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2017-01-22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5期
关键词:秋粮病虫技术推广

郭 英

(吉林省舒兰市滨河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舒兰 132600)

试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郭 英

(吉林省舒兰市滨河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舒兰 132600)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技术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落地转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整个农业技术技术创新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区域性和分散性较强,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做到覆盖面广、深入深等特点。文章主要探讨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创新的角度提出了对应的策略。

农业技术 推广体系 存在问题 改革 创新

科学技术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科学技术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对于农业技术以及成果转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其需要和农业科研、农业教育等形成推动农业发展的三驾马车。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成果转换问题主要表现为技术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技术贡献率低、成果转化的速度慢,有针对性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种有效措施。

1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我国政府一直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自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在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面很广的一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个地方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有着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特点是政府扮演重要角色,没有形成良好的传达以及反馈机制,农业技术自主权较差。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首先是国家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时是单向的,采取的服务方式都是被动的,对应的问题就是技术的转换效率较低,转化成果不够理想,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缺乏有效的驱动力。

其次是不同种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同,推广的力度不一,有的技术覆盖范围较广,有的则实际覆盖范围较窄,发展也较为缓慢,要想很好的实现农业技术转化落地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再者是农业大专院校和相关的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实力比较差,目前进行的相关研究内容和实际的农业生产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直接导致技术成果转化比较困难。

最后是对于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涉及到的各种服务以及目前相关的主体、资源和要素之间都缺乏有效的联系和沟通,没有形成良好的资源整合,农业产业优势没有得到积极发挥。

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和改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一般主要围绕3个主要方面进行开展,包括主体结构、运行的机制以及职能定位。

2.1 职能定位的创新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农业部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根据不同的职能和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首先是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委托到相关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动植物检疫、畜禽水产品检验、农机监理、农民负担管理等。另外一种是纯粹的公益性工作,包括动植物病害的防治、预报以及诊断,对于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对新技术进行引进,利用示范、试验以及推广等对相关的农药、农业产品进行检测,对目前的农业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2.2 主体结构的创新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及承担相关任务的机构主要还是政府相熟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院校以及专业的科研机构等,同时还有一些咨询服务机构以及中介等。在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之下,各个相关主体都是单独进行工作,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农业技术的创新以及技术应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2.3 运行机制的创新

之前,我国的很多民众将农业技术推广看作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由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技术推广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促使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带有一种服务的性质,和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来说,机制上的创新应该从公益性和市场性进行分析。

3 结语

在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市场型的农业推广技术属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不适应相关岗位工作的人员应进行职位的调整,节省一部分资金主要可以用来投入到推广工作中的其它事务中,同时政府还可以从增值税收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

[1] 丁巨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探析.农村经济,2015,(05)

[2] 刘恩才,李淑清,于和之.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探讨.农业经济,2013,(02)

时评·资讯

农业部11个督导组分赴主产区督促秋粮病虫防控

当前,各地陆续进入秋粮作物生长的重要时节,也是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期。据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监测,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呈重发态势,粘虫、棉铃虫、玉米螟和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偏重发生。为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2017年8月8日农业部派出11个督导组,深入23个重点省(区)督查指导秋粮重大病虫防控,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赢得秋粮丰收主动权。

针对秋季粮食作物重大病虫重发形势,从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农业部督导组将采取日常联系督导和关键时期实地督导相结合的方式,调度各地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玉米螟、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发生情况,针对重点地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督查指导关键防控措施落实。北方地区以水稻穗颈瘟、玉米螟、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为主,重点落实玉米大喇叭口期“一防双减”和马铃薯晚疫病初期防控措施;南方地区以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等重大病虫为主,重点落实稻飞虱“压前控后”、稻瘟病破口抽穗期预防、稻纵卷叶螟达标防治措施。

农业部已启动秋粮重大病虫发生防控情况周报制度和24 h值班制度,要求各地也要建立健全联系督导制度,组织精干力量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群众开展防控,提高防控效果。同时,深入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强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作物,大力推广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综合防治技术,积极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确保防控措施取得实效,全力以赴打赢秋粮重大病虫防控攻坚战。

(本刊辑)

猜你喜欢

秋粮病虫技术推广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抓好“双减双抢”确保秋粮归仓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