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际比较的工作复杂性研究领域知识图谱分析

2017-01-19蒋海萍陶慧慧叶岚

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复杂性图谱领域

蒋海萍,陶慧慧,叶岚

(1.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基于国际比较的工作复杂性研究领域知识图谱分析

蒋海萍1,陶慧慧1,叶岚2

(1.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以949篇中文文献与2377篇英文文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平台对工作复杂性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以词频统计、关键词聚类等手段绘制中外工作复杂性研究的知识图谱,较清晰地呈现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脉络。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复杂性研究蓬勃发展,众多研究分支凸显出工作复杂性研究的跨学科特性与生命力;工作复杂性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相对明晰;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的研究关注呈现差异,国内侧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研究,国外主要关注企业组织的复杂性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廓清工作复杂性研究的迷雾,借鉴国外比较完备的复杂性研究理论来弥补我国复杂性研究的空缺,为国内的复杂性研究确定方向和提供有益启示。

工作复杂性;知识图谱;国际比较

一、引言

复杂的工作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挑战并且需要大量的技能,因此能够激发个体的兴趣[1][2]。作为变化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认识困难性的同义语[3],工作复杂性或任务复杂性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家认为决策任务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是因为执行任务的人有很多种决策思路,会造成多种决策结果[4]。任务复杂性或困难性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认为是影响任务绩效表现的一个最重要因素[5][6]。任务复杂性有三种不同的描述方式:可以被看作主观人物特征的函数(复杂性是任务的本质),一种心理体验(复杂性来源于个人的认知)以及任务和个人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7]。为了完成复杂的工作或任务,个人被要求寻找最佳路径或者最优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根据现有的工作方法和标准的程序去操作[8]。所以,有的研究者强调复杂的任务或工作要求知识和技能[5][9],有的研究者则关注纳入任务或者工作中的绩效维度的数量[4][10],还有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复杂的工作和任务的心理暗示上[11][12][13]。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开始研究复杂性,其中物理学是研究最广泛的领域[14]。然而,近年管理者要面临决策、管理等复杂任务,因此,任务复杂性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维度和实证研究的调节变量引起了管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15]。钱学森在管理复杂研究方面提出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构想来分析复杂巨系统;戴汝为研究认知的复杂性与于景元、王浣尘等合作承担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课题[14]。近年利用对组织的复杂适应性进行研究以帮助组织应对外部复杂的环境变化,以及分析企业的成长类型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成为学界主流[16][17]。

21世纪,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知识和信息的爆炸使得人们在工作中越发受到复杂性的挑战,而且由于工作复杂性鉴定标准不统一、研究范围广和涉及内容多等,造成该领域的研究虽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呈现出一种杂乱无序的状态。人们对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的研究现状的整体框架尚无清晰的认识,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的方向和路径也模糊不清。对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廓清工作复杂性研究的迷雾,还可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复杂性研究理论来弥补我国复杂性研究的空缺并据此为国内的复杂性研究确定发展方向。

二、数据来源和方法

知识图谱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图形,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它通过挖掘、处理、分析和绘制图形等一系列步骤来揭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即把数学、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与计量分析的方法相结合,用可视化的图谱来展示学科的核心结构和发展历史的一种研究方法[18]。这种研究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利用空间形态来形象地表现学科、领域、专业、个人文献或作者间相互关系,展示学术研究中的学科网络结构和变化动态,通过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分析方法来发现学科内和子学科间的联系,掌握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预测学科的发展方向[19]。

本研究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如图1):首先在CNKI和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以相关主题进行检索,然后利用BIBCOMB软件对工作复杂性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并删除无效关键词;其次利用BIBCOMB软件生成关键词词篇矩阵并导出矩阵,接着利用SPSS软件对关键词词篇矩阵进行不相似性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再次用CITESPACE绘图工具绘制出关键词的共现知识图谱和时间演进知识图谱,从而总结出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图1 技术路线图

