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优化管理的探讨

2017-01-20贾建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1期
关键词:危重症胃肠功能胃肠道

贾建华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肥城 271608

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优化管理的探讨

贾建华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肥城 271608

该文分析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和诊断检查,并从中西医不同角度介绍了优化管理策略。对于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的情况,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管理,从而对患者的预后情况提供有力的帮助。

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优化管理

胃肠道是人体当中的重要器官,对于人体生命的维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旦受到重度感染、休克、创伤、营养不良、饥饿等不良情况的影响,则可能会对胃肠黏膜屏障造成损伤,进而引发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情况。危重症患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通常认为与微生态失衡、免疫功能受损、机械屏障、胃肠道动力等因素相关。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病情变化较快,治疗难度较大,同时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而胃肠功能障碍就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不良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将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胃肠功能衰竭。胃肠道在人体中不但发挥着消化作用,同时也具有免疫作用,因此,如果危重症患者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则对基础疾病的病情也是十分不利的。

1 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

危重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同时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容易造成多重耐药菌感染[1]。长期的胃肠外营养和禁食,容易造成患者胃肠道黏膜萎缩。患者神经体液因子调节紊乱,抑制了胃肠道运动功能,大量释放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收缩内脏血管,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和缺氧。胃肠道胃肠道的缺血和缺氧状态,会使黄嘌呤氧化酶被激活,造成大量氧自由基的产生,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害。危重症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容易发生高血糖、酸中毒、负氮平衡等情况。由于肠道菌群失调,菌群移位大量繁殖,容易在肠道当中蓄积毒素。危重症患者容易发生炎症反应激活的情况,提高胃肠道黏膜通透性,细菌和毒素等进入血液循环,对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产生刺激,造成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造成全身炎症反应失控[2]。危重症患者容易发生肠道休克、胃肠道低灌注等情况,在低血压的状态下,胃肠道容易发生血流灌注,减少肠系膜的血流量。在肠粘膜逆向血流交换网,氧回路发生缩短,增加了组织好氧量,因而会损伤组织摄取养分的功能。

2 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检查诊断

对于危重症患者,在检查和诊断其是否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时候,目前主要采用临床症状评分的方法,但由于相关实验室指标不足,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检查中,主要的指标包括了肠鸣音、胃肠道出血、腹腔内压力、胃潴留量等,通过对这些临床指标的检查,对胃肠功能障碍进行早期诊断,从而为其优化管理提供依据[3]。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症状,可能逐渐发展为胃肠功能衰竭。其产生和进展历程与其它器官衰竭相类似,都是由轻到重,由功能损伤到完全衰竭的病理过程。对于感染性胃肠功能衰竭,临床上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腹胀情况、蠕动等进行诊断。根据相应的诊断标准,如果腹胀、蠕动明显减弱,则提示为功能受损期;如果高度腹胀、蠕动极弱,则提示为功能衰竭早期;如果出现肠麻痹、肠黏膜出血、应激性溃疡等症状,则提示为功能衰竭期[4]。此外,在胃肠功能障碍的定义和分级当中,也可以根据肠鸣音、胃潴留、大便次数、恶心、呕吐、喂养不耐受、腹泻次数、下消化道麻痹、可见性出血等指标进行确定。通过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准确的胃肠功能障碍分级,为后续的临床优化管理提供基础。

3 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优化管理

3.1 基于西医方法的优化管理

从西医的角度出发,在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优化管理中,要对病因进行尽早明确,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使引发胃肠功能障碍的应激因素得以解除,例如可以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支持、抗感染、液体复苏等治疗。同时,要对组织灌注进行改善,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在危重症患者中,为了维护胃肠道,应确保持续组织灌注和供氧,对低血容量情况进行纠正,确保心输出量的充足,使患者肠道血流增加[5]。可以适当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对患者肠微循环进行改善,确保倡导供氧的充足。例如,多巴胺、多巴胺丁胺、多培沙明等,能够扩张血管,增加内脏血流,并对可能发生的再灌注损伤进行预防。

