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耕细作 绿富并收 山海宜居
——台州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017-01-20

浙江林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台州市造林绿化

深耕细作 绿富并收 山海宜居
——台州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撰文//陈云娣

自 2013年以来,台州市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启动以“关注森林”为主题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通过把“创森”工作与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有机结合,与平原绿化、“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全市各县市区分层落实,统筹协同,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近3年来,全市新造林16173公顷,建成区新增绿地892.2公顷;全市累计投入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资金73多亿元,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县(市)全覆盖;2015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1%,并成功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生态市验收;2016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奖牌。

夯实“三项保障”实现“创森”强力推进

夯实组织保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创建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协、宣传部等8个部门联合成立台州市“关注森林”组委会、执委会,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密集调研城乡绿化和创森工作,相继召开一系列高规格的创建工作专题会议,部署推进相关工作。各县(市、区)分别成立创森领导小组和“关注森林”的组织机构,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夯实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制度、进度汇报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和问题协商制度。市政府每年年初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明确责任,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县(市、区)和相关单位根据分工抓好实施,并及时汇报工作进度和完成质量情况。各级政府组织督查组,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和绿化造林工作的专项督查指导。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商讨协调解决。市人大和政协把“创森”工作和“森林台州”建设列入重点议题和课题开展调研,市政协组织主席会议成员专题开展跟踪视察,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夯实资金保障。自2011年以来,市财政每年安排市区绿化、公益林建设和兴林富民专项预算资金2300万元,各县(市、区)也根据财力和创建工作任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以上。同时,不断拓宽资金渠道,积极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绿化造林和创建经费,并整合各项政府性绿化资金,用于创建森林城市工作。近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资金73多亿元,其中市、县级财政投入55亿元。

湿地绿化

强化“三项措施”确保“创森”科学高效

坚持规划引领。对全市城乡绿化现状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编制《台州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台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在定位上立足台州城市的区位条件和产业特点,以打造“山海秀丽台州港,生态宜居森林城”为目标;在布局上紧密结合城市的地形地貌和空间格局,以主城区和6个县(市、区)建成区为核星,以西北部山地森林和东南部沿海岛屿防护林区为生态屏障,以农田林网、森林路网、森林水网为网络,以百镇千村为基本面,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一核六星、二屏三网、百镇千村”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格局,彰显地方特色。

强化点面结合。突出城区、重要节点、公路水路廊道等绿化重点,构建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的城乡森林生态网络。近3年来,全市完成新造林面积16173公顷,占市域面积的1.61%,完成森林提质8442公顷。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892.2公顷,其中新增公园绿地441.2公顷,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9平方米,6个县(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达40%以上,平均为41.05%,人均公园绿地13.82平方米;完成公路绿化623.6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343.8公顷,公路绿化率达98.1%;完成河道绿化370.8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066.7公顷,主要河道绿化率达96.4%。如黄岩区九丰公园保持了亲水、生态、休闲特色,每天约1.5万人入园健身、休闲、赏景。

引导全民参与。积极开展创森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做到“报纸天天有文字、电视天天有图像、电台天天有声音”,大力宣传“创森”工作。积极举办“关注森林你我参与”“保护母亲河植树绿化”等各类绿化专题活动。积极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绿化认建认养活动。如天台县成立关注森林委员会,组织开展“关注森林”十大系列活动。建立爱心林、和合林等多个义务植树基地,打造九九回归林、滨江绿廊、飞鹤山等3处总面积13.6公顷的认养基地,该县3年内仅城区范围就投入民间资本3600余万元进行绿化建设,建成绿地12公顷。

突出“三方联动”推动“创森”红利共享

城、乡联动。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推进。在抓好城区绿化的同时,以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为载体,创新开展市级绿化精品村和精品线的创建活动,着力提升村镇绿化美化水平。全市新增村庄绿化面积1077公顷,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为31%,分散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为21.6%。至2015年底,全市建成省市级森林城镇40个(其中省级38个),占乡镇总数的31.0%,建成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和森林村庄1467个,占村庄总数的28.8%。

山、海联动。坚持山体植树造林与沿海平原绿化同步推进。加强重要水源地一面坡退耕还林、林分改造提质和湿地造林工作。立足防灾减灾的需要,大力开展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了集防灾、生态和景观等功能于一体的沿海绿色生态屏障。目前,完成沿海防护林造林539.7公顷,其中营造泥质基干林带34公里、277公顷,岩质基干林带181.7公顷,消浪林81公顷,大陆泥质海岸线达到造林条件的114公里林带宽度基本上达到50米以上。如黄岩区长潭水库上游及周边封山育林8000公顷,人工造林533公顷,治理库区内水土流失面积约23平方公里,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和其他迎水面区域地面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98%,长潭水库连续三年保持库区Ⅰ类水质标准,为全国7座Ⅰ类水库之一。

生、产联动。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兼顾的原则,努力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积极抓好蜜梨、柑橘、枇杷等特色果树片林和林苗一体化建设。城郊和农村还通过生态绿化与生态产业相结合,林果经济与林下经济相结合,村庄绿化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积极培育杨梅、油茶、桃、柿等经济林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目前,全市经济林面积达到8.44万公顷,建成生态高效林业基地4.67万公顷,花卉苗木种植面积0.33万公顷。全市列入省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创建点51个,已建成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8个、精品园27个。如天台县发展无患子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达3万亩,居全省第一,年产值3800万余元。仙居县杨梅种植面积9200公顷,使全县农民年人均增收1100元。2016年,全市林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大关。

猜你喜欢

台州市造林绿化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朱屺瞻《绿化都市》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台州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数字
黏黏花
Efficient reading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我爱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