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问题探析及提升策略

2017-01-19翁聪尔

考试周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主体性有效性德育

翁聪尔

摘 要: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但德育概念泛化、德育目标空洞、德育方法单一、德育主体偏废、德育环境复杂、德育评价不合理造成德育有效性大打折扣。为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应进一步明晰德育概念,将目标分层分级,选用多样且适合的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构建健康安全的环境并进行个性化的合理评价。

关键词: 德育 有效性 主体性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德”字为先。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往往强化位居第二的“智”,即使学校非常重视学生道德的养成,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但收效甚微,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脱节,学校德育有效性缺失。德育是否有效,事关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养成,更事关整个社会、民族、国家文明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对此加以审视与重视。

一、德育有效性概念界定

有效性是指特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具有的相应特性,且这种特性是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在与相应价值主体构成的价值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到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即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开展的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德育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必须符合德育工作者所期望的德育目的、目标,而德育目标必须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成长需要,德育要求能顺利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简而言之,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其实质就是学校德育的现实结果与期望功能之间的吻合度和一致性,两者吻合程度越高,德育就越有效,反之,则是低效或无效的。学生要做到知行合一,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统一。

二、学校德育有效性缺失原因

就目前的学校德育而言,其有效性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学生有着良好的道德认知,但是在实际情境中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行动,付诸实践。诸如考试作弊、论文造假的现象层出不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学生重实际和实惠的倾向日益凸显,道德的价值取向体现出功利主义。另外,公德意识缺乏,私德倾向严重,且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双重性,学生在校内、校外差异显著。通过研究发现,造成学校德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主要如下。

(一) 德育概念泛化。

德育概念泛化是造成学校德育有效性缺失的理论根源。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释义,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力量转化为个体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的这一释义说明德育主要是指道德教育,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德育的外延被扩展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多位一体”,由“小德育”演变成为“大德育”,德育“泛意识形态化”和“非意识形态化”明显。在德育学者自身理论论述中,常常陷入偷换概念的错误,德育概念被混淆滥用,正所谓“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二) 德育目标空洞。

德育概念泛化导致德育目标泛化,德育目标泛化的结果是导致国家、社会宣扬德育高标,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尽力达成德育的高标。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科学等德育高标强调的是一种方向性,但缺少可操作性,使得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无法有机统一起来,德育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应通过在实践中将德育高标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提升德育有效性。

(三) 德育工作形式化,德育方法简单化。

由于目标泛化且一味追求德育的理想境界,导致德育工作形式化,德育方法简单化。德育方法以课堂讲授灌输为主,缺乏创造性与真情实感,无法触及学生丰富多彩又异常敏感的内心世界。教师总是照搬教材,空洞说教,只告诉学生应当要怎么做,缺乏与其他德育方法的配合,并且知行断裂,教师很少给予学生具体实践机会,即使开展了一些活动,也只是为活动而活动,形式化痕迹明显,无法真正产生德育功效。

(四) 德育主体偏废。

在设定德育目标时,目标宏大、崇高、抽象,与学生的认知脱节,忽视学生这一主体的真实情况。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往往被当做德育实施的主体,而学生被当做客体,教师习惯把大量的道德知识、行为规范、社会准则灌输给学生,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体现,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教师所进行的德育活动敷衍了之。德育主体的偏废导致德育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五) 德育环境复杂。

社会高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学生不单单只接受学校的德育,社会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形成,这就大大加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通过各种媒介,他们能轻而易举地看到各种与所接受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面,认识到社会上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的鱼龙混杂,发现现实中与德育主旋律不相适应的阴暗面大量存在,且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迭出,这就会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的学生对道德衡量尺度的认知出现偏离,较为容易地受到错误思想的腐蚀和教唆。另外,家庭环境中存在与学校德育不相一致的地方。因此,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复杂,未能与学校德育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使得学校德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无法最大限度实现效用。

(六) 德育评价不合理。

对学生德育进行评价,学校往往采取以下三种做法:1.学校把考试作为德育评价的标准。学校安排德育类课程测验,考试的分数就是本人的德行分,把学生的道德停留在知的层面。2.学校把德育量化为多个指标作为考核学生品德的武器。学校把担任学生干部、参与班级活动、参加讲座次数等作为德育指标,对这些指标进行加权,统计分数,进而对学生德行进行高低排序,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为追求品德分而做出不符合规则的行为,无法真正检测学生德育水平,使他们真正地将道德内化。3.有的学校直接以学习成绩代替德育分,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品德分直接是优秀,成绩最差的品德分就在及格线边缘徘徊,这无法真正激励学生进行道德实践。以分数高低衡量学生的德行水平,至于学生真实的德行水平的高低则忽略不计,不多加考虑,唯分数至上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德育效果。

三、学校德育有效性提升途径

如前文所述,造成学校德育有效性低下的原因纷繁复杂,涉及多个层面,要有效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对症下药。

