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探析

2017-01-18王军华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民族化动画现代化

王军华

长期以来,中国动画在制作理念、水准和工业化流程上,与美国、日本等漫画产业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随着中国漫画产业的不断发展,创造理念和思路也不断明晰,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素材和根基的中国动画逐渐崛起,开创了自我发展和生存的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民族动画同样面临着新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在中国动画中有效融入民族化和现代化,并且兼具商业性和艺术性,是中国动画工作者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中国动画发展现状,从民族化和现代化两个方面切入,探讨中国动画迎接新挑战,并且走向世界的现实路径。

动画创作,必定扎根于所在的文化土壤,作为动画生产大国,美国和日本都体现出了这样的特性,但是对于区域民族文化和现代化的成功结合,让美国和日本漫画成为了全世界的消费品。中国动画坐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诞生之初,就体现出了很深的民族化特征,这也成了中国动画创作和生存的一个方向,但是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动画中现代元素的缺失,也让中国动画逐渐失守自己固有的文化阵地。因此,面临民族化与现代化,中国动画亟待厘清问题所在,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发展路径

从诞生至今,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将近百年的历程,贯穿中国动画始终的,是中华民族化文化的传承。比如,中国的动画生产大户,万氏兄弟就一直沿袭这种鲜明的民族特征,动画作品一般都在展现民族情感和民族特质。长期以来,中国动画一直将动画中的民族特征,作为动画创作的血液,将民族性看成动画创作的根基。不可否认,在此时期,从动画创作的作品来看,《大闹画室》《纸人捣乱记》等动画,都有着对欧美动画的模仿的痕迹,但是还是体现了一定的民族特性。

在上世纪末期,中国动画受到欧美和日本动画的大量影响,在创作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跟风现象,大量光怪陆离的作品呈现,也掀起了对于中国动画创作思路上的大讨论。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市场的检验,到21世纪以来,中国动画基本形成了以民族题材为创作主线的动画创作思路。

在动画发展的后期,欧美、日本大量涌入,对我国动画产而言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单纯强调民族性的动画创作模式受到了一定的批判,同时,由于我国动画工业体系不够成熟,相关人才缺失,造成了动画产业制作上的落后,单纯的强调民族性,并不能从感官上和视觉质量上提升国产动画的层次。在这时候,中国动画还是需要鉴定自身风格,纠正错误观念,在市场勉强厘清自身的价值所在,但是单纯的强调动画创作的民族性,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动画市场对于中国动画的需求,需要引进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流程的动画创作体系,提升中国动画的价值,并且打开中国动画通向世界动画市场的大门。

中国动画的现代化需求取向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民族化和现代化永远是具有关联的关系的一对有机组成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实,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其实是对事物不同层次的一种描述。民族化作为文化根基存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支撑文艺作品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现代化并不是要摒弃民族化,现代化是从创作思维和创作理念深的创新。二者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关系。现代化也不单单是指西方先进技术,而是一个现代化的创作理念。

其实,从中国动画诞生之初,就体现了现代化的影子,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的不断升级,就是中国动画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动画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得是比较慢的,很难跟上世界动画的发展脚步,同时也无法满足国内观众日益发展的观影需求。特别是在2010年之前,那时候很少有比较出色的动画电影,在那长期的几十年中,中国动画的现代化一直处于一种缺位的状态。

回看中国动画的现代化进程,是十分复杂曲折的,一方面,中国动画在诞生之初,就已经践行了现代化的理念,《铁扇公主》等优秀作品,就是融合民族化和现代化双重特征的经典作品,但是这样的作品数量相对比较少,特别是在1950年之后的几十年中,由于受到政治格局的冲击,中国动画停止了现代化的脚步,逐步开展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动画发达国家。

关于中国动画民族化和现代化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这样的讨论更加激烈,这样的经济发展进程,也推动了中国动画的现代化进程,进入最近几年中,中国动画也开始出现了喝多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比如《喜洋洋与灰太狼》等,这样的动画作品,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在动画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这样的作品,就同时获得了收视上的认可和评论界的认可,属于比较优秀的的作品。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中国动画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很容易出现民族化缺位的问题,很多动画作品虽然仍旧是中国古典文化题材,但是在人物中心思想以及对白等细节设计上,显示出了对于民族化的淡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发掘流于表面,让中国动画呈现出了欧美动画和日本文化的娱乐完全娱乐状态,缺乏了现实的文化影响力和教育意义。

在中国动画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很多过度娱乐化的趋势,造成了中国动画的“现代病”,在这些中国动画中,存在着精神内核缺位的现象,纵观整部动画,外表很热闹,但是内容与细节十分空洞,并不是具有文化价值的优秀作品,在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也很快就动画产业所淘汰了。

民族化与现代化的有机融合之路

对于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要辩证的看待民族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其实二者并不是矛盾对的关系,而是一个有机的组成整体。正如前文所述,一方面,民族化是对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现代化是对传统技术手段的革新和升级,是动画产业创作的两个方便。

在中国动画的实践及未来发展道路上,要强化二者的有机融合,在对待以先进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元素上,要积极汲取,再利用民族化固有的精神文化内核,形成中国动画的独特气质,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和有机转化。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二者的融合,要从动画题材设定、内涵表达、结构安排等多方面着手,实现作品民族化和现代化有机融合,既借鉴现代化的动画表现手段,同时也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在现代化的表达中呈现人文关怀。

因此,在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是要以民族性为基础,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动画创作的来源和素材,但是在表达形式上,不能简单的复制传统形象和人物,而要利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丰富表现手法和方式,满足人们增长的动画观看需求,体现出时代感和科技感。但是在动画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内核上,还是要体现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从而打造有长久生命力的中国动画作品。在动画题材选择和主题表达上,由于观看人群的限制,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优秀的选材来源。

总结

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糅杂了多方的元素,既呈现出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商业的过多开发和利用,也丧失了很多传统的优秀品质,在中国动画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如何平衡商业与民族艺术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掘中国民族文化,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度,都是中国动画在处理民族化与现代化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不可否认的是,脱离了民族的土壤和语境,中国动画不可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同时,现实也在告诉我们,固守传统思维,很难推动这一现代产业发展,也很难抵御美国、日本动画对于我国动画的冲击。因此,需要中国动画要实现跨越发展,利用“互联网+”的有利契机,就需要民族化和现代化的有机融合。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民族化动画现代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边疆治理现代化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我的动画梦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我是动画迷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