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意义、问题、对策

2017-01-16戴立兴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

戴立兴

摘 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强化党组织自我净化等方面意义重大。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文章从“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及着力解决“三个重要环节”、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以“综合创新”来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化水平五个方面来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进行了对策思考。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6)06-0012-05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意义重大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党的二大第一部《中国共产党党章》,就提出了每一名党员都要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接受锻炼的思想。历史地看,毛泽东对党内政治生活理论的贡献无疑是第一位的。早在古田会议上,他就提出“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1]的要求。到了延安时期,他又提出了一整套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理论,推进了延安整风的顺利开展,增强了党的战斗力,确保了党顺利取得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思想,包括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些传统作风基本坚持了下来并且得到发展。特别是1957年7月毛泽东提出,“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2],成为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当然,“文革”期间,党内政治生活也遭受了重大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内政治生活开始重新严肃认真地开展起来。特别是1980年党中央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和针对性,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党风的根本好转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将其视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增强党的“四自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意义非常重大。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在以下方面意义重大。

其一,对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意义重大。对于党员而言,自觉认真地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可以使其自觉地置于党组织的监督之下,使其时刻不忘自己是个共产党员,永远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从而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自觉参加党内政治生活的同时,党员干部得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领导水平。实践证明,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可以确保党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确保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其二,对于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意义重大。一方面,通过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可以有效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党员在政治上的成长,主观上要靠自身努力,客观上离不开党组织培养,也就是必须经历党内政治生活的锤炼。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能够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做到“四个服从”,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同时,开展好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原则基础上的组织团结,最终在党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可以增进领导班子的团结,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而一个领导干部也必须经过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的锤炼,才能真正成熟起来,经受住各种洗礼和考验。

其三,对于强化党组织自我净化意义重大。当前,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内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可以清除党组织思想上、行为上的“政治微生物”,使党在组织上、作风上自觉克服各种弊病,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二、当前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面对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党内政治生态有了好转。但是,党内政治生活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庸俗化、简单化、娱乐化、形式化的倾向,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差距比较大,严重影响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一是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批评与自我批评变了味道,一些人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将相互批评异化为相互吹捧,搞“表扬与自我表扬”那一套。在执行政策中,一些人信奉“遇到黄灯跑过去,遇到红灯绕过去”,“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

二是民主集中制贯彻不力。由于历史原因,忽视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和有效性,出现失误集体负责,集体负责变成无人负责。一些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随意性大,存在党内情况不通报、不反映,重大决策不征求意见,造成滥决策、乱作为,导致党的形象和群众利益遭受严重损失。

三是党内组织生活成摆设。相比较而言,党内政治生活外延较广,党内组织生活只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党内组织生活容易出现“灯下黑”的现象。即党的领导机关或领导干部在组织或参加组织生活时不认真、走过场。一些党员很少在党内生活会上汇报思想,主动接受组织监督,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不坚持过双重组织生活,变成了“特殊党员”,久而久之,思想滑坡、行为失衡,有的走上违纪违法甚至犯罪的歧途。

四是党内关系出现异化。《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批评指出,一些领导干部搞“私人领地”“小圈子”,其本质是一种小团体主义,其结果必然发展为地方保护、部门保护,目的是为少数人谋取私利。表现在在人际交往中,一些人信奉“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另外,党内原先的健康同志关系也变了味,正常同志关系变成了帮派关系或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像薄熙来与王立军的关系就是一个不光彩的例子。

五是群众观念逐渐弱化。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于“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思想出现偏差;有的党员干部下基层蜻蜓点水,“围着车轮转转,隔着玻璃看看”,看“门面”和“窗口”多,看“后院”和“角落”少;有的党员干部身上“四风”严重,“为人民服务”只是落在嘴上,并没有在心中扎根,在行动上体现。

六是特权思想不断滋长。一些领导干部生活上高标准,工作上低标准,讲究排场,挥霍浪费,贪图奢靡,执意追逐车子、房子、票子;有的把权力作为资本,搞权力寻租,悬权力待价而沽,以权谋私。

七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泛滥。有的机关党员干部对参加党内政治生活不感兴趣,缺乏严肃态度,会上“打瞌睡”“开小差”,会下“说怪话”“发牢骚”,热衷于散布小道消息,只论人是非,不踏实做事。有的同志无视党的纪律规定,想事情、干工作以自己是否喜欢、是否对自己有利为原则,遇事挑三拣四,与组织讨价还价,合意的就干,不合意的就不干。

