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2017-01-20刘涛张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1期
关键词:抗原外周血乳腺癌

刘涛,张英

1.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2014级3班,广东湛江 524005;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四区,广东湛江 524005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刘涛1,张英2

1.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2014级3班,广东湛江 524005;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四区,广东湛江 524005

在现代生物学技术快速发展地推动下,循环肿瘤细胞(CTCs)技术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CTCs形成是导致乳腺癌患者发生转移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实施CTCs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综述以临床普遍应用的CTCs技术作为切入点,探讨CTCs技术在乳腺癌诊断、疗效评估、预后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了解CTCs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并展望其在未来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展望

乳腺癌为具有较高发病率的女性恶性肿瘤。随着临床诊治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提高,目前,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不断得到提高。积极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对疗效进行有效预测,对预后效果实施科学检测,对乳腺癌临床诊治效果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均已有诸多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处于外周血中的循环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一种实时的“液体活检”标志物,其有可能成为对乳腺癌的疗效进行实时评估的一种重要标志物[1]。加强对,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展望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意义。该文主要对乳腺癌临床诊治过程中CTCs检测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展望进行分析,现做如下综述。

1 CTCs的概念和机制

CTCs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的简称,该概念于1896年由澳大利亚的Ashworth首次提出。Nowell与1976年对CTCs定义进行修正,将其定义为来源于转移或原发肿瘤,存在脱离基底膜能力,且可入侵组织基质,进而进入血管的肿瘤细胞。目前,CTCs指的是外周血中存在的相关肿瘤细胞的一个统称。循环肿瘤细胞指的是因诊疗操作或者自发原因,由转移灶或者实体瘤释放出来并进入机体外周血循环中的一种肿瘤细胞,其为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复发、远处转移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使得肿瘤患者病死率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CTCs的作用机制体现为: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病情不断进展,甚至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病情的进展过中,肿瘤细胞逐渐侵入存在于原发肿瘤细胞附件的相关组织中,进而侵入淋巴管系统以及血液中,进而形成循环肿瘤细胞,并细胞被逐渐运转至远端相关组织中,其再发生渗出,不断适应各种新的微环境,最后在新环境中实现播种、增殖、定植,最终形成转移灶[2]。

2 CTCs检测技术

2.1 细胞鉴定技术

2.1.1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ICC)ICC的原理体现为抗原抗体的相互结合反应,主要通过利用单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相关抗原或蛋白相互结合,同时凭借酶与底物相互反应显色,或者其他的显色方法来对肿瘤细胞是否存在进行判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敏感度在105~106范围内,其直观性好,应用较为简便[3]。但是因可代表CTCs特征的特异性抗原还尚未被发现,因此,现阶段通常是使用上皮特异抗原来实现CTCs的分离。

2.1.2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该种方法应用原理体现为凭借引物扩增,同时对mRNA特异性进行检测来实现对肿瘤细胞存在情况进行证实。RT-PCR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主要体现为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同时,操作相对较为简单方便,其为对CTCs进行检测的一种有效性较高的方法,能够鉴别出的正常细胞为106~107。该种方法存在的不足表现为CTCs会遭受破坏,因此不能实现对CTCs实施形态学观察,也无法实施计数、分析个别细胞等操作。文献报道指出,目前在TR-PCR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标志物主要为hMAM、CK19和CK20[4-5]。

2.1.3 流式细胞技术 (FCM)该种技术主要是运用了肿瘤细胞特异性的标志物与标记荧光物质的单克隆抗体二者的相互结合,促进肿瘤细胞染色,在凭借流式细胞仪实施相关测量和分析操作,FCM能够实施多参数测量。凭借MACS技术完成肿瘤细胞的富集之后,再选用FCM实施CTCs检测具有更理想的敏感度[6]。

2.1.4 激光扫描细胞计量技术(LSC)LSC实质上为一种高通量细胞分析仪,其同时具备图像细胞仪功能和流式细胞仪功能,在应用过程中可凭借连续扫描荧光显微镜下的图像,自动对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应用实践显示,该种技术可在0.5~1h的时间内通过显微镜对5×104个细胞进行自动筛查。结合浓聚细胞技术与LSC两种技术应用时,荧光染色后其敏感度得到有效提高,能够达到在107个细胞中发现肿瘤细胞1~2个的敏感度。

2.2 富集与分离技术

①免疫磁性分离技术(IMS):该种技术的原理表现为采用一种可被磁铁吸引,同时又可与抗体载体相互结合的免疫磁珠。存在于磁珠上的抗体能够和存在特异性抗原的细胞相互结合,形成细胞抗原-抗体-磁珠免疫复合物。该种复合物凭借磁力作用可移动,与其他物质相互分离,进而实现将特异性细胞分离的目的。②滤过法(ISET):该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具有的优点主要体现为敏感性相对较高,存在于表面的相关分子标记或抗原都不会受到破坏,细胞特性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可较为完整地保存细胞形态,操作过程较为简单,对设备和技术无过高要求等。③密度梯度离心法:该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体现为以血液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同细胞密度作为根据实施分离。应用该种方法的优点表现在具有较高的细胞回收率,同时对设备无较高要求,操作相对简单,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易于推广。

