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留职意愿与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研究

2017-01-20赵艮花黄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1期
关键词:意愿暴力护士

赵艮花,黄伟

1.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 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急诊科,湖南长沙 410013

护士留职意愿与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研究

赵艮花1,黄伟2

1.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 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急诊科,湖南长沙 410013

护士是一项特殊的工作种类,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医患矛盾事件日益增多,护士作为临床一线工作者首当其冲,容易受到医患冲突所带来的影响,并且随着护理模式日新月异,对护士的工作要求越来越多。目前存在一定比例的护士因工作压力大以及社会支持相对不足导致护士留职意愿的下降。

护士;留职意愿;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

据研究显示,中国在2015年每千人注册护士拥有量为2.07,总的注册人数大致为286万,虽然注册护士总数已答复增加,然而这与国际上的相应比例相差甚远[1]。同时,随着社会医患矛盾事件日益增多,护士作为临床一线工作者首当其冲,容易受到医患冲突所带来的影响,并且随着护理模式日新月异,对护士的工作要求越来越多,导致部分护士留职意愿下降[2]。在职护士留职意愿的下降会不可避免的导致离职人员增加,不仅浪费医院招聘、培训护士所花费的时间与高额成本,而且增加了留职护士的工作负荷,使临床工作不能正常运转,影响临床护理质量,进而影响医院整体诊疗服务质量。因此对护士留职意愿与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研究意义重大。该文对护士留职意愿与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1 工作压力源

调查研究显示,大约占90%的护理工作人员会感受到或轻或重的工作压力,在这其中感觉压力特别大的人员高达41.7%[3]。根据大量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患者病情危重,护理工作量大,患者及患者家属过高的护理要求,同科室护理工作人员少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少,与同事、患者及其家属的冲突纠纷等。

临床工作中,护士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接触,从而参与给患者持续关怀的时间也越长。但与患者的这种关系也使护士面临更多的工作压力。随着大众就医保健的意识逐渐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从简单的执行医嘱扩展到为病人提供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照顾[4],看似简单的护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单纯地要求护士按时完成基础护理,还要求护士学会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避免患者在疾病认知上出现误差,同时还要求护士向服务行业看齐,提供人性化和更优质的服务,这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使一线护理工作者感到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疲惫感。除此之外,一线护士容易受到护理管理者经验性的管理风格的影响,要求护理人员务必参照护理管理者工作方式和流程进行,两者之间不能及时有效的相互沟通,这必然造成护士工作热情的下降[5]。研究人员一致认为[6],大约10%的住院患者遭受医疗错误所带来的损害,其中大约一半是可以预防的,错误可能削弱患者对医疗体系的信任,护士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接触,与患者的这种关系也使护士面临更大的错误风险。作为处于医疗实践的护士首当其冲,当医疗失误发生时,使护士在避免与医疗相关的错误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会受到多种职业因素的影响,包括:针刺伤及感染、危险化学品潜在的职业危害、脊柱退行性改变、静脉曲张等职业病[7]。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奋斗,国内医疗卫生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水平与大众所需要的健康诉求仍不匹配。特别是近十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由于普通人就医意识的增强,希望得到良好就医环境的意愿明显加强,而目前医疗卫生系统相关的配套制度又未能及时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医院在近些年的医疗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上升,导致医疗卫生机构成为暴力事件发生最频繁的场所之一。目前医患纠纷频繁发生,加之不良媒体为博人眼球的不实报道,尤其是针对医疗卫生人员的打骂等暴力事件循环上演,使人民群众敬仰的“健康守护者”成为高位职业。愈演愈烈的医疗场所暴力事件一次次伤害着医生的身体和心灵,医患关系已成一个绕不过去的结。所理解的医疗暴力大多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身体暴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暴力不再单纯的是身体暴力,还包括心理暴力,通常也称言语暴力。邓静等人[8]的调查分析认为,护士的留职意愿与所遭受的言语暴力、威胁、躯体上的暴力攻击具有显著关系。龚怡琳等人[9]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临床工作中高达91%的一线护士曾经受到临床医师、住院或门诊患者及其家属、科内同事、上级领导身体或言语暴力影响,轻者表现为言语谩骂,重者甚至导致人身攻击,然而最主要的是大部分的护士选择忍耐,未能及时、有效、恰当地应对这些侮辱。除此之外,社会上应对医疗纠纷事件而新进兴起的医闹、医暴行业的如推、打、踢等行为在医疗场所屡禁不止,本身一线护士在承受复杂而繁重的临床工作导致身体高负荷运转,与此同时还要承受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医疗暴力的袭击,导致精神高度紧张,此类种种暴力事件引起的不安全感导致护士的留职意愿进一步下降。护理工作性质的原因决定了护士工作量大、连续工作时间长、家庭责任感缺失,导致护士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均感疲惫,难免引起家庭生活失去和谐。调查研究人员发现,护士每月值班次数越多,其留职意愿越低,约有28%的在职护士会因为工作量大而对现有工作的留职意愿下降[10]。

2 社会支持

根据研究人员[11-12]的调查研究显示:护士留职意愿与其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支持水平越低的在职护士,其离职意愿越高。研究人员[13]在分析一系列相关资料后发现,在这些支持因素中,所占比例最大、主要的支持来自家庭,占所有比例的46.59%,朋友支持为28.73%,医院领导、科室同事以及亲属的所占比例是20.82%。

我国及欧洲国家面临着严重的护士短缺问题,通过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不菲的薪金从国外引进优秀护士成为吸引高层次护理人才的手段之一,导致我国优秀护士大量外流[14]。随着社会对于护理工作需求的多元化,护士的职业选择也得到发展,除了传统的公立医院,诸如目前发展成熟的社会安老院、福利院及社区护理等机构也成为一些护士的理想选择[15]。因此,随着护士职业选择范围和就业机会的多元化,一些护士通过权衡利弊后会选取相对风险以及工作压力小的、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从而进一步使在职护士留职意愿进一步下降。

优秀的护士是提供良好就医环境的关键,护士的社会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们遇到不利的工作环境,以及缺乏上司和同事的社会支持的情况下,他们的福祉可能会受到威胁,进而影响护士的留职意愿,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1]王诗,刘洁琼,唐艳,等.长沙市养老护理员留职意愿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1):64-66.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2015[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25-37.

[3]刘珂,宋春发,成守珍,等.护士留职意愿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D型人格的相关关系[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9):6-11.

[4]朱美英,高俊岭,安娜,等.社会资本和职业紧张对护士留职意愿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679-683.

[5]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6]方颖,王琳,张敏.护士离职意愿与其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4):20-22.

[7]郑秋霞,韩蔚,朱音,等.护士离职意愿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3):61-63.

[8]邓静,甘晓琴,聂智容,等.我国在职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7,31(5):526-529.

[9]龚怡琳,刘金莲,张洪君,等.三级医院护士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0):688-690.

[10]孙伟明,顾立学.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5,41(5):348-351.

[9]王小丽.临床护士职业承诺与工作压力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0):789-792.

[12]麻立娟,岳莹,周阿南,等.护士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75-77.

[13]魏红云,高钰琳,杨雪岭,等.439名ICU护士工作压力源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4,21(12):65-68.

[14]杨惠云,燕虹,周西,等.721名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现况调查[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2):75-77.

[15]王琳.护士留职意愿理论模型的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R47

A

1672-5654(2017)07(c)-0193-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1.193

2017-04-27)

赵艮花(1982-),女,湖南长沙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社会医学。

猜你喜欢

意愿暴力护士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反性别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则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暴力”女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