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项之间的关系在公务员考试中的运用

2017-01-16刘祥友

东方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逻辑关系

刘祥友

摘要:公务员考试与普通逻辑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在教授逻辑学的过程中,我们能结合公务员考试的内容讲解,学以致用,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词项;关系;逻辑

普通逻辑学中词项间关系只有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五种。公务员考试中类比推理词项间关系可以涵括为词项间的概念关系、词义关系、相关类关系、逻辑类关系和语法类关系及常识类关系。

词项间关系在在公务员考试中的运用主要以类比推理的形式出现,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或相似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在“行测”中,题型有三种:二项式、三项式和对称型类比推理。第二、第三种题型在近年来的考试中比重逐年增加,难度也有所增加的:有的词项间的关系很难进行概括,越来越偏重常识的考查。将常识与类比推理相结合可能会作为今后类比推理题的一个发展方向。

一、词项间的概念关系

1、全同关系,两个词项之间的外延完全一致。如同一事物的全称、简称、别称、美称、谦称、敬称;音译名与中文名、口语和书面语等。

【例题】芙蕖:荷花

正确选项为( )。

A.玉兔:月亮 B.住宅:府第C.伽蓝:寺庙 D.映山红:杜蘅

【解析】答案C。题干是古称与今称的关系,A是借代,B顺序反,D不相干。

2、真包含关系,一个词项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词项的全部外延重合。主要有种与属关系。

【例题】水果:苹果

A.学生:老师 B.乘客:司机 C.教师:教授 D.员工:老板

【解析】题干水果包含苹果,故答案为C。

3、真包含于关系,一个词项的全部外延与另一词项的部分外延重合。与上例刚好相反,不再重复。

4、交叉关系:两个词项的外延有且只有部分重合。

【例题】运动员:大学生

A.植物:种植 B.专家:青年 C.四季:春天 D.纸张:书法

【解析】故答案为B,都是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指外延完全不相同,互相排斥的两个词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细分为矛盾关系和对立关系。

【例题】男人:女人

A.黑色:白色 B.矛:盾 C.台湾:大陆 D.员工:老板

【解析】A是对立关系,有中间词项存在。题干是矛盾关系,故选B。

二、词项之间的语法关系

词项之间的语法关系不同于词项间的概念关系,是从汉语语法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关系,包括词法关系和句法关系,主要有主谓结构、述宾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补充结构五种。

【例题】社会∶和谐

A.关系∶冷淡B.剥削∶反抗 C.反感∶同情D.银行∶贷款

【解析】社会与和谐,可以构成主谓关系短语“社会和谐”,关系与冷淡可以主谓关系短语“关系冷淡”。故答案选A。

三、词项间的逻辑类关系

词项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顺承关系、目的关系四种。

【例题】食物中毒∶蘑菇

A.矿难∶煤炭 B.高血压∶血压计

C.球场骚乱∶警察 D.海啸∶地震

【解析】食物中毒与蘑菇存在因果关系,海啸与地震也有类似关系,故答案为D。

四、词项间的词义关系,这是从义素角度划分出的关系,主要有:近义关系,词义相同、相近;反义关系,词义相反、部分相反,这也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词项逻辑关系之一。

【例题】寡 对于( ),相当于 利 对于( )

A.孤 弊 B.众 钝 C.多 益 D.少 害

【解析】寡、众反义,利、钝反义,描述的状态相反,故答案为B。

五、词项之间的相关类关系,根据所描述的对象的不同,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词项之间的相关类关系可分为与事物相关、与人物相关、与作品相关、与历史相关四种。

【例题】枕戈待旦∶刘琨

A.望梅止渴∶杨修B.黄粱一梦∶尾生

C.洛阳纸贵∶左思D.结草衔环∶吴起

【解析】枕戈待旦来源于刘琨的故事,属人物相关,洛阳纸贵的源于左思,也是人物相关,故答案为C。

六、词项间的常识类关系

常识类关系考我们的知识贮备,主要有历史常识、地理常识、化学常识、字词常识、文学常识、历史常识、地理常识、物理常识等,驳杂广泛,非一日之功,要注重长期积累。

【例题】 棒球:投手

A.篮球:得分手 B.拳击:对手

C.足球:射手 D.橄榄球:四分卫

【解析】投手是棒球球场上最重要的球员,四分卫是美式橄榄球一个战术位置,四分卫是球场上最重要的球员,故选D。本题要求具备必要的体育常识。

七、类推类题型的逻辑方法。

一、要利用语感,对题干的词项组词造句:即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加工组合,生成一个新的句子,再用所造句子的语法结构套用于选项,如果合适,可以做正确答案得备选项。

【例题】图书:印刷厂:出版社

A.桌椅:家具厂:木材厂 B.水果:经销商:种植户

C.电影:制片人:剧作家 D.房子:建筑商:开发商

【解析】可通过遣词造句法将三个词项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印刷厂给出版社印图书,建筑商给开发商建房子,故选D。

二、求同法,寻找题干与备选答案间的共有属性,两组类比对象的共有属性越多,作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越高。

【例题】犬∶忠诚

A.猪∶懒惰B.鸡∶守时 C.牛∶勤劳D.羊∶羊奶

【解析】从题干部分很明显可以得出两个词之间是动物与动物品质的逻辑关系,但仅有此关系无法在备选项中选出答案,因为A、B、C都符合要求。再仔细分析题干部分可以发现“忠诚”是褒义词,C中“勤劳”也是褒义词,属性最接近,故选C。

三、求本质属性法:要排除非本质的属性,类比对象相同的本质属性越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

【例题】果汁:水果

A.粥:米 B.醋:粮食 C.蜜:鲜花 D.酒:葡萄

【解析】题干部分果汁和水果虽然物理形态不同,但是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在选项部分,最具迷惑性的选项就是B.醋:粮食,D.酒:葡萄,它们也有一个物质形态的变化过程,但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和题干物理压榨过程完全不一样,不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应当是A.粥:米,它们也都是物质的物理变化过程。

四、密切联系法:类比对象的共有属性与推出的一对词语间的联系越密切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要注意不同的学科范畴。

【例题】树根:根雕

A纸张:剪纸 B陶土:瓷器 C竹子:竹排 D水泥:砚台

【解析】题干部分词项是全异关系关系,但它们又有很紧密的联系,树根是根雕的材料。初看选项都符合要求,但在备选项中,只有A纸张:剪纸 与题干的关系最相似,联系最紧密,根雕、剪纸 两者属于纯艺术范畴。实本题应选A。

五、纵横比较法:纵向横向查看题干与选项的关系,结论的可靠性更高。

【例题】法律:约束

A.新闻:广播 B.政策:规范 C.历史:借鉴 D.制度:学问

【解析】题干中法律的作用是约束社会公民的行为,“政策:规范” “历史:借鉴 ” 两词项之间也存在类似作用,但通过纵向横向对比,“法律”和“政策”同属社会的上层建筑部分,最为接近,从语法角度分析,约束和规范同是动词,词义接近近,所带宾语一般也都是人,故选B最合理。

总之,公务员考试的题型与逻辑学,尤其是普通逻辑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在教授逻辑学的过程中,我们能结合公务员考试的内容讲解,学以致用,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音,艾泽银 《普通逻辑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基于公务员考试制度的逻辑学教学改革(2014,湖南城市学院教改课题)

猜你喜欢

逻辑关系
逻辑
2021年高考“集合、简易逻辑”经典问题聚焦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从逻辑隐喻看培根《散文集》翻译的隐性逻辑连接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