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成安玉米纹枯病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2017-01-22付建敏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5期
关键词:叶鞘夏玉米纹枯病

付建敏

(河北省成安县农牧局,成安 056700)

河北成安玉米纹枯病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付建敏

(河北省成安县农牧局,成安 056700)

近年来玉米纹枯病在河北成安夏玉米田呈现流行速度快、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的趋势,文章据此分析了发生、流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玉米 玉米纹枯病 防治措施

成安县地处河北省南部,玉米是其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县常年种植夏玉米1.7万hm2左右。玉米纹枯病原属本县玉米生产上的次要病害,常年发生较轻。2009年,该病在本县夏玉米田发生流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根据近几年的全县夏玉米纹枯病田间发病调查情况,系统分析了该病在该县重发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1 发生情况

2009年,玉米纹枯病在商城镇、成安镇局部夏玉米田发病。2010年又扩展到长巷乡、辛义乡、道东堡乡、柏寺营乡,至今全县各个乡镇均有发生,发生趋势逐年加重。玉米纹枯病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危害高峰期在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浆充实期,生长后期植株老健,病菌不易侵入,病情趋于稳定。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和穗部,也侵害茎秆。最初多由近地面的叶鞘发病,由下而上逐步发展。一般病株率在30%~50%,严重的达90%以上。该病发生轻时,使得植株下部叶鞘呈云纹状大斑坏死,致使籽粒不饱满,一般减产10%~35%;重则向中上部叶鞘发展,扩大侵染,危害果穗形成“霉苞”,减产最高可达50%。

2 原因分析

2.1 品种抗病性

由于玉米品种对纹枯病抗性存在很大差异,目前生产上尚无对玉米纹枯病免疫的品种,高抗纹枯病的品种也较少[1],再加上种植感病品种导致该病害流行的主因。调查中也发现,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比生育期短的品种发病重,穗位低的品种比穗位高的品种发病重[2]。

2.2 气候条件

成安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雨季分明。雨季,特别是夏玉米生产的关键时期6~8月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高温高湿使病害迅速发展,并严重流行。而近年冬季气温在逐年增高,形成暖冬天气,也有利于病菌的越冬和繁殖。

2.3 田间菌源累积

近年来由于大多数农民耕种粗放,很少实施轮作或间作、套种,再加上玉米秸秆还田普及,使得病残体留入田间,为玉米纹枯病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菌源。在感病品种存在的情况下,加上适宜的温湿度,病菌就会迅速繁殖、扩散蔓延和传播为害,导致大面积流行发病。

2.4 栽培方式

目前,该县夏玉米种植密度较过去明显增大,造成植株间相互荫蔽,通风透光不良,且农民在施肥时普遍存在偏施氮肥、随意加大氮肥施用量的现象,致使该病发生加重。

2.5 农民防病意识不强

由于夏玉米生长期正处高温季节,田间植株高大、密闭,不便操作,使得农户往往疏忽管理。同时农民自身的防病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掌握正确的防治时期和方法。这些原因也使得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发生程度加剧。

3 防治措施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应着眼于减少越冬菌源、切断病菌侵染途径、加强栽培管理、辅以药物喷施等综合防治措施。

3.1 选用抗(耐)病品种

可选用一些生育期短、穗位高、抗(耐)病能力强的优质高产品种。3.2 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在发病初期,要及时剥除下部有病叶鞘和叶片,带出田间烧毁,切勿乱堆乱放,以此切断纹枯病的再侵染,防止病害继续扩大和蔓延。在玉米收获时,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和杂草,集中烧毁,并进行深翻土地,消灭越冬菌源。

3.3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避免田间种植密度过大;合理施肥,坚持科学测土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可增施钾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合理轮作或间作、套种,对于发病重的地块可与花生进行轮作,减少病菌发生基数;雨季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时,田间要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病害发生。

3.4 强化宣传培训

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农民进行防治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现场会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让农民提高认识水平,了解为害性、增强意识,掌握正确的防治适期和方法,主动科学地进行防治。

3.5 适时施药防治

药剂防治玉米纹枯病,一定要掌握最佳防治适期,一般在发病初期防治效果显著,玉米9~11叶期刚好是该病的发病初期[3],要及时开展药剂防治。首先药剂为5%井冈霉素水剂、每667 m2用400~500 ml,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重点喷玉米茎基部、保护叶鞘。隔7~10 d再防治1次,效果更为明显。

[1] 唐海涛,荣延昭,杨俊品.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玉米科学,2004,12(1):93~96,99

[2] 张敏,唐莉,叶华智,等.玉米品种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1世纪植物保护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2001,705~708

[3] 崔丽娜,李晓,杨晓蓉,等.四川玉米纹枯病为害与防治适期研究初报.西南农业学报,2009,24(4):1181~1183

猜你喜欢

叶鞘夏玉米纹枯病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巴西2020—2021年度夏玉米产量预计减少17.7%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球茎茴香储藏的关键技术
辣蓼及其常见混伪品种的真伪鉴别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
25%丙环唑乳油(科惠)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