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大型集装箱船码头安全作业的措施建议

2017-01-18李小斌陈静

水运管理 2016年12期

李小斌+陈静

【摘 要】 为减少超大型集装箱船靠泊码头作业时的安全风险,概述超大型集装箱船营运现状,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码头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结合码头实际作业中安全生产的要点,提出预防措施:事前收集信息,掌握关键数据;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制订大型船舶作业流程及人员安排;升级改造设施设备;做好事后统计和分析。作为未来航运市场的主力军,超大型集装箱船必然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及早消除靠泊作业中的问题,并制订合理的规范措施,才能确保码头生产作业的安全有序,进而保障超大型船舶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 超大型集装箱船;码头作业;船舶作业流程

0 引 言

随着世界经济不断趋于全球化和一体化,集装箱全球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快速、高效的营运要求使得船公司必须考虑减少运输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受益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3E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应运而生。3E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具有载箱量大、航行速度快、配置人员少、节约能源、环保性能高、运营成本低等优势,备受业界青睐。

笔者在码头工作多年,见证了集装箱船型的更迭,也亲眼目睹超大型船舶在码头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笔者对船舶大型化趋势持乐观态度,毕竟航运联盟的运营、重复航线的合并、运力的增加,都需要高舱位利用率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来帮助实现。本文对超大型集装箱船靠泊码头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应对措施供同行参考。

1 超大型集装箱船运营现状

1.1 航运市场超大型集装箱船投入情况

2015年3月,商船三井(MOL)宣布签订了6艘 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2015年4月,东方海外(OOCL)确认在三星重工订造6艘 TEU超大型集装箱船;2016年2月, TEU的集装箱船“地中海奥斯卡”号下水。

据统计,2015年全球共有209艘集装箱船下水,运力新增170万TEU,平均每艘船 TEU,其中不乏超大型集装箱船。船舶的大型化,向港口码头提出了硬件升级的要求。

1.2 超大型集装箱船参数

本文以中远海运集团19 100 TEU船为例,其设计参数和装载特点如下:

(1)设计参数 船长399.67 m,型宽58.6 m,型深30.5 m,满载排水 t,总吨 t,夏季吃水16 m,最大载箱量 TEU,最大航速24.6 kn,甲板11层23列,舱内11层21列,驾驶台(与机舱分离)设在船中部靠前位置。

(2)装载特点 甲板装载集装箱8层(偶尔有9层),吃水大于12 m时,起升高度为41 m、外伸距为65 m的岸桥可候潮作业;如果驾驶台、机舱两侧贝位都装载有集装箱,则不能同时作业;因甲板集装箱层数多,绑扎要求相对高,对甲板堆重限制也更为严格。

2 超大型集装箱船码头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境箱信息不准

超大型集装箱船作业前,应依据船上过境箱的装载情况,合理安排岸桥和作业时间;但是,目前船公司提供的船载集装箱信息与实际装载不符的情况较为普遍,给码头作业带来了风险。例如:码头管理人员根据过境信息数据提前测算甲板能作业的安全高度,但在实际作业中却发现高度不够而不能作业,造成问题的原因是过境箱信息不准确,结果是装卸计划被打乱,船期受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2.2 船型和潮位的变化影响岸桥司机操作

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尺度和结构与普通集装箱船有很大不同,岸桥司机原先在普通集装箱船上作业时的参照物或经验,在超大型集装箱船作业时不能适用,需重新摸索适应。

2.3 作业受码头水工条件限制

超大型集装箱船靠泊,需要良好的水深条件,一些建造较早的码头水深条件达不到靠泊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要求。有的码头公司对码头前沿水域进行挖深,并定期测量水深、清理淤泥,以此来提升码头的靠泊能力,但是这种局部的挖深,影响了港池自然流速及流向,进而影响船舶靠离泊安全,而码头前沿频繁清淤也会使码头岸线泊位利用率下降。

2.4 码头操作流程亟待改进

每个码头都有一套自己的操作流程及规范,这些流程和规范来自无数次操作实践的经验和事故教训总结。超大型集装箱船运营初始,港口管理部门就针对超大型船舶安全靠离泊提出了相关要求,但由于码头公司缺少超大型船舶作业经验,还是难免出现新问题;因此,码头公司在码头硬件设施满足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还必须提高管理水平,采取优化现有工艺流程、重新制定一套专门应对超大型集装箱船作业的操作规范等措施,来保证码头安全作业。

