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心血管专科患者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2017-01-20闫灵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专科管理体系心血管

闫灵

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内江 641000

论心血管专科患者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闫灵

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内江 641000

该文分析在护理工作当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介绍以患者安全作为核心目标,以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和人员培训等作为管理依托,建立起的一套适合心血管专科的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体系。通过采取管理措施,心血管专科医院的患者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在1年内没有发生安全管理问题而导致的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案例。

心血管专科;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开始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情况。在我国的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对于患者的安全管理方面仍然有着一定的问题。护理安全是一个医院评价护理质量的关键方式之一,也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人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升,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护理纠纷问题,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以便于来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护理质量。该次研究根据我院的实际特点,分析在护理工作当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进行了心血管专科患者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心血管专科护理安全因素

1.1 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安全问题。这与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个责任意识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和护理安全问题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年龄小的一些护士,由于工作时间较短,缺少工作经验,因此在工作当中经常会考虑的比较少,导致问题思考不全面,很难全面排除安全问题,从而造成隐患。当发生比较危急的情况时候,一些年轻护士也会表现出心理素质差等问题,很难与其他人有效进行合作,再加上工作压力大、负荷重,因此很容易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出现问题,这也是导致安全隐患问题发生的关键问题所在。

1.2 患者因素

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非发病期的表现是不明显的,与正常人一样,这样的情况下十分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也就是为什么家属会认为患者的疾病不严重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忽视与疾病本身的危险性,不引起重视,从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率上升。

1.3 药物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种类是比较多的,同时药物的副作用也比较强,要求在临床上严格控制药量,例如注射多巴胺的过程中,一旦渗出就很容易导致患者的血管或者皮肤坏死,那么一定要严格把握正确的用量。再例如硝酸酯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患者低血压或者头晕等问题,并且由于患者的病情变化比较快,因此医生的医嘱也经常变化,那么作为护士就一定要严格执行医嘱,一旦这个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出现。

1.4 疾病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是瞬间万变的,有着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例如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等症状,一旦来不及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的问题。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一些中老年的患者他们的情况更加容易发生变化,如果护士不及时查房,或者护理上不够到位,就很容易造成安全问题,导致与患者家属之间产生纠纷[1]。

2 心血管专科患者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方案

2.1 建立起适合心血管专科特色的管理组织结构

为了适应心血管专科医院的管理特点,当前阶段应当建立起适合该院的管理结构,丰富以往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同时要求在管理当中建立起不同的区域化管理模块,让不同的护士人员能负责不同的区域,并为护士提供一定的护理技术专业支持。这不仅能更好地利用医院方面的资源,同时也能强化心血管专科医院的特点,提升管理效率,保证护理工作开展的安全性。

2.2 分层使用重症部门的护士人员

重症监护病房和急诊室是医院内部的患者比较集中的部分,同时这部分患者的病情通常也比较严重,工作的风险比较高。很多年轻护士缺少工作经验,面对大量的危重症患者他们的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等有着一定的缺陷。对此还需要实施分层管理的措施,将护士人员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并针对性地进行人员调剂和使用。这种措施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及,保障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2]。此外,还可以在重症部门护士分层使用上进行适当的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规定每个岗位的责任和工作目标,并定期进行考核。这对于强化心血管专科患者的安全管理体系来说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2.3 完善心血管专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心血管专科患者的病情往往比较严重,变化也比较快,这决定了护理管理工作的高风险性和复杂性,一旦在工作中处理不良就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或者造成其他的严重后果。例如在用药安全管理方面,可以将用药安全制度和流程进行细分,并利用有效的临床警示系统来提升用药的安全性[3]。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警示标示的张贴,使护士人员规范用药流程和用药量,促使实际工作的质量能得到持续上升。在心血管专科医院每天手术量大,为了保证周转过程中的安全性,可以设置出相应的患者安全交接单,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和制度,减少在交接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4]。

2.4 加强患者出入院管理

患者在入院以后对于医院的环境比较陌生,对于疾病也缺少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监护室中的各种仪器设备,十分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出现恐惧心理。因此在患者入院以后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变化和情况,积极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和生活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和良好的住院环境。而在患者出院时则要尽量详细地向患者介绍注意事项,并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减少再次住院率,提升医院管理的安全性,也为患者的安全性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5]。

2.5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护理人员是实施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也是与患者最直接进行沟通的人员,他们的素质、能力和专业技术等是护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促使患者安全得到保障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心血管专科患者安全管理当中,应当重视起对于护士人员的专业培训,要定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讲解,并安排骨干来进授课,尤其是一些资历浅的年轻小护士,不仅要强化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同时也要强化他们的沟通技巧、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知识等方面,促使他们的综合能力能得到有效提升,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同时,应当不断地加强对护士人员的责任教育。

3 效果

通过采取管理措施,心血管专科医院的患者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在1年内该院没有发生安全管理问题而导致的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案例。建立起了安全管理体系以后,无论是诊疗水平还是护理水平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门诊量一年40万的情况下仍然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在死亡率和并发症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4 讨论

在专科医院当中,每天手术量比较大,更是容易忽视安全管理。因此,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来改善这种状况,建立起安全管理措施,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安全管理措施的主要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因此对护士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能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冷静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应对[7]。可以说心血管专科患者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治疗和护理安全性和标准化来说都能产生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为医院方面的安全管理提供基础保障,而各项措施的保障还需要落实在正确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上[8]。同时还要重视起对于护士人员的素质能力培养,要建立起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让护士能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此外还应当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积极利用其现代网络和通讯工具,运用现代管理工具来提升管理的质量,这样才能更加切实地为患者的安全做出保障,减少隐患问题的发生。

在该次研究中该院建立起了安全管理体系以后,无论是诊疗水平还是护理水平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门诊量一年40万的情况下仍然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在死亡率和并发症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1年内本院没有发生安全管理问题而导致的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案例。这与很多临床研究之间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了心血管专家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也说明了在心血管专科医院当中建立起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性[9]。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专科当中积极的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医院的管理质量提升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都具有积极意义。

[1]吴英力.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6(4):78-88.

[2]黎志林.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5):145-158.

[3]韦丙茹.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230-265.

[4]郝云霞,周政,刘庆荣,等.从心血管专科发展看护理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6):174-189.

[5]刘芳环,李庆印,赫晓莉,等.建立领班护士负责制有利于提高心脏外科ICU的护理质量[J].中华护理杂志,2008(12):95-96.

[6]贾艳,李庆印.警示标识在深静脉多重给药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8(8):74-75.

[7]郝云霞.影响心血管病医院护理安全因素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7(11):65-66.

[8]李庆印,赫晓莉,王树英,等.身份腕带在心血管外科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7(9):71-72.

[9]杨志敏,梁涛,章晏,等.心脏急诊病种变化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5(12):68-69.

R19

A

1672-5654(2017)07(c)-0130-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1.130

2017-04-20)

闫灵(1983-),女,四川内江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猜你喜欢

专科管理体系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