三、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一)工作复杂性各年文献数量分析

国内工作复杂性研究开展较早,但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低速发展,直到1980年代后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复杂性进行大量研究之后,工作复杂性研究的发文量才开始增长。整体而言,我国工作复杂性研究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和信息的爆炸使各行各业工作复杂性凸显,跨行业、跨领域工作的复杂性逐渐显现,我国对工作复杂性的研究也开始迅速增长,2014年的发文量达到最高值93篇,说明工作复杂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国外的工作复杂性研究趋势同国内一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发展缓慢,甚至在1960年代停滞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国外的复杂性研究理论提出得较早,发展得较完善,而且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对复杂性进行研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国外工作复杂性研究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2013年工作复杂性研究的年发文量达到最高值191篇。(见图2)

图2 1956—2015年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年发文量统计

(二)工作复杂性研究成果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1.关键词词频分析

论文的关键词是论文内容的提示符,是作者学术思想及学术观点的凝练,也是文献计量研究的重要指标,关键词可以揭示和反映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所以对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表1中关键词频次最高的为辅导员(68次),其次为学生工作、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等,说明国内工作复杂性的研究多集中在高等教育工作和管理领域。表1中英文关键词任务复杂性的频次最高,此外还有绩效、信息、决策等高频关键词,说明国外工作复杂性研究多集中于企业组织管理领域。

表1 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高频关键词频数统计表

2.高频关键词欧氏不相似性系数矩阵分析

为了更好地探寻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本文先用BIBCOMB书目共现信息挖掘系统对中英文工作复杂性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提取、统计,最后生成中英文关键词词篇矩阵。把导出的词篇矩阵进行无效关键词剔除后再导入到SPSS13.0中进行欧氏距离平方不相似分析,最后生成35×35的中英文欧氏不相似性系数平方矩阵,在不相似性系数矩阵表中第一行第一列均为关键词名,行列交叉点上是两个关键词的欧氏距离平方和,体现的是不相似性。数值越大,两个关键词的不相似性越大,即它们之间的联系越小;数值越小两个关键词之间越相似,即它们之间联系越大。

根据表2的结果,高校、辅导员等关键词与复杂性、任务复杂性的距离都比较近,说明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即工作复杂性研究成果多集中在高等教育工作和管理上;领导干部、领导工作与工作复杂性等关键词的距离较远,说明领导和决策等方面的工作复杂性研究成果较少。国外工作复杂性的研究,工作复杂性与人类因素、决策、绩效、自我效能等关键词的相似性比较大,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企业组织管理领域是国外工作复杂性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表2 中英文关键词欧氏不相似系数平方矩阵

