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发展的对策分析

2017-01-17王双锁

中国林业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造林林业生态

王双锁

(甘肃省灵台县中台镇人民政府,甘肃 灵台744400)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发展的对策分析

王双锁

(甘肃省灵台县中台镇人民政府,甘肃 灵台744400)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但能使生态平衡得以维持,还能使林业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甘肃省灵台县地区为例,从林业生态工程概述和分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入手,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策略,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健康发展。

生态工程;结构调整;发展策略

对于环境保护、林业生态维护的意识和共识是任何国家、任何时间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并且也在对林业经济效率价值进行维护工作,同时也在利用林业生态改造从而为人们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面对这类情况,加强对生态工程建设的研究以期实现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意义深远。

1 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1.1 林业生态工程内涵

林业生态指的是密切关联于林业的生物平衡状态,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并与人类存在关系的情况下给予的定义。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不断改善,对于林业及其整个生态系统能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作用也有了充分认识并不断给予重视。然而由于自然环境欠缺一定的协调性,导致部分原有林业生态对于人们的生存、发展未能产生帮助[1],为了进一步推动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原有的林业生态为基础进行改造、建设,使其能将人们的环境需求实现。

1.2 林业生态工程特点

林业生态工程的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工程措施的应用即对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和控制机构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后完成林业生态的建设。这一工程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对现有绿化环境进行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通过对林业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的合理调整,从而使林业能将其对生态环境改善、对自然灾害抵御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

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分析

2.1 加大工作开展力度

任何种类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都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就要求在对现有植被给予保护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林业工程建设,如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等。对于耕种无法适宜的低产耕地必须全部退耕。将林业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于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在对农、林、牧业三者结构进行调整时采用分类指导、合理布局使其合理进行,将三者之间的有机关系妥善处理,并加强技术管理,为工程质量提供保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将全民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另外,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开展过程中,还要不断对创新技术进行总结与推广。

2.2 保墒抗旱集流技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中,水分是对林木生长造成最大影响的因子,该地区水资源不足,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物产量,对此,当地经过多次研究后提出了抗旱集流技术(主要分为抗旱造林技术、集流技术和保墒技术)。其中,抗旱造林技术是在造林开始前将苗木根系浸蘸药物并施用保水剂,以此为造林苗木成活率提供保障[2];集流技术指的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中进行水库、水窖等多规模、多类型集流工程的建设,通过对水源的蓄积进行造林整地的方式;保墒技术指的则是包括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聚乙烯地膜、草纤维膜等地表覆盖物以及一种价值较低的灌木植物进行地面覆盖,所取得的效果较为良好。这些抗旱技术都能对当地所能利用的水资源进行了充分利用,使得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为林业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了保障。

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策略

3.1 改进整地模式,提高造林、营林质量

对于造林、营林质量而言,整地模式和质量能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各个地区所采取的整地方法会随着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而出现改变,与当地条件相结合对整地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使其能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对于重点区域的自然灾害因子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防治,禁止形式主义在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过程中,对不同区域性进行治理时必须采用与其相符合、针对性的造林、营林措施。如平原农区,应以林网建设质量和林网防护功能的提高为主;二对于缓丘农区则应对林种、树种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规划,不但要确保防护功能最大化,同时也要避免水土出现流失的情况;山区或高丘陡坡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严格禁止进行毁林开荒,避免森林覆被率降低;防沙固沙林的营造则是针对荒滩荒漠区,以此避免土地进一步荒漠化,能对荒漠化土地的改善以及利用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帮助。

3.2 区域性树种结构调整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适宜树种的适地栽植是最为基本的原则。由于各类树种适应性存在区别,而在土壤类型、气候特点存在差别的区域所应栽植的树种也会有所改变。在具体栽植、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3],以原有林种、树种为基础,对优良品种的比例适当提升、对林种树种的结构合理调整,以此充分发挥各类林木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促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最终效益能够最大化。

3.3 进一步加强管理职能,科学规划

由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备长期性、系统性的特点,所取得的经验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对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后发现,管理职能的作用是导致工程建设失败的主要原因。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绩,但是由于管理职能的失误,大部分工程成果都未能得到合理、科学的维护,导致已取得的成果逐渐被损坏,而已改善的生态环境也相应的退化。

在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时,规划设计是其前提,是否合理的进行规划设计能对林业生态效益及其相关效益造成直接影响。在对林业生态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区划林业,以代表性区域、地块进行示范,在获得一定成果后再推广至大面积进行。现有生态工程建设示范取得成功的例子有很多,可大面积进行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时代与社会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而要想调整、掌控其随性的发展方向就必须采用正确的手段才能确保其发展方向能朝着优质化、科学化前进。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其方向的同时也是其动力,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能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其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

[1]陈振东,刘明宇,王立岩.如何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发展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7(12):235.

[2]余淑.浅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及其发展策略[J].农技服务,2016,33(1):158.

[3]宋羽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及其发展策略[J].民营科技,2014(2):234.

The Analysisof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WANGShuang-suo
(People's Government of Zhongtai Town,LingtaiGansu 744400,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an not only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but also make the utiliz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more fully.Based on the soil erosion area of Loess Plateau in Lingtai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seriously as an example,based on the overview of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analysis of the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to promot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re perfect and more scientific.

forestry ecology;engineering construc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F326.23

A

1673-5919(2017)06-0090-02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6.034

2017-09-16

王双锁(1967-),男,甘肃灵台人,工程师。研究方向:苗木培育、作业设计、护林防火。

路 实]

猜你喜欢

造林林业生态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生态养生”娱晚年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