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检测

2017-01-21王文博张敏张传津章安源苑学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王文博+张敏+张传津+章安源+苑学霞+李瑞菊

摘 要:为了解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产肠毒素特性,进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监测以及污染源追踪提供依据,本试验从山东省两个地市采集生鲜牛乳共152份,对其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并对地市1样品进行产肠毒素检测。结果显示,152 份样品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品84份,检出率为55.26%,其中,地市1的114份样品中共检出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样品63份,检出率为55.26%;地市2的38份样品中共检出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样品21份,检出率为55.26%,且不同地区来源的样品受污染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对地市1的样品进行肠毒素检测,均未检出肠毒素。本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地市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范围较广,应进一步加强奶源管理,避免由其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关键词:生鲜牛乳;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中图分类号:TS252.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12-0142-04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contamination statu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its enterotoxin-producing property in raw milk,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onitoring the bromatoxism resulted from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pollution source tracking, 152 raw fresh milk samples collected from dairies of two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conducted Staphylococcus aureus detection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GB 4789.10—2010). Subsequently, the enterotoxin in samples from No.1 city wa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84 positive samples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55.26%. Among which, 63 and 21 positive samples were detected from 114 and 38 samples coming from No.1 and No.2 city respectively,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ere both 55.26%. The contaminatio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ample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dditionally, the enterotoxin were all not detected in 114 samples of No.1 cit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level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contamination in raw fresh milk were high in two c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it advised that the milk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avoid food poisoning.

Keywords Raw fresh milk; 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

牛乳是人类最理想的营养食品之一,但其易遭受污染而腐败变质。牛乳中污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后易引起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1]。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道,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排第一位的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位居第二[2,3]。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4],来源广泛,极易传播,因此污染率较高,且与奶牛乳房炎高患病率密切相关。

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力由肠毒素产生,肠毒素耐热而不受胰蛋白酶的影响,须在100℃持续加热2 h以上方能破坏其毒性[5],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国各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被屡屡报道[6-10]。因此,对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研究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从位于山东省东部(地市1)和西北部(地市2)两个地市不同地区采集的152份生鲜牛乳为试验材料,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并对地市1的样品进行肠毒素检测,以期了解山东省两地市生鲜牛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为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牛乳污染和提高奶产品安全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样品 2015年9月份共采集生鲜牛乳样品152份,其中来自地市1八个地区的样品114份,地市2七个地区的样品38份。

1.1.2 试剂及培养基 生理盐水、S. aureus测试片、MicroFast

金葡肠毒素快速检测卡均购自北京良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PI staph试剂盒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7.5%氯化钠肉汤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哥伦比亚血平板、葡萄球菌乳胶凝集试剂盒、营养琼脂、无菌拭子、脑浸液均购自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拍击式均质器(购自西班牙IUL公司)、漩涡振荡器、电子天平、生化培养箱(购自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高压灭菌锅(购自山东省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APILAB Plus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

1.2 试验方法

1.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于无菌环境下取25 mL生牛乳于225 mL灭菌生理盐水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混匀; 取1 mL均匀置于S. aureus测试片上;另吸取样品匀液1 mL于盛有9 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用漩涡振荡器混匀,取1 mL均匀置于S. aureus测试片上;37℃培养24 h,有蓝色菌落生长为可疑阳性,没有蓝色菌落生长为阴性,同时设空白对照。

1.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鉴定 检验操作参照《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11]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及定量检验的操作方法进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 ( 北京良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阳性对照。

1.2.3 肠毒素检测 对地市1全部生鲜牛乳样品采用MicroFast金葡肠毒素快速检测卡进行SEA/SEB/SEC/SED/SEE的检测,均在有效期内进行试验。

1.3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处理,用Origin 9.0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

地市1总计114份生鲜牛乳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63份,检出率为55.26%;地市2总计38份生鲜牛乳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21份,检出率为55.26%。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程度

在地市1检测呈阳性的63份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范围为1~99 cfu/mL的样品有48份,占76.19%,污染范围为100~199 cfu/mL的样品有15份,占23.81%;在地市2检测呈阳性的21份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范围为1~99 cfu/mL的样品有15份,占71.43%,污染范围为100~199 cfu/mL的样品有6份,占28.57%(图1)。

