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贯通学制下学生党建贯通的培养路径

2017-01-19郑学文陈鸾青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制积极分子入党

郑学文++陈鸾青

[摘 要]

当前,上海中高职贯通学制下开展学生党建贯通培养存在目标不清等问题,有必要构建学生党建贯通培养路径设计,可以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以五个阶段培养对象为特点进行贯通培养。

中高职贯通学制;学生党建;贯通培养;路径研究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7)01-0059-02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实施细则》实施以来,对以“前3年中职、后2年高职”为主的中高职贯通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原因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只有进入高职阶段才能递交入党申请书,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必须经过一年及以上的培养考察期,经推优后方能确定为发展对象。这就意味着大多数递交申请书的中高职贯通班学生在毕业时将处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阶段。基于此,笔者认为,应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通过构建中高职贯通学制下学生党建贯通培养的有效路径,促进健全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

总体而言,中高职贯通学制下学生党建培养较普通高职的学生党建培养区别不明显。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在对中高职贯通班申请入党的同学(含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学生党员)开展调查后发现,仅有20%的被调查人表示清晰地了解入党程序,作为发展对象和学生党员的被调查人在此调查上并无任何优势。具体而言,中高职贯通学制下学生党建贯通培养在目标、内容和方式上存在不足。

(一)培养目标不清,缺乏递进式的总体设计。中高职贯通学制下学生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什么,贯通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该如何引导发挥,这些都是中高职贯通学制下党建育人工作要首先考虑的导向问题。然而,许多院校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对于该模式下的党建培养目标没有专门的研究制定,对于培养的连续性和层次性也缺乏考虑,这也是如今中高职贯通学制下学生党建贯通培养存在的首要问题。

(二)培养内容上与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等匹配性不强。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生入学年龄小,入学时大多为16岁,身心发展水平只相当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一些院校在开展党校教育和入党启蒙教育过程中,未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情况,从而出现一些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不理解,入党动机不清晰等问题。

(三)培养方式上略显单一、创新不够。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被调查的中高职贯通班学生中,有84.9%选择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党校,有85.6%认为培养方式还需进一步拓展丰富,希望通过参与团学组织、党组织的工作活动来提升自身能力,加强实践锻炼。

上述问题的归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中职与高职院校不同的领导体制及其管理机制,以致出现缺乏统一的领导、标准和培养要求,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构建分层次递进式的中高职贯通学制下学生党建贯通培养,可以使原来中职、高职两个阶段相对独立的培育阶段,有了明确共同育人的目标,形成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的党建育人工作体系,从而做到早教育、早发现、早培养,确保发展对象的质量,为逐步实施的中本贯通培养提供实践积累与经验借鉴。

笔者所在院校为中职、高职一体化管理的职业院校,对贯通培养在日常教育中进行了初探,对提高学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质量,进而提高学生党员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以团校和团学活动为主要平台,在中高职贯通班学生中提高团员比例,培养团员骨干;由学院学生党支部利用晚自修时间组织开展中职学生党建启蒙教育和理论知识学习;创新建立学生党建工作室,组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开设成长讲坛和钱学森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学工部结合职业主题教育,设计开展主题班会,撰写中高职贯通班德育读本等。

(一)目标思路。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端正入党动机、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目标,结合中高职贯通班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在培养中体现学生成长的发展性,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性。课程上,中职阶段以党建基础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党史等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高职阶段以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两个阶段结合相对应的职业素养主题教育,贯穿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锻炼载体,体现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组织保障。组织实施以院(系)所在党组织为基础,结合团委、系部团总支、学生会等团学组织,形成以院(系)分党校为主阵地的多元党建育人平台。此外,对应五个培养阶段,逐一罗列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主要参考教材,并且提出了可操作、可检查的验收指标。

(三)内容举措。在一年级,面对全体学生,采取党建带团建。针对目前中高职贯通班一年级新生普遍年龄在16岁上下、班级团员覆盖率在60%左右的情况,通过开展团的理论知识教育和爱党爱国主题教育,以及团课培训和考核等形式提高班级团员比例。课外利用学校各类团学活动平台选拔好苗子,培养团员骨干力量。在主题教育方面,以“诚信教育”为主题开展职业素养系列教育的第一课。

在二年级,面对全体团员,开展党史启蒙教育。针对学生党建理论知识薄弱的调研现状,通过党史普及教育,加强团员学生对党的认同感。在主题教育方面,以“文明修身”为主题开展团支部组织生活,并开展相应的团支部实践活动。

在三年级,面对团员中的先进分子,加强党的基础知识教育。课堂内普及党章知识,使该阶段学生对党的性质、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基础内容有一定了解,激发团员的入党积极性,初步形成正确入党动机。课堂外结合党史教育带领优秀团员青年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提升育人的有效性。在主题教育方面,以“提高职业素养”为主题,结合学生自身已掌握的职业技能,定期开展相应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在四年级,面对学生入党申请人,进行端正入党动机教育。开展班级入党启蒙,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作为重要主题,加强学生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此外,贯通班四年级学生在前期基础上已对党章党史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鼓励他们借助“学生党建工作室”等平台,主动在党校教育中承担角色,协助老师组织党校教育工作。在主题教育方面,结合专业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鼓励学生思考和设计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定位。

在五年级,面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增强党员意识培育。在思想培育方面,通过选拔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学生党建工作室,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报告、读本的学习;在全体入党积极分子范围内开展成长讲坛,针对学生入党过程中的成长关键词为主题定期开展讲座,讲座内容涵盖党建知识、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内容;也可通过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党建专题和热点话题的线上思想大讨论。

在实践服务方面,在入党积极分子中选拔有意向者参与红色基地志愿者服务活动,实践基地的选拔以“爱党爱国”为背景,志愿者能在实践中服务,在服务中受教育。通过最后一年的培育,使入党积极分子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实习中,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本文为2014年度上海市“阳光计划”(党建类)项目:上海中高职贯通培养下的大学生党建研究(项目编号14YG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郑学文系上海健康医学院纪委办公室主任、监察处处长,陈鸾青系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组织部组织员

猜你喜欢

学制积极分子入党
基层党支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实践
申请入党,是否需要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确定入党介绍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五行真经
重温入党誓词
北安市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入党前“体检”
向党旗宣誓
学理与法理:中小学学制变革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