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多种不良文化侵蚀影响。最明显的是受到了封建专制文化的侵蚀、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党内“潜规则”的同化。第二,党内民主建设存在隐疾。党员认为自己行使民主权利时与自身利益关联性较弱、推进民主的成本过高,不愿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而部分领导干部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放弃民主集中制,搞“一言堂”“家长制”,最终导致决策不民主、管理不公平、监督不到位。第三,管党治党意识不强。有的党组织书记职能错位,过分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轻视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认为“抓经济发展是硬任务,抓党建工作是软指标”,从而放松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责任,致使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监管失之于软;甚至有的地方行政主职完全忘记了自己党组织副职的身份,一门心思扑在政务工作上,对党务工作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活完全不过问,时刻关注GDP的增长,从不研究党务工作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还有部分党组织书记害怕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对党员不教育、不管理,放任自流,在监督管理上不敢动真碰硬。第四,制度机制建设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建设确实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是,与形势和任务的发展要求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有的制度过于原则化,操作性不强;有的制度之间衔接不紧,缺乏应有的合力;还有的制度刚性不足,缺乏强有力的落实保障机制。所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对策思考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特别要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第一,“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3]3。政治性要体现在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增强“四个意识”。时代性要体现在投身党的事业上,对照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需要,将民主集中制执行得更加坚决,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发扬得更加充分,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克服得更加彻底,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原则性要体现在严守党规党矩上,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同志的监督,切实做到“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都不破坏党的制度和规矩”,多从政治上考虑问题。战斗性要体现在促进党的团结上,要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认真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要像《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所要求的那样,做敢于负责的干部,“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一致起来”。

第二,在“三个重要环节”上要更下功夫。首先,“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3]8一要健全党内民主。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带头发扬民主,鼓励党员群众在民主的氛围中更好地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二要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要按照集体领导制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坚持把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结合起来,集体决策之后就要雷厉风行、不折不扣执行,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分工、各负其责。三要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全党同志要强化组织意识,遵守组织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觉维护中央权威,自觉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3]10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真正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既深刻剖析检查自己,又开展诚恳的相互批评;既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又坚持实事求是、出以公心,不评功摆好、不莺歌燕舞,点中穴位、戳到麻骨,使心灵受触动、思想受教育,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无论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要尊重事实、与人为善。要正确对待批评意见,决不能用“批评”抵制批评,搞无原则的纷争。再次,“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3]10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在党内生活方面,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加强,一个是创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途径,必须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第三,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3]9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一要坚持贯彻党的路线的自觉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3]5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事没激情没干劲的问题,“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问题,就要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引导党员干部增强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合格党员的标准立起来,把合格党员的形象树起来。二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3]4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加强党性教育,教育党员干部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办事情,不断强化党性修养;三是强化党员主体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扎扎实实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当成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三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建设,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3]11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运用权力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反对腐败,以反对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第四,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3]6首先,通过完善法规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健全的制度做保障,党内政治生活就会出问题甚至大问题;只有顺应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建构和运用严明严格严谨的法规制度体系,充分运用制度所具有的独特的引导力、规制力和约束激励功能,不断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内政治生活的健康、常态、规范开展。其次,通过严格执执纪问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重要的是要用好《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3]3。《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是指导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专门党内规章,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遵循。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把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作为基础性工作深入推进。最后,要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3]11由于领导干部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往往容易使一些人滋生淡化群众监督、不愿接受群众监督甚至逃避群众监督的问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一种胸襟气度,更是必备的基本政治修养。

第五,着力以“综合创新”来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化水平。一要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理论创新。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进行科学的、权威的阐释;深入研究并总结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经验和新鲜经验,深刻把握我们党的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世界其他政党的有关有益做法,以资借鉴。二要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法规制度体系的创新。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既要明确目标任务,厘清各个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把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难题作为制度创新的优先任务;坚持立法的“专业性和群众性相统一”,既注重充分发挥专职部门、专业机构和人士的作用以使法规制度的设计足够专业,又要注重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其中以使法规制度足够接地气;坚持“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相统一”,既注重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和规定,又注重将法规制度尽可能地具体化和量化。三要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方式方法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党内生活一定要创新,不创新,那形式也巩固不住。推进创新,从路径上看,重要的是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要鼓励地方、基层组织、广大党员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使基层的实践探索创新在顶层设计的指导引领下有序推进;推进创新,从技术手段上看,重要的是要把握信息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在“互联网+”与党内政治生活的融合上实现新突破,着力优化和创造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崭新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240.

[3]《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孔九莉

猜你喜欢

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治党的逻辑必然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理解“党内政治生活”的三个维度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