(一) 加强德育理论研究,明晰德育概念。

在“大德育”的概念框架下,目标泛化,任务复杂,方法单一,德育难以获得预期的结果。因此,要解决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关键在于进一步明晰德育概念,限定德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德育专家要做好德育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地考证、论证,以丰富翔实的资料确立起德育的概念,使德育现出真身。一旦确立起之后,在使用德育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切不可再滥用、混用,要使之具有不可代替性。继而,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用才能更具适切性,使德育有效性有所提升。

(二) 德育目标分层分级,结合高标底线。

道德高标的设立,使学生难以达成,也不知怎样才算是达成。因此,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要把道德高标、道德基准和道德底线结合起来,用道德高标引导、激励学生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用道德基准和道德底线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做到既抽象引导又具体落实,使学生的道德行动有具体明确的方向。

(三) 德育方法适合多样,加强道德实践。

德育概念逐步明晰,目标从抽象变得具体,德育方法必须多样化,增强实践性,把知行合一作为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和落脚点,从单一的道德知识传授变成通过参与和互动的方式,激励学生把道德认知不断地转化为道德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可以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焕发德育活力。在第一课堂,教师除了课堂讲授之外,还可以增加案例分析、辩论会等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与辩论,逐步辨析正确与错误的德育观,进而内化于心,指导行动。第二课堂可通过安排一系列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去体验、去感受、去分析、去判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道德价值判断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下能够果断辨别,做出行动。另外,教师可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利用QQ、微博、微信、人人网等社交互动平台沟通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谈心、对话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理念,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

德育方法多样化是好事一桩,但切不可流于形式,必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美国政治心理学学者威廉·斯通曾指出:在选择教育方法时,听众的教育水平、专业兴趣,甚至成员的智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考虑用最有效的沟通方法将信息传送给接收者时,要注意他们的知识和情绪差异,个性动力可能会促使某些态度的发展并影响变化的敏感度,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此,只有多管齐下,且方法适合每个主体,才能实现德育的最大效用。

(四) 教师行为世范,重视学生主体性。

为使德育更加有效,教师必须有正确的信仰追求,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具备强烈责任心与使命感,以德服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润物无声。在进行德育工作,开展德育活动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意识到德育工作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另外,要认识到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当下的需要及特点出发,合理选取德育内容,将外在的规范或导向与学生的内在需求密切地结合起来,使他们将德育内容主动内化,并将这种认知外化到实践中。在承认和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教师要努力夯实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只有师生之间互尊互爱,才能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五) 构建健康德育环境,三位一体齐心协力。

除了以上努力之外,为学生构建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对德育有效性的提升亦十分关键。不仅需要构建学校内部环境,还需要社会大环境、家庭小环境的配合,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齐心协力,德育的有效性才能得以保障。在学校内部,可通过宣传栏、广播、校报等多种媒体,在舆论上造势,宣扬道德风尚,弘扬校园正气,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可通过建筑物及其他文化景观的陈列方式,渗透德育的理念与价值;可利用一些常规节日或纪念日开展德育活动。但是学生的德育还深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当代社会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新闻媒体在选择信息时务必要通过层层甄选,做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不可过度粉饰,做好道德引领与导向。另外,要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创造一个无污染、安全的网络环境,使学生不被网上的信息蒙蔽。只有三位一体,三管齐下,学生才有可能变成道德上的“完人”,德育才能更加有效。

(六)创建合理评价机制,激发道德行动力。

在对学生的道德进行评价时,切不可以分数为衡量学生德行水平的标准,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在每一学期末,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自述这半年的德行情况,通过学生的自述回顾、分析、反思与畅想,在反思中增强道德认知,激发道德的行动力,进而指导下一步的道德实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了解每一阶段学生的道德情况,分析学生每个阶段的道德水平较前一阶段是否有所提升,对其整体表现做一详细的评价,反馈给学生。然后与学生一起相互探讨改进的策略。通过个性化与过程性的评价,使每位学生的道德水平有所提高,那么,德育有效性的提升便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范秀清.自主建构和道德实践: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对学校德育中理想与现实间尴尬的分析和破解[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3:62-63.

[2]叶国英.德育的本质特征和德育有效性的提高[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01:84-87.

[3]彭未名.挑战与应对:高校德育有效性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02:49-51.

[4]江新华.德育概念泛化是影响德育有效性的理论根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1,05:75-76+68.

[5]邱杰.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反思及重塑[J].教育与现代化,2010,03:57-61.

[6][美]威廉·斯通著.胡杰译.政治心理学[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7]张光华,邱观建.德育方法有效性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02:45-47.

[8]邱克.提高德育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3,02:29-30.

[9]彭志越.提高德育有效性必须切实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J].高等教育研究,2001,05:71-73+68.

猜你喜欢

主体性有效性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