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干旱区恢复完善农村涝池一举多得

2017-01-20耿乃立

中国水利 2017年14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水土保持

耿乃立

(陕西省水利厅,710004,西安)

北方干旱区恢复完善农村涝池一举多得

耿乃立

(陕西省水利厅,710004,西安)

涝池曾是北方干旱区利用农村院落低洼处聚集雨水的池塘,既是排涝池,又是雨水利用蓄水池,是西北农村人民生存智慧的结晶,据查有上千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水利保障能力提升及城镇化发展,农村涝池逐渐消失。党的十八大以来,水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等得到高度重视,有效恢复完善农村涝池有多重意义。关键词:农村涝池;水生态;防汛抗旱;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水土保持;陕西

Abstract:Ponds have used to be the area for drainage or storage for rainwater in rural courtyards in dry areas of Northern part of China.It has thousands years of history and is regarded as a crystallization of wisdom of people living in rural areas of the northwest.Along with urbanization process,pond has been gradually disappeared.It is believed that restoring ponds for multiple uses may bring various benefits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have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n China.

Keywords:ponds in rural areas;water ecology;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farmland waterworks;watersaving irrigation;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Shaanxi

北方干旱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农村,过去基本上每个自然村都有涝池(又称池陂、濠顷、池塘)。涝池是祖辈农村人生存智慧的结晶,据查有上千年历史。天涝时涝池用以集纳村落降雨积水积涝,雨后留下一池雨水,以供洗衣做饭、养牛养羊以及修盖房子等需水之用,甚至大旱之年用以抗旱保苗,缓解旱情。每隔几年,这些村落都会组织劳力挖出淤泥当农家肥用,庄稼长得油光发亮。涝池还是过去贫穷农村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利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以及村镇建设盲目模仿城市,涝池的蓄水、排涝等功能逐步消失,大量涝池被废弃,不少涝池被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所填埋,或成为直排农村生活污水的臭水坑,既制约着农村社会发展,又致使农村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水生态文明以及新农村建设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从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和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的角度,通过对陕西省的调查来看,大力恢复完善农村涝池具有多重意义,可谓一举多得。

一、恢复完善农村涝池,符合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发展理念

涝池把降下的雨水蓄起来,既解决排涝问题,又供给人们日常应用,取之于天、用之于人。就如同湿地是大地的肾一样,涝池是村庄院落的肾,也是流域水生态系统之重要组成。2003年渭北旱塬发生大暴雨,很多没有了涝池的村子都发生了严重涝灾,大量房屋倒塌,而部分仍然保留着涝池的村子却安然无恙。据了解,目前绝大多数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都没有考虑保留或恢复涝池,这是不应该的。

经过调查走访,20世纪60年代,陕西农村涝池有万余座,至2010年大约减少为近数百处,且绝大多数涝池已被废弃,有的涝池成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堆弃场,臭味熏天,蚊蝇滋生,更大多数被填平用来盖了房子或做其他用途。遇有暴雨发生,村落积水污水横流,甚至充灌到垃圾堆里,进而携带各种污染物渗入地下水,污染地下水。遇到超标准暴雨时,这些藏污纳垢的涝池就会大范围污染地表水。治理流域水污染,修复保护水环境,除了控制厂矿企业、城镇排污外,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主要对象是流域内众多废弃污染的涝池。

从民生水利角度讲,恢复完善涝池是要为新农村建设解决好降雨排涝问题,解决生活污水生物措施处理问题,使涝池成为村庄院落难能可贵的一处景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要恢复并提高其抗旱功能,更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改过去的肩挑车拉抗旱为管道输水、滴灌渗灌的高效节水灌溉,尤其在传统的“大水漫灌”灌区,使之成为渠系网络末梢新增的“微型水库”,为大范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相适应的即时供水水源条件,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保障粮食安全,改善民生。

二、“大兴涝池”对于传统灌区改“大水漫灌”为高效节水灌溉具有可行性

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问题十分严重,应该在农业灌溉节水上做足文章。以陕西为例,农业用水占到总用水量的65%以上,农业灌溉绝大多数是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3,也就是说有接近50%的水被浪费了。目前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系数已经达到0.8以上。现代农业发展已对水利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陕西关中大部分农田为灌区,灌区农民希望采取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成熟的灌溉技术发展包括粮食作物在内的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但现有灌区是几十年前设计修建的“大水漫灌”灌区,仅仅冬灌、春灌、夏灌季节性供水,不能满足现代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全时段用水需求。

“大兴涝池”对于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灌溉技术革命意义重大。如果对关中地区所有灌区进行结构性改造,在灌区内各村庄都恢复或新建大量的涝池,就相当于在灌区内增建了田间蓄水工程或者说是把很多没有防洪垮坝风险的微型水库修建在田间地头,就是在为老百姓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相应水源保障。长期以来,国家搞了很多农业节水示范园,但是“有示范,没带动”,很多节水灌溉技术得不到推广,其原因不在于老百姓对应用节水灌溉新技术一次性投入过大、经济效益差的担忧,而是传统灌区不能够提供必要的水源保障条件。如果按照“大兴涝池”这一思路,改造传统灌区,将是陕西省灌溉技术的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灌溉水利用系数很容易提高到0.8以上。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节水优先”为引领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对于北方干旱地区尤其是陕西省来说,“节水优先”当为关键之首要。“大兴涝池”或增建农业灌溉田间蓄水工程,努力实现大水漫灌向现代高效灌溉转变,是实现流域水生态修复、保护、优化之必修课。“大兴涝池”或增建农业灌溉田间蓄水工程,可以增加地下水储备。在恢复兴建涝池的过程中,要考虑设置涝池下渗、蒸发控制措施。在多雨、洪涝时段,要求加大涝池的下渗、蒸发,一方面使得涝池能容纳更多洪水,另一方面可以补充地下水。在干旱年份或时段,要求尽可能减少涝池的下渗、蒸发,以为抗旱提供更多的水源。