在上诉优化管理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使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得到修复。例如,应尽早进行肠内营养,适当使用免疫肠内营养物质、生态肠内营养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抑制细胞因子制剂、抑酸护胃药物等,同时对肠动力药物、抗生素的使用优化管理。虽然全肠外营养能够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改善,但是不可持续太长时间,否则可能造成黏膜萎缩,增加肠黏膜通透性,造成细菌移位[6]。而采用肠内营养的方法,能够对肠屏障功能进行有效的确保,使患者免疫力得到提高,降低创伤造成的高代谢反应。在肠内营养中,具体使用的物质可包括不饱和脂肪酸、核苷酸、谷氨酰胺、乳果糖、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C、胰岛素样肽2、生长激素、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PPI、硫糖铝、抗酸药等,具体应视患者情况进行使用。

3.2 基于中医方法的优化管理

在中医方面,虽然针对胃肠功能障碍没有提出准确的疾病名称,但是其与中医便血、肠结、关格、痞满等症状较为类似。在基于中医的优化管理当中,可以采用相应的单味药或成方进行治疗。

常用的单味药主要有丹参、大黄等,丹参能够养血安神、凉血消痈、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祛瘀止痛,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包括丹酚酸、丹参素、丹参酮Ⅱ、二氢丹参酮I、丹参酮I等。相关研究表明,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够使危重症患者胃黏膜pH值进行调节,减少患者发生胃黏膜病变的几率。而且,丹参能够有效保护危重症患者的肠黏膜结构,增强组织耐受缺氧的能力,抵抗氧自由基的损伤,对肠道黏膜细胞进行有效保护。大黄则是一种逐瘀通经、凉血解毒、泻热通腑之中药,其中的大黄酸蒽酮、大黄酸蒽酮甙等,能够被小肠吸收,由肝脏进行转化,对粘膜神经丛、骨盆神经丛等产生作用,促进患者肠蠕动。

在中药成方方面,可以使用大承气汤,对患者胃肠道缺血进行改善,对菌群移位进行抑制,降低毒素吸收,调理免疫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对肠道黏膜屏障进行修复,进而对肠道进行有效的保护[7]。另外,有研究资料表明,在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中,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能够缩短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缓解时间。采用参苓白术散,能够减轻患者腹泻、腹胀、反流等临床症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小剂量的参苓白术散,能够使胃肠运动轻度兴奋,从而接解除消化不良及胸闷的症状。如果适当加大剂量,还能够起到有效的解痉效果,对腹泻、呕吐等症状进行缓解。又如,可以采用通瘀解毒汤进行治疗,通过鼻饲的方法用药,能够降低患者发生胃肠功能性障碍的几率,同时减少患者死亡的几率。除此外,加味四君子汤、血府逐瘀汤等,也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

4 小结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容易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对患者基础疾病治疗十分不利。对此,采用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患者进行优化管理,以降低胃肠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危害,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1]赵云燕,吴建鹏,王首红,等.重症胃肠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集束化防治管理优化方案研究[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4):12-18.

[2]蒋辉.加味黄连解毒汤灌肠对重症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4):3829-3831.

[3]李永生,张义强.谷氨酰胺治疗危重症感染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35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4):1887-1888.

[4]余玲莉,曾维,黄娟,等.预见性应用通腑合剂鼻饲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29):3678-3679.

[5]殷守华.加味黄连解毒汤灌肠联合电针干预对重症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2):111-112.

[6]陈华琼,郭应军,侯杰,等.健脾和胃法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及对患者危重程度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6):19-20.

[7]唐晓,朱永钦,李岸平,等.大承气汤加味灌肠结合针刺疗法对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血DAO、IL-6、CRP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17,40(1):20-24.

R278

A

1672-5654(2017)07(c)-0134-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1.134

2017-04-29)

贾建华(1961-),男,山东肥城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重症医学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危重症胃肠功能胃肠道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