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当新江苏建设排头兵

2017-01-19姚林荣

群众 2017年1期
关键词:昆山生态建设

姚林荣

今后五年,昆山将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全面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城市,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排头兵,牢牢保持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地位。

今后五年,昆山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对照“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要求,确保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5%和5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以上,外贸进出口保持平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三类以上地表水比例达73%以上,PM2.5浓度均值下降至每立方米45微克;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0%以上,法治建设满意率达93%以上。努力打造全球有影响、国内有地位的先进制造业名城,两岸产业融合发展、与国际规则深度接轨的开放创新改革先行先试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具有江南水乡特质的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今后五年,昆山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创新核心动力,牢牢把握稳定首要前提,牢牢把握民生根本目的,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创新发展,推动总量质量双提升。一是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关键,把稳定外贸出口作为支撑,把促进大众消费作为基础,把优化企业服务作为保障,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二是促进产业高端发展。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进一步做优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不断强化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着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形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一批百亿级产业。把智能制造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机器人制造、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和装备智能化改造提升,打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三是完善创新产业生态。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深化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推进阳澄湖科技园、工业技术研究院、两岸青年创业园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放大昆山杜克大学国际化品牌效应,不断优化激励创新的综合环境,促进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与高端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四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关停淘汰污染重、能耗高、工艺装备落后、安全隐患多的项目;从用工、用能、用地、融资、交易、管理等方面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通过改革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

二、坚持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功能品质再优化。一是完善规划管理体系。强化城市空间规划的系统性,积极推动“多规合一”,加快编制地下空间发展规划,全面提高城市设计水平,不断优化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二是统筹功能设施建设。优化完善骨干路网结构和功能,构建立体快速、安全高效、内外通达的现代交通体系。把苏州轨道交通S1线昆山段作为龙头建设项目,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深化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三是突出文化引领发展。保护传承江南水乡文化、昆曲文化、先贤文化,着力提升城市人文“识别度”,不断扩大“大美昆曲、大好昆山”影响力。推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国际文化多元融合、和谐共生,充分展示“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城市精神。四是提升精细治理水平。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力度,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深化中心城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增强社区治理服务和基层解决问题能力,推动城市治理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变。推动社会组织、市民群众主动积极参与城市治理,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三、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态环境更宜居。一是协调生产生活生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性。统筹把握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科学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严格执行生态红线管理制度,优化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四个十万亩”现代农业布局,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二是突出严控严管严惩,强化环境污染治理针对性。严格落实“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着眼于环境治理最根本、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以铁的决心和手腕狠抓整改落实。重点抓好吴淞江流域水环境专项整治、污水处理厂布局优化和提标改造,以及垃圾、固废、污泥处理等工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三是统筹政府企业社会,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性。强化企业环保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集约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积极培育生态意识,倡导群众绿色生活、出行。

四、坚持开放发展,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一是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空间。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等机遇,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主动对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强化“融入上海、配套上海、服务上海”意识,全面接受上海辐射。二是强化重点园区特色发展。不断优化重点园区功能和产业定位,昆山开发区要继续保持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的应有领先地位,昆山高新区要实现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的争先进位,花桥经济开发区要建设国际商务“卫星城”,旅游度假区要打造江南水乡旅游首选目的地。三是力争重大政策率先突破。充分利用昆山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机制,根据企业需求,向上争取一批务实管用、含金量高的改革措施,促进台企就地生根、加快转型、做大做强。推进昆山综保区转型发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五、坚持共享发展,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一是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突出优质化均等化导向,扎实推进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五有工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切实提升共建共享水平。加快新昆山人文化本土化、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实现新老昆山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丰富完善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内涵,进一步让昆山成为台商台胞的“第二故乡”。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生活质量等方面均衡协调。三是着力加强平安法治建设。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广“公众评判庭”模式,构建大信访、大调解格局,完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见实效”,狠抓安全生产源头治理,推进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化“尚法昆山”建设,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突出矛盾。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尤 展

猜你喜欢

昆山生态建设
黄问琴与昆山腔传承考
《昆山记》版本初探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