三、以“大兴涝池”促“传统灌区高效节水改造升级”

以陕西关中宝鸡峡灌区为例。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魏晓妹教授调查研究,宝鸡峡灌区1981—2003年灌溉面积年递减1.34%,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灌溉面积、灌溉用水量均减少一半。按照2012年陕西省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2年宝鸡峡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仅为设施灌溉面积的64%。造成灌溉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挤占农业用地;灌区老化失灌;灌溉水价相对于粮食等大田作物经济效益过高;井灌用水方便,水质好,能适应发展高效农业需要,使得不少渠灌面积变为井灌面积。目前宝鸡峡灌区粮经种植比例由过去的9∶1提高减少为现在的6∶4,灌区种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果品、蔬菜等经济作物需要适时灌溉,而灌区原设计的灌溉制度(冬、春、夏灌)难以适应高效经济作物灌溉需要,使得灌区井灌面积发展较快,渠灌面积明显减少,从而造成灌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出现了很多井泵掉空、浅井报废以及抽水成本增加等问题。该灌区是几十年前设计建设的“大水漫灌”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以下。如果“大兴涝池”,改变“漫灌方式”,推广微灌、渗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可实现节水80%,节水潜力十分巨大!

可能有人会认为,高效节水措施只适合果品、蔬菜等经济作物,不适合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其实并非如此。以采取微灌技术的大田作物为例,购买微灌带每亩每年需投入30元左右,按节水80%考虑,可节约灌溉用水250 m3,如果按节水60%考虑,可节水180 m3。按每亩节约用水180 m3计算,可节约水费37元,可见从经济上是可行的。另外,采取微灌技术还具有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实现水、药、肥定量控制,能减少用工量80%,减少肥料50%,提高产量20%。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于陕西这样的干旱省份,能够每年节约农业用水30亿m3以上,对陕西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四、陕西省恢复完善农村涝池的进展情况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陕西省委、省政府重视农村涝池水生态整治,“十三五”期间将投入22亿元修复整治涝池9 070座,其中防洪排涝型涝池2 470处,人文景观型涝池2 861处,蓄水灌溉型涝池2 320处,水系联通型涝池1 018处,生态湿地型涝池401处,新增蓄水容积2 120万m3。2016年7月省水利厅召开了全省农村涝池水生态整治工作现场会,组织编制了《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宝鸡、渭南等市县区积极响应涝池恢复完善工作。

“小涝池”关乎农村“大生态”,陕西农村涝池水生态整治已成为新时期陕西水利工作的亮点之一。但是恢复农村涝池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水利部门要认真进行规划设计,考虑排涝、灌溉、水生态、美化环境等需求,合理确定各村镇涝池位置、数量、大小。二是要提高技术措施,解决好雨水、污水分流和污水分散处理问题。要防止农药、化肥、车辆机械油污以及生活废水污染,超过涝池自净能力。三是要采取设置护栏、台阶和投放必要救生圈等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四是要修建池边走廊、亭阁、亲水平台等,种植景观林带、花草,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添彩,使涝池这一农村原本就有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城里人奢望的湖波、湿地成为新农村一道美丽风景线。五是要增加管理设施,加强管理。要设置水位自动测报、灌溉渠系补水与农业用水计量装置等。各村委会指定专人进行管理,要建立村规民约,严格遵守相应的水禁忌,保证涝池长效运行,造福子孙后代。六是要继承创新涝池修建技术。老一辈人建涝池既要解决池子渗漏存不上水的问题,又要避免池水严密防渗而隔绝了地气使池水成为死水,用红黏土、黄胶泥做防渗,是祖祖辈辈先人的智慧结晶。现代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七是要切实科学理性地对待涝池恢复完善问题,防止出现“无水可蓄”“一潭臭水”“仅为景观”的情况。有些地方因为修建了不少水窖以及水土保持、农田基建措施,会明显减少涝池集雨量,修建涝池需要认真测算。八是建议先在大型灌区里搞试点,把灌区渠道补给作为涝池主要水源,采取水费减免政策措施鼓励群众以涝池为可靠水源发展渗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九是尽可能采取种植莲藕或水面覆膜及水体增氧等措施,减少水面蒸发损失。■

[1]于春山,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水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1(11).

[2]杨振华.浙江常山:整治农村池塘重建乡村水生态[N].浙江日报,2014-05-20.

[3]冯晓多.唐长安城北部主要池陂及其作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4]冀名峰,等.大水漫灌是农业用水的“漏斗”[J].中国国情国力,1998(4).

Restoring ponds for multiple uses in dry areas of North China

//Geng Naili

S27

B

1000-1123(2017)14-0040-03

2017-05-09

耿乃立,副调研员,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 李建章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农田水利水土保持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简述水稻节水灌溉的意义及技术
探究高效实用措施 提高节水灌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