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契丹民俗

2017-01-18刘桂馨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鸡冠契丹面具

刘桂馨

[内容摘要]在从公元916至1125年的200多年里,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辽帝国,统治着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期间,契丹民族兼收并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和契丹民俗。主要展现形式为服饰文化与发式特征、马具文化与辽代陶器以及契丹民族的墓葬习俗等。契丹民族的民俗特征展露了该民族的民族特性、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这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链条与佐证。

[关 键 词]契丹民俗;服饰;发式;马具;辽代陶器;墓葬

契丹族是源于东胡族系的一支游牧民族,北魏时居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唐初活动于营州(今朝阳)北部一带。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公元947年定国号为“辽”。辽(公元916—1125年)是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存在时间仅二百多年。它一直把吸纳和融合周边地区的艺术和文化作为契丹族文化政策的主旋律,与定居在辽国境内的各民族一起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大漠风情和契丹民俗,留下了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

一、服饰文化与发式特征彰显了契丹民俗的民族特性

(一)契丹服饰

契丹人早期居住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一带,这里多山林,气候也十分寒冷。契丹先民以游牧狩猎为业,多衣着兽皮,“戴猪服豕”,“网罟禽兽,食肉衣皮”。辽太宗时期制定了服制,“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以其便焉”。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契丹族后裔才有了丝织布帛的衣服,很快得到普及。

契丹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左衽”是契丹族服饰的基本特征。据文献记载,契丹国服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田猎服、吊服六类。[1]契丹平民皆穿左衽圆领长袍,脚蹬长皮靴,头戴皮帽。契丹人的冠饰有金冠、毡冠、皮冠、纱冠、幅巾等。契丹人的上衣大体上分为交领、圆领和对襟三种,长者为袍,短者为袄。圆领窄袖袍衫是契丹社会最为普遍的服饰,直领对襟上衣则是普通劳动阶层的服装。契丹的下衣,是长裤、套裤、裙子等。一般说来,契丹男子下身一律着裤,女子则在贴身长裤外穿长裙。腰带是契丹传统服饰的有机组成部分,靴子最具契丹民族服饰的传统特征,另外契丹人还有佩戴耳饰传统。

在辽宁省凌源市小喇嘛沟的辽墓曾出土一件精美的鎏金银錾荷花饰物,经专家鉴定该饰物为辽代猎服扞腰。“扞腰”,即护卫腰部之饰。这件扞腰弧形,银鎏金,中间宽,两头窄。下缘平直,上缘为数个连弧组成。地纹为水波纹,边缘饰连珠纹和云纹各一周。主体纹饰为盛开的荷花,荷叶宽大丰肥,荷花迎风怒放,纹饰为高浮雕,锤鍱而成。从整体上看,花纹极其流畅,工艺精湛,堪称精美绝伦。[2]其纹饰应和佛教有关,佛教是辽王朝的国教,影响极为深远。这是契丹妇女大袍后腰的带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二)契丹发式

契丹民族中流行着剃去一部分头发的习俗,这就是“髡头”,或“髡发”。所谓髡发,主要是剃去头颅顶部的头发,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装饰,或将耳边鬓发披散下垂,或编成小辫。契丹人男女皆髡发,但以男子髡发居多。对于契丹族的髡发习俗,文献记载较为简略,缺少形象的实物资料。《辽史》记载,东北契丹人男子髡顶,垂发于耳畔。

随着对契丹考古工作的逐渐深入,在不少辽代壁画墓里,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契丹装束的人物像。壁画所绘人物包括官僚、侍卫、奴仆、贵妇、侍婢和伎乐等不同身份。契丹装束的男子都髡头,式样不完全相同,有的仅剃去颅顶发,颅四周发下垂并向后披;有的在颅两侧留两绺长发,自然下垂或结辫下垂;有的剃光了前颅中部,颅后发也自然下垂并向后披;有的剃光了颅顶两侧,颅顶中间部分向后梳起。从这些人物,我们可以发现契丹人髡发的式样,一般颅侧发和鬓发都不长,如果太长就结成两绺,或者编结成辫。[3]

通常见到的关于契丹人髡发习俗的资料,只绘契丹男子,契丹妇女髡发资料较少见。豪久营辽墓的女尸,首次提供了契丹妇女髡发的实例:前额边沿部分剃去,而保留了其余头发;经剃过的部分又长出了一点短发,从短发的等齐长度看,原来是剃光而不是剪短的;保留的头发,颅顶一部分用绢带结扎,带结位于颅顶偏后;另在左侧分出—小绺,编结成一条小辫,绕经前额上方再盘回颅顶,压在束发上面,和束发结扎在一起;耳后及脑后的长发向身后下披,垂过颈部。这样的女式发型,是考古工作中的首次发现,显示了契丹族妇女所特有的一种髡发习俗。另外,在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也出现了契丹女子的髡发形象,一般是剃去颅顶前部的头发,其他部分则束起,或配以各种装饰物。

妆奁服饰体现着契丹人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文化心理和宗教观念,彰显着马上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勾勒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二、马具文化与辽代陶器凝结了契丹民俗的文化内涵

