & Row,1975,23.

[21]陈彦光.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J].地理研究,2010,29(12):2109-2120.

[22]张凤荣.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174-199.

[23]傅玲.重庆城市土地供需分析及其用地效益综合评价[D].重庆师范大学,2005,31-32.

[24]章铮.边际机会成本定价[J].自然资源学报,1996,11(2):107-112.

[25]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