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耳标在动物防疫和检疫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

2017-01-18雷程红赵文年米热尼沙吐尔孙张国胜

中国兽医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检疫防疫动物

雷程红 , 赵文年 , 米热尼沙·吐尔孙 , 张国胜

(1.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 2.新疆乌鲁木齐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3.新疆阿瓦提县畜牧兽医局 , 新疆 阿瓦提 843200)

经过多年的实施免疫耳标在动物防疫和检疫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但其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亟须纠正和解决。

1 在动物防疫中出现的问题

1.1 耳标的佩戴 以羊为例,耳标正确的佩戴应该是在比较薄的耳朵中部,避开大血管,用耳标钳打上事先消毒过的耳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防疫时间紧,人手少,防疫人员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免疫任务,往往不愿在打耳标上花费过多的时间,部位差不多就行了,甚至羊还没有保定好就在耳朵上抓哪打哪。加之无菌意识淡薄,认为耳标都是新的干净的无需消毒,多年都未消毒过也没见出什么大问题,因此,耳标一般都不做消毒处理。这些做法往往导致佩带耳标后羊应激反应大,食欲下降;戴标部位感染出现红肿、化脓、溃烂,极少数甚至感染破伤风而死亡;戴标部位不当引起羊相互啃咬耳标,耳标被荆棘等挂扯掉致使耳朵被刮破、刮豁。这些在羊身上出现的问题是导致畜主抵触羊佩带耳标的直接原因。免疫耳标虽说是强制佩戴,但是要想让这项工作顺利长久的开展又要让畜主积极配合,就必须强化防疫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另外,有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佩戴耳标时习惯上是将主标戴在耳朵外面,但是时间久了,主标上的信息经过风吹日晒往往辨别起来很困难,加之主标的面积大、颜色艳丽,羊好奇而去啃咬或被异物挂扯掉而无法辨别信息。但是如果将主标戴在耳朵背面,上述问题将会减少甚至可以避免,我们通过实验也证实了这点。其实,不管主标是在耳朵外面抑或是背面,查验信息的程序步骤都一样,都得把羊抓住保定好才能查看到耳标上的信息。因此,佩戴耳标时,建议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将主标戴在耳朵背面。此外,建议在设计耳标时,应将耳标的颜色、大小、重量等最可能影响掉标和信息查看的因素考虑其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耳标设计,使之更符合生产需要。

1.2 免疫密度 动物免疫的同时佩戴免疫耳标,不免疫不佩戴,通过查看耳标就可知动物免疫与否。因此,很多地方将佩戴耳标与免疫密度结合起来,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几乎看成了正相关。实则不然,免疫耳标是在动物首次免疫注射时佩带上去的。有耳标,只能说明这个动物注射过疫苗,至于说是何时注射的、注射过几次、都注射过什么疫苗,仅从耳标信息上是反映不出来的,这需要查看该动物的免疫档案,从免疫档案中方可获得上述信息。因此,上述做法急需纠正,检查免疫密度时一定要查看原始的免疫档案,否则,免疫密度很难从根本上得以保证。

1.3 免疫效果 动物佩戴有免疫耳标,说明这个动物打过疫苗,既然免疫过那就应该有效果。因此,有些地方又将免疫耳标与免疫效果联系起来。实际上,通过检测免疫抗体效价来评判免疫效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打过疫苗后,免疫效果并非都十分理想。因此,仅凭免疫耳标有否来粗略判断免疫效果的看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都要改正过来。

1.4 免疫追溯 免疫耳标是一畜一标,其信息独一无二。因此,不管免疫过的动物到哪,一旦发病均可凭借耳标上的信息追溯到源头,实际上这很难做到。一是因为耳标上的信息太粗。目前使用的耳标,其信息是本地县的邮政编码和乡镇代码,没有村组代码。因此,根据免疫耳标,虽然可以追溯到县和乡镇,但要追查到是哪个村哪个组哪个户的牲畜,困难很大。二是免疫耳标的信息没有逐一登记。在建立免疫档案时,是一户一档案,虽然档案中免疫时间、疫苗信息等都有详细记载,但是由于防疫时人手少加之重视不够,耳标信息有些就没有登记或登记有误,致使无法追溯。三是无免疫电子档案或电子档案信息不全。有些乡镇兽医站没有电脑或人手少或没有硬性要求等诸多原因,没有将纸质版的免疫档案信息录入电脑或没有更新补充,电子档案无法正常使用。因此,要想通过免疫耳标来进行疫源追溯,耳标信息还需细化,免疫档案及其电子档案信息还需详细记载和严格管理。

2 在动物检疫中存在的问题

2.1 产地检疫 我国《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第17条规定:“对动物实施产地检疫时,检疫员必须将免疫标识作为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的必要条件之一,注明耳标编码和免疫内容,并保存备查。对没有免疫耳标或者免疫耳标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上注明的编号应当与免疫耳标编号相符[1]。”《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对免疫标识进行了定义:“动物免疫标识包括免疫耳标、免疫档案[1]。”实际上,在执行第17条规定时出现了偏差。产地检疫实行报检制度,根据畜主要求,检疫员上门检查时,往往发现牲畜虽然有免疫耳标,但是畜主手中的免疫证里的耳标信息不全甚至没有记录,这使得耳标与免疫证上的信息无法一一对应,检疫员又没有免疫档案,因此,开具检疫合格证时只能根据临床症状,最后在合格证上注明耳标编号了事。这种检疫,在对防疫的监督方面来说,其实是流于形式的,是防检脱节的。也就是说,由于免疫信息记录不全,该牲畜虽然曾经打过一次疫苗(有免疫耳标为证),但是以后是否再免疫过、现在是否可能处于某种重大疫病潜伏期都不得而知的情况下,仍然开具了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这给动物及其产品的出售或调运留下了隐患。为了严格产地检疫,建议防疫员要认真填写免疫证中的耳标信息,检疫员要认真核实免疫内容,一旦发现免疫证无耳标信息或不符的,应当坚决拒绝开具检疫合格证。

2.2 屠宰检疫 《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第20条规定:“屠宰检疫时,检疫员凭免疫耳标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实施检疫,同时回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免疫耳标[1]。”实际上,上述在产地检疫开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时存在的问题,这时就又留给了屠宰检疫的宰前检疫,也就是说,宰前检疫在对防疫的监督方面也是形式上的。另外,在定点屠宰集中检疫过程中,时常会有那么几个因运输而遗失耳标的待宰动物,检疫员因其无耳标不予宰前检疫,引起矛盾和纠纷。对于这种情况应予关注和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化解因无免疫耳标引起的矛盾和纠纷。

总之,自2002年实施动物免疫标识以来,免疫耳标在动物疫病预防、监测、追溯和控制方面,在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方面,在动物生产、运输和动物产品消费方面发挥了积极和现实的作用。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也不容忽视,只有从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逐一去解决好,才能使免疫耳标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S].2002.

猜你喜欢

检疫防疫动物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防疫、复工当“三员”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