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可能性评分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院内血流感染的价值

2017-01-17朱春华罗世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9期
关键词:骨髓瘤埃希菌革兰

朱春华 罗世玉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病案室,湖北 宜昌 443001)

感染可能性评分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院内血流感染的价值

朱春华 罗世玉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病案室,湖北 宜昌 443001)

目的观察感染可能性评分(IPS)在监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院内血流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59例MM患者,均于化疗前进行IPS,且在进入病房至出院甚至死亡都定时检测血流感染的发生;对于发生血流感染的患者通过采集血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析病原菌的主要种类及其比例;对比血流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IPS。结果7例MM患者发生院内血流感染,共检验出5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32.1%),革兰阴性菌34株(64.2%),真菌2株(3.7%),所有细菌中占比例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34.0%)。全部PMM患者IPS平均值为(12.1±2.01)分,感染组IPS〔(13.2±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1.1±1.98)分,P<0.05〕。结论IPS在预测MM患者血流感染方面具有费用低,准确性高的优势,并且可以显著提高护理和医疗质量。

感染可能性评分;多发性骨髓瘤;血流感染

多发性骨髓瘤(MM)为异常免疫球蛋白数量的大量增加从而导致正常免疫球蛋白数量显著下降〔1,2〕,进一步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或缺陷,缺乏对细菌、真菌等致病菌侵袭的抵抗力,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导致死亡〔3〕。血流感染是MM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进而引起患者死亡率显著升高,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对早期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预测以便采取措施及时进行防范及控制。感染可能性评分(IPS)系统是一种在临床血流感染预测中应用越来越广的评分系统,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研究观察IPS监测MM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6月至2013年5月接受治疗的59例MM患者,男35例,女24例;年龄47~80〔平均(59.4±7.02)〕岁;病程4个月至3年,平均(20.3±2.05)个月;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所有患者入院时间>3 d;病程分期Ⅰ期9例,Ⅱ期18例,Ⅲ期32例。分型:IgA 15例,IgG 18例,IgD 3例,IgM 1例,轻链型12例(κ型5例,λ型7例),不分泌型10例;血红蛋白(76.5±7.54)g/L,浆细胞比例(58.5±17.34)%;β2微球蛋白(10.12±2.7)mg/L;B淋巴细胞(10.15±1.78)%,血肌酐(Scr)(140.15±7.48)μmol/L、血尿素氮(BUN)(9.55±1.08)mmol/L。

1.2血流感染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在进入病房至出院甚至死亡都要定时检测血流感染的发生,诊断标准:①体温过高或者过低;②有中毒的症状,无明显感染灶出现;肝脾有肿大现象,血点及皮疹出现;收缩压有明显下降;③血液中检测到病原微生物或病原体,有以上表现者即可判断为血流感染〔4〕。

1.3IPS标准 分值0~26分,参考标准有体温评分0~2分,心率0~12分,呼吸频率0~1分,白细胞计数0~3分,C反应蛋白0~6分及器官衰竭0~2分。所有患者于化疗前进行IPS评分。

1.4方法 采集血流感染者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对比感染者与未感染者IPS。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7例(11.9%)MM院内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共检验出5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32.1%),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粪肠球菌5株,尿肠球菌6株;革兰阴性菌34株(64.2%),分别大肠埃希菌18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肺炎直雷细菌7株;真菌2株(3.8%),分别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株,光滑假丝酵母菌1株;鲍曼不动杆菌2株。血流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所有细菌中占比例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全部MM患者IPS平均为〔(12.1±2.01)分〕,感染组IPS〔(13.2±3.25)分〕明显高于未感染组〔(11.1±1.98)分,P<0.05〕。

3 讨 论

MM患者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应用化疗药物会进一步降低骨髓增生的速度及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因此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5〕。血流感染就是比较常见的院内感染并发症。与相关研究一致〔6〕,本文显示所有细菌中占比例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这个结果要高出相关研究〔7,8〕结果,这可能与本研究所选病例数量较少有关或者大肠埃希菌的比例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本研究显示,应用IPS可以提高对血流感染的预测能力,IPS得分较高或者超过13分的患者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密切观察,由医院护理人员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情况,有助于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可以明显提高医院的护理及医疗质量。护理人员在IPS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采用IPS评分用于预测患者血流感染具有较准确地客观评价作用,能够对血流感染的可能性进行比较准确地评估〔9〕,这样医院的护理工作也可以变被动处理为主动预防,对可能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动态检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生理及心理负担〔10〕,护理人员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提高整个医院的护理及医疗水平。

1Richardson PG,Weller E,Lonial S,etal.Lenalidomide,bort-ezomib,and dexamethasone combin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J〕.Blood,2010;116(5):679-86.

2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等.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10):892-6.

3Bergeron A,Porcher R,Sulahian A,etal.The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should depend on both the underlying condition and the leukocyte count of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J〕.Blood,2012;119(8):183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640.

5陈大燕,冯 茹,张 钰,等.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特点分析〔J〕.广东医学,2011;32(1):57-9.

6王宙政,韩艳霞,胡蓓莉,等.202 例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47-9.

7赵敬焕,刘 迪,李 亭,等.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5):384-9.

8王 欢,王惠涵,胡 荣,等.急性白血病并发医院血流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7):647-9.

9Apostolopoulou E,Raftopoulos V,Terzis K,etal.Infection probability score,APACHE Ⅱ and Karnofsky scoring systems as predictor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onset in hematology-oncology patients〔J〕.BMC Infect Dis,2010;26(5):135-40.

10Martini A,Gottin L,Mélot C,etal.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Infection Probability Score(IPS)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J Infect,2008;56(10):313-8.

〔2016-05-15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R733.73

A

1005-9202(2017)19-4872-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9.083

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培优基金(No.2014PY050)

朱春华(1973-),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病案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骨髓瘤埃希菌革兰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2018年-2020年凉山彝族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1例羊感染猪链球菌的诊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