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淄博市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景观改造理论研究

2017-01-18杨帆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博山区废弃地淄博市

杨帆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煤矿产业发展迅猛,在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方面保证的同时,由于煤矿资源的日渐枯竭,产生了大量的煤矿废弃地,给所在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导致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阻碍城市发展。本方案通过对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区现场基础资料的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矿山废弃地特点、基地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夏庄煤矿废弃地景观再造模式、植被应用、功能分区等设计改造思路,遵循生态恢复、废地利用和保留遗迹景观的设计理论,将其打造成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煤矿主题公园。对于改善废弃地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淄博市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处于淄博市南部,属于丘陵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占地0.12平方公里。位于博山城东北三公里;珑山路以南,东、西、南三面是居民区,约有常住居民3000户,西南面是贯穿博山的孝妇河,地理位置重要。过去地面多为农田和城镇建筑,地下煤层全部采出后,造成地表塌陷,使土地变得凹凸不平,造成水土流失、季节性常年积水,自然生态和地貌景观受到破坏,农田弃耕,村庄搬迁,严重地阻碍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淄博市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土地荒芜、环境恶化、矸石粉尘弥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地区的人地矛盾,影响了该地区与城市的融合。根据调查分析,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废弃地存在以下不足。由于距城区较近,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堆放地,加之部分工矿企业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矸石自燃释放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致使塌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遭到严重破坏,逐渐成了人迹罕至的废弃地。其次废弃地内的道路大部分是泥泞的土道路,主路与次路没有任何区分,路道两旁边杂草丛生,脏乱不堪,在靠近矸石山的道路两旁甚至经常有煤矸石滑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多地方地皮裸露,风大时便四处扬尘。再次废弃地内植物稀少,只在周边有三四株小型乔木、零散的冬青。大多数土地都被堆上了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气物,还有一部分被居民种上了蔬菜,废弃地内没有可供游玩的草坪和树林,由于土质污染,导致了没有绿化的裸露地面寸草不生,一片荒芜景象。

针对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的土地荒芜、环境恶化,景观缺少等问题,将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改造成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煤矿主体公园,改变区域内土地的贫瘠与荒凉,为工业衰退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寻找出路。

设计主题

淄博市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的设计主题是“重生”,也就是说涅盘,获得新的生命,获得新的生机。通过考察该废弃地山体状况、地形概况、植被恢复进展、现存工业遗迹状态,借助区域条件的优势,初步改善废弃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原本荒废败落的景观空间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基本建成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景观特色鲜明的,集健身娱乐、风景游览、历史回顾等于一身的特色煤矿主题公园

设计理念

通过对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现有景观总结分析,尽可能的保留,或适当改造,使曾经的工业遗迹与现代的景观构成完美的结合统一在一起。同时,保留下来的工业历史遗迹更是后人回忆过去、探索未来的宝贵财富,提升当地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别具特色的城区文化亮点。以生态治理为主,修自然如自然,恢复重建的过程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对当地生态系统的修复,维持废弃地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干扰压迫条件下进行自我恢复的潜能,逐步实现对废弃地的生态环境的优化,对地质景观的建设,对荒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最终实现对废弃矿区有效、合理、绿色、环保的修复,达到自然和谐,美如当年的生态治理效果。

设计原则

淄博市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景观改造根据生态恢复、废地利用和保留遗迹景观的设计理论,在设计中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根据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该项目的恢复过程适当的添加人工辅助,降低给废弃地带来生态上的二次破坏。对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态区域而言,一旦受到干扰,应当有较强恢复能力,有迅速恢复生态重建的能力。

因地制宜原则

矿区生态修复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跟据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的绿化性质和植物生态习性,选择抗逆性强、易成活、能改善土壤条件的植物为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并根据不同立地类型,采用不同的群落配置模式。

艺术美原则

对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的改造依据景观艺术美理论,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色彩、季相的搭配,进行植物造景。充分利用土壤条件较好地方,建造植物景观区。打破矸石堆单调的几何形状,使矸石堆成为类似纯天然环境而非纯天然的风景区,使人进入绿色世界,可享受色彩缤纷,充满激情的休闲空间。

通过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的生态重建与景观改造,把风景林、水体、园林绿化引入矿区,这对改变矿区传统意义上“脏、乱、差”的形象有重要意义,同时创造优美的环境和游憩空间,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面貌,恢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保留矸石山主体,为以后评价人类进行工矿业活动的优劣提供对比参照,这对以环境保护为主的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和旅游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 论

将矿区废弃地改造为公园,不仅仅是改变一块土地的贫瘠与荒凉,保留部分工业景观的遗迹,也不仅仅是艺术、生态等处理手法的运用,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这些改造,为工业衰退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寻找出路。对黄河三角洲博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样板。从这些公园中,可以看到三角洲地区生态发展正在发生巨大转变,告别机器轰鸣的时代,人们需要的是洁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和良好的户外空间。 失去活力的工业废弃地带,需要新的产业来刺激经济,工业之后的景观更加深刻地思考了这些社会问题。加快黄河三角洲地区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滨州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博山区废弃地淄博市
《欢庆》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村闲置住房盘活问题研究
山东省淄博市鹏翼美术教育作品展示
金属矿山废弃地分析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淄博博山区举办教育系统人工智能交流会
矿山废弃地分析及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博山:山城森防增装备 基础能力再提升
基于墒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在采煤废弃地肥力评价中的应用
淄博市工程咨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