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延平区生态林供给问题与对策浅析

2017-01-17陈兴章

中国林业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供给农户

陈兴章

(福建省延平区炉下林业站,福建南平 353013)

福建延平区生态林供给问题与对策浅析

陈兴章

(福建省延平区炉下林业站,福建南平 353013)

在概述生态林、生态林供给的内涵、特征等内容基础上,分析了延平区的森林资源状况,深入分析了延平区生态林供给面临的困境及成因,最后就延平区的生态林供给问题探索性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与改进建议。研究发现,福建延平区的生态林供给主要存在着生态林供给成本高、农户供给意愿低,以及管理体制有缺陷导致政府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农户单独参与生态林供给现象普遍、生态林供给主体基于利益选择供给方式而不是基于供给效率,以及各级政府、林业部门在生态林建设利益中的博弈等,最终导致生态林供给效率低下;实践证明,通过多管齐下、提高农户参与生态林供给积极性,明确生态林各供给主体的权责利、积极实施政府与私人协作的供给方式,以及在政府指导、由农户组建“合作社”参与生态林供给等措施,能够有效改进福建延平区的生态林供给问题。

生态林;供给;问题;成因;对策;延平区

生态林,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森林;确切地说,是以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为目的,旨在更好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需求,以及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的林木、林地和森林;主要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两种。简言之,生态林就是以发挥生态功能、生态效益为主的森林;生态效益是其最终落脚点。由于生态林更加强调生态效益而非经济效益,有人认为这也是当前生态林供给陷入成本高、效率低困境的根本原因;也有人认为农户管护经营生态林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相关补偿激励机制的不完整,而非农户对生态林的期望效益低;更有学者从理论上详细论证了财政投入规模、结构比例及路径变化等因素对生态林供给数量、质量的影响;然而从实践中可以看到,虽然我国政府对生态林的建设、发展给予以大量财政支持,但是生态林供给的质量、效率等并没有出现明显提高现象。鉴于此,为了促进我国生态林建设事业的更好发展、切实提高地区生态林供给质量与效率,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生态林建设、发展为例,专门探讨了生态林供给问题。

1 生态林的内涵、特征及生态林供给

生态林作为典型的森林生态产品之一,其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属性,这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就生态林的内涵、特征而言;第一,生态林具有非排他性;即个人不需要进行任何的价格支付就可以享受到生态林的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最重要的是个人在享受生态林的生态功能,以及其带来的生态效益同时,并不排除他人也享受生态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第二,生态林具有非竟用性;即一部分个体在消费生态林同时,不影响其他个体同时消费生态林,以及享有生态林带来的生态功能、生态效益。第三,生态林具有不可分割性;即生态林只有在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才能很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生态效益,本文说的生态林建设要注意形成规模化,其意义就在于此。那么,什么是生态林供给,所谓生态林供给就是生态林系统为满足公共和个人生态需求所能提供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依据满足需求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共生态供给,即满足公共生态产品需求的供给能力;另一类是个人生态供给,即满足个人生态产品需求的供给能力。现代社会生态林公共生态供给的实现,需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投入为辅;而现代社会私人生态供给的实现,只能以市场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对于生态林建设来说,如果政府、市场投入产生的生态效益大于生态耗费,那么生态林就会产生生态效益增量,即生态补偿大于生态耗费,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林系统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延平区的生态林资源状况及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2.1 延平区生态林资源状况

延平素有“森林之窗、本甲全闽”之称,生态环境之优美闻名全国,这主要得益于延平丰富的森林资源;截至2015年底,延平区林业用地面积越过23.33万hm2,林地面积20万hm2,其中的生态林面积近4.67万hm2,辖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0%。延平还以“绿色金库”闻名于世,是我国南方著名三大杉木产区之一,杉木速生丰产居全国之冠。从树种角度看,延平区内有竹林4万hm2,立竹株数超15 550万根,除了盛产杉、松和竹外,区内还有生长着近百种名贵珍稀树木,如南方红豆杉、柳杉、建柏、闽楠和银杏等。区内还有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据统计保护区内的乔木品种数量比整个欧洲大陆的乔木种类数量还多。区内除了丰富的森林资源,植被、植物资源更是丰富,它们与森林资源共同构筑了延平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生态林是延平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态效益在延平所有森林资源中无疑是最大的,其中以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竹林最具为代表性。

2.2 延平区生态林供给问题

①生态林供给成本高,致农户供给意愿低。

生态林建设,不同于其他工程类型,它的生产建设周期及效益收获周期都更长,相比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并且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工成本的大幅度上升,生态林建设成本也是“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收益更好的产业,甚至选择“打零工”也不从事生态林建设;加之,我国实施的是禁止采伐、限制采伐的生态采伐政策,农户采伐生态林所带来的收入无法弥补种植、抚育生态林所付出的成本,农户的生态林建设供给意愿较低。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该问题,也为此制定、实施了生态林供给补偿机制,但只有在采伐收入加上补偿费用明显高于生态林供给成本时,农户才可能有相对较高的供给积极性。

②管理体制有缺陷,致政府供给效率低下。

我国的森林资源基本都是归国家所有,部分森林资源归集体所有,采用在各级政府设林业局的方式管理、建设森林资源,可谓是长期的政企不分;该种管理体制,虽然在已有森林资源管理上有很高的效率,但是对于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生态林的种植、管理明显缺乏激励作用和效率,也导致政府的生态林供给效率明显低下。当前,政府在生态林供给过程中主要扮演的是生态林建设目标、规划制定者,生态林建设管理规则制定者与实施者角度,在必要时是充当经济资助者角色;总体上看,这是非常不利于当前生态林供给质量、效率提高的。再就是存在该体制中的“官僚主义”、“机会主义”现象,严重妨碍了体制应有功能与作用的发挥。