3 CTCs的临床意义

3.1 在临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前,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已经可将CTCs检测出来,但是存在CTCs并不是表明一定有转移。实施CTCs检测可促进肿瘤分期得到进一步完善。已有诸多研究结果表明,CTCs与原发肿瘤的分级、大小、周围组织侵犯、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等均存在显著联系。有研究显示,外周血中乳腺珠蛋白基因表达与腋窝淋巴结状况二者间存在显著相关性[7]。

3.2 在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治过程中,较多患者因术后缺乏可进行测量的病灶,无法对辅助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评估。CTCs检测的实施可为该类患者疗效、病情进展评估提供新的指标和方法。有研究结果表明,与接受治疗前的CTCs水平相比,患者接受治疗后在每7.5 mL血能够检测到CTCs数量超过5个的患者,其病情的进展率会明显大于检测CTCs数量少于5个的患者,病情进展率会高出5倍之多[8]。

4 问题及展望

目前,CTCs检测应用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如下:①目前,临床研究还尚未发现乳腺癌特异标志物,现阶段所选用的检测标志还存在明显缺陷,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推广还存在较大难度;②目前,普遍使用上皮特异抗原来直接代替肿瘤细胞特异抗原,继续加强深入研究,积极寻找和探索更适合的肿瘤细胞标志仍为一个研究难点和重点。③临床上还尚未对乳腺癌血行转移具体机制进行详细阐明,CTC释放有可能存在间歇性,在循环过程中的肿瘤细胞往往是成群的,因此单点时间实施采样会存在一定偏倚;④乳腺癌患者多数CTC均是在血循环的过程中很快就凋亡,因此,在临床检测过程中所能够检测出CTC有可能并非转移灶形成,仅有极少部分表型CD44+/CD24-的肿瘤细胞能够形成肿瘤[9]。⑤对患者抽取的外周血存在相同的容积,但是检测所用的方法却不相同,选用的上皮肿瘤细胞标志物也不相同;⑥当肿瘤细胞处于静息休眠状态时,在外周血无法检测得到转移细胞,在这种情况下,选用任何一种方法进行检测均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问题[10]。⑦目前,CTCs检测标准还尚未形成国际标准相关研究结果的横向比较还很难实现。

通过对CTCs的受体状态进行分析,可为患者辅助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使患者真正能够接受个性化治疗。所以,在将来,对乳腺癌患者实施综合治疗的过程中将会更加注重对CTCs的存在及CTCs具有的特性进行全面考虑。由此可见,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外周血CTCs检测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俞泓波,刘胜.关于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转移及个体化治疗方面研究现状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7):241-242.

[2]刘平,魏子白,于俊岩,等.CellSearc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对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23):4244-4245.

[3]马磊,伍思培,邓旭斌,等.D-CIK治疗抑制进展期乳腺癌中循环肿瘤细胞的初步研究[J].海南医学,2014,25(13):1884-1885.

[4]陈小松,沈坤炜.乳腺癌“液体活检”:血清标志物与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4(6):410-411.

[5]马磊,伍思培,邓旭斌,等.D-CIK治疗抑制进展期乳腺癌中循环肿瘤细胞的初步研究[J].海南医学,2014,25(13):1884-1885.

[6]解继平,张岷,方红,等.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不同转移灶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5,37(5):493-494.

[7]杨莹,王峻峰,李鹏.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18):2839-2840.

[8]刘芊,江泽飞.循环肿瘤细胞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检测对乳腺癌诊治意义的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2):190-191.

[9]马春华,姜镕,吕远,等.免疫FISH技术检测脑脊液中循环肿瘤细胞在肺癌脑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3):653-654.

[10]龚丽,邹天宁.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在预后和疾病进展中的作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8):1895-1896.

Analysis and Outlook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Detection Research on Breast Cancer

LIU Tao1,ZHANG Ying2
1.Class 3 Grade 2014,Graduate School,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Province,524005 China;2.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Cancer Center Fourth District,Zhanjiang,Guangdong Province,524005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biology technology,the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technology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CTCs formation is a key factor leading to the transfer of breast cancer;therefore,the implementation of CTCs detection has key clinic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 regards the CTCs technolog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ries to explore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breast cancer diagnosis,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and prognosis,aiming at acqui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of CTCs research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prospects of its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Breast cancer;Circulating tumor cells;Detection;Outlook

R737

A

1672-5654(2017)07(c)-0183-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1.183

2017-04-27)

刘涛(1980-),男,湖南湘潭人,本科,医师,研究方向:乳腺癌的诊治。

张英(1964-),女,广东高州人,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临床常见肿瘤的化学治疗及综合治疗,E-mail:1374202704@qq.com。

猜你喜欢

抗原外周血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5 种大肠杆菌O 抗原定型血清的制备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