图3 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图

3.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法是一种降维处理分析法,它将多个维度的变量或样本降低到低维空间进行分析和归类,可进一步了解变量或样本间的联系。在多维尺度分析图中,各变量和样本是用小圆圈来表示,圆圈越密集表示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紧密。为进一步探寻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了解工作复杂性领域关键词之间的聚集情况,本文用SPSS13.0对中英文文献高频关键词构成的不相似性系数矩阵进行多维尺度的分析,拟合模型选择(Educlidean Distance)欧几里得距离模型,最终得出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关键词的多维尺度分析结果,如图3。国内工作复杂性分为3个领域,位于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的各关键词为领域1,包含的关键词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等,归属于教育管理领域,而且领域1中各关键词的位置分布密度和向心度比较大,说明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胡四能、吴燕等学者探讨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复杂性;王武伟、满海峰讨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紧迫性;吴茂琼和祝桥等学者研究高校教务管理的复杂性。这说明教育管理的复杂性研究是当前国内工作复杂性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2包括的关键词有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工作等,说明这些关键词归类于教育工作的复杂性研究,但是领域2的位置距离领域1的位置比较远,说明单纯的教育工作复杂性研究已开始变少,更多的研究关注教育管理的工作复杂性。领域3位于第三象限,包含的关键词有领导干部、领导艺术等,这一领域归属于领导决策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刘洪教授及其团队对复杂环境下利用悖论式领导来实现领导方式和领导者选择的有效性研究[20]。领域3的位置离领域1比较远,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数量目前还较少,领导决策领域的工作复杂性研究尚未得到工作复杂性研究学者和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国外工作复杂性研究分为三个领域,领域1位于第一象限,代表各个关键词位置的小圆圈之间的距离也非常近,各关键词之间的分布密度和向心度也比较大,说明这些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从该领域中可以看出工作复杂性多与任务复杂性、决策、实践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研究者认为如果接受复杂的工作或任务和难以实现的目标则有可能会提高工作绩效,工作复杂性作为调节变量在不同的任务中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团队工作的绩效,知识工作者的人员流动和人员流动意图与工作复杂性、自我核心评估等呈现负相关关系等。这说明企业组织管理领域的工作复杂性研究成果比较多,即这个领域是国外工作复杂性研究的重点。领域2出现的关键词有老龄化、帕金森疾病等,归类于社会管理领域,说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大使得养老工作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强,且该领域的位置与领域1的位置比较接近,说明工作复杂性在该领域的研究也较多。领域3主要有综合分析和任务复杂性等,在当今时代下,无论在医疗领域、教育领域还是企业组织领域的问题我们都要学会用综合的眼光和思维去分析,尤其在企业团队的目标设定和绩效获取上更要有综合分析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工作复杂性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企业管理领域,这与国内工作复杂性研究集中在教育行业具有明显差异。

图4 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

4.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章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描述,通过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用Citespace对中外工作复杂性研究文献关键词进行共引分析,最后生成关键词共引聚类知识图谱(见图4)。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在知识图谱中显示的节点较大,出现频次较少的关键词显示的节点较小,节点之间的联系表示两个关键词的共被引次数,连线颜色越深表示共被引次数越多,即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根据知识图谱的结果,国内工作复杂性研究成果的关键词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辅导员,其次是学生工作、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出现频次较少的关键词是审计证据、技术管理制度、施工队伍等。可见国内工作复杂性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校教育和管理领域,其他的诸如审计和互联网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工作复杂性研究较少。外文文献的关键词知识图谱中有两个较大的网络节点,分别是工作复杂性和绩效,其次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有信息、行为、决策、模型等。这些关键词都是围绕着工作复杂性和绩效这一关键词展开的,说明国外文献的工作复杂性研究主要围绕任务复杂性、绩效、信息、决策、行为、满意度等展开,这与国内研究的关注重点明显不同。

图5 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关键词时间演进知识图谱

5.关键词时间演进分析

本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外工作复杂性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进行时间演进的分析,了解和把握工作复杂性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在关键词分析时间跨度中以每1年作为一个时间区域得出关键词的共引聚类知识图谱,在得出的关键词知识图谱的基础上选择“Time Zone”得出中外工作复杂性研究关键词的时间区域的知识图谱,如图5。在时间区域图中,圆圈的大小代表关键词的频次(如辅导员和Task Complexity等词出现的频次较高),圆圈中不同分层代表不同年份下对该关键词的研究(如辅导员、学生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研究)。从图5中可以看出国内工作复杂性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主要关键词有“班级管理”“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等,而且从各个关键词的圆圈颜色层级可以看出,这些关键词所代表的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工作复杂性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是我国工业发展的计划经济时期,当时出现的工作复杂性研究关键词有分配方式、等级标准等,说明这一时期对工作复杂性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教育行业,但局限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条件,所以并没有快速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学术界开始出现对工作复杂性的大规模研究,尤其在21世纪后,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复杂性凸显,对工作复杂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出现的关键词有创新、高校、网络治理等。到了2015年前后出现了工作复杂性研究的新领域,出现的关键词有领导艺术、领导工作、管理等,但是这一领域的复杂性研究成果还很少。

