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些矛盾和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2017-01-21李天宇

中国环境监察 2017年4期
关键词:北京市委督察组进展

北京: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些矛盾和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4月12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反馈环境保护督察意见。

督察认为,北京市委、市政府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牵引,强化决策部署,狠抓环境法治,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683亿元财政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全市燃煤总量从2013年2300万吨削减到2016年950万吨,城市核心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在全国率先淘汰全部黄标车,累计淘汰老旧车191万辆。制定发布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出台60余项地方环保标准。率先执行机动车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和油品第六阶段标准,发布国Ⅰ、国Ⅱ排放标准机动车限行政策。在全国最早完成PM2.5源解析研究,为精准治理大气污染提供决策依据。建立较为完善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以APEC会议及“9·3”大阅兵等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为契机,与周边区域协同作战,实现“APEC蓝”和“阅兵蓝”。2016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18.4%,SO2浓度下降62.3%,重污染天数减少32.8%。局部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16亿立方米,水体质量保持在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以上。生态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

存在问题

督察指出,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压力传导不够与工作统筹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城市环境管理比较粗放。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工作落实和考核问责不够到位。环境保护工作存在压力传导层层递减,考核流于形式,追责不力等问题。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上习惯把环境问题归咎于客观原因,谈及大气污染就强调区域外来输入,谈到水污染就强调水资源不足,对主观原因和自身工作问题认识不足。

二是大气环境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控不力,对外埠货运车辆尾气执法检测手段不足,处罚力度偏弱,多按低限处罚,且劝返效果不佳,罚款变相成为“过路费”。

三是城市环境管理仍然比较粗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行管理比较粗放,全市在用21家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中有11家超负荷运行;列入计划的14座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无一按期建成。另外,北京市六环内城乡结合部聚集大量人口和低端产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直排,生活垃圾乱倒等问题突出。

地方态度

2016年11月29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北京市工作动员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表示,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对北京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把脉会诊和有力推动。

郭金龙要求,北京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更加自觉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加大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力度,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

针对此次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要认真查摆问题、剖析原因,做好情况汇报、条件保障、问题整改等各项工作,对督察组转办的群众信访所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查办,一经核实、严肃追责,确保督察工作顺利推进。

督查结果

截至今年2月底,督察组交办的2346件环境问题举报已全部办结,共责令整改1220家,立案处罚188家,拘留28人,约谈624人,问责45人。

猜你喜欢

北京市委督察组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何维出席农工党北京市委会成立70 周年纪念大会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