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南水北调宣传工作

2017-01-17王晨

东方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南水北调宣传举措

王晨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已进入通水运行新阶段,宣传工作的重点应围绕南水北调中心工作,为工程运行管理创造良好氛围。本文从树立南水北调工程形象、塑造南水北调精神、提升宣传策划能力、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等四个方面,论述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南水北调宣传工作。

关键词:南水北调;宣传;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如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做好新形势下宣传工作,是南水北调系统各级从事宣传工作的同志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前,南水北调工程进入通水运行新阶段,宣传工作也面临新任务、新挑战。积极开拓,创新思路,服务南水北调中心工作,为工程运行管理创造良好氛围,是当下宣传工作的重点。

一、树立南水北调工程形象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时空配置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对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一系列因水资源短缺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促进北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由于工程具有调水路线长、通过地区多、交叉建筑多的特点,在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存在各种风险和弊端。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工程设计规划时考虑到的,且都采取了各种预防应对措施。但不少民众由于对南水北调工程了解不够深入,对工程的巨大投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影响、移民安置等诸多问题产生很多疑虑,放大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风险和弊端,使南水北调工程形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有必要加大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宣传力度。

一是要着力宣传南水北调工程对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大,降雨的时空分布和年内分配的差异,导致水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北方水资源短缺,南方水资源丰富。南水北调可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地区长期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对于控制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改善生态坏境质量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要大力宣传南水北调工程的显著效益。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从社会效益上看,可促进供水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同时,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从经济效益上看,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年均调水量500—600亿立方米,按工业用水、城镇用水、农业用水分摊系数计算,年均经济效益超800亿元;从生态与环境效益上看,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水质好,改善了供水区卫生条件,有利于城市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促进城市化建设。增加了农牧业灌溉用水,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改污水灌溉为清水灌溉,减轻了耕地污染及对农副产品的危害。可减少地下水的超采,并进行人工回灌,补充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质条件,控制地面沉陷造成对建筑物的危害

二、塑造南水北调精神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工程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输水线路长,穿越河流多,工程涉及面广,其规模及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到现在中线、东线一期工程通水的几十年间,南水北调工程凝结了上万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近十万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他们开拓创新、克难攻坚、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以“负责、务实、求精、创新、奉献”为核心理念的南水北调精神。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宣传南水北调精神,对内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对外树立南水北调的正面形象。

宣传南水北调精神,要突出务实严谨、创新发展的科学态度。坚持科技创新,加快应用步伐,让创新成为工程建设的第一驱动力,是南水北调工程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在南水北调工程科技工作中,取得了大量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计算机软件等科技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完成了专用技术标准13项,申请并获得国内专利数十项,多项科技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奖,部分科研成果已应用到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起到了保障作用;宣传南水北调精神,要突出精诚团结、协调发展的优良传统。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跨区域、跨行业,涉及面广,方方面面团结合作、协调发展是必然要求。把工程建设放在国家宏观大范围内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中进行考虑,体现了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水源区与供水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健全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强化水源区水质保护,实现了南水北调工程相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按期按质推进;宣传南水北调精神,要突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自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广大建设者发扬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精神,为南水北调工程又快又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舍小家、为国家,用智慧和汗水,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宣传他们是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的表彰和鼓励,是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等优良传统的弘扬和继承。

三、提升宣传策划能力

当前,社会的舆论环境、信息传播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公众信息获取渠道日益多元化,南水北调工程进入运行后对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宣传工作者要改变旧的、缺乏活力的传统宣传模式,增强宣传的创意与策划能力,使宣传工作更具特色与实效,进一步提升南水北调的社会影响力与感染力。

从内容上看:首先要在主题挖掘上下功夫。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作用、南水北调工程的显著效益、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移民安置稳定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等都是南水北调宣传工作的重点。要紧紧围绕上述重点,精心组织对外宣传,扩大影响。要把握南水北调宣传主基调,努力在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讲好南水北调故事,展示南水北调风采、传递南水北调精神,不断提升南水北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次,南水北调宣传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大力宣传南水北调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保水质、惠民生的新举措、取得的新成就以及在保护水质、移民搬迁、环境治理、生态建设等方面不讲条件、不计代价、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从形式上看:南水北调宣传工作要强调互动性。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来实现互动,重点打造网站、微信和短信三个互动宣传平台,变灌输式宣传为互动式宣传。新媒体作为一种灵活且信息量极大的虚拟平台,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各种资源可以得到有效整合,人人都可能成为传播信息的渠道,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传者与受者之间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彼此包含。这种互动充满着人文关怀,不仅可以掌握话语权、引导舆论,为南水北调事业的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而且还可以团结员工、凝聚共识,促进干群关系良性发展,为南水北调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聚合强大的驱动力。

此外,南水北调宣传工作应树立员工思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个人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态势,需要清楚了解员工的关切和需求,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教育、引导、激励、鞭策和尊重、理解、关心、服务结合起来,以顺应员工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心理特点,形成凝心聚力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取得最佳宣传效果。

四、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

传统媒体是指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当前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该是南水北调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是提高南水北调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员工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开阔员工的眼界、有效增强员工的凝聚力的主要宣传平台。南水北调宣传工作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定期联络中央及地方的媒体记者,深入宣传南水北调中心工作,做好宣传主题策划,及时报送新闻稿件,注意跟踪采用情况,总结宣传经验和技巧,不断夯实南水北调宣传工作机制,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新兴媒体借助计算机、数字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形成自己的平台,它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数据于一身,不受地域、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传播信息的无限量递增和信息接受方式的快捷简便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南水北调宣传工作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的这一优势,将互联网的交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植入宣传工作中,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宣传工作效力。同时将传统媒体的物料和资讯内容传播到网络当中,实现宣传媒介的有效拓展,使得传统媒体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有利于员工能够及时获得传统媒体的信息,增强工作的辐射力和渗透力。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员工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已经离不开微博、微信和QQ等社交软件。南水北调系统各单位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开通专门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和QQ号等,利用微信实时推送相关信息,利用微博进一步造势,利用QQ开展深度讨论,使员工及时了解南水北调相关信息,积极参与互动,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期社会风险分析》 张婕 王慧敏 人民长江 2008

[2]《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区域协调发展》 吴海峰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0

[3]《基层工作中新闻宣传与员工互动的几点思考》 殷洁 大陆桥视野 2013

猜你喜欢

南水北调宣传举措
南水北调:曾有三个问题争执不下
用好南水北调征地移民资金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南水北调难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