从图5中可以看出国外对工作复杂性的研究是起始于1970年前后,这一段时间工作复杂性研究较多的是工作复杂性、决策、绩效、信息等。进入21世纪后工作复杂性的研究开始分散,这一时期的工作复杂性研究体现在对绩效、信息方面的持续研究,以及满意度、自我效能等方面的研究。在2005年前后,工作复杂性的研究开始关注组织创新等方面。从关键词来看,这些关键词多反映的是企业领域,如工作复杂性研究之初的绩效、决策等和进入21世纪后的满意度、自我效能、创新、组织等。这些关键词都是围绕着企业组织而言的,因此国外的工作复杂性研究多是侧重于企业和组织管理方面。

四、研究结论

(一)国内外研究均向更广的范围延伸

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的发文量和发文规模总体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但是国外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国内来说较快,体系也较完善。此外,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都呈现出研究分支众多的情况,不仅在生物、物理等工程技术领域成就斐然,在经济、管理等人文社科领域也蓬勃发展,体现出其强大跨学科特性。工作或任务复杂性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心理学家的决策任务研究[15]。进入21世纪后,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促使工作复杂性矛盾凸显,加之复杂性理论研究日臻完善,复杂性研究逐步从工程科技等领域过渡到经济、社会等领域。经济管理领域的复杂性研究主要探讨工作复杂性的基本维度,以及作为调节变量与员工满意度、工作绩效及目标设定之间的关系。国内的工作复杂性研究聚焦在高等教育方面,分别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高校制度改革等方面研究高等教育工作和高等教育管理的复杂性。近年,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创新力和变革能力将作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出现,工作复杂性领域的研究学者渐渐开始关注创新领域,研究表明组织环境因素中的工作复杂性维度与员工的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关系,但是如果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如团队成员的互换,则工作复杂性与个人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很微弱。

(二)工作复杂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相对明晰

国外最早的复杂性研究是科尔莫哥洛夫的计算复杂性研究,之后埃德加·莫兰在1973年提出复杂性方法。国外前期的研究集中于工程技术领域,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主,直到世界复杂性问题研究中枢圣塔菲研究所提出复杂适应系统,将复杂性研究用于经济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并出版了《复杂性》一书。1999年新英格兰复杂系统研究所主持出版了《突现》杂志,主要研究组织管理中的复杂性问题,标志着工作复杂性研究领域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随后复杂性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受到普遍重视,但是复杂性研究多跟踪国外的学术流派,集中于工程技术领域,直到近年研究者发现在经济管理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复杂性现象,成思危教授在《复杂性科学和管理》中广泛讨论了各种复杂性方法论。黄欣荣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中》也对复杂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在这之后国内对复杂性的系统研究就比较少,大多都是对分支学科进行研究,如吴彤教授的自组织复杂性研究、刘洪教授的组织复杂适应性研究等。此外,中国矿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在2001年和2006年召开全国复杂性学术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复杂性管理研究进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

(三)国内外工作复杂性研究的侧重呈现差异

国内侧重高校教育工作的复杂性研究,国外主要关注企业组织的复杂性研究。通过对国内工作复杂性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的知识图谱、不相似性矩阵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发现国内工作复杂性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主要集中在高校教育和教育管理领域,探讨基于高校教师工作的复杂性进行薪酬和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紧迫性和重要性以及与网络等新媒体的结合;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工作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情况下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自身建设问题。不过从关键词时间线图和领导艺术、领导工作等这几个关键词中也可以看出,近年对企业管理的工作复杂性研究开始有所侧重,也即企业和组织管理领域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工作复杂性研究关注的焦点。国外工作复杂性研究的重点从20世纪90年代后就一直聚焦在企业和组织管理上,在完备的复杂性理论支撑和强大的科技、经济支撑下,研究者一直比较关注企业的绩效、员工的满意度和管理者决策等。研究工作复杂性和工作自主性在工人的满意度、人员流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工作的自主性较低时,工作复杂性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当员工有充足的自主性时,工作复杂性的效用才能更好地发挥。Kubicek等也研究了工作的复杂性能否减轻员工的情绪失调和员工的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近年也开始关注企业的创新、员工的自我效能感等,研究者通过对意大利14家家电企业进行考察,发现工作复杂性作为调节变量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团队的绩效。