(一)契丹马具

契丹是马背上的民族。马是建功立业的保障,显贵炫富的载体、艺术灵感的来源……契丹族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马的身影,已成为他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马是契丹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迁徙、征战的过程中都要依赖战马。契丹人以骑兵作为立国的根本,养马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国家武力的强弱。为了保证马匹的供应,朝廷选择最好的牧场,设立专门的群牧使司进行管理。马是如此的重要,契丹人便对于马匹宠爱有加,精心呵护装扮马匹。

契丹人善制马具,精良的马具能保护战马,又能让骑手感到舒适。契丹马具选材贵重,制作精良,装饰华丽。金银珠玉信手拈来,巧夺天工,其马鞍被北宋人评为“天下第一”。契丹人沿袭了东胡和鲜卑葬俗,在墓中随葬马具。如今,辽墓出土了大量的契丹马具,为我们再现了辽代马具的精湛工艺。镀金飞凤银鞍饰、镀金龙戏珠鞍饰等马具,集中体现了契丹金银鞍辔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他们使用了包金银技法,采用多层次的錾刻工艺,呈现富有层次的浮雕装饰效果。契丹皇帝送给宋朝皇帝礼物中的“金涂银鞍辔”,是在鞍上凸起来的龙、凤、卷草等花纹上加以鎏金錾花,从而形成的银地金花,使得器具显得华贵富丽,无怪乎连奢靡的宋徽宗见了以后也会惊叹辽之鞍勒“率皆环奇”。[4]

1957年辽宁省建平县张家营子乡勿沁图鲁村,出土了一件辽代银质鎏金马鞍桥。鞍桥锤鍱而成,珍珠地,上有三朵牡丹纹。主体为双凤,大嘴、展翅、长尾。鞍桥是木鞍两端高起如桥的部分,向外的一面钉有金属护片,既保护鞍木,也是一种装饰。特别是陈国公主墓、代钦塔拉墓等贵族墓中出土的马具,包银绘彩,更令人叹为观止。

(二)辽代陶瓷

契丹人长期保持了游牧民族的风俗,创造了十分独特的契丹饮食文化。俗语说:“美食不如美器”,契丹民族在饮食器具方面同样创造了辉煌而灿烂的成就。辽代陶瓷犹如一枝奇葩,在诸多辽代饮食文化中脱颖而出,绽放出了诱人的光彩。

辽瓷的造型和装饰是适应契丹民族的生活需要和文化传统而生产的,散发着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它不仅反映了契丹民族历史文化特点,凝聚了契丹民族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契丹民族和汉民族等历史文化的互相影响的生活面貌。辽瓷中以鸡冠壶、三彩器、凤首瓶等最具契丹民族的特色。

鸡冠壶是辽代陶瓷中最具草原特色的代表器物,因壶的上部形似鸡冠,故称鸡冠壶。契丹民族马上为家,需随时携带酒、乳、水等饮品,所以用皮革缝成囊来盛载,只留小口,鸡冠壶是仿这类皮囊形制做成的生活用品。早期的鸡冠壶模仿游牧民族所使用的皮囊容器,因而器身上有仿皮制品的针脚和接缝,后来鸡冠壶壶体变高且底部加圈足。辽代二百多年间,鸡冠壶形制也有很大变化,早期壶形更接近皮囊,形体低矮,腹部圆浑下垂;中期壶身变扁变长;晚期器身圆形,高瘦,上部变成提梁。鸡冠壶的变化,反映了契丹民族从逐水草而居的流动生活转变为较稳定的室居生活。辽墓中随葬鸡冠壶反映了契丹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固守与执着。

朝阳县二十家子乡何家窝铺前窗户村生产队出土的辽绿釉雕莲瓣纹凤首瓶为辽代陶瓷特有的器型,它将生动形象的凤首与器形巧妙地结合,打破了一般瓶口单调呆板的造型,取得了变化优美的艺术效果。这种造型最早流行于西亚,十六口,凤眼炯炯,唐代称“胡瓶”。辽代凤首瓶基本承袭唐代陶瓷制作工艺,在造型方面又具有契丹民族的特点,富有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此瓶美观实用,制作精细,实为难得的辽代陶瓷珍品。

原朝阳红旗塑料厂北建筑工地出土了辽绿釉鸡腿罈(鸡腿罈因其器体细高如鸡腿而得名),它是契丹族特有的一种贮藏器,此器肩部竖刻“乾一年成”四字款,字体刚劲有力。“乾一年”即“乾统元年”(公元1100年),系辽代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年号,“成”应为制作者的姓氏。它是目前发现的同类辽瓷器中的精品。

辽代陶瓷的造型体现了契丹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艺术相结合的特征。一方面继承了契丹族传统的皮囊器和木器的造型,另一方面也吸收了汉地和西亚地区的金银器样式。战争时期,契丹人用武力开疆拓土,同时也带回了周边地区的各类工匠。这些工匠给辽国带来了先进的工艺技术,推进了辽代陶瓷业的发展。在相对和平的时代,辽国同周围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十分繁荣,中亚、西亚、汉地的各种工艺品纷纷传入契丹地区,最终流进了辽代陶瓷艺术的海洋,形成了特色鲜明辽代陶瓷造型艺术。辽代陶瓷的造型丰富,最为典型的是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鸡腿罈、执壶、海棠盘、方盘及高座盘等。[5]它们的造型特征,都反映了辽国开放的民族政策。