2.3 两地市不同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

地市1的8个地区样品的金葡菌污染情况差异较大,检出率大小依次为W2>W6>W4>W3>W5>W1>W8>W7;其中,W2、W4和W8地区样品污染较严重,污染范围为100~199 cfu/mL的样品检出率相对较高(表2)。

地市2的7个地区的样品金葡菌污染情况存在差异,由表3可以看出,检出率依次为D2>D7>D6>D3>D4>D5>D1;其中D2地区污染最为严重,且污染范围为100~199 cfu/mL的样品检出率相对较高;而D1地区未检测到金葡菌污染样品。

2.4 肠毒素检测结果

对地市1的生鲜牛乳样品进行肠毒素检测,结果显示,114个样品均未检出肠毒素。

3 讨论与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分布广泛、污染率高、极易传播等特性,且其产生的主要致病力肠毒素在高温下也很难灭活,引起了较多食物中毒事件[8-10]。因此,检测和掌握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对于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调查监测了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徐勤等[12]对江苏省171份生牛奶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结果共检出26株阳性菌株,检出率为15.20%;高延玲等[13]检测了河南省4个地区的400份生牛奶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0.5%;王娟等[14]研究表明山东和湖南等5个省的300份生鲜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26.17%;从芜湖市四个奶厂185份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9株,总检出率为26.5%[15];对南宁市三大奶场145份生牛奶按进行检测,结果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5株,检出率为31.03%[16]。

本研究对山东省两个地市的152份生鲜牛乳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最终检测出84份阳性样品,检出率为55.26%,与以上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且地市1的8个地区和地市2的7个地区之间均存在差异,表明不同地区生鲜牛乳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程度不同。同时也说明此次调查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生鲜牛乳的广泛性,两个地市生鲜牛乳该菌的污染程度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生鲜牛乳的质量及安全。

此外,地市1的114个样品均未检测到肠毒素,表明地市1生鲜牛乳受传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较轻,尚未有引起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性,但也值得注意。

参 考 文 献:

[1] 黄丹.乳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及产肠毒素特性研究[D].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2] Abe J, Ito Y, Onimaru M,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 new enterotoxin-related superantigen produc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J]. Microbiol. Immunol., 2000, 44(2):79-88.

[3] Alarcon B, Vicedo B, Aznar R. PCR-based procedures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food[J].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6, 100(2):352-364.

[4] 胡晓宁, 苏诚玉, 权玉玲, 等.甘肃省生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污染状况调查[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 23(4): 984-985.

[5] 索玉娟, 于宏伟, 凌巍,等.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 2008, 8(3):88-93.

[6] 彭国华,胡主花,薛琳,等. 食物中毒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检测[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20):3943-3945.

[7] 章乐怡,李毅,马雪莲. 食物中毒及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及基因的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12):2851-2853.

[8] 刘伟,王菊光,孙晓华,等. 日常食品及食物中毒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分型检测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3, 14(8):608-611.

[9] 崔莹,张丁,张秀丽. 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实验室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 24(8):1162-1164.

[10]杜志荣,高海宁,罗静.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0-2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 4789.10—20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S].

[12]徐勤,巢国祥. 生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状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 15(8):972-973.

[13]高延玲,董鹏,李金磊, 等. 奶牛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性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 35(9):1-4.

[14]王娟, 黄秀梅, 曲志娜,等. 生鲜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12):1214-1217.

[15]范亚楠,相翊卿,刘子琦,等. 芜湖地区生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及其耐药性和毒力基因检测[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 27(11):1266-1271, 1275.

[16]吕素玲,唐振柱,李秀桂,等. 南宁市生牛奶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其耐药性和肠毒素基因检测[J]. 应用预防医学, 2010, 16(5):271-274.

猜你喜欢

金黄色葡萄球菌
藏药仁青芒觉和帮间久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抑制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藏药十五味龙胆花丸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检测及分子分型研究
一例猪坏死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犬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蔬菜中生长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