3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生态林供给问题产生成因

3.1 生态林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其不可能依靠农户单独供给实现

著名社会管理学家加勒特·哈丁,在其所著《公共地悲剧》一文中这样阐述公共物品,即人们所需要的公共物品不可能依靠分散的个人决策实现。生态林作为典型的公共物品之一,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以及生态林管护同样需要人力和物力投入,但是农户从中可以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却十分有限,这对农户参与生态林建设积极性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生态林建设只采用单独的私人供给方式,那么可以说农户是很难甚至说不可能从生态林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中收回成本的。由于市场价格机制无法在生态林建设、管理中发挥应有作用而产生“缺位”,这时政府参与必不可少。

3.2 不同供给主体的利益取向影响供给方式选择而影响供给效率

同样受“理性经济人”特征影响,各生态林供给主体基本都会依据自身利益大小来选择不同的供给方式,而不同的供给方式,所产生的供给效率也是不同的,进而引发生态林供给矛盾;即各级政府、林业部门、农户等选择的生态林供给方式并不是最优方式。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不同供给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考量,都会倾向于选择自身利益最大的生态林供给方式,而不是选择供给效率最高的供给方式。从中可以看到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相关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充分保障各供给主体利益的机制;而从长远发展看,各供给主体不考虑自身利益也是不切实际的,那样也不可能实现生态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3 各级政府、林业部门间的生态林利益博弈导致供给效率低

对于生态林供给政府及林业部门不能缺位,结论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政府、林业部门直接参与生态林供给也不是没有弊端;政府参与生态林供给与农户参与生态林供给在角色上是相同的,即他们都是作为“理性经济人”出现,而“理性经济人”的最显著特点就是追求自身效用、利益的最大化,即使生态林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由于政府、林业部门、农户在参与生态林供给过程中都要考虑到自身利益问题,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各级政府、林业部门间的生态林供给决策,如果在决策过程中过多地考虑自身利益,而有意削减对下级部门的财政支持,相互指使彼此的利益博弈必然会对生态林供给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4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生态林供给问题对策与建议

4.1 多管齐下,提高农户参与生态林供给积极性

针对农户参与生态林供给积极性不高问题,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改进、解决:第一,加强农户的生态观念、生态林知识,切实提高农户对生态问题的认知水平,提高农户对生态林的改善环境作用与重要性的认识;第二,扩展农户的生态林经济来源渠道,提高农户从生态林中直接获取收益的水平,虽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该措施很难实施,但也是当前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第三,完善生态林供给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供给补偿制度合理化、法制化,坚持“谁利用谁补偿、谁供给谁受益、谁损坏谁付费”原则,同时有意识、有计划提高生态供给补偿水平,让参与生态林供给的农户真正受益,相应参与生态林供给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4.2 权责利分明,选择政府、私人协作供给方式

如前所述,各生态林供给主体不考虑自身利益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利于生态建设事业长远发展的;因此,可以在进一步明确生态林管理权力、供给职责、合理收益基础上,采用政府、私人乃至企业协作的方式参与生态林供给。比如,采用私人、企业供给方式,然后再由政府购买,即政府拥有土地所有权,而将经营权承包给私人或者企业,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提高供给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从政府供给主体角度讲,其更加强调生态效益,而从私人、企业供给主体角度讲,它们更加强调经济利益,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一方面可以满足政府的生态效益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私人、企业供给主体的经济利益,保证各方都能从协作方式中受益。

4.3 政府指导,农户组建“合作社”参与生态林供给

著名社会学家曼瑟尔·奥尔森,在他《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明确提出,在相对小规模范围内,通过不同主体合作方式供给公共物品是完全可能的。为此,可以考虑在政府指导下,由多家农户组建“合作社”方式参与生态林供给,即在政府、林业部门批准前提下,多家农户通过产前契约形式组建“合作社”参与生态林供给,甚至可以成立自己专门的生态林建设、管理机构等,以便更好管理、利用生态林。采用农户“合作社”方式实现生态林供给,农户能够持续从生态林建设、管理中获得合理受益是前提条件,这也是政府指导工作的“底线”。

[1]宋雪霏.河北省生态林供给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5.

[2]李丽敏.林业生态建设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14):188.

Analysison the Supply of Ecological Forest in Yanping District of Fujian Province

CHENXing-zhang
(Fujian Yanping District Furnace Lower Forest Station,Nanping Fujian 353013,China)

In the overview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forest,ecological supply cont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orest resource status of the yanping area,deeply analyzes the yanping area the plight of the supply of ecological forest and cause,finally the yanping area ecological supply problems probing effective coping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re put forward.Study found that fujian yanping area there is ecological forest ecological supply main supply cost is high,the farmers will supply is low,and the ine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 has defects lead to government supply problems;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lies in general,ecological forest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cological forest alone supply main body based on interests choose supply way rather than supply efficiency,and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forestry department in game,etc.,in the interes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forest eventually lead to ecological supply efficiency is low;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rough multi-pronged,motivate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upply of ecological forest,clear ecological supply subject QuanZeLi,a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cooperation way of supply,as well as the government guidance,organized by farmers"cooperative"to participate in the supply of ecological forest,can effectively improve ecological supply problem in fujian yanping.

ecological forest;supply;problem;genesis;countermeasures;Yanping area

F326.27

A

1673-5919(2017)06-0033-03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6.008

2017-09-09

陈兴章(1963-),男,福建古田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经营管理。

鹿 鸣]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供给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软件系统的研建1)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