(四)工作复杂性研究在我国有广阔发展空间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竞争环境中,我国的工作复杂性研究应从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拓展到其他行业和领域。目前在企业组织管理复杂性适应性方面刘洪教授做了大量的研究,如用复杂适应系统来研究组织结构变革的途径和形式以帮助组织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和条件[16],利用复杂性适应性理论将企业的成长类型分为规模型、知识型和结构制度型[17]。国内其他学者研究经济转型背景下组织复杂性和组织效能的关系,揭示中国转型经济的不确定环境对企业组织复杂性产生的影响。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组织管理领域和领导决策领域的工作复杂性研究仍然比较匮乏,适应经济转型和企业变革之需,企业组织管理和领导决策的工作复杂性研究应成为未来我国工作复杂性研究的重点关注方向。

[1]Hackman,J.R.,Oldham,G.R..Work Redesign. Reading[M].Boston,MA:Addison-Wesley,1980.

[2]Oldham,G.R.,CummingsA.Employee Creativity: PersonalandContextualFactorsatWork[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607—634.

[3]李卫东,刘洪.基于组织复杂性管理构建企业竞争优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4): 135—141.

[4]Payne,J.TaskComplexityandContingent Processing in Decision-making:An Information Search and Protocol Analysi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976,(16): 366—387.

[5]Locke,E.,Shaw,K.,Saari,L.,Latham,G. Goal-setting and Task Performance:1969—1980 [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1,(90):125—152.

[6]Wood,R.E.,Memo,A.J.,Locke,E.A.Task Complexity as a Moderator of Goal Effects: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7,(3):416—425.

[7]Campbell,D.J.Task Complexity:A Review and Analysi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40—52.

[8]Man,D.C.,Lam,S.S.K.The Effects of Job ComplexityandAutonomyonCohesivenessin CollectivisticandIndividualisticWorkGroups: ACross-culturalAnalysis[J].Journalof OrganizationalBehavior,2003,(8):979—1001.

[9]March,J.,Simon,H.Organizations[M].New York: Wiley,1958.

[10]Latham,G.,Yukl,G.A.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Goal-setting in Organizations [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75,(18):824—845.

[11]Hackman,J.R.,Oldham,G.R.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75,(2):159—170.

[12]Hackman,R.,Oldham,G.Motivation Through the DesignofWork:TestofaTheory[J]. 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 Performance,1976,(16):250—279.

[13]Pierce,J.,Dunham,R.Task design:A Literature Review[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6,(1):83—97.

[14]宋学锋.复杂性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复杂性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5,(1):10—17.

[15]彭正银,韩炜.任务复杂性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9):11—18.

[16]刘洪.组织结构变革的复杂适应系统观[J].南开管理评论,2004,(3):51—56.

[17]刘洪,周玲.成长性企业的复杂适应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12):130—140.

[18]秦长江,侯汉清.知识图谱——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新领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 30—37.

[19]肖明,邱小花,黄界,李国俊,冯召辉.知识图谱工具比较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3,(3):61—69.

[20]刘善堂,刘洪.复杂环境中悖论式领导的应对能力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10):13—15.

责任编辑 凌 澜

C91

A

1007-905X(2016)11-0062-08

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

总库(CNKI),以“工作复杂性”或“任务复杂性”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949条记录,分布在1958—2015年。英文研究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以“Task Complexity”或者“Job Complexity”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得到2377条记录,分布在1956—2015年。

2016-07-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GL070);安徽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项目(AHLYZJ201410)

蒋海萍,女,安徽黄山人,安徽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服务经济和旅游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复杂性图谱领域
绘一张成长图谱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