3 超大型集装箱船码头安全作业要点

3.1 靠泊前

(1)掌握船舶准确的进出口箱量及空重箱比例,安排合适的设备,准确预计作业时间。

(2)掌握船舶抵港、离港吃水数据,根据不同泊位水深条件,安排合适的靠泊位置和靠泊时间。

(3)充分了解船舶甲板集装箱层高及箱型,合理安排岸桥,根据潮位变化调整靠离泊时间点,保证船舶安全靠离泊。

(4)充分了解靠泊船舶的实际载重吨,根据码头靠泊等级要求,合理安排泊位并向口岸管理部门报备。

3.2 作业中

(1)现场人员要实时掌握船舶吃水变化,提供准确信息,以便管理部门及时修正计划。

(2)关注岸桥司机作业状态,杜绝疲劳作业,禁止为赶时间而违反操作规章制度。

(3)关注天气预报,如果评估结果为大风、大雨、夜间照明条件等因素对作业影响较大,则应暂停作业;跨高贝位作业时,司机必须规范作业,严禁自行判断,抢做箱量;岸桥跨越驾驶台作业时必须按照规定收起岸桥大梁。

(4)安排专人定时巡查船舶前后缆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船舶在大潮汛期间靠泊,须安排拖船值守。

(6)码头现场工作人员应与船上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3.3 离泊前

(1)船舶离泊前必须关注实际吃水,结合潮位、流速变化,评估离泊的安全性。

(2)检查船图,核对装船箱数和过境箱信息,确保本地装船箱和过境倒箱都准确无误地装上船。

(3)所有岸桥必须移到安全位置,大梁全部收起。

(4)合理安排其他泊位船舶靠离泊时间点,确保超大型船离泊时相邻泊位无船靠离泊。

4 提升超大型集装箱船码头安全作业的措施建议

4.1 事先收集信息,掌握关键数据

船公司不能及时向码头提供信息时,码头各岗位人员要主动联系船公司,尽可能早地获取相关信息。例如:制订泊位计划前要了解靠泊船前甲板积载情况、船舶吃水情况,根据潮位变化确定靠泊时间;制订配载计划前要获取过境船图,将需要跨高作业贝位的箱子信息提前录入系统,必要时进行倒箱作业,减少跨高作业风险;制订作业计划时要根据码头结构、海平面基准、船舶参数、岸桥参数等进行精确计算,合理安排作业计划、作业时间,在低潮点时作业困难贝位,降低风险;生产经理汇总信息,召开生产会,根据已知信息布置统一的靠泊作业计划。

4.2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现代码头作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是高效运作的关键。码头信息数据交互非常复杂:数据在码头、货代、船公司、海关、海事等单位间传递,要求数据快速刷新。码头须加大科技创新,引入先进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减少失误,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不同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船型参数各不相同,码头水域环境也是实时变化的,如果靠人工测算相关数据,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码头公司应针对超大型集装箱船装载特点及码头水域情况开发测算系统,每次作业前只需修改相关变量,就能快速计算出靠泊期间有哪些时间点能安全作业。

4.3 制定大型船舶作业流程及人员安排

与常规尺度船舶匹配的作业流程并不适合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无论是靠泊安全上,还是作业安全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码头公司必须为超大型集装箱船制定一套专门的作业流程,如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靠离泊流程、跨高作业流程、现场安全管理规范、作业策划控制等。这些规范措施要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确保作业安全。

4.4 升级改造设施设备

船舶大型化是大势所趋,新造码头都已按照超大型船舶的要求来设计,老码头如果不对现有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就会面临业务量下滑、最终被淘汰的局面。福州港针对船长360 m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舱面层数高、吃水浅的特点,将原有岸桥起升高度加高了10 m,达到可接卸1.8万TEU船舶的标准;盐田港为了适应船舶大型化的步伐,对现有12台岸桥进行了移位,对3台岸桥进行了加高,增强了对超大型船的作业能力。

4.5 做好事后统计和分析

靠泊作业的不同船舶都有不同的情况,即便是同一船舶,其不同航次的载箱量也会不同,对码头作业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码头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已完成的船舶作业数据做好统计,通过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优化,不断对现有的规范进行梳理,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码头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