三、墓葬习俗展示了契丹民俗的人文情怀

(一)墓葬风俗

契丹人的家族血统观念很重,同族人死后要埋在自己家族的墓地。即使是战死或者客死他乡,同族人也要将其尸首或遗物带回,归葬故乡。因此,内蒙古东部草原有许多契丹人的家族墓地,有的时代延续很长。

契丹贵族的墓地以东为贵,这与“东向拜日”的传统习俗有关。墓地通常都选择在依山傍水的幽静之处,皇室、权贵莫不如此。帝陵前树碑碣、石像和祭殿,陵区外另建奉陵邑以作保护。一般贵族墓也建享堂设施。砖砌穹庐式的墓顶是从毡帐演变来的,契丹皇帝和贵族墓葬中多绘制壁画。早期壁画有较浓厚的唐画风格,晚期的则受到宋画的影响。壁画以写实为主,表现了契丹民族的服饰、起居、饮食、狩猎游牧等生活习俗,一派草原山林风光。近年发现的耶律羽之墓和陈国公主墓以及土尔基山辽墓,展现了契丹贵族的墓葬形式,是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契丹的原始葬法是先天葬,后火葬。天葬即将死者尸体置于深山或者郊野的大树上,任其腐化。焚尸火葬在僧人和平民间盛行,火葬者的骨灰,有的被置于尸台上或墓室中,有的用陶罐或石棺储存。随着契丹与汉族交往增多,契丹的葬式逐步由天葬、火葬向土葬过渡。特别是辽朝晚期,契丹墓葬构筑不仅形制多样,而且砖、木、石混合的仿木结构大量用于墓室建造,普遍出现斗拱,室内装饰已变成了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缩影。

(二)随葬面具

面具在古代又称“覆面”,覆盖在死者的脸部。我国最早的随葬面具出土于西安商代墓葬中。古埃及、古希腊和玛雅文化中也有这种习俗。契丹金属面具是在本民族祖灵崇拜观念支配下,受佛教的影响,依托辽代较强的经济基础而产生的,在不同阶级中都比较流行,男女老少均有佩戴。因身份等级不同,分为金、银、铜、铁等质地,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陈国公主墓是目前发现的契丹保持的最好的辽代皇族墓,被称为“契丹文化奇迹”。在墓中,有两件黄金面具,一件覆盖在公主脸上,另一件覆盖在旁边的驸马脸上。面具周边有33个穿孔,与类似于汉族“金缕玉衣”的契丹皇家殓衣“银丝网络”连接在一起的,用细银丝沿着穿孔将其与头部网络连缀起来。公主脸上的面具是照着陈国公主的真人面容,用薄金片捶击成形的,显示出少女丰润的脸庞特征。墓中的陈国公主和驸马平卧于棺面,他们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殓衣,脸覆盖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尤其是躺在驸马左侧的公主更为雍容华贵,她的头部上方放置高翅鎏金银冠,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套着11枚金戒指。这些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契丹贵族承袭了唐代厚葬的习俗。契丹公主带着十八芳华的爱情盟约,带着黄金面具,沉睡千年,他们的爱情故事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思。[6]

契丹金属面具,作为世界面具文化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多方面反映和透射了辽代契丹族的民俗文化和发展历史。它不仅融合了宗教的特性在里面,而且也融合了西域异族的风土民情,加之本民族固有的丧葬习俗和祖灵崇拜意识的影响,最终形成契丹族独有的又相对比较盛行的奇特葬俗。[7]穿金属网络衣,盖金属面具是辽代契丹贵族中最有特色的葬服。这是因为契丹人相信这样可以保护尸体不朽,保存亡者之魂,与汉代使用“玉衣”的丧葬习俗相同,反映出契丹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也是契丹贵族厚葬风尚的反映。

随着大辽帝国的覆灭,契丹民族逐渐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只给900年后的人们留下一个模糊地背影,引人遐思无限。唯有精美的文物述说着久远的繁华,引领我们去感悟契丹民族那豪迈的品性、精彩的生活、质朴的思想和兼容并蓄的气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契丹文化闪烁着异样的光辉,永远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

参考文献:

[1][3]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辽金历史与考古[C].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05-31

[2][4][5]探索契丹文化习俗奥秘[N].沈阳日报,2011-01-10

[6]契丹公主戴面具睡千年 珍贵文物将现长沙[EB/OL].http://www.sxcr.gov.2010-07-29

[7]马 贞.论契丹金属面具[D].内蒙古大学,2014-05-15

责任编辑/赵洪波

猜你喜欢

鸡冠契丹面具
鸡冠的由来
建平博物馆藏辽代鸡冠壶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双子塔下鸡冠红
面具
“一国两制”由契丹人首创?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读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
凤翥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